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善知識難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發信人: KTurbo@pivot (K Turbo), 信區: religion 標 題: 人有20難之16 發信站: 中興大學天樞資訊網 (Fri Sep 23 13:14:15 1994) 轉信站: pivot □□□□□□□□□□□□□□□□□□□□□□□□□□□□□□□□ □ □ □ 人有二十難之十六-會善知識難 □ □ □ □ 證嚴上人 □ □ □ □□□□□□□□□□□□□□□□□□□□□□□□□□□□□□□□ 人生的是是非非,永遠存在日常生活中,所以說:「不說是非難。」 我們學佛若能撥開成見,則萬事萬物無不是佛法,古德云:「大道無 言說」,所謂「言語道斷」,是說:「道」絕對不是用語言所能表達的; 但是只要我們用很單純的心、很純真的意去行動,則無一不是佛法。 佛陀曾說「會善知識」難,離是非惡友的確很難,然而要和善知識相 會更加困難。什麼叫「善知識」?就是能啟發你的良知智慧的人。在你陷 於惱之際,他可以開導你,解除你的心結,能使你從凡夫黑暗的一面,轉 向人光明的境界。世間有多少善知識?能勸導化解、圓融人我是非,以降 服們的煩惱,能把我們的成見分析清楚的善知識到底有多少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成見不除則善言變惡意 □ ~~~~~~~~~~~~~~~~~~~~~~~~~~~~~~~~~~~~~~~~~~~~~~~~~~~~~~~~~~~~~~~~ 向外尋求善知識確實非常困難,設若找到這麼一位善知識,而自己的 心無法斷除成見,那麼即使再好的人在面前,我們還是無法吸收他的知識 與教化,所以說「成見若迷茫,則法界善知識難逢」 人人若能將成見去除,則善知識所說的話,就能解除人我是非的煩惱 。修行就是要保持天真的本性。如有「妄念」就是不真實、有迷情;有些 人說話的用意很好,而聽者若用妄見的是非心、煩惱心去承受,那麼明明 他是一片善心,以愛心給予教導,但是我們卻扭曲了他的一片好意,以是 為非。我們常常會如此,雖然別人說的是真話,但是聽的人還是會起疑心 ,心想他對我有偏見。或者是看到他人在交談時,就以為他們是在談論我 的是非,在毀謗我、中傷我。這就是自我產生的是非心,也就是妄見與痴 迷情結,若不能去除妄見,那麼再好的佛法呈現在我們面前也都無法接受 了。所以說,要以天真的本性來面對人間世事,若能如此,即使是鳥叫雞 啼...一切都是佛法,這些聲音也都能啟發人心於純真無邪,因此也都 是佛法呀! 在日本有則故事,是小學教材,用來教育心靈單純的小孩,故事如下 -- 有位獵人拿槍要打樹上的小鳥,有一隻螞蟻,正好在此時咬了他一口 ,讓獵人在拿槍瞄準時動了一下,因此小鳥得救了!為什麼會如此呢?原 來是那之小鳥曾經看過一群螞蟻,在水裡拼命掙扎,正當無路可逃時,這 隻小鳥咬了一片葉子丟到水裡,讓水中的螞蟻全都得救了!所以當獵人要 打小鳥時,螞蟻也趕來救他。他們以這種方式來教育幼小天真的孩子,讓 每個孩子的內心都擁有「種如是因、得如是果」的觀念,這也是為了要保 持人性的天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眾生皆可為善知識 □ ~~~~~~~~~~~~~~~~~~~~~~~~~~~~~~~~~~~~~~~~~~~~~~~~~~~~~~~~~~~~~~~~ 中國也有一則故事-- 在晉朝時代,北方有一位十一、二歲的小孩叫毛寶,他家境很貧困。 中國大陸的北方,冬天會下雪,氣溫很低。有一天,毛寶到溪邊看人家捕 魚,魚網收回來時,裡頭有一些魚,以及非常可愛的一隻小白龜,漁夫抓 起小白龜驚喜的說:「太好了!難得有白色的龜,瞧他白的發亮,一定很 值錢!」 有人要買他煮來吃,也有人想買他去展覽賺錢。於是小孩子對小白龜 生起了一分憐憫心,便請求漁夫把他放了。可是漁夫認為難得抓得到這麼 珍貴的白龜,無論如何,就是不願把他放生。小孩注視著白龜,而小白龜 也抬頭望著小孩,眼裡充滿求救的神情,小孩心裡起了無限憐憫,於是就 把身上的外衣脫下,雙手捧著高舉過頭,並且兩膝跪地,真誠流露的拜託 漁夫放走小白龜,而他願意以衣服來抵償。漁夫看見小孩子這麼有善心, 非常感動。尤其在冰天雪地中,他竟把身上唯一比較厚的衣服脫下,這份 赤誠的真情令漁夫佩服。但漁夫卻不願意有任何損失,便把小孩的衣服拿 走,才將白龜給小孩,說:「這隻白龜不只是這件衣服的價值,但是你的 赤誠感動了我,所以只好跟你換了。」 小白龜得救了,毛寶很高興的把他抱在懷裡說:「你得救了!雖然我 受寒風透骨的苦,但幸運的換取你的性命,這也是值得呀!」他們像是極 為要好的朋友,小白龜似乎聽懂小孩的話,感激的淚流了,並向小孩點點 頭,於是小孩很小心的把他抱到江邊放生。 二十年後,這位小孩已經出人頭地,在朝廷官拜將軍,經常在戰場上 得大功勳,有一次他和另外一位將軍一起帶了萬餘兵馬出征。但對方的兵 力很強,把他們團團圍住,在九死一生之際,他帶著倖存的兵卒突破包圍 ,逃到了揚子江,那時候有追兵,前面是大將,所有的船,他都讓士卒們 先搭了,最後環顧四面,連艘小船都沒有了,而後面的追兵已到,他在情 急之下,縱身一躍,跳到江中。 他在湍急的波浪中掙扎,正當危急萬分時,有個東西從水下把他托起 來。他不支的昏倒了,等到他醒來的時候,看見身旁是白茫茫的雪,而自 己正躺在一隻很大的白龜背上。他恍然大悟的認出了這隻龜,就是二十年 前他所就的那之小白龜。他如同二十年前一樣,流著感恩、報恩的眼淚抬 頭看著他。這真是不可思議呀! 他上了岸之後,大白龜依依不捨地離開,往河裡去了,牠不斷地向前 游去,但是仍然一在地回頭看他,向他點點頭,似乎因回報了他的恩德而 深感安慰。 被救的人非常感激,也深深覺得人與動物之間,感情竟能如此相契, 為何同類的人與人之間,要彼此侵擾殺害呢?他萬分地感嘆,人和動物都 可以有相親相愛的感情,為什麼人們不能彼此敬愛?他由此看開了人生, 於是捨官隱居修行。 佛陀說:「會善知識難」,為什麼難?因為很多人喜歡談是非,以是 非之心待人,常常對人品頭論足。有了妄念成見,就有分別心,因此喜歡 這個人,卻不喜歡那個人。喜歡這個人就想佔有,若人對自己喜歡的人友 好,他就產生醋意瞋心,會產生這樣的是非分別,即是來自妄情偏愛。 有些人自己心中充滿是非,但卻不知自我反省,若有人教導他,他卻 偏偏要說別人是在諷刺他。以是非之心來分別人事感情,如此在社會上怎 能遇得善知識? 剛才那兩則故事是以純真的心來看一切事物,所以能和物類有融合的 感情,而很多人卻以妄念成見相待,因此和人相處時,也就免不了會彼此 鬥爭傷害。 我們修行必定要回歸純真的本性,什麼樣的的人都是好人,我們要以 寬闊的心胸,來迎接所有的人,應縮小自己,去佐護他人,如能做到這樣 ,那即使是小孩的一句善言,也能教育我們,就連一個精神恍惚的人,所 表現的行為,也都可以給我們很大的啟示。如此,世間的一切萬物形態, 一切聲音那一個不是我們的善知識呢?何者不能引導我們見道得法呢?只 要我們大家用心、用純真正直的心,來面對自然與人群的境界,就能有所 領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孔子尚且不恥下問 □ ~~~~~~~~~~~~~~~~~~~~~~~~~~~~~~~~~~~~~~~~~~~~~~~~~~~~~~~~~~~~~~~~ 常言道:「相識滿天下,知音有幾人」這兩句話,就可以知道,要得 到一位益友或良師的確是很難。佛陀說:「會善知識難」,意思就是說, 若希望自己所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是善知識、好老師,的確實是很難的事。 來到人間,每一個人所要學的實在很多,即使盡一生的時間也學習不完。 孔子虛懷若谷、謙遜好學,凡是對他有所啟示的人,即使是小孩子, 他也會甘拜為師;可見賢人、聖人也仍抱著不斷學習的心態。 孔子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而不善者而改之 。」這也是好學精神。三人同行時,必定就有我的老師;好的人,是引導 我人生的模範;壞的人則是我警惕反省的對象。所以壞人也是我的老師, 因為他表現出不好的行為,來讓我們明顯地比較,知道這要做會討人厭, 這種脾氣、行為,讓人看了不會歡喜。這是活生生的現身說法,所以要感 激他,但我們更需要自我警惕反省。 好的人我們應該要追隨,他的人生所展現的是光明的一面,充滿了希 望,讓人歡喜,受人群稱讚,而我們所要學習的也是如此,所以說:「三 人行必有我師」。 但凡夫的心態都是自我封閉的,自已為能幹;若是自己不好,也會想 :「不好是我自己的事,我不用看人家是好是壞,也不必去學習」,這就 是凡夫心。我們應時時提起熱誠的求知心,天天勤懇不斷地去學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彼此勉勵即互為善知識 □ ~~~~~~~~~~~~~~~~~~~~~~~~~~~~~~~~~~~~~~~~~~~~~~~~~~~~~~~~~~~~~~~~ 回想二十六年前,慈濟才只有三十個委員,但是這三十個人有共同的 觀念,大家願意節省日常的生活費,來發揮這分「愛」的功能;由於這三 十人共同一心,互相看齊、勉勵與參與,才有慈濟這個團體產生。而這二 十六年來,善知識不斷地增加。什麼叫「善知識」,向慈濟的委員便是, 他們一個影響一個,不斷地將影響力擴大;他們由於接觸佛法、瞭解慈濟 後,先改變自己的人生觀,然後接著影響周圍的人,且以周圍的人良好的 回響,來證明自己人生的轉變是正確的,也因此能感動家人和周遭親友, 這就是不斷地互為善知識。慈濟是個充滿了彼此教育、互相鼓勵的團體, 到今天已經有數十萬的會員遍佈全省,可說是相識滿天下。慈濟的精神表 徵--委員善知識,甚至已飄揚過海到外國去了! 有位委員告訴我說:「有一位住在荷蘭的華僑,幾個月前回了台灣, 他因為做了一個夢而要回台灣了解慈濟的精神。他曾經跟著我到台中,也 到過台北分會,他看過種種活動之後,真的被慈濟人的精神所感動,所以 他立了一個很懇切的宏願--不但加入慈濟,而且回到荷蘭後,要立即展 開慈濟精神得宣揚工作。」果真,沒多久的時間,這位華僑在荷蘭已經有 會員一、二十位。我講這件事的重點並不是說那裡有會員多少人,重要的 是慈濟的善知識,已經漂洋過海到異邦,在那邊發揮慈濟的功能及發揚佛 教的精神。 美國現在已經有超過數千位的慈濟人,這也是慈濟人在西方國家,以 開始把中國人的精神文化,及所信仰的宗教精神-- 無緣大慈、同體大 悲的佛教精神弘揚於彼國! 「善知識」真的是難遇,但在慈濟的世界中,善知識卻是遍滿於天下 。比如昨天有一幕很感人的場面,從大馬路一直到靜思精舍,有一對很長 的朝山行列;從精舍瞻望出去,蜿蜒極長的隊伍人潮,人們虔誠地禮拜, 這禮拜同時也感化了許多人,這都是善知識。外面下著濛濛的細雨,而大 家卻風雨無阻,無視地上的泥濘,仍以虔誠的心一路朝山禮拜,耳聞目睹 這種場面,多麼的動人,這就是慈濟世界的美;大家都能互相鼓勵鞭策, 每一位都是我們的善知識。那會有「善知識難遇」的問題,佛陀所說的「 善知識難遇」,在慈濟世界只要你有心就不難遇。 慈濟世界有很多難能可貴的故事,這對一般人來說是很難做到的事, 但慈濟的有心人卻做得到,這才是真正可貴的人生。慈濟人走的是菩薩大 道。我曾說過,佛心是大慈悲心,菩薩心是大喜捨心;我們每一位都是佛 的弟子,要培養慈悲心。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是佛心,菩薩是立志學佛 者,故不能欠缺大慈悲心。 要達到佛的境界,必定要行菩薩道,而要行菩薩道,就要喜捨;不只 是財物的喜捨,還要身體力行,那怕是要捨身命,也要為眾生付出,這要 做「喜捨」;捨財、捨時間,捨去私愛,把小愛化為關懷普天下的大愛, 這才是「喜捨」。社會上若人人有慈悲喜捨心,則天下人,哪一位不是我 們的善知識?那一位不是我們的老師、知音? 有人感嘆「相識滿天下,知音無幾人」老實說,只要你講的是慈濟話 ,必定人人都會瞭解,而且大家都會喜歡聽,那我們就不用慨歎知音無幾 了!普天之下人人都是你我的知音、善知識。時時刻刻抱著學習、追求善 知識的心,普天之下的人,都是你我學習的好對象啊! -- ∼∼∼K TURBO∼∼∼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