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毘舍離耆婆拘摩羅藥師菴羅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六觸入處①。云何為六?眼觸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沙門、婆羅門於此六觸入處集、滅、味、患、離不如實知,當知是沙門、婆羅門去我法、律遠,如虛空與地。」
時,有異比丘從座[*]起,整衣服,為佛作禮,合掌白佛言:「我具足如實知此六觸入處集、滅、味、患、離。」
佛告比丘:「我今問汝,汝隨問答我。比丘!汝見眼觸入處是我、異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世尊!」
佛告比丘:「如實知無我,能心不染著善哉,善哉,於此眼觸入處非我、非異我、不相在,如實知見者,不起諸漏、心不染著、心得解脫,是名初觸入處②已斷、已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於未來法永不復起,所謂眼識及色。汝見耳、鼻、舌、身、意觸入處是我、異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世尊!」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於耳、鼻、舌、身、意觸入處非我、非異我、不相在,作如是如實知見者,不起諸漏、心不染著,心ⓐ得解脫,是名比丘六觸入ⓑ處已斷、已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於未來世欲不復生,謂意識、法③。」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心」,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心」。
ⓑ 「入」,元本作「八」。
[註解]
① 六觸入處:由「六觸」進入身心的管道,常特指六觸使人心意動搖、產生貪愛的過程、時空、或情境。六觸是「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這裡的「觸」特指感官、外境、識,三者接觸,是十二因緣之一。
② 初觸入處:指眼觸入處,因其在六觸入處中排第一個。
③ 意識、法:這裡指「意識」及「法」。和前二段的「眼識」及「色」對應。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問:六根各自緣生的五陰的「味」,有什麼禪修時可應用的例子?
六根猶如外境進入身心的管道,根境觸後,常使人心意動搖,產生後續的五陰。六根各自緣生的五陰,如何讓人味著,以下為一些例子:
六根 | 色味 | 受味 | 想味 | 行味 | 識味 |
---|---|---|---|---|---|
眼(見食物) | 影像發生 | 有沒看見 | 要不要看清 | 意願要看得更加清楚 | 確定為食物 |
耳(聽音樂) | 聲響發生 | 有沒聽見 | 要不要聽清 | 意願要聽得更加清楚 | 確定為音樂 |
鼻(聞香水) | 香味發生 | 有沒聞到 | 要不要聞聞 | 意願要聞得更加清楚 | 確定為香味 |
舌(吃蛋糕) | 滋味發生 | 吃得出來 | 要不要嘗嘗 | 意願要嘗得更加清楚 | 確定為好吃 |
身(摸羊毛) | 碰觸發生 | 有沒東西 | 是否可觸摸 | 意願要摸得更加清楚 | 確定為柔軟 |
意(想助人) | (無色) | 樂於助人 | 開始想助人 | 意願要想得更加清楚 | 確定為好事 |
在一個事件發生時,六根緣生的色、受、想、行、識不斷的交替出現,直到事件終了。
色、受、想、行、識不一定全有,但最後一定會經由「意」,才會有意識的苦或樂。例如眼根接觸影像、生眼識,而「看到」後,所看到的訊息由意根加以認知(意識)、執取。
這個過程,《中阿含經》卷五十八〈晡利多品3〉第211經大拘絺羅經是說:「眼根,耳、鼻、舌、身根,此五根異行、異境界,各各受自境界。意為彼盡受境界,意為彼依。」(CBETA, T01, no. 26, p. 791, b15-17)
也就是說,意根是由六根提供訊息,所謂「緣意、法,生意識」,這個「法」就是六根傳來的「訊息」。佛教的論中一般認為前一剎那的意識,成為下一剎那的意根,接收了前一個剎那的法境(受、想、思),如此念念生滅、念念相續。
這是每天無時無刻的起心動念,由意而執取,也能由意而捨棄。若意識能捨、能無我,就是解脫自在。(參見本卷第229經。)
打坐時想要專心,但念頭一直不由自主的亂跑,是因為意根染著了哪些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