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婆塞戒經 三種菩提品 第五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發信人: Kliber.bbs@bbs.cis.nctu (人間道), 信區: religion
標  題: 優婆塞戒經─三種菩提品第五
發信站: 交大資科_BBS (Wed Sep 14 12:25:05 1994)
轉信站: pivot!ccnews.nchu!news.cc.nctu!news.cis.nctu!cis_nctu

        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北涼中印度三藏法師曇無讖譯於姑藏

        三種菩提品第五
 
            善生言:「世尊。如佛所說菩薩二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菩提
        三種:一者聲聞菩提;二者緣覺菩提;三者諸佛菩提。若得菩提名為佛
        者,何故聲聞辟支佛人不名為佛?若覺法性名為佛者,聲聞、緣覺亦覺
        法性,以何緣故不名為佛?若一切智名為佛者,聲聞緣覺亦一切智,復
        何以故不名為佛?言一切者,即是四諦。」

          佛言:「善男子,菩提有三種:一者從聞而得;二者從思惟得;三
        者從修而得。聲聞之人從聞得,故不名為佛。辟支佛人從思惟以少分覺
        ,故名辟支佛。如來無師不依聞、思,從修而得覺悟一切是故名佛。」

          「善男子。了知法性故名為佛。法性二種:一者總相;二者別相。
        聲聞之人總相知,故不名為佛。辟支佛同知總相,不從聞故,名辟支佛
        不名為佛。如來世尊總相別相,一切覺了,不依聞、思,無師獨悟,從
        修而得,故名為佛。」

          「善男子。如來世尊緣智具足,聲聞緣覺雖知四諦,緣智不具,以
        是義故,不得名佛。如來世尊緣智具足,故得名佛。」

          「善男子。如恆河水三獸俱度-兔、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
        過;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則盡底。恆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緣也。聲
        聞渡時,猶如彼兔;緣覺渡時,猶如彼馬;如來渡時如彼香象,是故如
        來得名為佛。聲聞、緣覺雖斷煩惱,不斷習氣。如來能拔一切煩惱、習
        氣根原,故名為佛。」

          「善男子。疑有二種:一煩惱疑;二無記疑。二乘之人斷煩惱疑,
        不斷無記。如來悉斷如是二疑,是故名佛。」

          「善男子。聲聞之人厭於多聞;緣覺之人厭於思惟;佛於是二心無
        疲厭,故名為佛。」

          「善男子。譬如淨物置之淨器,表裡俱淨。聲聞、緣覺智雖清靜,
        而器不淨。如來不爾,智、器俱淨是故名佛。」

          「善男子。淨有二種:一者智淨;二者行淨。聲聞、緣覺雖有淨智
        ,行不清靜。如來世尊,智、行俱淨是故名佛。」

          「善男子。聲聞、緣覺其行有邊。如來世尊其行無邊,是故名佛。
        」

          「善男子。如來世尊能於一念破壞二障:一者智障;二者解脫障,
        是故名佛。如來具足智因、智果,是故名佛。」

          「善男子。如來出言無謬亦無虛妄;智慧無礙樂說亦爾。具足因智
        、時智、相智。無有覆藏,不需守護無能說過。悉知一切眾生煩惱起結
        因緣、滅結因緣。世間八法所不能污。有大憐愍救拔苦惱。具足十力、
        四無所畏、大悲三念。身、心二力悉皆滿足。」

          「云何身、力具足?善男子。三十三天有一大城,名曰善見。其城
        縱廣滿十萬里,宮室百萬,諸天一千六十六萬六千六百六十有六。夏三
        月時,釋提桓因欲往波利質多林中歡愉受樂,由乾陀山有一香象名伊羅
        缽那,具足七頭。帝釋發念象知即來。善見城中所有諸天處其頭上旋行
        而往。其林距城五十由延,是象身力出勝一切香象身力,正使和合如是
        香象一萬八千,其力唯敵佛一節力,是故身力出勝一切眾生之力。世界
        無邊,眾生亦爾,如來心力亦復無邊。是故如來獨得名佛,非二乘人名
        為佛也。」

          「以是義故,名無上師;名大丈夫。人中、香象、師子、龍王調御
        示導;名大船師;名大醫師;大牛之王、人中牛王;名淨蓮華-無師獨
        覺為諸眾生之眼目也;是大施主;是大沙門;大婆羅門。寂靜持戒勤行
        精進,到於彼岸獲得解脫。善男子。聲聞、緣覺雖有菩提,都無是事,
        是故名佛。」

          「善男子。菩薩有兩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薩分別如是
        三種菩提是不為難,在家分別是乃為難。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惡因緣所
        纏繞故。」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