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 卷29 第810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金剛跋求摩河側薩羅梨林中。

爾時,尊者阿難獨一靜處,思惟禪思,作如是念:「頗有一法,修習多修習,令四法滿足;四法滿足已,七法滿足;七法滿足已,二法滿足?」

時,尊者阿難從禪覺已,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獨一靜處,思惟禪思,作是念:『頗有一法,多修習已,令四法滿足,乃至二法滿足?我今問世尊,寧有一法,多修習已,能令,乃至二法滿足耶?』」

佛告阿難:「有一法,多修習已,乃至能令二法滿足。何等為一法?謂安那般那念。多修習已,能令四念處滿足;四念處滿足已,七覺分滿足;七覺分滿足已,、解脫滿足。

修安那般那念滿足四念處「云何修安那般那念,四念處滿足?是比丘依止聚落……」乃至「如滅出息念學。」

「阿難!身念處如是聖弟子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若長、若短、一切身行覺知,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身行休息入息念時,如身行休息入息念學,身行休息出息念時,如身行休息出息念學,聖弟子爾時身身觀念住異於身者,彼亦如是隨身比思

受念處「若有時聖弟子喜覺知……,樂覺知……,心行覺知……,心行息覺知,入息念時如心行息入息念學,心行息出息念時如心行息出息念學,是聖弟子爾時受受觀念住若復異受者,彼亦隨受比思[*]惟

心念處「有時聖弟子心覺知……,心悅……,心定……,心解脫覺知,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心解脫出息念時如心解脫出息念學,是聖弟子爾時心心觀念住若有異心者,彼亦隨心比思[*]惟

法念處「若聖弟子有時觀無常、斷、無欲、滅,如無常、斷、無欲、滅觀住學,是聖弟子爾時法法觀念住異於法者,亦隨法比思[*]惟。是名修安那般那念,滿足四念處。」

修四念處滿足七覺支阿難白佛:「如是修習安那般那念,令四念處滿足。云何修四念處,令七覺分滿足?」

佛告阿難:「若比丘身身觀念住,念住已,繫念住不忘,爾時方便修念覺分,修念覺分已,念覺分滿足。念覺滿足已,於法選擇、思量,爾時方便修擇法覺分,修擇法覺分已,擇法覺分滿足。於法選擇、分別、思量已,得精勤方便,爾時方便修習精進覺分,修精進覺分已,精進覺分滿足。方便精進已,則心歡喜,爾時方便修喜覺分,修喜覺分已,喜覺分滿足。歡喜已,身心,爾時方便修猗[*]覺分,修猗[*]覺分已,猗覺分滿足。身心樂已,得三昧,爾時修定覺分,修定覺分已,定覺分[*]滿足。定覺分滿足已,貪憂則滅,得平等捨,爾時方便修捨覺分,修捨覺分已,捨覺分滿足。受……、心……、法法念處亦如是說。是名修四念處,滿足七覺分。」

阿難白佛:「是名修四念處,滿足七覺分。修七覺支滿足明、解脫云何修七覺分,滿足明、解脫?」

佛告阿難:「若比丘修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修念覺分已,滿足明、解脫……」乃至「修捨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如是修捨覺分已,明、解脫滿足。阿難!是名法法相類、法法相潤。如是十三法,一法為增上,一法為門,次第增進,修習滿足。」

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金」,宋本作「舍」。

「明、解脫」,巴利本作 Vijjāvimutti。

「學」,宋、元、明、聖四本作「學一切身行覺知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其中「覺知」宋本作「休息」。

宋本無「休」字。

「思」,聖本作「丘思」。[*]

「隨受」,大正藏原為「受隨身」,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隨受」。

「猗」,聖本作「倚」。[*]

宋、元、明、聖四本無「分」字。*

[註解]

身身觀念住:即「身念住」,正念安住在身體上,覺知當下的身體狀態或本質。

異於身者,彼亦如是隨身比思惟:於其他的身體現象,也比照這樣地思惟。這是說思惟從呼吸所觀察到的無常等道理,也適用於身體的其他部分。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這是身的一種,即:吸氣與呼氣」。

受受觀念住:即「受念住」,正念安住在感受上,覺知當下的感受是苦、樂、不苦不樂。

若復異受者,彼亦隨受比思惟:又如果有其他的感受,也比照這樣地思惟。

心心觀念住:即「心念住」,正念安住在心念上,覺知當下的心念是否有貪、瞋、癡等狀態。

若有異心者,彼亦隨心比思惟:如果有其他的心念,也比照這樣地思惟。

法法觀念住:即「法念住」,正念安住在諸法上,覺知五蓋、七覺支等法,進一步則可調伏五蓋、培養七覺支、證知四聖諦。

異於法者,亦隨法比思惟:其他的諸法,也比照這樣地思惟。

平等捨:心平等、寂靜,而能捨離。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他是善旁觀者」。

法法相類、法法相潤:法和法之間互相類似,法和法之間互相利益。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入出息念如何增進七覺支

綜合本經及第803經,可知入出息念的十六個步驟與四念處的關係(如在第803經的「讀經拾得」中所分析)。進一步地,這十六個步驟也能增進七覺支,整體上四念處的每一個念處都能增進七覺支,細部來看某些步驟較容易增進某些覺支,舉例如下:

  1. 念覺支:從準備階段或步驟1開始的所有步驟。
  2. 擇法覺支:步驟2(明辨、研究呼吸的長短)。
  3. 精進覺支:步驟3(努力讓覺知包括呼吸和全身)開始或是全部的步驟。
  4. 喜覺支:步驟5等。
  5. 猗覺支:步驟4(身猗息)及步驟8(心猗息)。
  6. 定覺支:步驟11。
  7. 捨覺支:步驟12開始。


  • 入出息念至解脫的次第

本經詳述修入出息念 → 四念處 → 七覺支 → 明、解脫的次第。也可參見卷二十四第615經「讀經拾得」所述修四念處、七覺分的次第。

  • 佛教的入出息念與外道的控制呼吸

《增壹阿含經》卷二十三〈增上品 31〉第8經記載佛陀在成道前,苦行六年時,曾經嘗試各種外道的修法,其中包括控制呼吸的方法,類似外道的練氣法,例如:「我今以數出入息,覺知有氣從耳中出,是時風聲如似雷鳴。爾時,復作是念:『我今閉口塞耳,使息不出。』」(CBETA, T02, no. 125, p. 671, a13-16) 修到最後卻導致身體衰弱,甚至瀕臨死亡,最後佛陀徹底拋棄了這些無益解脫的苦行,才成正覺。

外道的練氣法控制呼吸,不但無益解脫,以佛陀的經驗來看甚至終究有危險性;佛教的入出息念則不控制呼吸,而是客觀地覺知呼吸,進而以四念處收攝心念並開啟智慧。「控制呼吸」與「入出息念」的對比,可見一斑。佛弟子在修入出息念時也可能有風大或氣脈的覺受,而從佛陀的經驗來看,風大或氣脈的覺受都無關緊要,應避免執著或操控氣脈。

[進階辨正]

回到《雜阿含經》卷29

回到《雜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