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第197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迦闍尸利沙支提,與千比丘俱,皆是舊縈髮婆羅門

爾時,世尊為千比丘作三種示現教化。云何為三?神足變化示現他心示現教誡示現

神足示現者,世尊隨其所應,而示現入禪定正受陵虛至東方,作四威儀,行、住、坐、臥,入火三昧,出種種火光,青、黃、赤、白、紅、頗梨色,水火俱現、或身下出火,身上出水,身上出火,身下出水,周圓四方亦復如是。爾時,世尊作種種神變已,於眾中坐,是名神足示現。

他心示現者,如彼心、如彼意、如彼識,彼應作如是念、不應作如是念、彼應作如是捨、彼應作如是身證住,是名他心示現。

教誡示現者,如世尊說:「諸比丘!一切燒然。云何一切燒然?謂眼燒然,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燒然。如是耳、鼻、舌、身、意燒然,若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燒然,以何燒然,貪火燒然、恚火燒然、癡火燒然,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火燒然。」

爾時,千比丘聞佛所說,不起諸,心得解脫,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迦闍尸利沙」,巴利本作 Gayāsīsa。

[註解]

迦闍尸利沙:是音譯,又譯為「伽耶山」,義譯為「象頭山」,因山頂似象頭而得名。位於當時的中印度摩竭陀國伽耶城附近,現今為印度教的聖地。

支提:一種塔狀的建築。義譯為「靈廟」。

舊縈髮婆羅門:曾是將頭髮盤繞捲在頭上這一派的婆羅門。「舊」表示跟隨佛陀出家以前。

神足變化示現:展示神足通。神足通是能依意念飛行、前往不論遠近的地方、或轉變物質的神通。

他心示現:展示他心通。他心通是能知道他人心中在想什麼的神通。

教誡示現:開示說法教誨弟子。

正受:字面的意思是「正確地獲得」,指正確地到達定境。又譯為「等至」,音譯為「三摩鉢底」。

陵虛:升於空中。

四威儀:行、住、坐、臥,各有儀態而不損威德。

火三昧:以火為專注對象(所緣)所成就的定境,入這種定時,身體能發出火燄。又譯為「火光三昧」。

頗梨:玻璃。

身證:親身得證。即「自證」。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的南傳相當經文沒有提到「三種示現教化」,而是直接解說「一切燒然」。但在其它南傳經文(例如南傳《增支部尼柯耶》3集61經,相當於《中阿含經》卷三十五〈梵志品2〉第143經傷歌邏經)也有講述三種示現教化,並且表示三種示現教化中,以「教誡示現」為最上。

[進階辨正]

回到《雜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