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喝商量
- 三支比量
- 三量
- 二量
- 五無量
- 五種比量
- 五量
- 似現量
- 佛言量
- 光明無量願
- 入法界無量
- 六量
- 共比量
- 出無量門持經
- 出生無量門持經
- 十二佛名神咒校量功德除障滅罪經
- 十個量等身
- 商量
- 器量
- 四無量
- 四無量心
- 四量
- 壽命無有量
- 壽命無量願
- 壽量品
- 壽量四土偈
- 大無量壽經
- 如來壽量品
- 如量智
- 密教四無量觀
- 心量
- 思量
- 思量能變識
- 思量識
- 悲無量心
- 慈無量心
- 應量器
- 所量
- 捨無量心
- 新無量壽經
- 有量
- 有量諸相
- 校量
- 校量功德經
- 校量數珠功德經
- 校量歎
- 正量部
- 比量
- 比量相違
- 法比量
- 深量
- 無量
- 無量億劫
- 無量光佛
- 無量光天
- 無量光明土
- 無量光菩薩
- 無量功德陀羅尼經
- 無量劫
- 無量印法門經
- 無量四諦
- 無量壽
- 無量壽佛
- 無量壽佛真身
- 無量壽咒
- 無量壽大智陀羅尼
- 無量壽如來
- 無量壽如來修觀行供養儀軌
- 無量壽如來印
- 無量壽如來會
- 無量壽王
- 無量壽王陀羅尼經
- 無量壽經
-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
- 無量壽經義疏
- 無量壽經論
- 無量壽莊嚴經
- 無量壽觀經
- 無量壽院
- 無量尊
- 無量慧
- 無量淨天
- 無量清淨佛
- 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 無量無數劫
- 無量無礙
- 無量稱
- 無量義
- 無量義經
- 無量義經疏
- 無量義處三昧
- 無量聲佛頂
- 無量覺
- 無量識
- 無量門微密持經
- 無量門破魔陀羅尼經
- 物不遷正量論
- 物不遷正量證
- 現量
- 現量相違
- 真無量
- 福聚海無量
- 立量
- 經量部
- 聖教量
- 聖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陀羅尼經
- 聲量
- 自比量
- 至教量
- 觀無量壽經
- 觀無量壽經得益分
- 觀無量壽經王宮會
- 譬喻量
- 較量一切佛剎功德經
- 較量壽命經
- 非思量底
- 虛空可數量
- 難量
- 知量
- 儔量
- 測量
- 度量
- 肘量
- 乍可量
- 一毛端量處
- 三界焚如苦無量
- 毫末度空可知量
- 其量七肘
- 半由旬量
- 城名無量都薩羅
- 毛孔量
- 涸無量愛欲海
- 無量義處
- 料量
- 訾量
- 取量
- 籌量
- 銓量
- 格量
- 數量
- 稱量
- 詮量
- 拼量
- 考量
- [撅-欠]量
- 秤量
- 斛量
- 无量清淨平等覺經兩卷
- 無量壽經兩卷
- 殊[弓*量]
- 貲量
- [示*平]量
- 䉼量
- [旡>无]量義經一卷
- 觀无量壽佛經一卷
- 希有希有挍量功德經一卷
- 佛說[曼-又+万]殊室利呪藏中挍量數珠功德經一卷
- 佛說挍量數珠功德經一卷
- 括量
- 評量
- 佛說十二佛名神呪格量功德除障滅罪經一卷
- 無量門微密持經一卷
- 出生[旡>无]量門持經一卷
- 無量門破魔陁羅𡰱經一卷
- 尊勝菩薩所問一切諸法入无量門陁羅𡰱經一卷
- 科量
- 𩋖量
- 無量壽經論一卷
- 揆量
- 挌量
- 斟量
- 断[糸*量]
- 㪶量
- [弓*量]盛
- 断量
- 𦙟量
- 恪量
- 貶量
- 栟量
- 疇量
- 譏[量*殳]
- 眥量
- [旡>无]量
- 授量
- [弓*量]暴
- [歹*量]良
- 俞量
- 揣量
- 當修無量三摩提
- 無量空入處界
- 無量識入處界
- 無量三昧
- 無量心三昧
- 有量業
- 真實、有為、思量、緣起
- 無量惡不善法從欲生,謂之穢
- 鬪諍、憎嫉、諛諂、欺誑、妄言、兩舌及無量惡不善法,是說苦無邊
- 無量占不少占,……無有虛設
- 無二無量
- 應答識無形,無量、自有光,此滅四大滅
- 此是其限,此世其量
- 此是其限,此是其量
- 此是其量,此是其限
- 折斗量
- 無量想
- 以四指量
- 生死定量
- 此是其量
- 諸有量業
- 見以見為量
- 無量心解脫
- 無量生共會
- 無量自有光
- 無量占不少占
- 一名無量義
- 一義無量名
- 七部量理論→
- 二種無量
- 三比量
- 三身壽量
- 大乘無量壽宗要經
- 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 大乘無量壽經→
- 大無量壽經→
- 大無量壽經疏→
- 小無量壽經→
- 比量相違過
- 他比量
- 功德無量
- 立量破
- 安立無量乘
- 色量
- 似比量
- 別教無量四諦
- 沒量
- 兩卷無量壽經→
- 定量論
- 所違量
- 法量
- 舍利弗問造像量度經→
- 非思量
- 非量
- 恆審思量
- 時量
- 校量數珠功德經→
- 真唯識量
- 真現量
- 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數珠功德經
- 喜無量心
- 曾我量深
- 無量壽佛觀經→
- 無量壽優波提舍經論→
- 無量壽宗要經→
-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
-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婆藪槃頭菩薩造并註→
-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註→
- 無量壽經優波提舍→
- 無量壽經疏→
- 無量壽經論→
- 無量壽經論註→
- 無量壽經述贊→
- 無量壽經連義述文贊
- 無量壽經鈔
- 無量壽莊嚴經→
- 無量壽觀經→
- 無量寺
- 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 無量清淨經→
- 現量相違過
- 等量境
- 造像量度經
- 集量論
- 壽量
- 廣釋量論本頌→
- 謝量
- 釋量頌無顛倒顯示解脫道論→
- 釋量論
- 靈芝觀無量壽經義疏正觀記→
- 觀無量壽佛經→
- 觀無量壽佛經附圖頌→
- 觀無量壽佛經約論
- 觀無量壽佛經疏
-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
- 觀無量壽佛經義疏
- 觀無量壽佛經圖頌
- 觀無量壽經疏
- 觀無量壽經義記→
- 觀無量壽經義疏
- 觀無量壽經義疏正觀記→
- 一名無量義‧一義無量名
- 如幻三摩地無量印法門經
- 三衣不定量
- 三衣制量不制體
- 三衣定量
- 五戒境量
- 佛衣量
- 僧祇支衣量
- 八戒境量
- 具戒境量
- 具戒境量攝戒盡不盡
- 坐具制量
- 坐具增量
- 坐具增量非法
- 尼大界量
- 攝僧三小界量
- 攝僧大界戒場界立量同異
- 攝僧大界量
- 攝僧戒場量
- 攝衣界礙樹界肘量
- 比丘供養父母節量信毀
- 沙彌十戒境量
- 無主不處分過量房戒之量
- 無主不處分過量房戒制意
- 無主不處分過量房戒房成結犯
- 無主不處分過量房戒指授是非
- 無主不處分過量房戒犯相
- 無主不處分過量房戒犯緣
- 無主不處分過量房戒緣起
- 無主不處分過量房戒釋名
- 無主不處分過量房戒開緣
- 無主不處分過量房戒須乞分齊
- 無妨難地作房磔量
- 畜長衣過限戒長衣量
- 發戒數量
- 節量食
- 節量食功德
- 缽量如非
- 羯磨十緣第一稱量前事
- 說法應籌量稱機
- 過量三衣戒制緣
- 過量三衣戒緣起
- 過量三衣戒釋名
- 過量三衣戒開緣
- 過量尼師壇戒制意
- 過量尼師壇戒犯緣
- 過量尼師壇戒緣起
- 過量尼師壇戒開緣
- 過量床戒制意
- 過量床戒床量
- 過量床戒犯緣
- 過量床戒緣起
- 過量床戒開緣
- 過量床戒除入梐孔上截竟
- 過量覆瘡衣戒制意
- 過量覆瘡衣戒犯緣
- 過量覆瘡衣戒緣起
- 過量雨衣戒制緣
- 過量雨衣戒緣起
- 雨衣尺量
- 食知節量
- 一福量
- 一剎那量
- 二種無量義
- 二十二天上下相去量
- 七種非錯亂境界現量
- 九因九緣未盡壽量而死
- 十八界各有無量品類差別
- 人天身量
- 三極少量
- 三身形量
- 三種修四無量
- 五無量作意
- 五無量次第
- 五無量建立所以
- 五種非錯亂境界現量
- 不知量
- 不思量語
- 不共世間清淨現量
- 不淨觀與捨無量所治欲貪差別
- 中有形量大小
- 少分有量法界妙智
- 分量圓滿
- 四種現量
- 四無色壽量
- 四無量加行
- 四無量次第
- 四無量不斷結
- 四種言說依於三量
- 四無量中捨最為勝
- 以少善根感無量果方便善巧
- 以少功力引攝廣大無量善根方便善巧
- 正教量
- 正教量三種
- 世界無量
- 世間現量
- 世界無量作意
- 北洲壽量
- 有量法
- 有情界無量
- 有情量建立
- 有情無量作意
- 有情界無量與所調伏界無量差別
- 色根現量
- 如量而語
- 如來無量法教皆由三種理趣
- 因果比量
- 全分無量法界妙智
- 年等量
- 我有無量想
- 初生天眾身量
- 形量定異
- 何等有情能修無量
- 非不現見現量
- 非已思應思現量
- 非錯亂境界現量
- 非不現見現量有四種
- 非已思應思現量有二種
- 所調伏界無量
- 所調伏無量作意
- 於食知量
- 於食知量圓滿
- 於勤精進善知其量
- 於受用中善知其量
- 於受取中善知其量
- 於所食等善知其量
- 於食知量二種略義
- 法界無量
- 依止現量所得相
- 供養親近無量品
- 週圓無際其量難測
- 相比量
- 施非聖果亦有無量
- 界法無量作意
- 食不知量
- 涅槃甚深廣大及與無量
- 現量所得相
- 清淨現量
- 捨無量
- 捨無量定
- 梵世間壽量
- 梵住與無量差別
- 無量相
- 無量界
- 無量法
- 無限量
- 無量作意
- 無量精進
- 無量勝解
- 無量三摩地
- 無量有四功德勝利
- 無量方所妙飾間列
- 無量天龍人非人等常所翼從
- 無量功德眾所莊嚴大寶華王眾所建立
- 遍計所執自性無量差別
- 菩薩所修無量與外道二乘有共不共
- 善趣壽量
- 善法有無量功德
- 惡趣壽量
- 惡趣劣分眾生壽量長遠
- 喜無量
- 喜無量定
- 悲無量
- 悲無量定
- 意受現量
- 意以思量為性相
- 業比量
- 慈無量
- 慈無量定
- 慈無量與有情何等樂
- 壽量衰損
- 壽量具足
- 壽量決定
- 壽量不定
- 壽量隨轉
- 壽量具足因
- 壽量具足果
- 壽量不隨轉
- 緣無量總法奢摩他毗缽舍那
- 廣大無量
- 調伏方便無量作意
- 器世間量
- 踰繕那等量
- 應量語
- 應量而語
- 體比量
- 比量齊觀
- 比權量力
- 不打量
- 不定量
- 不料量
- 不量
- 不量力
- 不可限量
- 不自量
- 不自量力
- 排水量
- 跑道容量
- 批量
- 品量
- 平面測量
- 平量
- 摸量
- 賣卦口,沒量斗
- 沒量斗
- 沒商量
- 沒做思量處
- 媒人口,無量斗
- 拇量
- 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
- 費商量
- 費思量
- 肺活量
- 飯量
- 分量
- 放量
- 風量
- 複合量詞
- 負荷量
- 打量
- 大福大量
- 大量
- 大量消費期
- 大人大量
- 道路容量
- 斗量車載
- 膽量
- 等量
- 等量齊觀
- 掂量
- 電量
- 定量
- 肚量
- 度量衡
- 度量器
- 多量
- 度德量力
- 端量
- 東量西折
- 吞吐量
- 腦量
- 能量
- 能量不滅律
- 年產量
- 垃圾量
- 力量
- 流量
- 路線測量
- 落塵量
- 論量
- 夠分量
- 乾量
- 估量
- 過量
- 軌量
- 光通量
- 工程測量
- 公路容量
- 克當量
- 寬宏大量
- 寬洪大量
- 寬洪海量
- 海量
- 海水不可斗量
- 海水難量
- 毫不思量
- 含量
- 含沙量
- 含水量
- 恆量
- 衡量
- 衡石量書
- 胡思亂量
- 化學當量
- 弘量
- 洪量
- 極量
- 記憶容量
- 計量
- 劑量
- 加氯量
- 交通流量
- 交通量
- 較短量長
- 較量
- 較時量力
- 酒量
- 間量
- 儘量
- 盡量
- 降水量
- 局量
- 氣量
- 前途無量
- 輕量貨幣
- 屈量
- 全球定位系統衛星測量
- 權量
- 吸收劑量
- 血量
- 銷量
- 小量
- 先識遠量
- 限量
- 向量
- 行政裁量權
- 質量
- 質量數
- 志量
- 智量
- 照相測量
- 丈量
- 銖銖校量
- 酌量
- 重量
- 重量級
- 重金屬含量
- 車載斗量
- 產量
- 常量
- 唱籌量沙
- 稱薪量水
- 成交量
- 成交量總量
- 儲水量
- 充其量
- 衝量
- 食量
- 矢量
- 適量
- 識量弘恢
- 少量
- 身量
- 生產量
- 熟商量
- 數量詞
- 碩量
- 水量
- 水準測量
- 熱發光劑量計
- 熱量
- 熱容量
-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 容量
- 溶氧量
- 錙銖較量
- 自不量力
- 自量
- 自由裁量
- 載客量
- 載重量
- 最高容許量
- 測量學
- 測量衛星
- 裁量
- 存量
- 忖量
- 三角測量
- 安全庫存量
- 以升量石
- 雅量
- 藥量
- 音量
- 五量店
- 物理量
- 微量
- 微量元素
- 未可限量
- 汪元量
- 漁獲量
- 宇量
- 羽量級
- 雨量
- 雨量器
- 語意區分量表
- 語意差別量表
- 玉尺量才
- 原子量
- 雲量
- 運量
量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術語)宗因喻之三支為比量,因明之作法為立量。
[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
上尸[至*支]反下所愁反
[佛光大辭典]
梵語 pramāna 之意譯。有廣狹二義,狹義而言,指認識事物之標準、根據;廣義言之,則指認識作用之形式、過程、結果,及判斷知識真偽之標準等。又印度自古以來,在認知範疇中,一般皆將量知對象加以認識論證,泛稱為量。此量知之主體,稱為能量,或量者(梵 pramātr);被量知之事物,稱為所量(梵 prameya);量知之結果,或了知其結果,稱為量知(梵 pramiti)或量果。以上三者稱為三量。玆將三量各舉譬喻,並將其與外道、小乘、大乘、唯識等相當之部分,列表如下:
依不同之方法去量知對象,即產生種種不同之量果,大別之,有下列數種:(一)現量(梵 pratyaksa-pramāna),不含比知推度,僅以知覺進行認識作用,或依前五識,或依與前五識同時而起之意識,或依自證分、定心等無分別心而來。例如眼識認識色境時,即為現量。
(二)比量(梵 anumāna-pramāna),係以既知之事實為基礎,比知未知之事實,乃經由推理而進行認識作用,不與前五識同時而起,係依散地之意識而來者。例如見煙則推知火之存在。比量又可分為二種比量、三種比量、五種比量,即:(1)二種比量:1.自比量(梵 svārtha-anumāna),又作自比、為自比量,即為自己而比量;以智為本質,此時未必需要表之於他人。2.他比量(梵 parārtha-anumāna),又作他比、為他比量,即為他人而比量;經由自比量所認識之智,再語之他人時之比量。(2)三種比量:1.自比量,為自己所認可而不為他人所認可作為因(理由根據)之比量。2.他比量,為他人所認可而不為自己所認可作為因之比量。3.共比量,又作共比,為自己與他人共同認可之比量。(3)五種比量:1.相比量,例如見煙之相而推知火之存在;即為有關事物外相之比量。2.體比量,例如見現在之體而推知過去、未來之體;此乃有關事物自體之比量。3.業比量,例如見草木動搖,則知風之存在;即由事物之動作,而推知該作用之根據。4.法比量,例如由無常而推知苦之存在;此因法與法之間具有相互依存之密切關係,故根據一事即可推知他事。5.因果比量,由因推知果,或由果推知因。
(三)聖教量(梵 āgama 或 śabda),又作正教量、至教量、聲量、聖言量,即篤信聖者之教說真實無誤,而依靠聖教來量知種種意義。
(四)非量,又作似量,即似是而非之現量及比量,故又作似現量、似比量。例如衣由色等四塵構成,本身並無實體可言,然由於分別見解,遂認為「衣乃實在者」,此即似現量。又如遠見塵、霧等,卻錯以為煙,並據此錯覺而證明有火存在,此即似比量。以上均為似是而非之現量及比量。其中,現量、比量、非量,或現量、比量、聖教量等,皆稱三量。此外,現量與比量對非量而言,稱為真現量、真比量。
於現、比、聖教三量之外,若加上譬喻量(梵 upamāna,例如由牛而推知有水牛、乳牛等;此即依據類似事物而推知相同之他物),則為四量。若再加上義准量(梵 arthāpatti,又作義準量,例如無常必定無我,今既知諸法無我,依準其義,即可了知無常之存在),則為五量。若再加上無體量(梵 abhāva,例如進入屋內,由於主人不在,則知主人必定前往他處),則為六量。此外,另有隨生量(梵 sajbhava)、想定量(梵 pratibhā)、傳承量(梵 aitihya)、身振量(梵 cestā)等。
於古代印度各學派間,對各種量論之看法及側重之情形,大都隨其宗義而有所不同,例如順世外道僅承認現量,勝論學派承認現、比二量,耆那教、數論學派、瑜伽派承認現、比、聖教三量,正理學派承認現、比、聖教、譬喻等四量,彌曼蹉學派之咕魯派(梵 Guru)則另又加上承認義準量,彌曼蹉學派之帕達派(梵 Bhātta)及吠檀多學派另又承認無體量,而共為六量。在佛教,則常用現量、比量、聖教量、譬喻量。在因明方面,古因明師多採現、比、聖教三量。至六世紀之大論師陳那時,則限定僅以現量、比量等二量用於因明論式。〔解深密經卷五、大毘婆沙論卷七十一、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十六、因明入正理論、成唯識論卷二、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上〕(參閱「三量」633、「量論」5295) p5293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量(梵pramāṇa,藏tshad-ma)
此詞有廣狹二義。狹義的「量」,指正確認識、論證對象的根據;若廣義而言,則包含作用過程及結果的正確知識。
此中,認識主體,稱為「量者」(pra-mātṛ),認識對象稱為「所量」(prameya),作為結果的知識稱為量知(pramiti,也稱量果)。
勝論派、正理派立四量。即量、所量、量者、量知。耆那教、彌曼差派、吠檀多派將量含攝於量知之中,故僅立三量。佛教唯識派則立所量(相分)、能量(見分)、量果(自證分)等三量。
關於「量」的類別,大抵有下列數種︰
(1)現量(pratyakṣa)︰主要是依據五根而得。
(2)比量(anumāna)︰依據推理論證而得。
(3)譬喻量(upamāna)︰依類比而得。如由牛而知水牛。
(4)聖教量(āgama、śabda)︰又稱聖言量、正教量、至教量、聲量。指依據足堪信賴的人所教示或依據聖典而得。
(5)義準量(arthāpatti)︰指依據某種事實而推知另一事。如從「若無雲,則無雨」,而知「若有雲,則有雨」。
(6)無體量(abhāva)︰指依矛盾關係而得。
(7)隨生量(saṃbhava)︰指依據事物之不相離性,而從此知彼,從全體知部分。
(8)傳承量(aitihya)︰依據傳說、耳聞而得。
(9)肢體語言量(cheṣṭa)︰依據手勢動作而得。
對於上列諸量之定義,及應以何者為正量,諸教派之間頗有爭議。此中,順世派僅承認有現量;勝論派說有現量、比量;耆那教、數論派、瑜伽派說有現量、比量、聖教量。正理派於此三量上,再加譬喻量,成為四量。彌曼差派之古魯(Guru)派於此四量之上,再加義準量,而說有五量。同是彌曼差派中的帕達(Bhāṭṭa)派,則與吠檀多派相同,主張六量說。亦即於五量之上,另加無體量。
在佛教方面,《方便心論》列出現見(現量)、比知(比量)、以喻知(譬喻量)、隨經書(聖教量)等四量作為知因。但一般說來,在陳那(五世紀)之前,佛教界是說三量的(即不包含譬喻量)。新因明之創始者陳那,在《集量論》、《因明正理門論》中,將所量限定為自相(svalakṣaṇa)、共相(sāmān-yalakṣaṇa)。因此,量亦被限定為只有現量及比量二者。在這種情況下,聖教量被定義為「足堪信賴的人之所教示」,故被包含於比量之中。然而認為聖教量乃「非人所作」的正統婆羅門系學派,不能同意佛教這樣的定義,因而兩者之間曾有爭論。
關於現量的定義,《方便心論》說是「五根之所知」;《正理經》說是「由感官與對象接觸所生之認識,不可言詮,不錯亂,具有決定性的」;《瑜伽師地論》說是「非不現見、非已思應思,非錯亂」;《大乘阿毗達磨集論》說是「自正明了,無迷亂義」。陳那則認為現量就是除去分別(kalpanā)的直接認識,並將此分為(1)依據五根而得的感覺性的認識(indriya-jñāna),(2)與此同時生起的意識(mano-vijñāna),(3)自證(ātmasaṃvedana),(4)修定者的無分別心。前三者是散心的現量,後者為定心之現量。這正好與勝論派、正理派的世間現量(laukika-pratyakṣa)、出世間現量(alaukika-pratyakṣa)相對應。
又,耆那教、數論派、瑜伽派、勝論派在無分別現量之外,另又提出有分別現量。
對於比量,《恰拉卡本集》(Caraka-saṃhitā)謂為「根據如理而得的論證」;勝論派說是依據證因而得的「知」(liṅgika);《瑜伽師地論》說是「與思擇相共之已思應思之所有境界」;《大乘阿毗達磨集論》說是「現量外之信解」。《方便心論》又將比量分為前比、後比、同比等三種;青目《中論註》分為如本、如殘、共見;《金七十論》分為有前、有餘、平等。此與數論派、正理派的有前(pūrvavat)、有後(śeṣavat)、共見(sā-mānyato dṛṣṭa)相當。有前,是從現在比知過去,有後是指從現在比知未來,共見是從現在比知現在。
此外,《瑜伽師地論》又提出五種比量。即︰
(1)相比量︰從物相(例如煙)比知自體(例如火)。
(2)體比量︰從現在的自體比知過去、未來的自體。
(3)業比量︰依作用、動作而比知其依所。
(4)法比量︰依不相離的關係,而從某甲比知某乙。
(5)因果比量︰由因而比知果,由果而比知因。
根據陳那所述,比量是依據因三相具足的證因而比知未知之共相,比量之對象的所比(anumeya),是「依據法而被限定的有法」。陳那又將比量分為自比量(為自比量)、他比量(為他比量)。前者是使自己瞭解的推理,後者是使他人知解的比量。
又,現量、比量、聖教量三者,或現量、比量、非量(似量,不正的量)三者,或所量、能量、量果三者,特稱為三量。而《大乘莊嚴經論》言及菩薩修習的四量,即︰(1)能詮(如來所說的十二部經),(2)義意(文中之意涵),(3)了義(世間之可信及佛所印可),(4)無言(出世之證智)。
◎附︰霍韜晦《佛家邏輯研究》第三章(摘錄)
所謂「量」,依陳那以後的見解,是指知識,即由量智(能知能力,或能緣心)緣境(所知對象,或所緣境)而產生的量果,簡稱為量(見《大疏》卷八),而說量有現比兩種;但在陳那之前,量之一名並不表示知識,而只是指知識的來源,或獲取知識的工具,而量的數目亦有多種。這種情形,非獨佛家為然,即印度各派哲學,也是如此。茲依阿得利雅博士(Dr. B. L. Atreya)所著的《印度論理學綱要》(中譯本於1936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譯者楊國賓)一書中所引,列舉並略加疏釋如下︰
(1)現量(patyakṣa)︰指由感官的活動,接觸外境而產生知識(按︰楊譯為感覺量)。
(2)比量(anumāna)︰指透過推理的形式以獲防識(按︰楊譯為推理量)。在印度古代各派哲學,大都承認以這種方式而獲那知識最為可靠。
(3)聖教量(śabda)︰亦名聲量,指由聖者所述,亦足以作為我們正確知識的來源。
(4)譬喻量(upamāna)︰指由譬喻而獲防識。如不識野牛,可言其似家牛;即以家牛為喻,而獲取對野牛的認識。
(5)義準量(arthāpatti)︰指通過兩概念間的函蘊關係而獲得知識(按︰楊譯為假定量)。如云︰「若法無我,準知必無常;無常之法,必無我故。」(《大疏》卷一)這就是說,「法無常」的知識,在「法無我」之義中已函;只須加以分析即可獲取。
(6)無體量(abhāva)︰所謂無體,是指不存在的事物,由事物的不存在而產生知識,便是無體量。如云︰「入此室中,見主不在,知所往處;如入鹿母堂,不見苾蒭,知所往處。」(《大疏》卷一)
(7)世傳量(aitihya)︰世傳量者,指知識世代相傳,自然也就成了下一代知識的來源。
(8)姿態量(chesta)︰姿態也能夠成為一種量,是因為姿態能夠表達思想感情。如人因快樂而手舞足蹈,因痛苦而下淚悲歌,不必再加說明,他人即可以由此而獲得了解,所以這也是一條獲取知識的途徑。
(9)外除量(parisesa)︰用排取某類中的分子的方法以獲防識,稱為外除量。如言「白馬」,即在馬的類概念中排除一切非白馬的分子,如黑馬、黃馬、雜色馬……等,白馬的知識遂由此而得。
(10)內包量(sambhava)︰內包量的意義在阿氏書中並無解釋,但列其名而置為十種知源之末。以意推之,內包量可能是指以普遍的原則應用於特殊事物,由此而產生對特殊事物的認識。如言「白馬」,我們知道在分類上牠是屬於馬的一種,那麼一切屬於馬的性質自然也完全適用於白馬身上,如此我們雖不曾見過白馬,但關於白馬的知識卻可以由此而得。
以上所列舉的十種知識來源,印度各派哲學各依其理論系統而分別承認若干種。如順世只承認第一種,勝論、耆那則兼取第二種,數論與瑜伽承認前三種,尼耶也承認前四種,彌曼差則承認前五種,吠檀多則承認前六種。此外,尚有其他的一部份思想家,則承認九種或十種不等(見阿氏書)。至於佛家,在陳那之前對於知識的來源似乎並無明確的分類,窺基之《因明大疏》雖亦舉出前六種量的名稱,但並未說明此為佛家所專取。比較確定的說法,則為龍樹(Nāgārjuna)《方便心論》中的以現見、比知、喻知、隨經書為四知因,及無著(Asaṅga)在《瑜伽》、《集論》中以現量、比量、正教量為能成法的說法,但所謂「知因」,所謂「能成法」,在意義上仍不脫古師的那種以量為獲取知識的途徑的色彩;這也就是說,和陳那直接以量為知識的說法究竟不同。
至於說,陳那何以必須把量的意義加以改變﹖最主要理由是因為陳那分析我們所知境的性質,發覺一切所知境在性質上不外為兩類︰一是自相,一是共相。自相即諸法之自體,共相是於諸法之自體之上所增益的標記。一切境既不外為此二類,陳那遂由此而建設其大乘量論,認為我們能知的能力亦應依此而劃分為兩類︰一類是了自相境,此即所謂現量智;一類是了共相境,此即所謂比量智;量智與境合,於是產生現量與比量兩種知識。陳那《集量論》云︰「現及比為量,二相所量故;合說無餘量。」何以無餘量﹖釋云︰「所量難有自相共相,更無其餘。當知以自相為境者是現,共相為境者是比。」(見《內學》第四輯〈集量論釋略抄〉)正因為所量唯有自共二相,所以由能所結合而得的知識亦不能多於兩種,這也就是陳那之所以宣稱一切知識只有現比二量的原因;亦由此可見,陳那改革量論,問題並不在於刪減量的數目,而是在於量的意義有所改變。
〔參考資料〕 《解深密經》卷五;《大毗婆沙論》卷七十一;《迴諍論》;《大乘掌珍論》;《因明入正理論》;《成唯識論》;沈劍英《佛家邏輯》;Vidyabhūṣana《History of Indian Logic》;Th.Stcherbatsky《Buddhist Logic》。
[國語辭典(教育部)]
(一)ㄌㄧㄤˊ, [動]
1.以工具來計算物體的長短、大小或其他性質。如:「量身高」、「量溫度」、「量體重」。《莊子.胠篋》:「為之斗斛以量之,則並與斗斛而竊之。」
2.商酌、考慮。如:「考量」。《後漢書.卷六八.許劭傳》:「其多所裁量若此。」宋.朱熹〈有懷南軒老兄呈伯崇擇之二友〉詩二首之一:「惟應微密處,猶欲細商量。」
(二)ㄌㄧㄤˋ, [名]
1.計算物體數量的器具。如斗、斛等。《廣韻.去聲.漾韻》:「量,合、斗、斛。」《漢書.卷二一.律歷志上》:「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
2.能容納事物的限度。如:「容量」、「器量」。《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時左將軍劉備以亮有殊量,乃三顧亮於草廬之中。」宋.劉子翬〈夜飲〉詩:「沉沉玉?酒,量淺難負荷。」
3.數量、數目。如:「含量」、「流量」、「重量」、「降雨量」。
[動]
估計、審度。如:「不自量力」、「量入為出」。《孟子.公孫丑上》:「量敵而後進,慮勝而後會。」
進行全文檢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