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新世紀的教育改革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發信人: Vanessa.bbs@bbs.cis.nctu.edu.tw (西風), 信區: education
標  題: 邁向新世紀的教育改革《轉載自 教育資料與研究15》
發信站: 交大資科_BBS (Mon Jun  9 15:30:10 1997)

      轉載者按:
          1.所檢視的諸多教育問題, 由於文章寫成與現今時間的差距
            部份已陸續有改善策略提出。
          2.過去、現在及以後所轉載的文章, 立意均在於提供各位參
            考, 並不代表個人完全贊同作者觀點 :)

----------------------------------------------------------------------

                          邁向新世紀的教育改革
                                 張世平
一、前言
  人類社會為求不斷的進步而臻於理想的境界,勢必不斷的改革,以期現存的
缺陷與問題獲得彌補和解決。是以改革自應起於問題或困難的事實,或是對當前
狀況的不滿或覺醒。時代不斷的往前推移,人類要求改革的心理自然應運而生。
  教育是人類重要的社會活動,對於人類社會整體發展的影響至深且鉅;唯因
其影響常非立即可見,故而經常受到人們的忽視。然而,教育也同時會因為社會
的變遷而不得不改弦更張以求適應;否則,它非但不能成為社會進步的助力,反
而會變成社會進步的阻力。
  當前社會正處於一種新舊交替的轉型期,傳統的觀念、制度與做法,往往無
法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而必需有所調整,無論在經濟上、政治上、甚至在各種
文化活動上,都無法免於解嚴後自由、民主、多元、本土諸化需求的衝擊。在這
股開放與多元的洪流之中,教育活動自難置身事外,必須配合社會的變遷,甚至
為了主導社會變遷而進行必要的改革,否則將難逃滅頂的命運。

二、教育現況檢視
  由文化延續的觀點來看,教育具有三種導向,即:(一)傳統導向:特別重
視過去文化的傳遞,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將傳統文化的核心傳授給下一代;(二)
現在導向:顧及現實社會的實際情形,而不再囿於傳統的價值觀念,使教育措施
能夠切合社會需要,以解決社會問題,進而為社會培育發展文化所需的人才;(
三)未來導向:在於保持創新的活動與發明的能力,使教育具有前瞻性,以帶動
社會求新求變,為社會提供進步的理想,使文化保持延續不盡的生命力。(林清
江,民77)
  根據林清江(民77)的觀察,我國當前的教育,在傳統導向方面,實施的成
效最好;而在未來導向方面,則為三種導向中實施成效最差的一項。我國教育由
於忽略了未來導向,致使部分人士自滿於傳統導向的實施成效,而忽略新的文化
職責猶待完成,使社會文化呈現脫節的現象;也因為忽略了未來導向,使一部分
人處在迅速變遷的社會裡,無法完全領會現代的化理想,造成文化失調的情形。
除了未來導向不足之外,當前教育的另一特色是體制的僵化。(一)學制僵化:
台灣的學校教育嚴守刻板的學制,六歲以前不准入國民小學;國小修業年限一律
為六年;國中高中則一律修業三年,職業學校亦然,不得有任何例外。民國六十
九年起,才因少數資優學生的特殊需要而網開一面的准許跳級。事實上,國中兩
年或高中兩年即可畢業的學生如同鳳毛麟角。為此要求全體學生不論能力的差別
而接受等量的教育,只是一種形式上相同的「假平等」。(二)教材統一:長久
以來,台灣中小學教科書悉數由國立編譯館負責撰寫,再由教育行政機關統一供
應中小學教科用書。為此統一編撰的教材,其內容的彈性盡失,極難配合各地的
特色,致使教師研究教材的興趣頓減,又缺乏參與感,甚至形成對統一教材的依
賴心理或對教育工作的疏離感。(林玉體,民78)(三)師資培育制度的一元化
:民國八十三年二月「師資培育法」公布以前,我國中小學師資分由不同的機構
培育,中學師資主要由台灣師範大學、高雄師範大學、彰化師範大學和政治大學
的教育系培養,此四所學校尚沒有若干學分班,提供修習教育學分的途徑;小學
師資則由九所新制師院培養。(歐用生,民81a)非經師大、師院的養成教育,
一般人是無法取得中小學教師的資格的。這種視師範教育為精神國防的重要工作
,而將之建立在一元化的培育制度之上,即由公辦的師範院校來培育師資,自有
其政治上的目的,也反映了社會與文化上的需要。(陳伯璋,民76)由於此一制
度的主導,使得任教機會的公平性頗受質疑。近年來由於「民主化」、「多元化
」與「自由化」的趨勢,師範教育制度自有其改革的需要。自「師資培育法」公
布後,今後我國中小學師資之培育,除原來擔負培育之責的師範校院與設有教育
院、系、所的大學院校之外,凡設有教育學程的大學院校亦可培養中小學師資,
讓更多有志者得以獻身教育工作的行列。(陳伯璋,民76;張煌熙,民84a)。

  除時代導向與體制上的缺失外,當前教育在課程內容方面最受到爭議的是意
識型態的問題。(一)在文化方面,自民國七十二年度起高中使用的「中國文化
基本教材」,係以陳立夫的「四書道貫」一書為本,將四書依大學之八德目順序
來編排。這分教材以四書代表中國文化,窄化了中國文化的範圍,而且以政治人
物之言論來詮釋中國文化,有將權力轉化為知識之誤導作用。(黃政傑,民83)
另有大中國文化與漢文化本位的現象,以致有學生知道長江三峽的勝景,卻不知
台灣河川溪流所受的污染;會背大陸各地所產的茗茶,卻不知道台灣茗茶的產地
與種類的情形。(張煌熙,民84b)也造成漢族以外的文化與語言受到忽視的情
形,(黃政傑,民83;陳麗華,民84;歐用生,民81b)有違族群平等共存的精
神。(二)在性別方面,則有兩性差異的不當強調、職業的性別刻板印象、家庭
中的性別分工、對女性的省略、忽視或扭曲的描述等現象。(黃政傑,民83)(
三)在政治方面,則排除體制外團體的政治主張,並充斥領袖崇拜與我族中心的
內容。(黃政傑,民83;歐用生,民81b)

三、基本教育改革理念
  就教育與社會的關係而言,教育一方面會受到社會變遷的影響而產生相應的
改變,一方面又是社會變遷的動力或因素。就前一種關係觀之,教育的改變是被
動性的;由於教育是人類社會的產物,不免與人類社會的其他活動,諸如政治、
宗教、經濟、文化等息息相關,當社會有了變動,教育必須隨之調整,以維持其
傳遞社會文化的功能。就後一種關係觀之,教育的改變是主動的,它是社會變動
之因,為了使社會能夠產生計畫性的變遷,教育的主動改變是必要的,如此方能
遂行其創新社會文化之功能。
  因此,教育的改革基本可分為主動與被動的兩種性質。被動的改革是在社會
已然產生了相當的變革之際,教育若不能及時跟上改革的腳步,將會產生本身適
應不良並導致社會進步受阻的情形,因此它勢必被迫進行改革。主動的改革,是
社會上具前瞻眼光的有識之士,警覺到社會發展的潛在性問題,或可能產生的危
機,而不得不預作準備與計畫時,意識到可藉教育的改進,進而改變社會的觀念
或提升知識技能的水準,而造成的教育改革。
  我國自解嚴以來,社會上「自由化」、「多元化」、「民主化」、「本土化
」之聲不絕於耳。顯然各層面欲極力掙脫傳統的束縛,以展現自我並開創新的生
活境界。在這種形勢之下,被動性的教育改革,自應符應當前社會轉型期「自由
化」、「多元化」、「民主化」與「本土化」的需求。然而,在主動的教育改革
方面,自需就教育的創新社會文化的功能著眼,而應以「未來導向」為本,以期
在傳統文化之上,賦予社會以更新與創進的能力。
  是以若論當前的教育改革,便不能不以「自由化」、「多元化」、「民主化
」、「本土化」以及「未來導向」為其基本理念。

四、當前教育改革應把握的方向
  為因應新世紀的到來,教育改革首須把握住「未來導向」。在重視教育的「
未來導向」時,必須注意的具體工作有六項(林清江,民77):
(一)提供有效的教師進修措施:
  教師是聯繫「過去」、「現在」和「未來」的關鍵人物。所以必須隨時充實
,一方面配合教學工作之所需,更可因此而發展出前瞻性的觀念,以使教育具有
未來的導向。
(二)成立常設性的課程教材研究機構:
  課程是聯結文化與教育的重要橋樑。革新課程的研究可以是短期的措施,也
可以是長期的規劃;而要使教材具有未來導向,應該是長期規劃的改進計畫。因
此常設性的課程研究組織或機構,以及專職的課程研究人員都是不可或缺的。
(三)推動學校計畫性的變遷:
  學校是負責實際教學工作的機構,其中的成員,無論校長、教師及學生都是
推動學校進步的關鍵人物。如果學校內的變遷都是有計畫的,必可收到預期的效
果,進而扭轉教育風氣,形成教育的未來導向。
(四)建立彈性的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是因社會需要而形成的,自須隨著不同的時代需要而彈性調整。教
育制度的調整若能反映出社會的需要,必有助於教育未來導向的發展。
(五)實施適當的價值教育:
  要發展文化,價值教育是不可忽略的一環。然而價值教育的實施不應再沿用
舊的教學方法,而應以新的觀念和新的方法來教導新生的一代,使過去文化核心
的美德得以發揚光大,進而承先啟後,使教育的未來導向得以發展。
(六)重視研究創新人員的地位及職責:
  研究創新人員是改進教育、發展文化的主力,若能肯定其應有的地位,並賦
予其應盡的職責,將有更多的人加入此一行列,如此亦有助於發展教育的未來導
向。

  其次,當教育改革朝向「自由化」而努力時,則首須破除不當的干預、壟斷
、專賣、獨斷、禁制與單一模式,而應採自主、自由、競爭、因地制宜的方式去
從事教育工作,以促進教育的革新。再則,教育自由化的方向應包括以下數端(
黃政傑,民77):
(一)教育理念和研究的自由化:
  四十餘年來,我們教育上所討論的理念和所做的研究,常常脫離不了傳統的
模子,陷入了固定的框框。諸如學制革新總在六三三四制上打轉,而沒有突破;
課程實驗的內涵一直非常保守,不敢勇於嘗試新的內容和方法;研究的題材也會
受到干預;教育決策過程則經常保密等。對於教育上各種不同的觀點,應容許討
論與表達,並應鼓勵思想上的冒險與創新,否則教育便不易進步。
(二)設校辦學的自由化:
  長久以來,人們都將學校教育視為追求社會地位和報酬的正當途徑,都渴望
能拾級而上,唸到專科與大學。然而由於粥少僧多,以致升學競爭激烈,許多學
子被摒棄於門外。因此擴張高等教育,擴大入學機會,實為滿足社會需求之急務
。
  此外,今天做為一個教育人員,無論是校長、主任或教師,都會有事事掣肘
的感覺,辦學的自主性可謂付之闕如。一所學校的成敗,學校成員理應擔負直接
的責任,加上尚有制度足以規範教育人員的不當作為,因此應容許他們有更大的
辦學空間,使教育創新的機會大幅提升。

(三)課程與教學的自由化:
  目前教育部除了對大學的課程規定,只限於必修科目外。至於專科以下的各
級各類教育,皆頒布課程標準,規定各校教學科目、時數、年級,甚至於各科目
的目標、教材大綱、時間支配、設備器材等,對課程的控制可謂相當嚴格。如此
全國一致的課程,勢無法適應學生間素質的差異、教師能力的差異,以及學校與
社區背景的不同而產生的特殊需要。
  中小學教育在教學方面,由於內容多而固定、難度高、進度的控制、教科書
中單元順序的安排、參考書的禁用等,使教學的自主性受到限制,教學的效率亦
難充分發揮。
  這些課程與教學方面有關的現況,都是急待改革以促進教育自由化的地方。

(四)教育選擇的自由化:
  在學生的學習方面,應給予較大的選擇自由,以充分配合學生的需要。首先
,在學制系統中,次系統內轉換的自由應該增加,如高中與職校學生的互轉,各
種專科學校學生的互轉等。其次,是增加同校之內不同類科、不同院系之間學生
轉換的自由。第三,是要維護學生在校內與校際之間的選課的自由。第四,是容
許學生有使用各大學圖書的自由。第五,維護學生運用批判思考能力與解決問題
能力的自由。第六,鼓勵並維護個別化的學習,以適應學生學習速度、廣度、深
度與方式的差異。

  第三,今後教育的革新應留意「本土化」的工夫,否則任何教育改革恐怕皆
失去實質的意義。例如在教育制度方面,我國多參照歐美制度,然因社會文化背
景的不同,使原本相當具有彈性的制度,到了我國之後卻變得僵化而毫無彈性。
因此,教育制度的改革,即使學習或倣效外國的良策,亦須針對我國國情重新加
以檢討和設計,以建立出具有台灣特色而符合台灣社會需要的教育制度。再以教
育研究為例,教育研究可謂教育革新的前提,若無研究而冒然改革,恐落得盲目
無據。因此,教育改革是本土的,教育研究當然必須是本土的,亦即就本地的教
育現象、活動或問題進行客觀而系統的探討,並且確實反映與配合我國的歷史、
文化和社會的特徵。所以,教育革新本土化的前提是,必須對台灣當今的教育問
題作一番反省與批判的工夫,確認那些是本土特殊性問題,那些是本土普遍性問
題,一一加以釐清,並尋求適當的對策。否則,並不能真正有益於教育革新的工
作。(吳清山,民84)
  至於在課程內容的安排上,就應該適度的加入鄉土教材,以免在多元化與國
際化的同時,學生卻不知道自己出生成長的地方,造成知人而不自知的憾事。
  第四,教育改革必須「民主化」,不能一如往昔皆是由上而下的改革進路,
而應該重視教育基層人員的心聲與實際從事教育的經驗。因此,今後各種教育改
革案,必須容許各方面、各階層的人士參與,決策前充分進行討論與辯論,並佐
以實證研究的結果,以免決策專斷,公器私用之弊。

  最後,一個多元化的社會,不該只有一套統一的教育模式。否則教育活動皆
如出一轍,無法適應不同的受教者與廣大群眾的需求,必有礙社會的整體發展。
因此,教育的改革也應考慮到「多元化」的需要。
  在教育的多元化方面,應該著眼的地方有:
  (一)課程內容應包含各種族群的文化與不同的價值觀念,予學生較以廣闊的
視野,並增加其批判思考的機會與能力。
  (二)課程的規劃宜有多種不同的型態,供學校與師生選用,制度上只需作原
則性的規範即可,如此可免知識或教學途徑定於一尊,而使學生的行為與思想受
到禁錮而呈僵化。
  (三)學校的型態宜打破劃一的規格形式,容許各種不同規模與不同辦學方式
的學校同時存在,一來可增加選擇的機會,一來可收競爭之效。
  (四)大學與高中、高職的入學方式應多樣化,不宜只限於聯考或單一的紙筆
式測驗,否則勢將有不少足堪造就的青年,卻被摒於學校之外,誠為個人與社會
的重大損失。
五、結語
  人類社會即將邁入一個新紀元,促進社會進步的主要動力之一的教育,面對
此一形勢,自應有其因應之道。當今社會正邁向一個「民主化」、「自由化」、
「多元化」的新境界,正在進行適應性的轉型工作,教育自也不例外的應有相應
的革新措施,如今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固不外於「民主化」、「自由化」、「多元
化」、「本土化」與「未來導向」等方面。然而在民主化與自由化的同時,不可
忽視的是「法治」,多元化的同時不可忽視的是多元中的上層「統合」,否則勢
必造成社會的混亂與不安。在本土化的同時,不可一味的排斥外地或外國的良質
文化,否則可能形成狹隘的地方主義,進而導致地區間的衝突與分裂。在著重未
來導向之際,亦不可忽視傳統與現在的重要性,否則將失去創新的基石。是以,
教育改革固有其理想的成分,但永遠不可不顧現實的條件與限制,即使是為社會
邁向新世紀而採的因應措施,亦須以中道為本。否則,任何改革終將落空,更遑
論促使社會產生計畫性的變遷了。

參考文獻
吳清山(民84)。教育革新本土化的理念、課題和方向。(教育部主辦之「國小
課程發展與鄉土教學研討會」之參考資料,未出版)
林玉體(民78)。臺灣中小學教育民主化的評估。收於林宗義等著,臺灣的教育
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頁85-100。
林清江(民77)。教育的未來導向。台北:台灣書店。
張煌熙(民84a)。師資培育學程的規劃與改進。發表於教育部中等教育司主辦
「師資培育專業化研討會」。(未出版)
張煌熙(民84b)。課程本土化的內涵與定位。發表於教育部主辦之「國小課程
發展與鄉土教學研討會」。(未出版)
陳伯璋(民76)。我國教師理想形象與師資培育。收於所著,課程研究與教育革
新。台北:師大書苑,頁245-255。
陳麗華(民84)。國小社會科課程本土化的內涵與途徑。發表於教育部主辦之「
國小課程發展與鄉土教學研討會」。(未出版)
黃政傑(民77)。掌穩教育自由化的舵。收於所著,教育理想的追求。台北:心
理出版社,頁3-11。
黃政傑(民83)。近年來台灣教育的發展與動向。收於所著,教育的生路。台北
:師大書苑,頁101-120。
歐用生(民81a)。我國中小學師資培育課程的檢討與改進。收於所著,開放社
會的教育改革。台北:心理出版社,頁198-217。
歐用生(民81b)。正視教科書問題。收於所著,開放社會的教育改革。台北:
心理出版社,頁65-70。


--
                    在教育中,
                    我們需要的是遼闊的視野與樂觀的展望,
                    不僅要察覺生命的美與奧妙,
                    更要尊重每一個生命的獨特性!!


--
 * Origin: ★ 交通大學資訊科學系 BBS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