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est:

《雜阿含經》卷十二第289經中說:

多聞聖弟子於諸緣起善思惟觀察,所謂樂觸緣生樂受,樂受覺時,如實知樂受覺;彼樂觸滅,樂觸因緣生受亦滅止、清涼、息、沒。

為什麼沒有了樂觸,還會清涼、息、沒?一般人沒有了樂受,不是會懊惱嗎?


David Chiou:

這句所說的「樂觸緣生樂受」是說十二因緣的集起,而「彼樂觸滅,樂觸因緣生受亦滅止、清涼、息、沒」是說十二因緣的還滅。十二因緣能還滅,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自然是滅止、清涼、息、沒了。

舉個實例,打坐時感到身心輕安快樂,有修習四念處的「受念處」,則知道這是「樂受」,但在持續作受念處觀察時,會發現諸受,不管是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都是無常的、一直變化的,而減少執著。這樣修習後,聖者能夠「身受而心不受」,心不執著於樂受,因此解脫清涼。


阿建:

這段的前提是「多聞聖弟子」,而不是一般逸樂凡夫,在這前提下,多聞聖弟子有正念修習,就不會有上面的問題了。


阿建:

「從脈絡中理解經文-雜阿含289經」

本經一開始提到了:彼心、意、識種種變易,異生異滅。

而後,觀察樂觸緣⇒生樂受,樂受覺時,如實知樂受覺;
彼樂觸滅⇒樂因緣生樂受亦滅止

我想到:若能 觀察受 生時生、滅時滅,是否是 限定在一個沒有欲貪的狀態下?

因為比對經文雜阿含187經:
以成就一法故,不復堪任知色無常,知受、想、行、識無常。
何等為一法成就?謂:貪欲。

要能夠如實觀,必須是 斷貪的狀態下的,而後來經學友討論,才發現 本經脈絡其實沒那麼困難,因為本經的 如實觀 受生、受滅,其實是在一開頭便限定條件了:
「多聞聖弟子於諸緣起思惟觀察......」

而又比對經文:
雜阿含25經:
比丘!當知若聞色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是名多聞。 如是,聞受……想……行……識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是名多聞。

多聞聖弟子本身就是一個限定條件,而於緣起思惟觀察,便能如實知 樂受生起的因緣、樂受滅去的因緣,如實而知。

譬如兩木相磨,和合生火;若兩木離散,火亦隨滅。

導致樂受生起的 因 滅去,並不貪樂受而生苦,而只是知道 樂受滅去了、滅止、清涼、息、沒。

所以思考經文時,以經解經,是一個方法,若能從一部經中多看幾次、多跟學友討論,同樣的一部經,意思也會漸漸顯露出來,也有可能一開始是自己想太多或有斷章取義的毛病。

 
agama/研討_為何_彼樂觸滅_樂觸因緣生受亦滅止_清涼_息_沒.txt · 上一次變更: 2020/10/23 12:23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048719882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