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受是苦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發信人: kftseng@pivot (羅侯羅), 信區: religion
標  題: 三十七道品講義 -- 四念處(觀受是苦)
發信站: 中興大學天樞資訊網 (Fri Oct 14 10:39:12 1994)

□□□□□□□□□□□□□□□□□□□□□□□□□□□□□□□□□
□                                                              □
□           三十七道品講義 -- 四念處(觀受是苦)               □
□                                                              □
□                                               證嚴上人  講   □
□                                                              □
□□□□□□□□□□□□□□□□□□□□□□□□□□□□□□□□□


□□□□□□□□□□□□□□□□□□□□□□□□□□□□□□□□□
□                         觀受是苦                             □
□□□□□□□□□□□□□□□□□□□□□□□□□□□□□□□□□


    人生在世,處處可以聽到人們喊苦;若世間沒有苦,則永遠也不會有佛
存在人間。佛陀就是因為世間有苦,所以才出現人間;他為了解救世間疾
苦,才出家修行,而後成正覺,度化眾生。

    過去的人雖然知道人生是苦的,但是不知苦源何在?也說不出苦的各種
名稱,更無法分析苦因。等到釋迦牟尼佛找到苦的源頭,並解開苦因後,他
才以這份超越凡夫的智慧來向人間說法。

    受,有幾種呢?大約有三種,即苦、樂、中等三受;若細分則有五種,
另加憂、喜二受。苦是一種感受,我們唯有親身處於苦的環境士感受,才能
夠了解何謂苦?凡夫將如意之事稱為樂,不如意事稱為苦,究竟世間有多少
樂事呢?俗云:『世間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我們要求達成十件事,但是其
正能圓滿如意的只有一、兩件而已;而這一、兩件事完成後,是否能滿足人
的欲望呢?仍然無法滿足啊!

    人的欲望就像一個破桶一樣,將它注滿水放置一旁,仍然會流失掉,而
且無論添多少水,過一段時間後,還是一樣會漏掉,永遠無法填滿;人的欲
望也永遠有不得滿足的痛苦。雖然我們現在生活在物質豐裕的社會裡,但是
一日之中至少有三次的苦——那就是三餐之前的飢餓苦。例如早上吃飽飯
後,到了中午將近十二點,即使你忙得忘了時間,不知不覺中仍會由於食物
消化掉而感到飢餓,因為你的肚子已經空了;中午再填鉋鈑,到傍晚時肚子
又開始唱空城計,仍需再補充食物。你們看看,一天之中,至少有三次令你
覺得不足而有所求,有的人甚至不只三餐,還有五餐、六餐、點心,外加睡
前的消夜。

   人的一生單為了填飽肚子就無法滿足,所以有一句話說:『世間的大海
有漲滿之日,而人的鼻下橫卻無填滿之時。』『鼻下橫』就是這張嘴巴啊!
無論你填多少東西,也無法將其填滿。人再怎麼吃,仍然只有這樣的身高體
重,再吃多少東西,也是如此而已,但是這張嘴巴卻永遠都填不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浮生如夢可成真                         □
~~~~~~~~~~~~~~~~~~~~~~~~~~~~~~~~~~~~~~~~~~~~~~~~~~~~~~~~~~~~~~~~~~

    有形的物質從口進入肚中都永遠不能填滿了,何況是無形的欲心呢?
『欲』即希望,世人的希望無窮無盡,永遠無法到達滿足的程度。如一個女
孩自呱呱墜地,到了讀書求學的階段,心中就開始描畫未來的藍圖,她心裡
可能會想:『我現在讀高中,將來要唸大學,那時候,我就要開始找朋友
……』不斷地編織著少女的美夢。

    如果其如她所願,找到了一位理想的對象,他們就會開始共同計畫——
『既然我遇到了白馬王子,而你也找到心目中的白雪公主,將來就可以建立
一個非常美好的家庭……。』當然,此時她又希望自己的先生從事什麼行
業、擁有什麼地位,家庭住屋裝璜得美輪美奐、富麗堂皇。結婚之後,她便
希望自己有幾個子女:『假如是女孩子,我要將她妝扮得像一位美麗的小公
主;如果是男孩,我期待他能成為一個傑出的小王子。當他們到了入學年
齡,我要為他們找間貴族學校,並且安排在智優班級裡,讓他們能接受最好
的教師指導。』如此,朋友或鄰人問起他們子女就讀的學校時,做父母的就
會因這所『貴族學校』而覺得很有面子,無比榮耀。

  唸完小學後,他們也是一樣費盡心思地要將子女送進『明星學校』,由
於現在的學生是分區入學,所以他們不擇手段,以夫婦分居為理由,將戶籍
分隔兩地。只為了使子女就讀『明星學校』,不惜一切地辦理夫婦分居手
續。等到國中三年級,他們又為子女緊張,擔心他是否能考上高中,因為要
讓子女上大學,不得不找一所好的高中。父母為了子女的高中聯考,受慮到
席不暇暖、食不知味,雖然參加考試的是子女,其實考得最苦的卻是父母,
被『烤』得心焦如焚,其是所謂的『考』者『烤』也。

  等到子女高中畢業,父母又擔心他們的大學聯考。幾天前,電視新聞報
導考場情形,在螢光幕上可以看到,考生在試場內考試,父母親一個拿扇
子、一個拿水壺,站在烈日下,等待為子女『服務』,甚至連祖父祖母都到
場助陣、加油,一個考生就有三、四個陪考者。休息時間一到,母親就拿著
扇子拼命扇風,手酸了就換祖母;父親提水壺提久了,就換祖父。你們想一
想,這都是心存『希望』啊!希望自己的子女、子孫能夠金榜題名。而十幾
萬的考生只錄取二、三萬人,那些考不上的人怎麼辦呢?這是不是『不如意
事十有八九』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苦樂憂欣總是幻                        □
~~~~~~~~~~~~~~~~~~~~~~~~~~~~~~~~~~~~~~~~~~~~~~~~~~~~~~~~~~~~~~~~~~

    人多數都有這份苦受,所謂『苦』就是求之不得而產生煩惱、憂怖。佛
陀說:『眾生之苦就是從欲所生;因欲生憂,因憂生怖。』由於有欲望所以
會生憂愁,有憂愁就會起恐怖驚惶之心,怕『求不能得』。有錢時煩惱,深
怕投資生意大大,遇到經濟不景氣而損失錢財;沒錢時怕生活物資無著落,
由於受愁煩惱就產生惶恐不自在的心態,這種感『受』確實是苦啊!

  樂也是苦。你們是否曾經聽說『樂極生悲』這句話呢?有一則新聞,報
導新竹游泳地因毒氣外洩導致幾十人中毒的不幸。這種因娛樂而招致的苦果
,就是『樂極生悲』。

  有的人是苦受,有的人是樂受、喜受、或受受,還有一種是不苦不樂的
『中受』。因為心中本來就沒有很大的欲望,別人的煩惱看起來很可憐,但
是那是他的事,與我無關;有人中『大家樂』的獎金而興高釆烈,那也是他
的事,與我無關;反正都是別人的事情,所以我的感受是不苦也不樂,這就
是『中受』。『受』的類別一共有五種:苦受、樂受、喜受、憂受及中受
(不苦不樂受)。若大致分類則有苦受、樂受、中受,謂之『三受』。

  只要好好用心觀察,此身軀就是不淨之物,世間的人我是非,無不在於
個人的感受之中,若能夠看得開,則不會有太痛苦的感受;若看不透,就會
常常覺得痛苦難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王老師的眼鏡                         □
~~~~~~~~~~~~~~~~~~~~~~~~~~~~~~~~~~~~~~~~~~~~~~~~~~~~~~~~~~~~~~~~~~

    所有的喜怒哀樂都是我們心態的感受,而每一個人的感受並不一致,必
須視個人的觀念而定。有的人常常有快樂的心情,雖然缺乏物質生活,而且
環境惡劣,卻能時時守志奉道,心胸平靜寬廣,對自己的人生常常感到心滿
意足。像這種人即使欠缺物質生活的享受,精神上仍能知足常樂。

    有一天晚上,我去看王老師和吳教授教導大家拉坯、製作陶瓷藝品,王
老師將一團土拉坯製成花瓶,那塊土看起來非常不起眼,只是一團橢圓形的
土而已,當他抱起這團土時,旁觀的人若是用心看,就會體會到這塊土有多
麼重,若是心不在焉的人,就覺得這只是一團不起眼的土而已,這也是種
『感受』,個人的感受不同。

    王老師將這團土放置在轉盤上,開始進行拉坯,他渾身使勁,用力地
拉、捏、壓,做得汗流浹背,滿頭大汁。當時你若在旁用心觀看,雖然使勁
出力的人是王老師,但是那份感受是與工作的人付出同樣的力氣,說不定還
比他費更大的勁呢!這也是旁觀者的一種感受。若是不認其用心看的人,不
會感覺到他是用了多少力氣,消耗多少體力與精神。

    繼續看他努力地工作著,今身汗涔涔,鼻樑上的眼鏡不斷滑下來,他就
拜託旁人拿條橡皮筋幫他把眼鏡綁緊,固定起來。我見了此景,實在是十分
感動。一個年輕人,戴這麼一副普通的眼鏡,而且還用克難式的方法防止它
鬆脫。若是平常的人,大多要求美觀、方便,一定要配戴最合適、舒服、美
觀、大力的眼鏡。而他這一副眼鏡的兩邊架上,另外裝置了鉤環,看起來似
乎是長期為了準備眼鏡滑落時掛上橡皮筋的裝備、

    我於是問他:『王老師,你為什麼不再配一副新的眼鏡呢?』他回答的
話今我非常感動,他說:『可以用就好了啦!』這就是他有一份滿足的心
態,儘管他分分秒秒都必須戴著眼鏡,但是他卻不求舒適,認為可以用就好
了,那種愛物惜物的心理,實在是非常難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情與無情同有受                         □
~~~~~~~~~~~~~~~~~~~~~~~~~~~~~~~~~~~~~~~~~~~~~~~~~~~~~~~~~~~~~~~~~~

    『生命』,不只是會活動的東西才具備,凡是一切物質皆有命——『物
命』。同樣是一張紙,你們可能用一次就丟了,而我使用紙卻能使其壽命增
加三、四倍,因為最初我用鉛筆書寫,然後用原子筆、紅筆,最後再以毛筆
書寫,,一張紙能夠讓我重複使用好幾次,這就是愛惜物命。

    我們在物質的使用上,應點滴愛惜,更要時時有滿足之心,人生在世,
一切的物質只是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上能便利,我們應該對一切物質心存感
恩,如此,生活在人間就會處處感到心滿意足、時時覺得歡喜快樂。若是心
不滿足,即使用金、銀等珍貴之物做成金碗、金筷、金杯、銀盤……,在日
常生活上使用,也一樣會覺得不滿意。像這種不知足的人,他的人生就會不
斷地痛苦啊!

    所以,佛陀教導我們,必須用心『觀受是苦』,心不知足的人,永遠會
生活在痛苦之中。現在的人大多住在高樓大廈中,夏天有冷氣,冬天有暖
氣,看起來似乎非常享受。我想,生活在裡面的人,他們不一定很快樂。反
而是鄉居的人,雖然住的是簡陋的茅屋,較涼爽之處只有門前的大樹下,但
是我認為,在大樹下乘涼的人一定比在冷氣房裡的人更快樂。所以說,心滿
意足的人,即使是一草一木,無不是美景春光,亦覺得非常快樂滿足;不知
足的人,即使享受人間天堂中最豐富的物質生活,也有心靈空虛之苦。這即
是佛陀所說的『觀受是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慈青悲智行             聯誼起慧根                □
□                                                              □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