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第250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時,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訶拘絺羅俱在耆闍崛山

尊者摩訶拘絺羅晡時從禪覺,詣尊者舍利弗所,共相問訊已,退坐一面,語舍利弗言:「欲有所問,寧有閑暇見答已不?」

尊者舍利弗語摩訶拘絺羅:「隨仁所問,知者當答。」

尊者摩訶拘絺羅問尊者舍利弗言:「云何?尊者舍利弗!眼繫色耶?色繫眼耶?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意繫法耶?法繫意耶?」

尊者舍利弗答尊者摩訶拘絺羅言:「欲貪繫根境非眼繫色,非色繫眼,乃至非意繫法,非法繫意,尊者摩訶拘絺羅!於其中間,若彼欲貪,是其繫也。尊者摩訶拘絺羅!譬如二牛,一黑一白,共一縛繫,人問言:『為黑牛繫白牛,為白牛繫黑牛。』為等問不?」

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非黑牛繫白牛,亦非白牛繫黑牛,然於中間,若軛、若繫鞅者,是彼繫縛。」

「如是,尊者摩訶拘絺羅!非眼繫色,非色繫眼,乃至非意繫法,非法繫意,中間欲貪,是其繫也。

「尊者摩訶拘絺羅!若眼繫色,若色繫眼,乃至若意繫法,若法繫意,世尊不教人建立梵行,得盡苦邊,以非眼繫色,非色繫眼,乃至非意繫法,非法繫意,故世尊教人建立梵行,得盡苦邊。

「尊者摩訶拘絺羅!世尊眼見色若好、若惡,不起欲貪,其餘眾生眼若見色若好、若惡,則起欲貪,是故世尊說當斷欲貪,則心解脫,乃至意、法亦復如是。」

時,二正士展轉隨喜,各還本處。

[校勘]

「摩訶拘絺羅」,巴利本作 Mahākoṭṭhika。

「已」,元、明二本作「以」。[*]

「尊」,宋、元、明三本作「尊說」。

[註解]

摩訶拘絺羅:比丘名,佛陀稱讚他「得四辯才,觸難答對」第一。他是舍利弗的舅舅,從佛出家前又被稱為「長爪梵志」。「摩訶」為音譯,義譯為「大」,加在人名前可作尊稱,例如用以和資歷較淺的同姓名人士區分。

[對應經典]

  • 南傳《相應部尼柯耶》〈六處相應35〉第232經拘絺羅經。

[讀經拾得]

是什麼讓人玩物喪志?

有所謂「色不迷人人自迷」,同樣一個東西,某些人就迷,某些人就不迷。為什麼會迷,而無法放下?

本經講「非眼繫色,非色繫眼」,人不一定就會被物所綁住,物也不一定就會被人所綁住。「於其中間,若彼欲貪,是其繫也」,由於有欲貪的關係,才讓人沉迷其中,無法自拔。

如果沒有欲貪,就不會被物所役了,海闊天空,自由自在。

回到《雜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