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經關於中陰身的記載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作者: DavidChiou (邱大剛) 看板: BudaHelp
標題: Re: 請問一些中陰的問題?
時間: Wed Jun  2 01:08:07 2004

※ 引述《teems (灰色馬桶)》之銘言:
> 以色界包含的有情為例:
> 有情眾生是由於五蘊和合而生

    是因緣和合而生。是由愛取有這樣子的一連串此有故彼有,
您應該也知道就是了。

> 那麼眾生之色滅時(有生必有滅)
> 則受想行識亦滅(彼無故此無)

    這個假設不一定成立 :p 只要有執取,就會滅了又有異陰
相續。

    此有故彼有等的前後關係是十二因緣的各項(無明、行、
識、...)。

> 1.
> 那麼問題來了
> 什麼東東?(業力? 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
> 使得死亡之時讓色不盡滅(有生必有死)
> 而有微色
> 若色不盡滅
> 則受想行識亦不盡滅

    看不見的不一定不存在 :Q 我們看不到別人的思想,但是思想的
作用是確實的(就世俗觀點。)

> 4.
> 有情眾生肉體的死亡並非完全的死亡(斷滅)
> 仍有微細的色身與受想行識的的精神作用
> 所以生前所造之業致使中有產生,而有輪迴現象?

    就現象而言,有輪迴的現象,這是佛所了解的。因此佛法不是斷
滅論。

> 5.
> 阿含經是否有提及中有的概念或現象?

    就《阿含經》以解脫為主的角度來看,中陰與識是同一類咚咚,
因此常以「識」或「神識」一併稱之。其餘經典中分別演繹解釋現象
界的差別的,則有用不同的名詞以特稱之:中陰、中有、意生身、意
行身 (mind-made body,常指禪定中而生者) 等等。

    《增一阿含經》卷十二【三寶品】:「世尊告諸比丘:有三因緣
識來受胎,云何為三,於是,母有欲意,父母共集一處與共止宿,然
若無外識應來報,便不成胎,……」

    《中阿含經》卷二十四【中阿含因品】:「阿難,若識不入母胎
者,有名色成此身耶?答曰:無也。阿難,若識入胎即出者,名色會
精耶?答曰:不會。」

    《雜阿含經》卷二十五:「世尊告四大天王:即此巴連弗邑國中,
當有大商主,名曰須陀那,中陰眾生來入母胎。」

    《長阿含經》卷十二【自歡喜經】:「識入胎,入胎者,一謂亂
入胎.亂住.亂出。二者不亂入.亂住.亂出。三者不亂入.不亂住
而亂出。四者不亂入.不亂住.不亂出。彼不亂入.不亂住.不亂出
者,入胎之上,此法無上,智慧無餘,神通無餘,諸世間沙門.婆羅
門無能與如來等者。」

    許多經文都有,研習阿含時常見到,不過這只是現象而不是不變
的「靈魂」,佛教是要解脫於識,因此就修解脫法角度常列入「識」
一起講。

    巴利藏中也多是以「識」稱之而不另立名字,也可見巴利藏中「
識」與「入胎」常互用。特指禪定時(而非入胎時)之意行身才會獨
立譯為 mind-made body。

    簡言之,佛教對於中陰的看法,直接用十二因緣看即可。識如果
不緣名色,就中斷輪迴的鎖鍊。

> 鬼道眾生與中有眾生有何差別?

    中有只是暫存體,鬼道眾生則可以活很久。而且中有通常是蠻好
看的,鬼道眾生當然比不上。可參見《中陰經》。

    但是不論是暫存體或活很久,都是剎那生滅,此陰滅已,異陰相
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
寒山問拾得曰:
  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厭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
獅子吼站 板面介紹:                                         cbs.ntu.edu.tw
大專學佛聯誼板, 天天過得青春有朝氣                                 Eureka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