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第1346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異比丘在拘薩羅人間,住一林中。時,彼比丘身體疲極,夜著睡眠。

時,有天神,住彼林中者,而覺悟之,即說偈言:

「可起起比丘,  何故著睡眠?
 睡眠有何義?  修禪莫睡眠。」

時,彼比丘說偈答言:

不肯當云何?  懈怠少方便,
 緣盡四體羸,  夜則著睡眠
。」

時,彼天神復說偈言:

「且汝當執守,  聲而大呼
 汝已得修閑,  莫令其退沒。」

時,彼比丘說偈答言:

「我當用汝語,  精勤修方便,
 不為彼睡眠,  數數覆其心。」

時,彼天神如是、如是覺悟彼比丘。時,彼比丘專精方便,斷諸煩惱,得阿羅漢。時,彼天神復說偈言:

「汝豈能自起,  專精勤方便,
 不為眾魔軍,  厭汝令睡眠。」

時,彼比丘說偈答言:

「從今當七夜,  當坐正思惟,
 其身生喜樂,  無一處不滿,
 初夜觀宿命,  中夜天眼淨,
 後夜除無明,  見眾生苦樂,
 上中下形類,  善色及惡色,
 知何業因緣,  而受斯果報,
 若士夫所作,  所作還自見,
 善者見其善,  惡者自見惡。」

時,彼天神復說偈言:

「我知先一切,  比丘十四人,
 皆是須陀洹,  悉得禪正受,
 來到此林中,  當得阿羅漢,
 見汝一懈怠,  仰臥著睡眠,
 莫令住凡夫,  故方便覺悟。」

爾時,比丘復說偈言:

「善哉汝天神,  以義安慰我,
 至誠見開覺,  令我盡諸漏。」

時,彼天神復說偈言:

「比丘應如是,  信非家出家,
 抱愚而出家,  逮得見清淨。
 我今攝受汝,  常盡壽命思,
 若汝疾病時,  我當與良藥
。」

時,彼天神說是偈已,即沒不現。

[校勘]

「住」,聖本作「依」。

「勿」,宋、元、明、聖四本作「物」。

「當」,元、明二本作「常」。

「汝」,大正藏原為「法」,今依據元、明、聖三本改作「汝」。

「常」,大正藏原為「當」,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常」。

「神」,聖本作「子」。

[註解]

不肯當云何?懈怠少方便,緣盡四體羸,夜則著睡眠:縱使我想要不睡覺,又能怎樣才能不懶惰、不精進?我沒有好的身體條件,四肢都衰弱,晚上則容易執著在睡眠上。

勿聲而大呼:不要(貪著睡眠而)大聲打呼。

須陀洹:見到真理,而斷身見(執著於有「我」)、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疑(對於真理的懷疑猶豫;對佛法僧戒的疑惑)的聖人,最多於天界與人間往返七次就能涅槃。是四沙門果(解脫的四階段果位)的初果,又稱為預流果。

初夜:夜晚的前四分之一,約晚間六點至九點。古印度將一天分為八時,即晝四時、夜四時。夜四時為初夜、中夜、中夜後、後夜。(案:古印度有兩種計時系統,一種是一天八時,一種是一天六時,在此採用一天八時的系統。)

天眼:能見到不論遠近的事物的神通。又譯為「天眼通」、「天眼智通」、「天眼智」。

抱愚而出家:(未出家時)還沒有解脫智慧,因此而出家。

我今攝受汝,常盡壽命思,若汝疾病時,我當與良藥:我除了今日引導你,在我此生也會常想到:如果你生病時,我會供養良藥。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這位比丘身體不是很好,然而在天神的督促下精進修行,證得阿羅漢,天神也發願盡形壽的護持這位比丘的身體健康。

[進階辨正]

回到《雜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