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愚癡無聞凡夫於四大身厭患、離欲、背捨,而非識①。所以者何?見四大身有增、有減、有取、有捨,而於心、意、識②,愚癡無聞凡夫不能生厭、離欲、解脫。所以者何?彼長夜於此保惜繫我③,若得、若取,言:『是我、我所、相在。』是故愚癡無聞凡夫不能於彼生厭、離欲、背捨。愚癡無聞凡夫寧於四大身繫我、我所,不可於識繫我、我所④。所以者何?心意識須臾生滅無常四大色身或見十年住,二十、三十,乃至百年,若善消息或復少ⓐ過⑤。彼心、意、識日夜時刻ⓑ,須臾⑥轉變,異生、異滅⑦。猶如獼猴遊林樹間,須臾處處,攀捉枝條,放一取一。彼心、意、識亦復如是,異生、異滅。
「多聞聖弟子於諸緣起⑧善思惟觀察,所謂樂觸緣生樂受⑨,樂受覺時,如實知樂受覺⑩;彼樂觸滅,樂觸因緣生受亦滅、止、清涼、息、沒。如樂受,苦觸……喜觸……憂觸……捨觸因緣生捨受,捨受覺時,如實知捨受覺;彼捨觸滅,彼捨觸因緣生捨受亦滅、止、清涼、息、沒。彼如是思惟:『此受觸生、觸樂、觸縛⑪,彼彼觸樂故,彼彼受樂,彼彼觸樂滅,彼彼受樂亦滅、止、清涼、息、沒。』如是,多聞聖弟子於色生厭,於受、想、行、識生厭,厭故不樂,不樂故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少」,大正藏原為「小」,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少」。
ⓑ 「刻」,大正藏原為「剋」,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刻」。[*]
[註解]
① 愚癡無聞凡夫於四大身厭患、離欲、背捨,而非識:有愚笨沒有見識的凡人對於四大所構成的身體厭其過患、離於愛欲、捨離以解脫,但卻不對心識如此(厭其過患、離於愛欲、捨離以解脫)。其中「四大」是古代印度人認為一切物質及物理現象的四種組成:地大(堅固性)、水大(濕潤性)、火大(溫熱性)、風大(移動性),「四大身」指「四大所構成的身體」,也就是肉體。
② 心、意、識:在《阿含經》中通常心、意、識三者相通,三者同列是以同義字重複以使語意更加充實的用法。依作用可區分三者,心是精神作用的中心,有「集起」的意思,意指「思量」作用,識指「了別、認識」作用。
③ 保惜繫我:保護、愛惜,執著為我。
④ 愚癡無聞凡夫寧於四大身繫我、我所,不可於識繫我、我所:(其實照理來說,)愚笨沒有見識的凡人寧可對於四大所構成的身體執著是我、我所擁有的,也不應該於心識執著是我、我所擁有的。
⑤ 若善消息或復少過:如果善於照顧,或許還能略為超過(一百歲)。其中「消息」是「照顧」的意思。
⑥ 須臾:片刻;短時間。
⑦ 異生、異滅:不斷地變異生滅。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依一個生起,依另一個被滅」。
⑧ 緣起:由因緣(種種條件)而生起。
⑨ 樂觸緣生樂受:在能讓人快樂的感官、外境、識,三者接觸時,生起快樂的感受。
⑩ 樂受覺時,如實知樂受覺:覺知到快樂的感受時,如其原貌地了知快樂的感受。
⑪ 此受觸生、觸樂、觸縛:這感受是依觸而生、依觸而樂、被觸所縛。
[對應經典]
- 《增壹阿含經》卷四〈一子品9〉第3經。
- 《增壹阿含經》卷四〈一子品9〉第4經。
- 南傳《相應部尼柯耶》〈因緣相應12〉第61經無聞(之一)經。
- 《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156。
[讀經拾得]
有的人因為見到了身體會增減、會變化,而認知到身體的過患,不再將身體視為恆常的我,卻轉而將心識視為恆常的我,執著在靈魂永生之類的概念上。
佛陀則表示,身體起碼還能撐個幾十年,心識卻是不斷地變異生滅,不應該將心識執著是我、或我所擁有的。
明瞭佛法的佛弟子會好好思惟觀察緣起,以了解心識的緣生緣滅,在本經中即舉觀察十二因緣的觸支、受支為例。
若要作學理上的分析,本經第一段的「彼長夜於此保惜繫我,若得、若取,言:『是我、我所、相在』」可說相當於十二因緣中的無明、行、識三支,「四大身」及「心意識」可說相當於名色支,有這些因緣才有本經第二段的觸支、受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