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略藏傳佛教藝術之美 掌握八大觀賞要訣 (1999-01-21)

精華閱讀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工商時報   服務業   880121 

領略佛教藝術之美 掌握八大觀賞要訣 

 此次來自清帝夏宮的藏傳佛教文物,囊括了元、明、清三代最精緻的作品,
也訴說了藏傳佛教,自元代時傳入內地,約六百多年中,在文化宗教上所造成
的影響。然藏傳佛教的神秘面紗,始終讓觀眾不易掌握欣賞要訣。 

 西藏藝術工作者,也是負責編纂這次大展圖錄的張宏實,他歸納出幾點饒富
趣味的觀賞重點如後,讓觀眾循線,能更進一步去領略佛教藝術之美: 

 一、歷史意義非凡。藏傳佛教文物,元、明代多西藏作品,自清代才開始大量
製造,好比一位收藏家,卻變成製作者的身分。 

 二、風格多元的交錯影響。比較佛像、佛龕姿態、樣式不同,可看出西藏當地
,受到尼泊爾、印度、中國的影響,而後中國也發展出自己的風格。例如藏式佛
像三折S形的體態,漢式風格則多端坐,體態較四平八穩等。 

 三、最精緻的擦擦佛。擦擦佛是泥塑彩佛,張宏實指出,這是所見過製作最精
美的擦擦佛。擦擦佛尺寸很小,放在小佛龕中,藏人隨身攜帶膜拜。若非出自清
宮,西藏當地無此精美文物。 

 四、觀賞佛像,先從腳趾、手指開始。張宏實指出,佛像鑄造,細節部份如腳
趾、手指的細膩感,最難表現,最易被忽略。腳趾、手指的骨節都能表現靈活,
其他如面部表情等,自然生動。此次造形藝術表現達巔峰的是,二尊十七、八世
紀的阿◆如來、寶生如來,千萬不可錯過。 

 五、無量壽佛最多的一次。這次展品,無量壽佛鑄造不僅量大且精美,看得出
擁有天下萬物的皇帝,追求長生不死的渴望,正如現代人對青春、養生等相當重
視一樣。 

 六、印證千年前的流行服飾。一組十七、八世紀的八件立姿菩薩,身著華美服
飾、瓔珞遍身。經考察發現,西藏本身並無這類服飾,但在西元第七到九世紀的
印度,真有完全相同的珠寶、服飾打扮。因此,藉由展覽,觀眾可看到千年前的
流行服飾,也印證西藏確實受到印度影響。 

 七、轉經筒類似今日錄音帶複誦功能。轉經筒又稱祈禱輪,雕滿蓮花瓣紋、捲
葉紋、珠寶等,內藏經卷,外刻六字真言。每轉一圈,代表誦唸經文、六字真言
一遍,猶如現代人利用錄音帶代勞唸經一般。 

 八、佛龕變化,漢藏不同。從展覽中,可看到藏式佛龕,約三十多公分,線條
圓滑,便於攜帶;漢式佛龕,則多立方形,多稜角,從六十到九十多公分,已從
攜帶型轉為觀賞型。 


		 
精華閱讀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