雜阿含經》第311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富樓那來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善哉,世尊!為我說法,我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

佛告富樓那:「善哉,善哉,能問如來如是之義。諦聽,善思,當為汝說。若有比丘,眼見可愛、可樂、可念、可意,長養欲之色;見已欣悅、讚歎、繫著,欣悅、讚歎、繫著已歡喜,歡喜已樂著,樂著已貪愛,貪愛已阨礙。歡喜、樂著、貪愛、阨礙故,去涅槃遠。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

「富樓那!若比丘,眼見可愛、樂、可念、可意,長養欲之色;見已不欣悅、不讚歎、不繫著,不欣悅、不讚歎、不繫著故不歡喜,不歡喜故不深樂,不深樂故不貪愛,不貪愛故不阨礙。不歡喜、不深樂、不貪愛、不阨礙故,漸近涅槃。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

佛告富樓那:「我已略說法教,汝欲何所住?」

富樓那尊者善學忍辱富樓那白佛言:「世尊!我已蒙世尊略說教誡[*],我欲於西方輸盧那人間遊行。」

佛告富樓那:「西方輸盧那人兇惡、輕躁、弊暴、好罵。富樓那!汝若聞彼兇惡、輕躁、弊暴、好罵、毀辱者,當如之何?」

富樓那白佛言:「世尊!若彼西方輸盧那國人,面前兇惡、訶罵、毀辱者。我作是念:『彼西方輸盧那人賢善智慧,雖於我前兇惡、弊暴、好罵、毀辱我,猶尚不以手、石而見打擲。』」

佛告富樓那:「彼西方輸盧那人但兇惡、輕躁、弊暴、罵辱,於汝則可脫,復當以手、石打擲者,當如之何?」

富樓那白佛言:「世尊!西方輸盧那人以手、石加於我者,我當念言:『輸盧那人賢善智慧,雖以手、石加我,而不用刀杖。』」

佛告富樓那:「若當彼人脫以刀杖而加汝者,復當云何?」

富樓那白佛言:「世尊!若當彼人脫以刀杖,而加我者,當作是念:『彼輸盧那人賢善智慧,雖以刀杖而加於我,而不見殺。』」

佛告富樓那:「假使彼人脫殺汝者,當如之何?」

富樓那白佛言:「世尊!若西方輸盧那人脫殺我者,當作是念:『有諸世尊弟子,當厭患身,或以刀自殺,或服毒藥,或以繩自繫,或投深坑;彼西方輸盧那人賢善智慧,於我朽敗之身,以少作方便,便得解脫。』」

佛言:「善哉,富樓那!汝善學忍辱,汝今堪能於輸盧那人間住止,汝今宜去度於未度,安於未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

爾時,富樓那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爾時,尊者富樓那夜過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食已還出,付囑臥具,持衣鉢去,至西方輸盧那人間遊行。到已,夏安居,為五百優婆塞說法,建立五百僧伽藍,繩床、臥褥、供養眾具悉皆備足。三月過已,具足三明,即於彼處入無餘涅槃

[校勘]

「富樓那」,巴利本作 Puṇṇa。

宋、元、明三本無「可」字。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西方輸盧那」,巴利本作 Sunāparantaka。

大正藏無「好」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富樓那:比丘名,以「說法第一」聞名,佛陀稱讚他「能廣說法,分別義理」。又譯為「富留那彌多羅尼子」、「滿慈子」、「滿願子」。

輸盧那:古印度國名,位於當時的西印度,其首都曾為古代印度西岸最大的港口城市,靠近當今印度孟買北方的納拉索帕拉鎮。又譯為「輸那」。

脫:倘若。

少作方便:費較少的力氣。

堪能:有能力。

付囑臥具:將目前自己睡覺的地方與用品交付給他人。「臥具」是坐、臥時的資具用品,如床榻、被褥等。

夏安居:在印度夏季三個月的雨季中,出家眾禁止外出而聚居一處以致力修行。又譯為「結夏安居」、「結夏坐」、「夏坐」。

僧伽藍:為音譯,義譯為「僧團的園林」,是寺院的通稱。又譯為「僧伽藍摩」,簡稱「伽藍」。

三明:宿命明(宿命神通)、天眼明(天眼神通)、漏盡明(漏盡神通)。

無餘涅槃:完全斷絕煩惱、生死,指解脫者的去世。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富樓那尊者的忍辱波羅蜜

本經中,佛陀向富樓那尊者開示了六根應對六境不起貪愛執著而能解脫,富樓那尊者聽完後,正準備前往西邊的輸盧那地區隨緣渡化。

佛陀警告富樓那尊者,輸盧那人性情暴惡愛罵人,要是被罵該怎麼辦?

富樓那尊者回答說他不會介意,而且還會慶幸輸盧那人只是罵他而沒有打他。

佛陀又進一步問,如果輸盧那人打你、砍你、甚至殺死你的話,那又怎麼辦?

富樓那尊者說他不會介意,若是輸盧那人殺他,則剛好可以早點解脫。

佛陀因此大大稱讚富樓那尊者,說道:「善哉,富樓那!汝善學忍辱,汝今堪能於輸盧那人間住止,汝今宜去度於未度,安於未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

富樓那尊者就啟程到輸盧那,感召到五百位在家居士聽他說法,大興佛法,三個月後他具足了三明,就在輸盧那入無餘涅槃。

富樓那尊者是修行人行忍辱的榜樣,更是修忍辱而到彼岸(忍辱波羅蜜)的實例。他的忍辱也可說是基於六根應對六境時不貪愛執著的修行,不貪愛也就沒有瞋恚,不會被境界觸擾。

[進階辨正]

回到《雜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