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阿含經

阿含,梵語 āgama,巴利語同,又作阿笈摩、阿伽摩、阿鋡暮、阿鋡,意譯法本、淨教、歸、法歸、法藏、藏、教法、傳教、趣無、教、傳、來。阿含一詞,意指所傳承之教說,或傳承佛陀教法之聖典;有時與「法」(梵 dharma)同義。稱阿含為「阿含經」,乃中國古來之慣例。

原始佛教時代,佛弟子及信者往往將所聞之教法,用詩或簡短散文之形式,以口口相傳之方式記憶傳承。換言之,其根據記憶所傳承者,實乃佛陀教說之梗概;復因佛弟子領納之不同,而各有其相異之思想;故至教團確立時,如何將佛陀之教說作一整理、統一,實屬必要之事。其結果,佛陀之教說漸次充實完備,且逐漸發展為一種特定之文學形式,而終至成為聖典,此即阿含經之由來。

關於阿含經成立於何時,應就佛典結集之次第而論:(一)佛陀入滅後,第一個夏季,五百阿羅漢會聚於王舍城外之七葉巖,以大迦葉為上首,舉行第一次結集,由阿難誦出法(即經),優婆離誦出律,此即歷史上著名之「五百結集」。阿含經之淵源,即導源於此時。(二)佛陀入滅百年頃,七百比丘會聚於毘舍離城,以耶舍為上首,舉行第二次結集。此次結集以律藏為主,此即著名之「七百結集」。(三)佛陀入滅後二三六年頃,即阿育王之時期,在華氏城以目犍連子帝須為上首,舉行第三次結集,至此三藏教法始告完成。(四)佛陀入滅後四百年,在迦膩色迦王護持之下,於迦濕彌羅國以脅尊者、世友為上首,舉行第四次結集,此次結集以論釋三藏為主。綜上所述,阿含經於第一結集時誦出,於第二結集以後,即西元前三世紀前後,為阿含經正式成立之時期。

阿含經之文學形式,有九分教、十二分教二種分類。其中九分教如下:(一)經,(二)重頌,(三)記說,(四)偈頌,(五)感興偈,(六)如是語(本事),(七)本生,(八)方廣,(九)未曾有法。以上九項再加因緣、譬喻、論議等三項,則為十二分教。上述九分教比十二分教較早成立,然佛教聖典之部類學,則以十二分教為定論。

佛陀入滅後一百年,原始佛教之統一教團分裂為上座部與大眾部。其後復細分為小乘二十部,各部派均各有其獨自傳承之經藏。依現今資料之顯示,當時至少有南方上座部、有部、化地部、法藏部、大眾部、飲光部、經量部等所傳之經典存在。然至今日僅有南方上座部之經典完全保存下來,計有五部,係以巴利語書寫,即長部,中部、相應部、增支部、小部(即屈陀迦阿含),此即南傳五部,又稱南傳五阿含。至於北傳方面則匯集其他諸部片斷之經典,成立長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雜阿含等四阿含,係以梵文書寫,此即北傳四阿含。其中南傳之長部、中部相當於北傳之長阿含、中阿含,相應部相當於雜阿含,增支部相當於增一阿含。此外,因南傳五部以巴利文書寫,較接近佛世所用之俗語,故一般以為南傳比北傳更富於原始色彩,故近世學者於原始資料之採證上,多喜用巴利文聖典來對照研究。

傳統上,中國佛教學者,尤其是大乘佛教學者,往往將阿含經視為小乘經典,故在中國、日本教理史上向來未被重視。直至近世歐洲諸國加以研究,自一八二○年代始漸受重視,而確認阿含經並非僅為小乘經典,乃是原始佛教之經典,其內容包含佛陀之世界觀、人生觀及實踐之方法條目等,具有多重意義及價值。

北傳之四阿含中,長阿含經共二十二卷,內有四分三十經。第一分諸經為有關佛陀之記載;第二分為修行、教理之經典;第三分為外道之論難;第四分論述世界之生滅成敗。中阿含經共六十卷,內含二二二經,旨在揭示四諦、十二因緣、譬喻,及佛陀與弟子之言行。增一阿含經共五十一卷,係彙集各類法數之經典,因其彙收一法至十一法等諸法數,故稱為增一。雜阿含經共五十卷,彙集短而雜之經而成,故稱雜阿含。

南傳之五阿含與北傳之四阿含,內容未必全然相符,間亦有彼此出入者。南傳阿含有五分說,北傳則有四分、五分兩說,下圖為各說之對照表: 四漢譯阿含經之同本異譯、別生經表:〔般泥洹經卷下、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三、大智度論卷二、異部宗輪論、俱舍論卷二十九、分別功德論卷一、出三藏記集卷九、玄應音義卷二十三、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印順)〕(參閱「阿含」3617、「結集」5187) p3619

 


佛光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