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
[國語辭典(教育部)]ㄙㄨㄣ ㄨˋ ㄎㄨㄥ
明吳承恩西遊記小說中的人物。玄奘弟子之一,為石猴之精靈,神通廣大,能七十二變。憑著機智靈變,降服妖魔,化解危難,幫助唐三藏達成取經任務。
[佛光大辭典]
西遊記
為我國小說名著。明代吳承恩撰。以玄奘三藏西天取經為主幹,經過種種增廣發展而成之傳奇小說。本書所述盡為離奇之談及神怪妖魔之幻境,並於其中充分反映我國民間儒、釋、道三教混融之現象。全書融鑄故事之手法極為高妙,於西天取經之往返途中穿插八十一難、四十一則故事。人物造型之刻畫尤為淋漓盡致,主角人物如唐三藏懦弱無能,孫悟空機伶黠慧,豬八戒癡愚憨陋,沙和尚持靜守拙等,於個個人物之描繪,皆能攝其神髓。
此書之架構最早源於玄奘取經之真人真事,後漸染上神奇變幻之色彩,宋代乃有「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元代漸形成雜劇、話本之形態,明代有世德堂本一百回、楊至和本、朱鼎臣本等出現。吳承恩更集諸說之大成,加以擴充組織創作,而成一優美之神怪小說。清代康熙初年刊行西遊證道書,三十三年(1694)刊行西遊真詮,一般所謂之西遊記則係指後者。乾隆十四年(1749)復有新說西遊記刊行。此外,自中國文學受印度文化影響之研究觀點而言,印度史詩羅摩耶那中猴王哈紐曼乃孫悟空之原形。 p2586
梵名 Hanumāna。又作訶拏曼、哈紐曼。意譯大頷神猴。為印度史詩羅摩衍那(梵 Rāmāyana)中之神猴,乃印度教羅摩派崇拜對象之一。被稱為「風神之子」,能飛騰變化,高如塔樓,力大無比,面色紅赤,毛色金黃,尾長無限。曾助羅摩至楞伽島尋回其妻,為羅摩之重要助手。此外,自中國文學受印度文化影響之研究觀點而言,哈奴曼乃西遊記孫悟空之原形。〔西遊記玄奘弟子故事之演變(陳寅恪,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p3764
凡是宗教,其儀式之原始型態大多含有戲劇之成分,最初係以獻神為目的,後則逐漸演變為布教之用途。然佛教略異於此種發展;原本以斷盡煩惱、捨離七情六慾為主旨之佛教,於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時代,排斥一切華麗之戲劇歌曲,至大乘佛教時代始大量採用印度各種神話、敘事詩、通俗文學等,同時以戲曲來宣揚佛教教義。在當時,不僅為宣揚教義而編作戲曲,於寺院演出,且經典亦多以當時之戲曲形式編纂。法華經、維摩經等,即為此類代表作;疑係模仿印度戲曲十種形式中之維有迦(梵 vyāyoga)所寫成。真正於佛教戲曲中占首位者,係馬鳴所作「舍利弗之所說」(梵 Śāriputraprakarana)之斷片,此為印度戲曲文學最早期之作品。此作品於一九一一年從中央亞細亞吐蕃之貝葉寫本中被發現,原有九幕,內容係以舍利弗與目犍連改宗歸投釋尊之故事為骨幹。又傳為戒日王所作之「龍王之喜」(梵 Nāgānanda)五幕戲亦為著名之佛教戲曲。近代印度詩聖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所作諸多戲曲作品中,「舞者之供養」(Natīrpūjā)、「真陀利」( Chandālikā)二作均取材於佛教經典中之故事。
中國戲曲在思想、題材、形式等各方面,受印度文學及佛教經典之影響甚大,如京戲中之「西遊記」、「目蓮救母」、「白蛇傳」等膾炙人口之名作,內容均充滿佛教之因果思想;另如佛曲、寶卷、變文及長篇之彈詞等講唱文學,亦受佛偈文體之影響而產生,尤以「佛所行讚」關於八王分舍利之一段,儼然戲曲形式之對白,更奠定了元人雜劇之基礎。然較具佛教文學價值者,以明、清之傳奇為多。其中最著名者為「勸善金科」、「歸元鏡」,前者為欽定戲曲,為源自盂蘭盆經之民間傳說|目蓮戲,故傳播至廣;後者全劇分為四十二分,係取華嚴經四十二字母之義,其中之曲白皆源自藏經之語錄,故可視為佛教之戲曲。其他以佛教為主題之著名傳奇尚有「彌勒記」、「茯苓山」、「享千秋」、「無底洞」等。又戲曲中之樂歌部分以佛教為主題者,最早為隋唐之樂府,如「普旡佛曲」、「日光明佛曲」等。刊行於明代永樂年間之「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名稱歌曲」乃歌讚諸佛名稱之名曲,為散曲中最珍貴之資料,共計南北曲調四百餘種,二一七七首。其版本以永樂原刊為最早,永樂十五(1417)至十七年間曾頒行天下,令所有民眾讚誦,以得勸惡修善之功德。
除上述外,另如「天雨花」、「筆生花」、「安邦定國志」等著名彈詞,係源自佛偈之樣式體裁;鄭廷玉之「布袋和尚」、吳昌齡之「唐三藏西天取經」等雜劇,係將佛教高僧之事蹟加以改編而成。另如元代無名氏之「金水橋陳琳抱妝盒」雜劇,出典為六度集經卷二、大方便佛報恩經卷三之鹿女故事;李好古之「張生煮海」雜劇,出典為賢愚經卷八大施抒海品之故事。至二十世紀梅蘭芳所編之「天女散華」,取材於維摩經;尚小雲之「摩登伽女」,取材於摩登伽經,亦皆廣受歡迎。
日本古典戲曲中,較特殊者有聖德太子時代輸入之伎樂及舞樂,其後與民間之散樂互相結合,自此寺院之祭祀行事乃逐漸戲劇化。大抵而言,日本之能劇、文樂、歌舞伎劇等,皆經常以佛教故事為題材,或以佛教思想、讚歎佛德等內容為戲劇主幹。例如日本最偉大之戲曲作者近松門左衛門之三十篇歌舞伎腳本中,約有半數即屬於有關佛教之劇本。
於十六、七世紀時,日本產生所謂新興商人階級之黃金時代,戲曲亦隨之蓬勃發展。然至德川時代,幕府施行鎖國政策,商人或一般民眾頓顯志氣消損;復因寺院僧侶之墮落,漸失民眾之尊重,故當時之戲曲中,多以破戒無慚之僧侶為主角,此類劇作有:延命院日當、十六夜清心、法界坊等。明治維新後,佛教界以銳意革新之姿態因應新時代,於戲曲方面亦產生煥然一新之氣象,著名之作品有:坪內逍遙之「役の行者」、森鷗外之「日蓮辻說法」、長田秀雄之「大仏開眼」、武者小路実篤之「仏陀と孫悟空」、倉田百三之「出家とその弟子」等。〔Sylvain Lévi: Le théâtre indien, 1890; Sten Konow: Das indische Drama, 1920; A.B. Keith: The Sanskrit Drama, 1924〕(參閱「寶卷」6745、「變文」6913) p6436
對精通佛教聖典中之經、律、論三藏者的尊稱。又稱三藏比丘、三藏聖師,或略稱三藏。
在中國,對攜來印度、西域佛典,從事漢譯的僧侶,常尊為譯經三藏或三藏法師。如鳩摩羅什、真諦、玄奘等人即有此稱。明代吳承恩曾取材自《大唐三藏取經詩話》,而撰寫長篇白話小說《西遊記》。此書問世後,所謂率領弟子孫悟空、豬八戒及沙悟淨,前往天竺取經的三藏法師,則多指玄奘而言。
明代的白話長篇小說。係吳承恩於明穆宗隆慶四年(1570)左右,以玄奘三藏赴印度取經為題材改寫而成。全書分一百回,敘述在花果山水簾洞吸收天地精氣而生的石猴孫悟空,悟得七十二種變幻之妙,與豬八戒、沙悟淨協助赴西天(印度)取經的三藏(玄奘)法師,最後終於達成悲願云云。該書敘述玄奘等人在取經途中共遭遇了八十一難。其中以孫悟空大戰平頂山的金角大王、銀角大王,以及火焰山的鐵扇公主、牛魔王的故事,最為膾炙人口。三藏取經的故事雖自宋代即已普及民間,但吳承恩卻是第一位成功地將它改編成長篇小說的人。他將三教混淆式的宗教觀、人道主義及幽默感巧妙融合在故事中,並藉三名從者的性格技巧地反映出現實主義者、樂觀論者、悲觀論者的性格,其豐富的幻想力與文學才能是值得讚嘆的。
關於本書的各種刊本,就明刊本而言,有華陽洞天主人校本(二十卷),以及李卓吾評本(不分卷)與節略本等三種系統。在清刊本方面,有加上宗教解釋的六種系統的刊本。但是以陳士斌的《西遊真詮》最為普及。
◎附︰陳寅恪〈西遊記玄奘弟子故事之演變〉(摘錄)
印度人為最富於玄想之民族,世界之神話故事多起源於天竺,今日治民俗學者皆知之矣。自佛教流傳中土後,印度神話故事亦隨之輸入。觀近年發現之敦煌卷子中,如《維摩詰經》〈文殊問疾品〉演義諸書,益知宋代說經,與近世彈詞章回體小說等,多出於一源,而佛教經典之體裁與後來小說文學,蓋有直接關係。此為昔日吾國之治文學史者,所未嘗留意者也。僧祐《出三藏記集》卷九〈賢愚經記〉云︰
「河西沙門釋曇學威德等凡有八僧,結志遊方,遠尋經典,於于闐大寺遇般遮于瑟之會。般遮于瑟者,漢言五年一切大眾集也。三藏諸學各弘法寶,說經講律依業而教。學等八僧隨緣分聽,於是競習胡音,折以漢義。精思通譯,各書所聞。還至高昌,乃集為一部。」
據此,則《賢愚經》者,本當時曇學等八僧聽講之筆記也。今檢其內容,乃一雜集印度故事之書。以此推之,可知當日中央亞細亞說經,例引故事以闡經義。此風蓋導源於天竺,後漸及於東方。故今大藏中《法句譬喻經》等之體製,實印度人解釋佛典之正宗。此土釋經著述,如天台諸祖之書,則已支那化,固與印度釋經之著作有異也。夫說經多引故事,而故事一經演講,不得不隨其說者聽者本身之程度及環境,而生變易,故有原為一故事,而歧為二者,亦有原為二故事,而混為一者。又在同一事之中,亦可以甲人代乙人,或在同一人之身,亦可易丙事為丁事。若能溯其本源,析其成分,則可以窺見時代之風氣,批評作者之技能,於治小說文學史者儻亦一助歟﹖
鳩摩羅什譯《大莊嚴經論》卷三第十五故事,難陀王說偈言︰
「昔者頂生王,將從諸軍眾。并象馬七寶,悉到於天上。羅摩造草橋,得至楞伽城。吾今欲昇天,無有諸梯隥。次詣楞伽城,又復無津梁。」
寅恪案,此所言乃二故事,一為頂生王昇天因緣,見於康僧會譯《六度集經》卷四第四十故事、《涅槃經》〈聖行品〉、《中阿含經》卷十一〈王相應品四洲經〉、元魏‧吉迦夜、曇曜共譯之《付法藏因緣傳》卷一、鳩摩羅什譯《仁王般若波羅蜜經》下卷、不空譯《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護國品〉、法炬譯《頂生王故事經》、曇無讖譯《文陀竭王經》、施護譯《頂生王因緣經》及《賢愚經》卷十三等。梵文《Divyāvadāna》第十七篇亦載之,蓋印度最流行故事之一也。茲節錄《賢愚經》〈頂生王緣品〉第六十四之文如下︰
「(頂生王)意中復念,欲生忉利,即與群眾蹈虛登上。時有五百仙人住在須彌山腹,王之象馬屎尿落汙仙人身。諸仙相問,何緣有此﹖中有智者告眾人言,吾聞頂生欲上三十三天,必是象馬失此不淨。仙人忿恨,便結神咒,令頂生王及其人眾悉住不轉。王復知之,即立誓願,若我有福,斯諸仙人悉皆當來,承供所為。王德弘博,能有感致,五百仙人盡到王邊,扶輪御馬,共至天上。未至之頃,遙睹天城,名曰快見,其色皦白,高顯殊特。此快見城有千二百門,諸天惶怖,悉閉諸門,著三重鐵門。頂生王兵眾直趣不疑,王即取貝吹之,張弓扣彈,千二百門一時皆開。帝釋尋出,與共相見,因請入宮,與共分坐。天帝人王貌類一種,其初見者,不能分別,唯以眼眴遲疾知其異耳。王於天上受五欲樂,盡三十六帝,末後帝釋是大迦葉。時阿修羅王興軍上天,與帝釋鬭。帝釋不如。頂生復出,吹貝扣弓,阿修羅王即時崩墬。頂生自念,我力如是,無有等者。今與帝釋共坐何為﹖不如害之,獨霸為快。惡心已生,尋即墮落,當本殿前,委頓欲死。諸人來問,若後世問頂生王云何命終,何以報之﹖王對之曰,若有此問,便可答之,頂生王者由貪而死。統領四域四十億歲,七日雨寶,及在二天,而無厭足,故致墬落。」
此鬧天宮之故事也。
又印度最著名之紀事詩《羅摩延傳》第六編,工巧猿名Nala者,造橋渡海,直抵楞伽。此猿猴故事也。蓋此二故事本不相關涉,殆因講說《大莊嚴經論》時,此二故事適相連接,講說者有意或無意之間,併合鬧天宮故事與猿猴故事為一,遂成猿猴鬧天宮故事。其實印度猿猴之故事雖多,猿猴而鬧天宮,則未之聞。支那亦有猿猴故事,然以吾國昔時社會心理,君臣之倫,神獸之界,分別至嚴。若絕無依藉,恐未必能聯想及之。此《西遊記》孫行者大鬧天宮故事之起源也。
又義淨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
卷三佛制苾芻髮不應長緣略云︰
「時具壽牛臥在憍閃毗國,住水林山出光王園內豬坎窟中。後於異時,其出光王於春陽月,林木皆茂,鵝雁鴛鴦鸚鵡舍利孔雀諸鳥,在處哀鳴,遍諸林苑。出光王命掌園人曰︰汝今可於水林山處,周遍芳園,皆可修治。除眾瓦礫,多安淨水,置守衛人。我欲暫往園中遊戲。彼人敬諾,一依王教。既修營已,還白王知。時彼王即便將諸內宮以為侍從,往詣芳園。遊戲既疲,偃臥而睡。時彼內人,性愛花果,於芳園裏隨處追求。時牛臥苾芻鬚髮皆長,上衣破碎,下裙垢惡,於一樹下跏趺而坐。宮人遙見,各並驚惶,唱言︰有鬼!有鬼!苾芻即往入坎窟中。王聞聲已,即便睡覺,拔劍走趁。問宮人曰︰鬼在何處﹖答曰︰走入豬坎窟中。時王聞已,行至窟所,執劍而問,汝是何物﹖答言︰大王!我是沙門。王曰︰是何沙門﹖答曰︰釋迦子。問言︰汝得阿羅漢果耶﹖答言︰不得。汝得不還,一來,預流果耶﹖答言︰不得。且置斯事,汝得初定,乃至四定﹖答︰並不得。王聞是已,轉更瞋怒,告大臣曰︰此是凡人,犯我宮女,可將大蟻填滿窟中,蜇螫其身。時有舊住天神近窟邊者,聞斯語已,便作是念︰此善沙門,來依附我,實無所犯,少欲自居。非法惡王,橫加傷害。我今宜可作救濟緣。即自變身為一大豬,從窟走出。王見豬已,告大臣曰︰可將馬來,并持弓箭。臣即授與,其豬遂走,急出花園。王隨後逐。時彼苾芻,急持衣鉢,疾行而去。」
《西遊記》豬八戒高家莊招親故事,必非全出中國人臆撰,而印度又無豬豖招親之故事,觀此上述故事,則知居豬坎窟中,鬚髮蓬長,衣裙破垢,驚犯宮女者,牛臥苾芻也。變為大豬,從窟走出,代受傷害者,則窟邊舊住之天神也。牛臥苾芻雖非豬身,而居豬坎窟中,天神又變為豬以代之,出光王因持弓乘馬以逐之,可知此故事中之出光王,即以牛臥苾芻為豬。此故事復經後來之講說,憍閃毗國之憍,以音相同之故,變為高家莊之高。驚犯宮女,以事相類似之故,變為招親。輾轉代易,賓主淆混,指牛臥為豬精,尤覺可笑。然故事文學之演變,其意義往往由嚴正而趨於滑稽,由教訓而變為譏諷,故觀其與前此原文之相異,即知其為後來作者之改良。此《西遊記》豬八戒高家莊招親故事之起原也。
又《慈恩法師傳》卷一云︰
「莫賀延磧長八百餘里,古曰沙河。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復無水草。是時顧影,唯一心但念觀音菩薩及般若心經。初法師在蜀,見一病人身瘡臭穢,衣服破污,愍將向寺,施與衣服飲食之直。病者慚愧,乃授法師此經。因常誦習。至沙河間,逢諸惡鬼,奇狀異類,遶人前後,雖念觀音,不能令去,及誦此經,發聲皆散。在危獲濟,實所憑焉。」
此傳所載,世人習知(近人《西遊記考證》亦引之),即《西遊記》流沙河沙和尚故事之起原也。
據此三者之起原,可以推得故事演變之公例焉。
一曰︰僅就一故事之內容,而稍變易之,其事實成分殊簡單,其演變程序為縱貫式。如原有玄奘度沙河逢諸惡鬼之舊說,略加附會,遂成流沙河沙和尚故事之例是也。
二曰︰雖僅就一故事之內容變易之,而其事實成分不似前者之簡單,但其演變程序尚為縱貫式。如牛臥苾芻之驚犯宮女,天神之化為大豬。此二人二事,雖互有關係,然其人其事,固有分別,乃接合之,使為一人一事,遂成豬八戒高家莊招親故事之例是也。
三曰︰有二故事,其內容本絕無關涉,以偶然之機會,混合為一。其事實成分,因之而複雜。其演變程序,則為橫通式。如頂生王昇天爭帝釋之位,與工巧猿助羅摩造橋渡海,本為各自分別之二故事,而混合為一。遂成孫行者大鬧天宮故事之例是也。
又就故事中主人之構造成分言之,第三例之範圍,不限於一故事,故其取用材料至廣。第二例之範圍,雖限於一故事,但在一故事中之材料,其本屬於甲者,猶可取而附諸乙,故其取材尚不甚狹。第一例之範圍則甚小,其取材亦因而限制,此故事中原有之此人此事,雖稍加變易,仍演為此人此事。今《西遊記》中玄奘弟子三人,其法寶神通各有等級。其高下之分別,乃其故事構成時,卷範圍之廣狹所使然。觀於上述此三故事之起源,可以為證也。
〔參考資料〕 胡適《西遊記考證》;魯迅《中國小說史略》;鄭振鐸〈西遊記的演化〉;無執〈西遊記單是神魔小說嗎﹖〉(《諦觀》雜誌第三十九期)。
一切宗教,其儀式的原始型態多帶有戲劇的成分,最早係以獻神為目的,後漸演變為布教的手段。然佛教的發展與此稍異,在原始佛教及小乘佛教時代,本著「斷絕煩惱,厭離官能」的主旨,排斥一切華麗的戲劇歌曲;到大乘佛教時代,乃積極採用敘事詩及傳記文學體裁,並且製作戲曲於寺院中演出,甚至於將經典以當時的戲劇形式表現。如《法華經》、《維摩經》等形式,即可能係依印度十種戲劇形式中的vyāyoga所形成。真正在佛教戲劇中居首位者,係馬鳴所作《舍利弗之所說》(Śāri-putraprakarana),此亦為印度戲劇文學的最初作品。此一作品,在西元1911年中亞出土的貝葉寫本中被發現。該劇原有九幕。內容以舍利弗、目犍連改宗歸依釋尊的故事為骨幹。又相傳為戒日王所作的《龍喜記》(cNāgānanda)五幕劇也是著名的佛教戲劇。在近代印度文學中,詩聖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所作《舞者的供養》(Naṭīrpūjā)、《真陀利》(Chaṇḍālikā)二部戲曲,也都是取材自佛教的作品。
在我國的漢6 文化圈中,雖然盛行大乘佛教,但是僧侶的生活及觀念,往往有偏向小乘的傾向,故甚少以戲劇作為布教的手段。然而從元雜劇至明、清傳奇之戲劇發展過程中,逐漸有與佛教相關的作品產生。其中,著名的有「布袋和尚」、「忍字記」、「唐三藏西天取經」、「勸善金科」、「歸元鏡」、「彌勒記」、「四面觀音」等。此外,京戲中的「西遊記」、「目連救母」、「白蛇傳」、「天女散花」(梅蘭芳卷於《維摩經》)、「摩登伽天」(尚小雲取材自《摩登伽經》)等劇,亦頗受歡迎。
除了漢族佛教之外,西藏地區的佛教界,也發展出風格獨特的「藏戲」。這是西藏之跳神舞蹈改編而成的戲曲,具有強烈的因果報應理念,是佛教信仰與戲曲混融的文化結晶。此外,在雲南的傣族文化圈,也發展出以南傳佛教教義為中心理念的戲劇,謂之「傣劇」。此劇有歌有舞,具有傣族文化的獨特風格。至於在電影與電視界,自佛教故事改編而成的戲劇,在二十世紀下半葉的台灣,亦常見其例。如釋迦、觀世音、唐三藏、慧能、濟公等人的故事,都曾被電影或電視界所卷編入戲劇之中。
在日本的古典戲曲中,於聖德太子時代傳入的伎樂及舞樂,與民間的散樂結合,乃使寺院的祭儀活動逐漸戲劇化。此外,能劇、文樂(木偶劇)、歌舞伎劇亦常以佛教故事、佛教思想或讚頌佛德為表現題材,如日本最偉大的戲曲作者近松門左衛門之三十篇歌舞伎腳本中,即有約半數作品與佛教有關。十六、十七世紀時,新興商人階級抬頭,根據傳記、開山緣起所創作的戲曲亦蓬勃發展。然自德川幕府採取鎖國政策後,商人或一般民眾的意志消沈,又因寺院僧侶的墮落,逐漸失去民眾的尊敬,故當時的戲曲多以破戒無慚之僧侶為主角。如「延命院日當」、「十六夜清心」、「法界坊」等劇即為此類作品。至德川末期,戲曲中已漸乏佛教精神。明治維新後,一度瀕臨潰滅的佛教重新振作,遂促使戲曲呈現嶄新的氣象。著名的作品有坪內逍遙的「役の行者」、森鷗外的「日蓮辻說法」、長田秀雄的「大佛開眼」、武者小路實篤的「或日の一休」、「佛陀衹孫悟空」、倉田百三的「出家とその弟子」等。
〔參考資料〕 金克木《梵語文學史》;《佛教與中國文學》(《現代佛教學術叢刊》{19});《佛教藝術──音樂、戲劇、美術》(《世界佛學名著譯叢》{91});Sylvain Lévi《 Le thèátre indien》;Sten Konow《Das indische Drama》;A. B. Keith《The SanskritDrama》。
指佛教發展過程中,所衍生的文學作品。此依「文學」一詞的意涵,而有廣狹二義。廣義是指佛教的一切文獻,即包括用巴利語、梵語書寫的南方上座部原始聖典、大乘經典與相關著作,以及漢、藏、日、韓等各種語文的佛教文獻。狹義則專指讚歎釋迦及其弟子的一生行誼與本生(前生)故事之著述,以及各民族用文學表現方式所創作的佛教作品。
玆依廣義角度,將印度、中國、日本佛教文學的內容,擇要略述如次︰(1)印度︰印度的佛教文學包括《阿含經》、《法句經》等原始經典,及《法華經》、《華嚴經》等大乘經典。前者具現實、理性的性格,缺乏文學趣味;後者則立於自由的立場,運用豐富的想像力,描寫超現實世界,較具文學性。
在巴利原典中,律藏的《大品》及經藏中的《大般涅槃經》以描述佛傳為主題;《本生經》、《譬喻經》等乃敘述釋迦及佛弟子的行誼與前世傳說。此外,屬於三藏註書的《法句經注》、《長老偈、長老尼偈注》亦收錄許多故事、傳說。至於梵本原典則可分下列三種︰
{1}佛傳︰包括馬鳴所撰的《佛所行讚》,以及《大事》、《普曜經》等書。
{2}譬喻︰包括《撰集百緣經》、《天業譬喻》、《菩薩本生鬘論》等書。其中收錄頗多故事與傳說。
{3}讚佛︰包括馬鳴所著的《孫陀利難陀》(Saundarananda)、摩咥里制吒所著的《一百五十讚佛頌》及《四百讚佛頌》等。(2)中國︰漢譯佛典將表音文字換成表意文字。隨著新文化的傳播,而形成中國獨特的佛教文學。不僅促進道教經典的製作,更為中國文學注入新血。而依據中國人之佛教信仰所創作的佛教文學,大致可分三類︰
{1}讚頌文學︰包括稱讚佛德的讚歌、歌詠佛法甚深微妙的詩文、慧皎及道宣等所撰的高僧傳、玄奘的《大唐西域記》及義淨的《南海寄歸內法傳》、戒珠的《淨土往生傳》等書。
{2}禪文學︰表現解脫悟道的心境者,如《臨濟錄》(義玄)、《景德傳燈錄》(道原)、《無門關》(慧開)等。
{3}唱導文學︰孕育自《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是以弘揚佛法為目的的通俗作品。(3)日本︰由於日本對佛教文學的界定,主要是根據研究者與鑑賞者的主觀判斷,並無客觀的標準可循,因此其範圍極不明確。此處僅以與佛教之思想、信仰、儀禮等關係密切的文學作品為主,分為八類,略述如次︰
{1}祖師、高僧之法語、信息、語錄、聲明等有關佛教思想的著述。
{2}釋教歌、偈頌、佛教道歌等佛教詩歌。
{3}平曲、延年、祭文、瞽女歌、能、狂言、落語等周邊藝術的佛教詞章。
{4}佛、菩薩等的靈驗利生譚、寺院、本尊等的緣起譚。
{5}祖師、高僧等的傳記。
{6}與佛教有關的「御伽草子」(日本室町時代的短篇小說),以及與佛教有關之故事、傳說。
{7}僧尼所撰的遊記、巡禮記等紀行文、僧尼的日記。
{8}《山家集》、《方丈記》、《平家物語》、《徒然草》等。
◎附一︰〈佛教文學〉(編譯自《アジア歷史事典》)
佛教是印度文化的產物,因此,在印度的自然風土文化等基礎上,佛教文獻必然強烈反映著印度獨特的哲學、宗教、文藝等性格。歐洲學者對於印度思想的研究,雖然僅有兩百年左右的歷史,但是他們以優異的語言學研究成績為基礎,進而作梵文文獻的研究,接著在印度文化的探究上留下許多成績。
印度的宗教、哲學、文學等人文科學的各種領域中,彼此之間具有密切不離的關係。因此,歐洲學者的研究方式,是以梵文文藝作品的校訂出版、翻譯、研究作為梵文文獻研究的主軸,而以宗教、哲學、文學等文獻作為廣義的梵文文學研究的對象。其中的代表性著作有韋伯(A. Weber)、弗格哈(J. N. Farguhar)、溫特尼玆(M. Winternitz)等人的著作。溫特尼玆的著作即中野義照與大佛衛合譯成日文本的《佛教文獻》(《印度佛教文學史》中之一冊,1923)。此書為二十世紀學術界,檢討印度佛教文獻及文學的重要著作。
歐洲人將所有佛教教典視為印度文學的種類之一,並站在印度文化的基礎上去探討。明治以來日本的學術界也大體依循此法去研究,並開始使用「佛教文學」這一語彙。例如前引溫特尼玆的《印度佛教文學史》,或深浦正文的《新稿佛教文學物語》二卷(1952),即其顯例。
由於大乘佛教的「非佛說」論爭,促使大乘經典的成立與思想發展史的研究有了急速的進步,甚至將大乘經典視為文藝作品的態度也開始出現。如佐佐木月樵的《華嚴經の新しき見方》(《月樵全集》卷五所收,1928)、和辻哲郎《法華經の考察》(《心》十卷一~七號所收)等即是其例。近年被視為學術用語而使用的譬喻文學、佛傳文學、讚佛文學等詞彙,也是依據歐洲學者所採那處理佛教文獻的態度。
以佛教文學聞名的佛教文獻是︰譬喻、本生、因緣(nidāna)等類作品。這些作品是以世俗信徒為對象,具有教訓譬喻意義的故事類文獻。此外,後來興起的大乘佛教教典,也是佛教文學的重要內容。其中,就狹義的譬喻文學而言,有《撰集百緣經》(Avadānaśat-aka)、《Divyāvadāna》,以及《本生鬘》(Jātakamālā)。就編輯佛陀前生故事的「本生譚」而言,有巴利所傳的本生故事等多種;而稱為「Nidānakathā」的一群聖典也是承襲「本生譚」而編撰的故事集。
這些名為譬喻、因緣、本生的故事類,幾乎皆與佛傳有關,因此,也都屬於佛傳文學的素材。佛傳文學的代表作除了有《大事》、《方廣大莊嚴經》等書之外,還有佛教詩人馬鳴所撰的《佛所行讚》。在大乘佛教以前的讚佛文學方面,有馬鳴的《孫陀利難陀》、摩咥里制吒(Mātṛceṭa)的《一百五十讚頌》(Śatapañ-cāśatkastotra)、《四百讚佛頌》(Catuḥśatakastotra),以及戒日王所作的戲曲《龍喜記》等書。
大乘興起以後,從讚佛乘的立場而編纂的大乘經典,其編纂意趣迥異於向來的出家佛教與學派佛教所傳承的聖典。大乘經典使譬喻文學等系統形成更為進展的讚佛乘文學,因而開拓了以戲曲、文學為基礎的宗教文學的新領域。如般若、華嚴、法華、涅槃、寶積、諸經集等各經類皆屬之。除了這些佛教教典被稱為佛教文學外,論及佛教思想或大量引用佛教教典的文學作品,也被稱為佛教文學。
◎附二︰金克木《梵語文學史》第二編第五章第三節(摘錄)
佛教文學作品的成就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其中描寫了城巿社會的各方面生活,尤其是中下層人物的活動,具體反映了時代的一部分面貌。二是發展了梵書、奧義書裏已經出現的詩文併用的文學形式,以及同樣流行很久的用譬喻說理的詩歌體裁。前一方面是這類作品的一個重要成就。後一方面雖然是史詩等許多作品的共同特點,但是佛教作品具有自己的風格和內容。這兩方面的特點都是出於民間文學,正是從佛教早期的社會基礎產生的。
佛教文獻中的寓言、傳說、故事顯然來源不一,藝術加工的程度也不齊。有的只是附在經律說教中的簡短的插入成分,有的已經發展成為可以獨立的作品。在比較完整的插話或獨立作品中,有的敘述簡略,詞句公式化,只是為了說明某一教條的例證的提要。有的卻已經是文學創作,把作者所要強調的內容加以渲染,詞句經過修飾,結構也費過工夫。(中略)
整個說來,這些作品都沒有脫離這一歷史時期的特徵,和史詩一樣,只是對前一時期說來是一個很大的進步,有的作品達到了當時本類型的最高藝術水平。我們從這裏可以窺見當時的社會面貌,而且可以用我們的觀點看出作者所宣傳的思想的反面。在藝術上,它們雖往往不及後來的古典作品精緻,但保留了古典作家所不及的民間文學的樸素風格,而且有些優秀的部分是後來的同類作品所不能超過或沒有趕上的。我們要承認這些佛教作家對於印度古代文學發展的重大貢獻,肯定這一份寶貴的遺產。(中略)
這類作品譯成漢語是從三國到唐代初葉的許多印度和我國的和尚的功勞。他們所譯的原本並不是巴利語的傳本,因此編訂和敘述等等互有不同。巴利語文獻中許多故事內容都分別有大體相當的漢譯,而漢譯文獻中還包括了一些另外的作品。這些譯文反映了漢語文體的時代特徵,也或多或少保留了原作的主要風格,成為我國的文學遺產。
佛教早期經典中的詩歌在漢譯的五言(也有四言或七言的)無韻詩中失去了原詩的許多文學技巧特點,往往成為佶屈聱牙詞不達意的歌訣。但是在印度,這些說理的詩句卻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一些佛教國家裏曾有很大的影響。這些詩章的內容現在是腐朽了,不再能吸引人了,但是在當時卻帶有清新的氣息。這種廣泛使用譬喻的格言式的詩,用簡單明瞭的詞句表達在當時是新鮮的道德思想,正和婆羅門的一些那時已經陳腐而且難懂的詩句成為對照,而與史詩裏的一些格言交相輝映。這樣的體裁顯然是出於民間的歌謠、諺語,到後來一直是古典文學中幾乎不可缺少的成分。形式單純而且音調和諧因而便於記誦的,巴利語經典中的一些詩句,當時必然產生過很大的宣傳效果,至今在斯里蘭卡、緬甸、泰國、老撾等佛教國家裏為人們口頭傳誦。
在巴利語文獻中,這類詩中最流行的是編在《小部》裏的《法句經》和《經集》。這是佛教徒經常誦讀的一些經文的編集。三國時(三世紀)開始漢譯的《法句經》有四種不同譯本,內容比巴利語本多,但有些巴利語的詩漢譯中卻沒有。《經集》有五部分,前四編共有五十四篇經,第五編是包括十六部分的一篇長詩,全書共七十二篇詩體經文和部分說明背景的散文。漢譯的經由於派別不同,沒有這一個集子,但是其中多數詩散見於漢譯許多經、律、論中。這證明了它們是佛教早期流傳的作品,各派都保留了一些。
《法句經》是在上座派佛教徒中最受尊崇,傳播最廣的。巴利語本共有五二三節詩,分編入二十六品。除個別詩節外,每節是「頌」體的四句詩。內容是基本教義和道德教訓。在我國新疆曾發現《法句經》梵語本的一部分。這說明古時各傳本的語言也有不同。巴利語本開始便是確立唯心主義和業報的兩節說心是主要的,幸福和痛苦隨善心、惡心而產生,正像車輪跟隨著牲畜的蹄子,而且如影隨形。漢譯的《法句經》有三十九品(章)。開始卻是說一切都不是永恒的,有生就有滅,像陶器一樣。「如河駛流,往而不返;人命如是,逝者不還。」「常者皆盡,高者亦墮,會合有離,生者有死。」這些含有素樸辯證法思想的詩句在巴利語本中卻不見。《法句經》在巴利語文獻中有詳細的註釋,裏面說了許多故事。漢譯的《法句譬喻經》和《出曜經》也是包含了散文註釋的本子。由於派別不同,《法句經》在我國佛教徒中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
《經集》的第十六篇《吉祥經》,共十二節詩,是斯里蘭卡佛教徒經常誦讀的。這裏面扼要表達了這一派佛教關於立身處世道德要求的要點。漢譯《法句經》的最後一章〈吉祥品〉大體上相當於這一篇經,但是有所不同。漢譯本中有這樣帶進步傾向的兩節,巴利語本卻沒有︰「若不從天人,希望求僥倖,亦不禱祠神,是為最吉祥。」「一切為天下,建立大慈意,修仁安眾生,是為最吉祥。」可是巴利語本的強調出世的一節,漢譯本卻沒有︰「世間法所觸,而能心不動,無憂、染,安隱,是為最吉祥。」顯然是派別不同,思想有異,經文也就不一樣了。看來漢譯的經文包括得更廣一些。
此外,佛教文獻的文學成分中還包括一些神話性質的作品。這在巴利語文獻中較少,而在漢譯文獻中很多。這是關於佛陀和菩薩的一些傳說的加工發展。從內容性質和文學體裁說,這和另一些非佛教書籍是同類著作。
◎附三︰陳觀勝著‧古鼎儀譯〈佛教對中國文化的貢獻〉(摘譯自《Buddhism in China》)
佛教對中國文學的影響
在文學領域方面,佛教的詩歌散文混合體裁,對我國文學有很深的影響。在形式方面,佛教經典多是用白話翻譯,因此促進了白話的使用。例如禪宗的語錄,就是用一種簡單,直接的通俗流行語言寫成。更重要的是,使我國文學,加添了豐富想像的題材。
道家的文學如《莊子》,顯示出中國人不乏豐富的想像力,但是,由於傳統居主流地位的儒家經典,總是比較規矩、拘謹和著重實用,因此影響所及,這種神祕的想像便漸漸減色了。儒家所著重的是日常的道德倫理及社會責任,歷史意識很強,涉及神話、故事時便有所不足。自印度大乘經典譯出,由於印度人在文學方面具有極大的創作自由和豐富的想像力,天堂、地獄、世界,數量之多有如恒河沙數;時空之廣大,簡直不可思議。對於一般比較重現實關係的中國人來說,確能令他們眼界大開,驚異不已。佛經中的這種想像,我們可引《法華經》中的一段第七品為代表︰
「佛告諸比丘,乃經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爾時有佛名大通智勝如來。(中略)彼佛滅度已來,甚大久遠。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種,假使有人磨以為墨,過於東方千國土乃下一點,大如微塵;又過千國土復下一點。如是展轉盡地種墨。於汝等意云何︰是諸國土(中略)能得邊際知其數否﹖彼佛滅度以來,復過是數,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
面對如此豐富的想像力,中國人樂於重新運用。其中最好的例子莫過於明代的長篇巨著《西遊記》和《封神傳》。《西遊記》是一個虛構的故事,內容描述唐僧往西天取經之驚險歷程,幸得其弟子孫悟空、豬八戒等沿途保護,力伏群魔,幾經艱苦,才安然到達目的地。《封神傳》是敘述武王伐紂的故事,並有諸神參與,各自使用其精巧非凡的武器。這些故事如此奇妙,令人難以置信,因此中國人有句諺語叫「大話西遊」。另外,有些人認為若看過《封神傳》一書,他一生都會說謊話。由此可知,在大乘佛教文學的影響之下,中國人的頭腦亦變得豐富、浪漫、自由起來,從而產生明、清兩代的神魔怪異小說。
〔參考資料〕 中央民族學院編《藏族文學史》;張錫坤編《佛教與東方藝術》;方廣錩《佛教典籍百問》;胡適《白話文學史》;鄭振鐸《中國俗文學史》;孫昌武《唐代文學與佛教》;深浦正文《佛教文學物語》、《佛教文學概論》;加地哲定《中國佛教文學研究》;M. Winternitz著‧中野義照(等)譯《佛教文獻》。
位於甘肅安西縣南約七十公里的山峽中。由於窟中雕、繪佛像數以萬計,故又名萬佛峽。其開鑿年代,從中心柱形制的洞窟與第二十五洞前室天王壁上的「光化三年」(900)題記推斷,當為隋、唐以前。現存洞窟東崖三十窟、西崖十一窟,共計四十一窟,保存壁畫達千餘平方公尺,彩塑百餘身。壁畫內容及藝術風格,與敦煌莫高窟大體相同。其中第二十五洞的大幅西方淨土、彌勒淨土圖畫,具有吳道子一派風格,堪稱唐代壁畫的精品。另外,五代、宋初、西夏與元代壁畫,除了承襲前代題材之外,又增加水月觀音及密宗曼荼羅等新內容,為前代所罕見,風格亦不相同;尤其西夏洞窟中唐僧取經故事的壁畫,孫悟空已以猴像出現,較《西遊記》早三百餘年。
〔參考資料〕 牧田諦亮(等)編《敦煌と中國佛教》。
ㄅㄧˋ ㄇㄚˇ ㄨㄣ
明吳承恩為《西遊記》小說人物孫悟空創造的官職。相傳猴子可以避馬瘟,因此吳承恩利用同音字「弼」、「溫」而命名。《西遊記.第四回》:「玉帝傳旨道:『就除他做個弼馬溫罷!』」
ㄅㄧㄢˋ ㄅㄨˋ ㄔㄨ ㄏㄨㄚ ㄧㄤˋ
耍不出其他把戲、花樣。即技窮。如:「諒你是孫悟空再世,也變不出花樣來。」
ㄆㄧ ㄨㄣˊ
上級簽發下來捉拿人犯的官文。猶今之拘票。《西遊記.第三回》:「只見那美猴王睡裡見兩人拿一張批文,上有『孫悟空』三字,走近身,不容分說,套上繩,就把美猴王的魂靈兒索了去,踉踉蹌蹌,直帶到一座城邊。」《儒林外史.第一三回》:「公孫知道,大怒,報了秀水縣,出批文拿了回來。」
ㄇㄛˊ ㄏㄜˊ ㄌㄨㄛˊ, 1.陰曆七月七日,用來供奉的小偶人。也作「魔合羅」。
2.比喻受人喜愛的人物。元.楊訥《西游記.第一九齣》:「小鬼!對恁公主說,大唐三藏國師摩合羅俊徒弟孫悟空來求見。」也作「魔合羅」。
ㄈㄚˇ ㄇㄧㄥˊ
出家為僧、道時另取的名字。《西遊記.第一回》:「排到你,正當『悟』字。與你起個法名叫做『孫悟空』,好麼?」《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今年纔十八歲,法名妙玉。」也稱為「法號」、「戒名」。
ㄉㄚˋ ㄕㄥˋ, 1.出類拔萃,道全德備的人。《荀子.哀公》:「所謂大聖者,知通乎大道,應變而不窮,辨乎萬物之情性者也。」
2.佛的尊號。
3.孫悟空。明吳承恩小說《西遊記》中的人物。因其號為齊天大聖,故簡稱為「大聖」。《聊齋志異.卷一一.齊天大聖》:「入殿瞻仰,神猴首人身,蓋齊天大聖孫悟空云。」
ㄉㄚˋ ㄕㄥˋ ㄧㄝˊ
明吳承恩小說《西遊記》中的人物孫悟空。在書中被描寫成具有人性,而又機伶可愛的猴子。護衛唐僧西天取經,歷經諸多危難挫折,最後達成任務,功德圓滿,召入天界,封為「鬥戰勝佛」。民間希望他能顯神通,收伏在人間作怪的妖魔,因而建廟奉祀。因他在書中的封號為「齊天大聖」,而尊稱為「大聖爺」。
ㄊㄧˊ ㄏㄨˊ ㄍㄨㄢˋ ㄉㄧㄥˇ
將牛奶中精煉出來的乳酪澆到頭上。佛家以此比喻灌輸智慧,使人得到啟發,澈底醒悟。《西遊記.第三一回》:「那沙僧一聞孫悟空的三個字,好便是醍醐灌頂,甘露滋心。」《紅樓夢.第六三回》:「寶玉聽了,如醍醐灌頂,噯喲了一聲,方笑道:『怪道我們家廟說是鐵檻寺呢,原來有這一說。』」亦可比喻令人感到清涼舒適。
ㄋㄠˋ ㄊㄧㄢ ㄍㄨㄥ
戲曲劇目。隋唐故事戲。描寫西遊記裡的孫悟空因未被邀請參加王母的蟠桃宴,乃偷蟠桃、盜御酒,又入兜率宮盜食老君金丹,逕回花果山。玉帝大怒,乃派遣李天王率十萬神兵往擒孫悟空,卻仍為孫悟空所敗。
ㄋㄧㄝ ㄌㄨㄥˋ, 1.用指頭把弄。如:「這泥巴經過他一陣捏弄後,竟成了孫悟空的模樣兒!」
2.虛構假造。如:「你不可胡亂的捏弄事實,興風作浪。」也作「捏造」。
ㄍㄢ ㄌㄨˋ ㄗ ㄒㄧㄣ
甘美的露水滋潤心脾,比喻心中的苦悶煩惱得到解脫,使人神清氣爽,渾身暢快。《西遊記.第三一回》:「那沙僧一聞孫悟空的三個字,好便似醍醐灌頂,甘露滋心。」
ㄏㄡˊ ㄒㄧˋ, 1.用猴子表演的馴獸節目。在魏晉南北朝時已很盛行。由演員指揮已馴服的猴子做穿衣 、脫衣、翻筋斗、騎羊奔馳等動作。與猴子一起表演的尚有羊、狗、熊等動物。
2.泛指以孫悟空為主角的戲曲劇目。如《鬧天宮》、《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等劇。
ㄏㄨㄚ ㄍㄨㄛˇ ㄕㄢ
明吳承恩小說《西遊記》中,蘊育孫悟空的地方。《西遊記.第一回》:「臣奉旨觀聽金光之處,乃東勝神洲海東傲來小國之界,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石產一卵,見風化一石猴。」
ㄏㄨㄚˋ ㄕㄣ, 1.佛、菩薩為教化眾生而顯現的生命形態。《西遊記.第一七回》:「爾時菩薩迺以廣大慈 悲,無邊法力,億萬化身,以心會意,以意會身,恍惚之間,變作凌虛仙子。」
2.抽象觀念的具體形象。如:「警察是正義的化身。」《老殘遊記.第一一回》:「如有一個上帝,則一定有一個『勢力尊者』,要知道上帝同阿修羅都是『勢力尊者』的化身」。
3.變換身形。如:「孫悟空擁有七十二種變化的法力,能化身為各種人物。」
ㄐㄧㄢˇ ㄩㄝˋ, 1.查看。《北史.卷六七.唐永傳》:「周文初不信之,然欲明其虛實,密遣使檢閱之,唯見墳籍而已。」《西遊記.第三回》:「另有個簿子,悟空親自檢閱,直到那魂字一千三百五十號上,方注著孫悟空名字。」
2.軍隊的檢查校閱。
ㄐㄧㄣ ㄍㄨ ㄅㄤˋ
元吳承恩《西遊記》中主角孫悟空所持的兵器。原為大禹治水時,定江海深淺的一塊神鐵,重一萬三千五百斤,可大可小,兩端套有金箍,中間為一段烏鐵,上刻「如意金箍棒」,是一件十分厲害的特殊武器。《紅樓夢.第五四回》:「只見孫行者駕著筋斗雲來了,看見九個魂,便要拿金箍棒打,嚇得九個魂忙跪下央求。」《老殘遊記.第六回》:「總有一天碰著大聖不高興的時候,舉起『金箍棒』來給他一棒,那他就受不住了!」
ㄐㄧㄣ ㄍㄨㄥ, 1.道教中以為「真鉛生庚,庚辛為金」,故稱鉛為「金公」。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八.金石部.鉛》:「釋名:金公。時珍曰:『神仙家折其字為金公。』」
2.在《西遊記》一書中指孫悟空。《西遊記.第二二回》:「先將嬰兒奼女收,後把木母金公 放。」
ㄐㄧㄣ ㄑㄧㄢˊ ㄅㄠˋ, 1.動物名。哺乳綱食肉目。外形似貓,奔跑速度快,肉食性。因其毛色黃褐,且花紋圓斑似錢,故稱為「金錢豹」。
2.戲曲劇目。隋唐故事戲。內容敘述金錢豹占據紅梅山,欲強娶鄉紳郭洪之女,唐僧等尋宿,知其事,孫悟空、豬八戒分別幻化丫環及郭女擬捉豹,豹設飛叉陣以困孫,孫悟空請天兵降豹。在平劇、秦腔、同州梆子中皆有此劇目。
ㄐㄧㄣ ㄉㄡˇ ㄩㄣˊ
明代吳承恩所著《西遊記》中,孫悟空飛行時所乘的雲。《西遊記.第七回》:「在第一柱子根下撒了一泡猴尿,翻轉觔斗雲,徑回本處。」也作「筋斗雲」。
ㄐㄧㄣ ㄉㄡˇ ㄩㄣˊ
明代吳承恩所著《西遊記》中,孫悟空飛行時所乘的雲。《紅樓夢.第五四回》:「只見孫行者駕著筋斗雲來了。」也作「觔斗雲」。
ㄐㄧㄣˇ ㄍㄨ ㄓㄡˋ
明吳承恩《西遊記》中觀音菩薩傳授給唐僧的咒語,可將套在孫悟空頭上的金箍縮緊,使他頭痛難忍。後比喻使人煩惱、不自在的話。《十二樓.三與樓.第一回》:「那些放帳的人少不得一齊逼討,念起『緊箍咒』來,不怕他不尋頭路。」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