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觀無量壽佛經圖頌

[佛光大辭典]

全一卷。明代傳燈撰。又稱觀無量壽佛經附圖頌。略稱觀經圖頌。收於卍續藏第三十三冊。全書分節列舉觀無量壽經之經文,而以圖繪示其文義,共三十五圖,圖旁更附七律頌,惟少有經文之注釋。

撰述本書之目的,可見於最後之頌文(卍續三三‧五五下):「見佛、見土及見圖,三見同用此一見;見佛即見真法身,見土即見常寂光。豈不見圖同此二?圖圖見佛妙依正;我願見此圖經者,應當志心如是觀。」 p6967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觀無量壽經

(經名)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之略名,一卷,宋良耶舍譯。說佛應韋提希夫人之請,而臨頻婆娑羅王之宮中,分十六觀而說觀想阿彌陀佛之身相及淨土之相者。各家疏註如下:觀無量壽佛經疏一卷,隋智者大師說。觀無量壽經義疏二卷,隋慧遠撰。觀無量壽經義疏一卷,隋吉藏撰。觀無量壽佛經疏四卷,唐善導集記。釋觀無量壽佛經記一卷,唐法聰撰。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六卷,宋知禮述。觀無量壽佛經融心解一卷,宋知禮撰。觀無量壽佛經義疏三卷,宋元照述。觀經扶新論一卷,宋戒度述。靈芝觀經義疏正觀記三卷,宋戒度述。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科一卷,宋知禮排定,明真覺重排。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會本五卷,明真覺分會,日本實觀改修。觀無量壽佛經圖頌一卷,明傳燈述。觀無量壽經直指疏二卷,續法集。觀無量壽佛經約論一卷,彭際清述。觀無量佛經箋註,丁福保註。


[佛光大辭典]
觀無量壽佛經附圖頌→

請參閱 觀無量壽佛經圖頌


觀無量壽經

全一卷。劉宋畺良耶舍譯。又稱觀無量壽佛經、無量壽佛觀經、無量壽觀經、十六觀經。略稱觀經。收於大正藏第十二冊。淨土正依三部經之一。內容敘述佛陀應韋提希夫人所請,示現西方極樂淨土,並說修三福、十六觀為往生法。

唐代善導謂此經以觀佛三昧為宗,又以念佛三昧為宗。相對於淨影慧遠、嘉祥吉藏等諸師所立十六觀皆定善之說,而立十六觀之後三觀為九品之散善。又謂佛雖廣說定、散兩門之益,然佛意唯在專稱阿彌陀佛名號。又據下品下生之文(大一二‧三四六上):「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解釋無量壽經第十八願之「乃至十念」即指十聲稱佛,遂以散心稱名為一切善、惡凡夫得往生之正定業;日僧源空即依其所說,創立日本淨土宗。

蓋此經屬於觀經之一,與觀佛三昧海經、觀普賢菩薩行法經、觀彌勒上生兜率天經、觀世音觀經等皆為同類型者,乃說觀彌陀、觀音、勢至等三聖及極樂淨土莊嚴之法。又於十六觀中,以第九阿彌陀佛真身觀為最重要之觀行,經題亦依之而立。

有關此經之翻譯,諸經錄、僧傳說法不一。於出三藏記集卷四謂,此經之譯者不詳。梁高僧傳卷三,以此經於劉宋時由畺良耶舍譯出,僧含筆受;法經錄以下之諸經錄皆沿用其說。又歷代三寶紀卷四、卷七,於畺良耶舍之譯本外,另列舉東漢、東晉兩種譯者不詳之譯本。

注釋本經之著作頗多,重要者有觀無量壽經義疏二卷(慧遠)、觀無量壽佛經疏一卷(智顗)、觀無量壽經義疏一卷(吉藏)、觀無量壽經疏四卷(善導)、觀無量壽佛經圖頌一卷(傳燈)、觀無量壽佛經約論一卷(彭際清)、觀無量壽經扶新論一卷(戒度)等,其中以唐代善導之觀無量壽經疏四卷,流通較廣。〔開元釋教錄卷一、卷五、新編諸宗教藏總錄卷一〕 p6967


觀經圖頌→

請參閱 觀無量壽佛經圖頌


觀無量壽佛經附圖頌→

請參閱 觀無量壽佛經圖頌


觀無量壽經

全一卷。劉宋畺良耶舍譯。又稱觀無量壽佛經、無量壽佛觀經、無量壽觀經、十六觀經。略稱觀經。收於大正藏第十二冊。淨土正依三部經之一。內容敘述佛陀應韋提希夫人所請,示現西方極樂淨土,並說修三福、十六觀為往生法。

唐代善導謂此經以觀佛三昧為宗,又以念佛三昧為宗。相對於淨影慧遠、嘉祥吉藏等諸師所立十六觀皆定善之說,而立十六觀之後三觀為九品之散善。又謂佛雖廣說定、散兩門之益,然佛意唯在專稱阿彌陀佛名號。又據下品下生之文(大一二‧三四六上):「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解釋無量壽經第十八願之「乃至十念」即指十聲稱佛,遂以散心稱名為一切善、惡凡夫得往生之正定業;日僧源空即依其所說,創立日本淨土宗。

蓋此經屬於觀經之一,與觀佛三昧海經、觀普賢菩薩行法經、觀彌勒上生兜率天經、觀世音觀經等皆為同類型者,乃說觀彌陀、觀音、勢至等三聖及極樂淨土莊嚴之法。又於十六觀中,以第九阿彌陀佛真身觀為最重要之觀行,經題亦依之而立。

有關此經之翻譯,諸經錄、僧傳說法不一。於出三藏記集卷四謂,此經之譯者不詳。梁高僧傳卷三,以此經於劉宋時由畺良耶舍譯出,僧含筆受;法經錄以下之諸經錄皆沿用其說。又歷代三寶紀卷四、卷七,於畺良耶舍之譯本外,另列舉東漢、東晉兩種譯者不詳之譯本。

注釋本經之著作頗多,重要者有觀無量壽經義疏二卷(慧遠)、觀無量壽佛經疏一卷(智顗)、觀無量壽經義疏一卷(吉藏)、觀無量壽經疏四卷(善導)、觀無量壽佛經圖頌一卷(傳燈)、觀無量壽佛經約論一卷(彭際清)、觀無量壽經扶新論一卷(戒度)等,其中以唐代善導之觀無量壽經疏四卷,流通較廣。〔開元釋教錄卷一、卷五、新編諸宗教藏總錄卷一〕 p6967


觀經圖頌→

請參閱 觀無量壽佛經圖頌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觀無量壽經

一卷。劉宋‧畺良耶舍譯。又稱《觀無量壽佛經》、《無量壽佛觀經》、《無量壽觀經》或《十六觀經》,簡稱《觀經》。收在《大正藏》第十二冊。係佛在王舍城宮中,應韋提希夫人之請,開演修三福、十六觀等往生淨土之法的經典,與《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同稱「淨土三部經」,為淨土法門之寶典。

全經內容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時,城中太子阿闍世受惡友之教唆,將其父頻婆娑羅王幽禁於七重室內,欲使餓死。然其父得韋提希夫人密以酥蜜等物供給故未死。阿闍世聞訊大怒,乃欲殺害其母韋提希。後經大臣月光及耆婆之諫止,遂將其母幽禁深宮。時韋提希愁憂憔悴,遙向耆闍崛山,為佛作禮,祈求往生淨土。佛察知其心念,遂現身宮中,示現西方極樂淨土,並說三福十六觀等往生淨土之法。時韋提希聞已大悟而得無生忍。五百侍女亦發無上道心,願生彼國。

此中,「三福」指世福、戒福、行福。「世福」者,孝養父母,事奉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戒福」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行福」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此三者為三世諸佛淨業之正因。

十六觀指(1)日想觀,(2)水想觀,(3)地想觀,(4)寶樹觀,(5)寶池觀,(6)寶樓觀,(7)華座觀,(8)像想觀,(9)阿彌陀佛觀,(10)觀世音觀,(11)大勢至觀,(12)普觀,(13)雜想觀,(14)上輩生想觀,(15)中輩生想觀,(16)下輩生想觀。謂作此十六觀,當見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其中以第九阿彌陀佛觀最為重要,經題即依此而立。唐‧善導謂此經以觀佛三昧、念佛三昧為宗,又立上述十六觀之前十三觀為定善,後三觀為九品之散善。又謂佛雖廣說定散兩門之益,然佛意唯在專稱彌陀佛號。

本經之梵本現已不存,西藏本亦無,而漢譯本亦僅存畺良耶舍譯本。然在新疆曾發現維吾爾文譯本之殘卷。日本學者高楠順次郎應英國牛津大學馬克士‧穆勒之請,據現行本譯成英文,與《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同收在《東方聖書》第四十九冊。

本經之註釋書頗多,主要有善導《觀無量壽佛經疏》四卷、智顗《觀無量壽佛經疏》一卷、慧遠《觀無量壽經義疏》二卷、吉藏《觀無量壽經義疏》一卷、元照《觀無量壽經義疏》三卷、傳燈《觀無量壽佛經圖頌》一卷、彭際清《觀無量壽佛經約論》一卷等。

又,本經並非佛為當時之上根者所說,係為佛滅度後之未來世女人、惡人而說,故本經又稱《為未來世經》。經文云(大正12‧341c)︰「如來今者,為未來世一切眾生為煩惱賊之所害者,說清淨業。」且韋提希亦白佛云(大正12‧342c)︰「世尊,我今因佛力故,得見無量壽佛及二菩薩。未來眾生,當云何觀無量壽佛及二菩薩。」故知此經乃為未來世眾生而說。

◎附︰田光烈〈善導之觀無量壽佛經疏〉

《觀無量壽佛經疏》,四卷。唐‧善導(613~681)撰。簡稱《觀經疏》,內分玄義、序分義、定善義、散善義四部分。所以通常稱為《四帖疏》。除此疏外,作者還著有《法事讚》、《觀念法門》、《往生禮讚》、《般舟三昧讚》四部五卷。

本疏在宋代似只有玄義分流行。遵式的〈西方略傳序〉及戒度的《觀經扶新論》曾提到它,元照的《觀經義疏》也曾引用其文。此書傳入日本似在天平年間以前,天平十六年(744)後逐漸有四卷的寫本流行,此後有關淨土諸書往往加以引用,成為日本淨土教的要籍。如日本的源空,就是依據本書散善門一心專念義而開創淨土宗的。

此書廣開淨土法門。內容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為玄義分,作七門料簡︰(1)先標序題,(2)次釋經名,(3)辨釋一經的宗旨和教判,(4)談說法人的差別,(5)料簡定善和散善二門,(6)和合經論相違,問答釋疑,(7)料簡韋提希聞佛正說得益分齊。第六門問答釋疑中又分六段︰{1}先述諸師所解的往生九品義,{2}以道理破諸師義,{3}重舉九品返對破,{4}引文證明往生的對象定為凡夫,非為聖人,{5}會通別時義,{6}會通二乘種不生義。以上七門料簡都是文前玄義,一一引教證明。以上是第一卷。

第二部分為序分義。作者將全經文義分判為五門︰(1)序分,從「如是我聞」至「五苦所逼云何見極樂世界」。(2)正宗分,從「日觀」初句至「下品下生」。(3)得益分,從「說是語時」至「諸天發心」。(4)流通分,從「阿難白佛」至「韋提希等歡喜」。以上四分佛在王宮正說,這是一會。(5)阿難為耆闍大眾復述,又是一會。

此中序分義,又分為二︰{1}證信序,即「如是我聞」一句。{2}發起序,即從「一時」至「云何見極樂世界」。此中又分為七︰化前序、禁父緣、禁母緣、厭苦緣、欣淨緣、散善顯行緣、定善示觀緣。以上是第二卷。

第三部分為正宗分定善義。即顯示十六觀中前十三觀︰(1)日觀,(2)水觀,(3)地想觀(地觀),(4)寶樹觀,(5)寶池觀,(6)寶樓觀,(7)華座觀,(8)像觀,(9)真身觀,(10)觀音觀,(11)勢至觀,(12)普觀,(13)雜想觀。從初日觀至第七華座觀,總明依報,從第八像觀至第十三雜觀,總明正報。以上第三卷。

第四部分為正宗分散善義,又分二段︰(1)明三福為淨土的正因,(2)明九品為淨土的正行。三福中第一福即是世俗善根,第二福即是戒善,第三福即是行善。九品是十六觀中的第十四上輩觀、第十五中輩觀、第十六下輩觀,這三觀又各分上中下三品。前明十三觀為定善,今此三福九品為散善,定散兩門總屬正宗分。這是全經的綱要。

以下得益分、流通分、阿難為大眾復說等義,都附在這一部分後面。以上第四卷。

本疏關於淨土立教要義和他宗說法不同之處有下列幾點。

第一,辨《觀經》的宗體。淨影寺慧遠以觀佛三昧為宗,嘉祥寺吉藏以勸物修因往生為宗,淨土因果為體。本疏則以觀佛三昧與念佛三昧兩義為宗,一心回願往生淨土為體,更以二藏二教,判此經屬菩薩藏頓教。

第二,顯示往生的門路,即此經中所說的定散二門。定是息慮凝心,散是去惡修善。倘能依這兩行求願往生,皆可以乘彌陀大願為增上緣而生安樂淨土。對於定散二門的分別,淨影等都以十六觀為定善,以三福為散善,定散皆韋提希啟請而說︰但本疏以十六觀中的前十三觀為定善,後三觀為散善。定善是韋提希啟請,散善是佛陀自說。

第三,淨土的果體。即眾生所生的淨土和所見彌陀佛身。淨影等作三種區別︰以為上輩人同時見應身應土與化身化土,中輩人見應身應土,下輩人只見化身化土。但本疏則以為是報身報土,並主張是以凡夫身往生。

第四,指出念佛的因緣。這裏他解釋稱名念佛的作用有三種意義。首先是以稱佛名號為親緣。其次是以佛影顯現為近緣,最後是以命終往生為增上緣。

第五,說明兩類淨業。一類是依據淨土三經一論所說,為讀誦、觀察、禮拜、稱名、讚嘆五行。其中主要是稱名行,即念佛名號,念念不捨而入正定,名為正業;其餘讀誦、觀察等行,名為助業。這兩種業叫做正行。此外種種散善又成一類,叫做雜行。這兩種淨業是與經文十六觀配合而說的︰即正行與定善十三觀相應,雜行與散善三輩觀相應。

以上所談的幾點,都是善導在本疏中著重發揮的淨土要義。

本疏奠定了淨土宗的教理基礎,而且在行持中倡導稱名乃至讀誦、讚嘆等等方式,使之大眾化。從而完成了淨土一宗的宗義。使之成為後來中國和日本佛教宗派中最為流行的一個教派。

〔參考資料〕 《淨土典籍研究》(《現代佛教學術叢刊》{68});《淨土三部經》(《大乘佛典》{6});《淨土思想》(《講座‧大乘佛教》{5})。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