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才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發信人: stron.bbs@sparc20.ee.cycu.edu.tw (好想陪妳), 信區: history 標 題: 選才 發信站: Another Netscape News Server User (Mon Sep 8 17:01:25 1997) 轉信站: Lion!ccnews.nsysu!news.civil.ncku!news.csie.nctu!aidebbs!news.yzit!news 來 源: sparc20.ee.cycu.edu.tw 科舉考試不是選拔人才唯一的方法,在科舉之前,中國政府也 用過其他辦法甄選人才,如漢朝的「 鄉舉里選 」,魏晉南北朝的 「九品官人法」。方法的改變,反映了各時代對人才的看法。漢人 用「鄉舉里選」,是因為他們相信一個好的官員一定是一個有道德 操守的人,而這必須透過他平常在家鄉鄰里間做人處事的口碑,才 能得知。可是這樣選拔出來的人,或許道德高尚.卻不一定有足夠 的聰明才智或能力為國家社會做事,再者,負責到鄉里選拔人才的 官員也可能因為私心而提報自己的親朋好友,結果官員固定地出自 某些家族,政府官職也被固定的家族所壟斷,他們建立了龐大的政 治社會勢力,被稱為世家豪族。 為了矯正這樣的問題,曹魏改用「九品官人法」,依實際需要 查訪人才,但是取代曹魏而起的司馬晉相信只有世家大族出身的 人,才有機會接受良好的教育,也才能培養出相當的能力來治理國 家,政府再次被少數人所壟斷。直到南北朝後期,皇帝們才開始用 考試的方法廣徵人才,讓那些自己覺得有才能治國的人參加考試, 證明自己雖非世家出身,也具有治國的能力。到了晴朗,就正式開 設各種科目舉辦考試,讓所有想到政府中做事的讀書人都有機會在 考試中展現所學。 不過,唐代由考試出身的官吏人數並不多,他們仍承襲漢魂的 取才觀念,認為一個好的官員除了學識之外,人格、品貌也很重 要;所以在禮部應試及第後,還要由吏部考身、言、書、判,也就 是要考核應試者的舉止、談吐、書法和公文程式的寫作能力。同 時,由於皇族、貴戚與門第之人都可憑家世直接應吏部試,科考出 身的比例相對地很低,大約只佔應選者的百分之五。另外在考試科 目力面,除了以帖經墨義檢竅考生對經典的熟悉程度,又強調文學 性的詩賦創作,希望藉此觀察一個人的惰性志趣。 帖經墨義考的是博誦強記,詩賦文章考的是文學修養,這樣考 選出來的讀書人,不見得明白經典中所說治世的義理,更難以活用 經典的知識處理當世待解決的問題。基於這種現實的需要,宋人將 考試科目作了調整,用經義與策論取代原有的帖經與詩賦。考試經 義是從經書中摘取某些文字,讓讀書人發揮論說,看看他們能否運 用經書中的知識進行論辯。至於策論則是從歷史上或當代中找出某 些實際的問題,再給予一些矛盾的假設,要求考生說出自己的看 法, 提出解決的方案。 可是,後來參加科舉的人數越來越多,為了達成技術上的公平 性,原本講求活學活用的經義、策論,被要求以格式化的方式來書 寫,以作為評分時的客觀標準。這是明清八股取士的先聲。開科取 士原是擴大求才的管道,使得民間才智之士也有機會展現所學,為 國服務; 現在選才的方法既然重視程式章法更甚於思想見解,再加 上利祿的誘惑,無異使科舉考試轉成為籠絡士人,控制思想的政治 統治工具,結果是天下英才盡入統治者的穀中。 -- ※ Origin: 中原電機心站 ◆ From: 203.68.199.12 -- Origin: 中原電機心站 bbs.ee.cycu.edu.tw (140.135.12.1)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