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勒果
[一切經音義(慧琳音義)]正言菴摩羅果其葉似小棗果如胡桃味酸而且甜可入藥分也
阿摩勒果(āmalaka)(梵),印度之果子名。玄應音義卷二十一:「阿末羅,舊言菴摩羅,亦作阿摩勒。其葉似小棗,花亦白小,果如胡桃,其味酸而甜,可入藥分,經中言如觀掌中者也。」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掌中菴摩勒果
(譬喻)似與菴摩羅兩用。維摩經弟子品曰:「吾見此釋迦牟尼佛土三千大千世界,如觀掌中菴摩勒果。」楞伽經四曰:「如來者,現前世界,猶如掌中視阿摩勒果。」
(植物)Āmra,一作菴羅,菴沒羅。果名。新稱阿末羅,阿摩洛迦,菴摩洛迦等。舊稱菴摩羅,阿摩勒,菴摩勒等。譯曰無垢清淨。謂如林檎。漢字之使用混亂。Āmra相當於菴羅,菴沒羅,Amara譯曰天果,Amala譯曰無垢,通用阿摩羅,菴摩羅等。漢名混用之而不分明。西域記八曰:「阿摩落迦。印度藥果之名也。」慧琳音義二十六曰:「阿摩勒果,此云無垢。涅槃經作呵梨勒,訛也。」維摩經弟子品肇註曰:「菴摩勒果,形似檳榔,食之除風冷。」有部毘那耶雜事一曰:「餘甘子,出廣州,堪沐髮,西方名菴摩洛迦果也。」梵語雜名九曰:「阿摩楞迦。」
(植物)果名。楞伽經四曰:「如來現前世界,猶如掌中視阿摩勒果。」見阿末羅條。
(植物)Āmalaka,果名。新稱阿末羅,阿摩洛迦,菴摩洛迦等。舊稱菴摩羅,阿磨勒,菴摩勒。玄應音義二十一曰:「阿末羅,舊言菴摩羅,亦作阿摩勒。其葉似小棗,花亦白小,果如胡桃,其味酸而甜,可入藥分。經中言如觀掌中者也。」西域記八曰:「阿摩洛迦,印度藥果之名也。」慧琳音義二十六曰:「阿摩勒果,此云無垢。涅槃經,作呵梨勒,訛也。」善見論十七曰:「阿摩勒果,此是餘甘子也。」維摩經弟子品肇註曰:「菴摩勒果,形似檳,食之除風冷。」有部毘奈耶雜事一曰:「餘甘子,出廣州,堪沐髮,西方名菴摩洛迦果。」梵語雜名曰:「阿摩攞迦。」案「阿末羅果」與「菴沒羅果」全別。阿末羅,形圓,徑一寸許,藥用。菴沒羅(Āmra),橢圓,大如梨,食用。又心識名。阿末羅識及阿摩羅識之梵語全為別語也。見菴摩羅條。
(寺名)在摩揭陀國波吒釐子城。阿育王所建。雜阿含經二十五阿育王施半阿摩勒果因緣經曰:「雞雀寺。」阿育王傳三曰:「雞頭末寺。」阿育王經五曰:「雞寺。」西域記八曰:「雞園。」皆同一處也。見雞園條。
(一)斷見(又作無見)與常見(又作有見)。又稱有見、無見。(一)乃固執人之身心斷滅不續生之妄見。(二)為固執人之身心常住不間斷之妄見。〔大智度論卷七〕(參閱「常見」4526、「斷見」6560)
(二)相貌見與了了見。(一)非見實際之物,但見相貌而類推其事體者,稱為相貌見。如見遠處有煙而謂見火者。(二)眼根清淨不壞,直接見其物者,稱為了了見。如自於掌中見阿摩勒果者。此二者實相當於比量及現量。菩薩見菩提涅槃時為了了見。〔南本涅槃經卷十五〕
(三)眼見與聞見。(一)謂直接以眼見物者。(二)乃由聽聞得知物者。〔南本涅槃經卷二十五〕
(四)住地分見與究竟無見。(一)十住等菩薩,由淺至深,破一品無明之惑,顯一分之三德,稱為住地分見。(二)等覺菩薩已斷最後品微細無明之惑,淨盡無餘,登妙覺果佛之位,本有之性德一時究竟顯現,更無所見,稱為究竟無見。〔大明三藏法數卷六〕 p198
指阿育王所用以供養眾僧之半只菴摩勒果(梵 āmala)。阿育王之晚景十分潦倒,仍將一切資產悉作供養;臨終前僅餘半只菴摩勒果,王又以此半只菴摩勒果普施於雞頭摩寺(梵 Kurkuta)眾僧,作最後之供養,因此而得自在。菴摩勒果,類似胡桃,其味酸甜,可食用,亦可為藥用。〔阿育王施半阿摩勒果因緣經、阿育王傳卷三〕 p1592
弗沙蜜多羅,梵名 Pusyamitra 或 Puspamitra。又作沸沙蜜多羅王、弗舍蜜哆王。意譯為星友王。為印度孔雀王朝最後之王,乃阿育王後第五世之王。據雜阿含經卷二十五阿育王施半阿摩勒果因緣經載,此王欲其名傳於後世,乃問計於群臣,其中有一佞臣謂,昔日阿育王造八萬四千如來塔,名德傳於世,今王若盡毀其塔,則二人俱可不朽。王從其言,於是破壞八萬四千塔,殺害眾僧,迫害佛法。其後,王至婆伽羅國,有一蟲神排攩大山而壓死王及其士兵,孔雀王朝之苗裔從此永絕。另依近代學者對印度教之古典聖書富蘭那(梵 Purāna)研究之結果,認為弗沙蜜多羅乃中印度薰迦王朝(梵 Śuvga)之祖,原為孔雀王朝最後之王布利哈德拉達(梵 Brhadratha)手下之大將,後弒王自立,領有孔雀王朝之國土,試圖復興婆羅門教,在位三十六年而歿。〔舍利弗問經、阿育王經卷五、多羅那他印度佛教史、V.A. Smith: The Early History of India〕 p1927
阿摩勒,梵語 āmala, āmlikā, āmlīkā, amlaphala,巴利語 āmalaka。又作阿末羅、阿摩羅、菴摩羅、菴摩洛迦。一般譯為「餘甘子」。學名 Tamarindus indica,屬荳科之果樹,其枝葉頗類於合歡木,為產於印度、馬來西亞、非洲等地之熱帶植物。該樹所結之果實有若豆莢,長約十餘公分,具有酸味,稱為阿摩勒果,可供食用,亦可作藥用。一般人常易將阿摩勒樹與菴沒羅樹(梵 āmra)混淆。〔大樓炭經卷一閻浮利品,善見律毘婆沙卷一、大唐西域記卷二、玄應音義卷八〕 p3670
梵名 Sajyuktāgama,巴利名 Sajyutta-nikāya。音譯作散瑜乞怛迦阿甘。凡五十卷。劉宋求那跋陀羅譯。收於大正藏第二冊。為北傳四阿含之一。關於雜阿含名稱之由來,據五分律卷三十、四分律卷五十四等所舉,此經乃佛陀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子、天女等講說四聖諦、八聖道、十二因緣之教說,今集為一部,稱雜阿含。又據摩訶僧祇律卷三十二載,以彙集文句之雜者,故稱雜阿含。另據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一載,雜阿含,乃闡明諸禪定,為坐禪人所必習之法門。又據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五載,一切事相應教,間廁鳩集,故稱雜阿笈摩(雜阿含)。
全經共有五十卷,一三六二小經(大正藏編目),內容相當於南傳巴利本之相應部(Sajyutta-nikāya,共有五聚五十六篇二○三品,計二八五八小經),為漢譯四阿含中之最大部者,其成立時期,亦為四阿含中之最早者。依性質而區別,全經可分為三大部類:(一)第一部分,即「修多羅」,內容為蘊、處、緣起、食、諦、界、念住等之道品。(二)第二部分,即「祇夜」,為以偈頌問答而說法。(三)第三部分,即「記說」,為佛及諸弟子之所說,此分別編於各卷之中。上述之三大部類,依次相當於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五所舉之「所說」、「所為說」、「能說」三類。
雜阿含經保存了原始佛教之風貌,其中雖含有後代之編纂,然大部分皆為早期成立者。本經之法句大多簡明,於實踐上之修行法門,列有念住、蘊、界等道品。由佛陀及弟子對話之中,顯現出四雙八輩之別,依八眾而說「眾相應」,使在家、出家、男女老少、諸大弟子等皆能領受法益。
近代學者對四阿含之研究,乃以西方學者為先驅,而由日本學者作進一步之論究。其成果雖豐碩,然大抵皆較偏於巴利聖典之研究,而忽略其他語文之原始聖典。漢譯四阿含因卷帙浩繁、篇章重複、詞語反覆、譯文拙澀等因素而較不普及,故我國近代佛學之研究,於認識阿含經典之重要後,乃趨向於阿含思想之探討。以雜阿含為例,現存本由於內容不完整,且次第紊亂、脫落,加以經文生澀難懂,近代學者遂重新整理本經。目前有佛光山佛光出版社之「雜阿含經」,及印順之「雜阿含經論會編」兩種新本。佛光版雜阿含採用新式標點,段落分明,著重巴利本、漢譯異譯本之對照,重新勘定卷數之次序,於每小經皆列有經意解說,經文難懂不明處亦列有巴利文或譯成中文。此外,校勘嚴謹、注解詳備、索引齊全,均為該版之特色。印順之雜阿含經論會編則以雜阿含經與瑜伽師地論相對照為最大特色,另又採取印度舊例,以內容分類,而捨除漢譯經分卷之傳統,共成七誦五十一相應。
據日本學者赤沼智善之「漢巴四部四阿含互照錄」載,南傳相應部與北傳漢譯雜阿含經二者間,不僅所收經之存闕不一,且所說之義理相違之處亦不少。另一學者姊崎正治參酌巴利文相應部、別譯雜阿含經、有部毘奈耶雜事等經書,於其著作漢譯四阿含(The four Buddhist Āgamas in Chinese)中嘗試將雜阿含經彙類成八誦(品)六十三部。
此外,現存雜阿含經中之卷二十三、卷二十五兩卷中之阿育王因緣經、法滅盡相經、阿育王施半阿摩勒果因緣經等三經,相當於梵文 Divyāvadāna、西晉安法欽譯之阿育王傳、梁代僧伽娑羅譯之阿育王經。上述卷二十三、卷二十五兩卷中之三經,應為「無憂王經」,自經義內容而言,實不宜編入雜阿含經中。故我國兩種新編之雜阿含經皆將此三經自雜阿含經中刪除,惟佛光版仍將之編列為附錄,以供讀者參考。本經所載首尾具足之小經經數,約一千三百經。日本大正藏將各經一一編列經號後,所得之一三六二小經即是包含上述之卷二十三、卷二十五兩卷。佛光版雜阿含經刪除阿育王因緣經等三經,實得一三五九經,並依部帙之重整而新編經號。印順之雜阿含經論會編則將一經之終所列舉與此經有關聯之數經,分別計為一一經,則全經之經數共得一萬餘經。日本「國譯一切經」亦採用此法,惟其總數與印順所計略有出入。
題名為「雜阿含經」之漢譯本有三種,其他之別生經則有三十種之多,總計三十三種。此外,以巴利文書寫的南傳相應部之原文,自西元一八八四年校訂出版後,陸續有英譯、德譯、日譯等譯本出版。另相應部中有五世紀錫蘭佛教大論師佛音(巴 Buddhaghosa)之注釋 Sāratthapakāsinī,於一九二四年由毘亞提沙(W. Piyattisa)出版。
近時於我國新疆地方發現之梵文殘卷中,有相當於漢譯雜阿含經之斷片。日本學者渡邊海旭、岡教邃等皆曾就此梵文殘簡加以研究,而發表諸多論文。另於西藏大藏經中,亦收有相當於漢譯雜阿含經之單經。
關於雜阿含之傳承部屬,據法華經玄贊卷一本、大乘法苑義林章卷四末、華嚴經疏鈔玄談卷八等所舉,四阿含均為大眾部所傳;然俱舍論稽古卷上舉出,雜阿含、中阿含為說一切有部(薩婆多部)所傳;印順則認為漢譯雜阿含為說一切有部所傳,巴利文相應部為赤銅鍱部所傳,別譯雜阿含經則近於飲光部所傳。〔有部毘奈耶雜事卷三十九、分別功德論卷一、撰集三藏及雜藏傳、出三藏記集卷二、梁高僧傳卷三、法經錄卷三、歷代三寶紀卷十、開元釋教錄卷五、卷十三、大藏聖教法寶標目卷六、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卷六、閱藏知津卷二十九、大藏經南條目錄補正索引、雜阿含經刊定記(呂澄,內學年刊第一輯)、雜阿含經蘊誦略釋(聶耦庚,內學年刊第二輯)、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印順)〕(參閱「阿含」3617、「阿含經」3619) p6636
又作沸沙蜜多羅王、弗舍蜜哆王。意譯作星友王。《雜阿含》卷二十五〈阿育王施半阿摩勒果因緣經〉說,沸沙蜜多羅王欲令其名德傳於後世,乃思惟當作何事方可遂願,而知作起塔、行施等善事必遠不及阿育王,乃採用佞臣之言,決心大作惡事以顯其名,於是企圖迫害佛法,首先破壞雞雀寺等塔寺,又殺害眾僧,後被一蟲神推下大山壓死。
有關此王的世系異說紛紜,如《雜阿含經》卷二十五說,阿育王後歷經三波提(Saṃpa-dī,Saṃprati)王、毗梨訶波低(Vṛhaspati)王、毗梨訶西那(Vṛhasena)王、沸沙須摩(Puṣyadharman)王而至此王。《阿育王傳》卷三〈半菴羅果因緣〉所說次第為阿恕伽王、貳摩留王、耆呵提王、弗舍摩王、弗舍蜜哆王。《舍利弗問經》認為此王為阿育王之孫。上述諸說都認為王屬孔雀王朝(Maurya),且認為是該王朝的最後君王。依西藏傳說,王乃事奉聶瑪旃陀羅(Nemacandra)王之婆羅門,與龍樹同在佛滅五百年後出世,曾在偕諸外道從中國(摩揭陀國)到北印度闍爛達羅(Jalandhara)國途中,燒毀許多僧伽藍,並殺害比丘。五年後終於死在北方。然根據近代研究《往世書》(Purāṇa)的結果,認為該王為中印度熏伽(Śuṅga)王朝之祖,原為孔雀王朝最後君王布利哈德拉達(Bṛhadratha)之將領。但於西元前185年左右弒王篡位,建都華氏城,統治舊孔雀王朝的國土。領有恆河流域到那爾瑪達(Narmadā)河。曾擊退羯𩜁伽(Kaliṅga)國及雅瓦那(Yāvana)國之兵患,在位三十六年。
〔參考資料〕 《翻梵語》卷四;《多羅那他印度01佛教史》;V. A. Smith《The Early History of India》。
果樹名。阿摩勒,又作阿末羅、阿摩羅、菴摩羅、菴摩洛迦、菴摩勒迦。此種果樹相當於餘甘子,學名Tamarindus indica,枝葉似合歡木,果實形似胡桃,其味酸,而汁液味美,果根可作藥用,多產於印度熱帶地方、馬來群島及中國。《善見律毗婆沙》卷一云(大正24‧680a)︰「有雪山鬼神獻藥果,名阿摩勒呵羅勒。此果色如黃金,香味希有。」《玄應音義》卷二十一云︰「阿末羅,舊言菴磨羅果,亦作阿摩勒果。其葉似小棗,花亦白小,果如胡桃,其味酸而且甜,可入藥分,經中言如觀掌中者也。」
阿摩勒其音近「菴沒羅」,就漢譯經論中的對音而言,甚難辨別。有認為此二者係不同的植物,如《大樓炭經》卷一〈閻浮品〉、《起世經》卷一〈閻浮洲品〉,並舉阿摩勒與菴婆羅,〈大唐西域記〉卷二別記阿末羅與菴沒羅,《有部毗奈耶雜事》卷二的註,則明記菴摩洛迦與菴沒羅完全不同。
〔參考資料〕 《維摩經》卷上;《大般涅槃經》卷十三;《阿育王傳》卷三;《四分律》卷四十二;《慧琳音義》卷十三、卷二十六、卷二十八。
〔名義及種類〕 音譯又作袈裟野、迦邏沙曳或迦沙。原義為濁,意譯為壞色、不正色、赤色或染色等。指佛教僧眾身上所著之法衣,以其色不正,故有此名。《玄應音義》卷十四︰「袈裟舉佉反,下所加反。韻集音加沙,字本從毛,作[段/毛]㲚二形。葛洪後作字苑,始改從衣。案外國通稱袈裟。此云不正色也。」
蓋袈裟之稱,雖係就法衣之色立名,然於其色之種類,則有異說。《四分律》卷十六(大正22‧676c)︰
「若比丘得新衣應三種壞色。一一色中,隨意壞。若青、若黑、若木蘭。若比丘不以三種壞色,若青、若黑、若木蘭,著餘新衣者,波逸提。」
《十誦律》卷十五(大正23‧109b)︰
「三種壞色者,若青、若泥、若莤。若比丘得青衣者,應二種淨,若泥、若莤。若得泥衣者,亦二種淨,若青、若莤。若得莤衣者,亦二種淨,若青、若泥。若得黃衣者,應三種淨,青、泥、莤。得赤衣者,應三種淨,青、泥、莤。得白衣者,亦三種淨,青、泥、莤。」
此外,《五分律》卷九、《摩訶僧祇律》卷十八、《毗尼母經》卷八、《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卷八、《有部毗奈耶》卷三十九、《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九等皆有此三種壞色之說。又,《四分律行事鈔》卷下一則謂青、黃、赤、白、黑等五正色,以及緋、紅、紫、綠、磂黃等五間色為不如法色,青、黑、木蘭三種為如法色。
然依《梵網經》卷下所載,所有袈裟皆應染為青黃赤黑紫,而《大比丘三千威儀》卷下及《舍利弗問經》等說五部衣色殊異,薩和多部著絳袈裟(《舍利弗問經》曰皂衣),曇無德部著皂袈裟(《舍利弗問經》曰赤衣),迦葉維部著木蘭袈裟,彌沙塞部著青袈裟,摩訶僧祇部著黃袈裟。法藏《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則謂青等五色相和,成一不正色,即為袈裟。義寂《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三謂小乘五部見異,故各用青黃赤黑紫之任一色,大乘通服五色。又,吉藏《金剛般若疏》卷二、《玄應音義》卷十五、《有部百一羯磨》卷九義淨之註、《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二等皆謂袈裟以濁赤色為本制。《毗尼母經》卷八則謂佛聽以泥、陀婆樹皮、婆陀樹皮、非草、乾陀、胡桃根、阿摩勒果、佉陀樹皮、施設婆樹皮以及種種相混而成之色染衣。
袈裟的材質,稱為衣體或衣財。關於其種類,《善見律毗婆沙》卷十四列出驅磨、古貝、旬賒耶、欽婆羅、裟那、婆興伽等六種;《十住毗婆沙論》卷十六列舉居士衣、糞掃衣等二種及劫貝、芻摩、憍絺耶、毳、赤麻、白麻等六種;《摩訶僧祇律》卷二十八列舉欽婆羅、劫貝、芻摩、俱舍耶、舍那、麻、牟提等七種;《四分律》卷三十九列舉糞掃衣、拘舍、劫貝、欽跋羅、芻摩、叉摩、舍㝹、麻、翅夷羅、拘攝羅、嚫羅鉢尼等十種。通常袈裟概作一重,若財體細薄,亦得作數重。又,據《四分律》卷四十載,繡手衣、草衣、娑婆草衣、樹皮衣、樹葉衣、珠瓔珞衣、外道皮衣、鷲毛衣、人髮欽婆羅衣、馬尾犛牛尼欽婆羅衣等為外道法,故不應著;《摩訶僧祇律》卷二十八謂丘佉染、迦彌遮染、俱鞞羅染、勒叉染、盧陀羅染、真緋鬱金染、紅藍染、青染、皂色、華色等一切上色衣皆不應著。至於衣體得用紬絹與否,古有異論,道宣律師以為非法,義淨三藏以為如法。
〔製法〕 袈裟之製法,係先分分割截,而後縫綴。所以分分割截,意在一旦作為袈裟,即不能販賣貿易或移作他用,因此,一令弟子等捨棄對衣服之執著,二令盜人去除劫奪之念。然佛亦聽五種衣不令割截,即《有部百一羯磨》卷九云(大正24‧495b)︰「(一)高襵婆,(二)厚被帔,(三)麤重厚緂,(四)雀眼踈布,(五)謂物少截而不足。斯等五物,我今聽許。諸苾芻等,帖葉而持。於此五中,除其第五,更以厚褥為第五。便是五種,皆不可截。」又,其割截法係初一一分截豎條、橫堤、緣等諸相,其後連綴竪橫,以標示田相,此乃袈裟稱福田衣之所以。
此中,豎條,即所謂條相,三衣之條數有別。安陀會為五條,一長一短;鬱多羅僧為七條,兩長一短;僧伽梨九品之中,下下品九條、下中品十一條、下上品十三條,皆為兩長一短。中下品十五條、中中品十七條、中上品十九條,皆為三長一短。上下品二十一條、上中品二十三條、上上品二十五條,皆為四長一短。於縫綴各條時,左條順次壓左方各條,右條順次壓右方各條,中條壓左右兩邊。橫堤係相對於豎條,而於各條區劃出田相者,其相有長短之不同。安陀會一長一短,故有五條十隔,鬱多羅僧兩長一短,故有七條二十一隔,下下品的僧伽梨亦為兩長一短,故有九條二十七隔,乃至上上品之僧伽梨為四長一短,故有二十五條一二五隔。又,無論是橫堤或豎條,於緝綴時,皆不可兩頭縫合,須以另一布片(此名為葉)疊其上。此如《摩訶僧祇律》卷二十八云(大正22‧455a)︰
「有比丘,作衣畫作緤,佛言,不聽畫作緤。比丘,疊作緤,佛言,不聽疊作緤,應割截。有比丘,對頭縫。佛言,不聽對頭縫,應作緤。極廣齊四指,極狹如𪍿麥。復有比丘,一向作緤,佛言,不聽,應兩向。」
又,三衣雖以割截為如法,然若財少難辦時,亦聽以外葉揲縵衣之上,此名揲葉。而安陀會之一種,亦聽疊作葉,此名襵葉。其縫法有馬齒縫與鳥足縫等二種。《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下一(大正40‧363c)︰「馬齒縫,舊云偷針刺,若馬齒闊。或作鳥足縫,疏云明顯葉丁字,有三叉相是也。」
袈裟之四周設緣,此為防其速壞。內邊之四隅,別設揲,此稱四揲,俗云四天王。當右肩處之裏面,又別設帖,此云肩揲。蓋此處易生垢膩,常加洗滌恐招速壞,故特加之,以便時時取下浣洗。又,穿帖施𢂁,於胸前緣邊施紐,紐繫於𢂁之中,以防衣脫落。𢂁之材質,亦有異說,《四分律》卷四十(大正22‧855b)︰
「應安紐若玦。諸比丘用寶作。佛言,不應用寶。若用骨、若用牙、若角、若鐵、若銅、若白鑞、若鉛錫、若線、若木、若胡膠作。不知云何安玦。佛言,以帛線,若穿孔著。」
《薩婆多部律攝》卷五(大正24‧552a)︰「於此帖中,穿為小孔,安細條巾句。可長兩指。」《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二(大正54‧215a)︰「當中以錐穿為小孔,用安衣𢂁。其𢂁或絛或帛。」後世則以象牙作圓鐶代鉤,置於胸前。
〔披著法〕 袈裟之披著法,分為二種,通左右肩掛之,名為通肩;露右肩,左肩著之,名偏袒右肩。據《舍利弗問經》及《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二載,對佛及師僧修供養時,應偏袒右肩;出外遊行及進入俗舍時,披著通肩。又,《大比丘三千威儀》卷上載(大正24‧918b)︰
「著法衣有五事,一者至檀越家,不得開胸前入門;二者不得以法衣掛肘入;三者不得摸法衣入門;四者不得擔法衣入門;五者不得左右顧視。行到時,著法衣有五事,一者道中見三師,當出右肩;二者覆兩肩當從喉下出右手;三者覆兩肩得從下出右手;四者行泥中,得持一手歛衣;五者還入戶恐污衣,得兩手歛衣。」
〔著袈裟之利益〕 按袈裟乃賢聖之標幟,古來於佛教教團中,頗受尊重。《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五說袈裟十利,云(大正3‧313c)︰「一者能覆其身,遠離羞恥,具足慚愧,修行善法;二者遠離寒熱及以蚊虻惡獸毒蟲,安隱修道;三者亦現沙門出家相貌,見者歡喜,遠離邪心;四者袈裟即是人天寶幢之相,尊重敬禮,得生梵天;五者著袈裟時,生寶幢想,能滅眾罪,生諸福德;六者本制袈裟染令壞色,離五欲想,不生貪愛;七者袈裟是佛淨衣,永斷煩惱,作良田故;八者身著袈裟,罪業消除,十善業道念念增長;九者袈裟猶如良田,能善增長菩薩道故;十者袈裟猶如甲胄,煩惱毒箭不能害故。」又,《悲華經》卷八、《大乘悲分陀利經》卷六說佛袈裟成就五聖功德;《十住毗婆沙論》卷十六謂著二六種衣,有十利;《海龍王經》卷四云若有龍護持佛之袈裟,得免金翅鳥之害;《賢愚經》卷十三云著染衣者不久解脫一切諸苦,得成佛道。
〔袈裟之異名〕 袈裟有種種異名,《如幻三昧經》卷下云(大正12‧146a)︰「袈裟者,晉言無穢垢。」《金剛般若疏》卷二(大正33‧97b)︰「外國通稱袈裟,此云離塵服。若紅紫相糅,則增物染心,今三種壞色,則貪心不起。二云消瘦衣,入道之人,身被此服,則煩惱折落。三者云蓮華服,此借喻為名,體淨離垢有類芙蕖。四者云間色衣,三色相間,共成一衣。」
《四分律羯磨疏》卷四稱福田衣。此外,又名降邪衣、幢相衣、解脫幢相衣、功德衣、無垢衣、無相衣、勝幢衣、無上衣、解脫服、道服、出世服、慈悲衣、忍辱衣、忍鎧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衣等。
◎附一︰〈支伐羅〉(摘譯自《佛教大辭彙》)
支伐羅(梵cīvara),佛制比丘三衣之總稱。三衣指僧伽梨、鬱多羅僧、安陀會。一般雖以「袈裟」一詞作為三衣的總稱,但義淨在《南海寄歸傳》卷二云(大正54‧212b)︰「此之三衣,皆名支伐羅,北方諸國多名法衣為袈裟,乃是赤色之義,非律文典語。」
◎附二︰〈赤袈裟〉(摘譯自《佛教大辭彙》等)
赤袈裟,指赤色袈裟。又作絳赤衣、絳色衣、絳袈裟、赤絳衣、絳衣、赤衣等。《陀羅尼集經》卷一云(大正18‧785c)︰「佛身形作真金色,被赤袈裟。」《有部毗奈耶雜事》卷二十九云(大正24‧350b)︰「時大世主聞佛去已,與五百釋女自剃頭髮,皆著赤色僧伽胝衣。」《西域記》卷一〈梵衍那國〉云(大正51‧873b)︰「又有商諾迦縛娑九條僧伽胝衣,絳赤色設諾迦草皮之所績成也。」
在印度,袈裟的顏色因五部的不同而異。依《舍利弗問經》所說,摩訶僧祇部著黃衣、薩婆(和)多部著皂衣、迦葉維部著木蘭衣、彌沙塞部著青衣、曇無屈多迦(曇無德)部著赤衣。此外,《大比丘三千威儀》卷下則謂曇無德部著皂衣,薩和多部著絳衣,又謂(大正24‧925c)︰「薩和多部者,博通敏智,道利法化。」
然而依據佛制,法衣須用壞色,不可用純色。故絳赤色係以他色為壞色之赤濁色。對此,《釋氏要覽》云(大正54‧268c)︰
「謹按四分律云上色衣不得畜,當壞作迦沙色。今曇無德部,即四分所宗自著赤衣,是南方正色,與諸部皆競違佛制。今試論之,以累見天竺來僧衣色證知皆似色也,應是譯人以壞色難名,故托指青黃赤皂等。」
在我國,依《大宋僧史略》卷上〈服章法式〉條所載,因曇無德部僧先到漢土,故(大正54‧237c)︰「漢魏之世,出家者多著赤布僧伽梨。」可知赤袈裟早為中國所採用。此外,密教亦重赤色,如《陀羅尼集經》卷一〈金輪佛頂像法〉云(大正18‧790a)︰「於其疊上畫世尊像,身真金色,著赤袈裟。」《要略念誦經》云(大正18‧58a)︰「佛身猶如紫金,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被赤袈裟,跏趺而坐。」又,在日本,依《釋家官班記》卷上所說,以延曆十三年(794)延曆寺供養時,賜奉行僧二人赤袈裟為始。
◎附三︰〈青衣〉(摘譯自《望月佛教大辭典》)
青衣,青色之袈裟。又稱青衲。「青」為三種壞色之一。《摩訶僧祇律》卷十八云(大正22‧369b)︰
「三種壞色,若一一壞色者,青、黑、木蘭。青者,銅青、長養青、石青。銅青者,持銅器覆苦酒甕上,著器者是名銅青。長養青者,是藍澱青。石青者,是空青。持是等作點淨。」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十二云(大正24‧593a)︰
「言青者,沙梨勒,或研或擣,和水成泥,塗鐵器中,停經一宿,和以煖水,染物成青,非深青色。」
此謂得五大色之新衣,當以青等三種色點淨,以製袈裟。後世律分為五派,各派之衣色不同。如《舍利弗問經》及《大比丘三千威儀》卷下云(大正24‧926a)︰「彌沙塞部,禪思入微,究暢幽玄,應著青袈裟。」可見青衣為彌沙塞部僧所用之色。
又,密教修降伏法之時,當著青衣。《七俱胝佛母所說准提陀羅尼經》云(大正20‧184b)︰「作此法時,身著黑衣或青衣。」又,修請雨經法時,也以著青衣為法。《大雲經祈雨壇法》云(大正19‧493a)︰「作法之時,喫三白食,每日香湯沐浴,著新淨青衣。」
◎附四︰〈金襴衣〉(摘譯自《佛教大辭彙》)
金襴衣,以金縷織成的袈裟。又稱金色衣、金色㲲衣、黃金㲲衣、金縷袈裟。據《賢愚經》卷十二所述,佛姨母摩訶波闍波提持親手紡織的金縷衣奉佛,佛告以恩愛心施佛,福不弘廣,若施眾僧得報愈多。佛姨母遂持彼衣施於眾僧。中有比丘彌勒受此袈裟,其後彌勒遊化至波羅奈,與佛相逢,佛為之授記當來成佛。《大唐西域記》卷六記佛從姨母大愛道受金縷袈裟之處,係迦毗羅城南尼拘盧陀僧伽藍附近的大樹下。
又,《中阿含》卷十三另有別說,即佛為彌勒授當來成佛之記後,更命阿難持彼金縷織成衣授與彌勒,其後更施佛法眾。而《大唐西域記》卷九記佛欲涅槃時,以曩昔姨母所獻之金縷袈裟及諸法藏付囑大迦葉。迦葉承其旨住持正法,至結集後第二十年,自欲涅槃。乃登雞足山住頂上三峰之間,捧佛袈裟入三昧,自誓當來慈氏世尊興世時,將以此袈裟傳之彌勒。
此外,《長阿含》卷三、〈佛般泥洹經》卷下等,記載佛欲涅槃時,在前往拘夷那竭城途中,阿羅漢弟福貴以黃金㲲衣獻佛,佛受之並說頌言(大正1‧19c)︰「金色衣光悅,細軟極鮮淨,福貴奉世尊,如雪白毫光」。
在中國,亦有與金襴袈裟有關的記載。如《佛祖統紀》卷四十三所述,北宋‧太平興國七年(982)沙門法遇由西天而返,廣化募緣,造龍寶蓋、金襴袈裟後,再往中天竺金剛座所行供養。同書卷四十四記宋‧景德四年(1007),真宗遣使赴羅浮山中閣寺,以金襴袈裟奉釋迦瑞像,並建祈福道場;《宋高僧傳》卷二十八說永明延壽撰《宗鏡錄》時,百濟王見之,龍心大悅,遂遣使贈其金線織成之袈裟。《佛祖歷代通載》卷十九載金‧皇統六年(1146),清慧受賜金襴僧伽棃大衣,同書卷二十載印簡從蒙古世宗旭威烈受金拄杖及金縷袈裟。《廬山蓮宗寶鑑》〈序〉載元‧元貞二年(1296)正月帝賜大德金襴袈裟云云。
◎附五︰〈通肩〉(摘譯自《望月佛教大辭典》)
通肩,詳稱通兩肩,又稱通披。即撘袈裟時,袈裟披覆左右兩肩之法,稱為通肩;若右肩露外,稱為偏袒右肩。通肩表示福田相,於乞食、坐禪、誦經、經行等時,當採行此種著衣法;但於修供養時,為便於作事,應須偏袒。《舍利弗問經》云(大正24‧901b)︰
「舍利弗言︰云何於訓戒中,令弟子偏袒右肩,又為迦葉村人說城喻經云,我諸弟子當正被袈裟,俱覆兩肩勿露肌肉,使上下齊平,現福田相,行步庠序。又言,勿現胸臆。於此二言云何奉持﹖佛言,修供養時,應須偏袒,以便作事;作福田時,應覆兩肩,現田文相。(中略)云何作福田時﹖國王請食、入里乞食、坐禪誦經、巡行樹下,人見端嚴,有可觀也。」
《四分律行事鈔》卷下之一云(大正40‧108a)︰
「初聽偏袒者,謂執事恭敬故,後聽通肩披衣,示福田相故,律中至佛前、上座前,方偏袒也,經中通肩披衣,五百世中入鐵甲地獄。」
此外,《大比丘三千威儀》卷上謂乞食時,當通覆兩肩,若於道中見和上等三師,則偏袒右肩。其文云(大正24‧918b)︰「一者道中見三師,當出右肩;二者覆兩肩,當從喉下出右手;三者覆兩肩,得從下出右手。四者行泥中,得持一手歛衣。五者還入戶恐污衣,得兩手歛衣。」
〔參考資料〕 《四分律》卷十六;《十誦律》卷十五;《五分律》卷九;《摩訶僧祇律》卷十八;《毗尼母經》卷八;《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卷八;《有部毗奈耶》卷三十九;《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九;小野玄妙《佛教美術概論》。
古印度佛寺,位於中印度摩揭陀國華子城東南。又稱雞林精舍、雞雀精舍、雞頭末寺、雞寺、雞園。音譯屈屈吒阿濫摩。依《大唐西域記》卷八所載,雞園寺係阿育王所建,唯已傾圮,僅存基址。其文云(大正51‧912b)︰
「故城東南有屈屈吒阿濫摩僧伽藍。無憂王之所建焉。無憂王初信佛法也,式遵崇建,修植善種,召集千僧,凡聖兩眾。四事供養,什物周給。頹毀已久,基址尚存。」
然《阿育王經》卷一則謂在阿育王歸依佛教以前,雞園寺即已存在。因此,有人以為阿育王只是將舊寺加以修葺裝飾,使成為朝廷保護的大寺而已。
又,據《大毗婆沙論》卷九十九、《異部宗輪論述記》等書所述,大天比丘在此寺出家,因提倡五事非法,以致僧眾分為二部,五百賢聖逃至西北迦溼彌羅國云云。《雜阿含經》卷二十五謂,阿育王晚年曾發誓願,擬贈與雞園寺十萬億金。然至臨終之時,仍未足數,而已無財可施矣。時王不得已,乃施半阿摩勒果而卒。其後,由王子補贈四億,始得圓滿王之誓願。此外,《西域記》亦載,此寺旁有阿摩落迦大窣堵波,其中藏有阿育王最後供養之半阿摩勒果核云云。
〔參考資料〕 《雜阿含經》卷二十三;《阿育王傳》卷一、卷三;《善見律毗婆沙》卷二;《島史》第七章;《中阿含經》卷六十〈八城經〉;《舍利弗問經》;《大史》第五章。
亦名:行食法
行事鈔‧訃請設則篇:「僧祇,
亦名:四藥五種量、六味定四藥
行事鈔‧四藥受淨篇:「六味定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