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寶卷為一種由唐代「變文」直接衍生之講唱文學。約產生於宋元之際,而流行於明武宗正德年間(1506~1521)至清末民初。宋真宗時,明禁僧侶講唱變文,變文乃變成「談經」、「說經」、「說參請」等形式,亦即講唱變文之變相發展,寶卷亦因之應運產生。寶卷之結構內容與變文大同小異,大多採用通俗易曉之語言,配合音樂,加以講唱,以求通俗化。其所講唱者,有以因果報應、佛道故事為主之佛教寶卷,亦有以民間故事、神道故事等為主之非佛教寶卷。 相傳香山寶卷為最初者,係由宋代普明禪師所作。而實際可考者,以香山寶卷、銷釋真空寶卷、目連救母出離地獄升天寶卷為最早。佛教之寶卷,可分為勸世經文與佛教故事二類。初期似以勸世經文為多,故寶卷往往被稱為經。如藥師本願功德寶卷,即是全演藥師本願經而不細述故事。非佛教之寶卷,較著名者有珍珠塔寶卷、孟姜女寶卷、英台寶卷等。 敘述佛教故事之寶卷甚為民間所歡迎,目連救母出離地獄升天寶卷即為最佳之例證。另有目連寶卷(異於升天寶卷)、香山寶卷、劉香女寶卷、魚籃觀音寶卷、妙英寶卷等,或敘述菩薩修道度世,或言民間善男信女修行之經過,於婦女最具影響力。 「寶卷」一詞,僅為此類書之總稱,其個別之書名,未必有寶卷二字,有單稱「卷」、「經」者,亦有稱為真經、科儀、寶懺、寶傳者。宣講寶卷,稱為「宣卷」。宣卷之時,必先焚香請佛,含有濃厚之宗教色彩,而異於一般之講唱彈詞。 寶卷之體例,以韻文為主,以散文為補充說明。通常每本分為二十四品,每品中又穿插下列四部分:(一)儀式部分,開頭與結尾均須焚香迎請、恭送佛菩薩神靈,此時所唱之偈贊有開經偈、焚香贊、收經偈。(二)說白部分,於每品之韻文前,以口語化之散文說白。(三)吟誦部分,為寶卷之常體,一般多用七言或十言之韻文吟誦之。(四)歌唱部分,以詞牌或曲牌譜曲,加插於每品之中或每品之末。較常用者有駐雲飛、黃鶯兒、山坡羊、雁兒落、傍妝臺等曲牌,或配以梆子腔、十字亂彈調,以便於誦唱。 寶卷往往被用作民間祕密宗教、祕密結社之組織工具,如明代白蓮教、羅教、弘陽教、聞香教等民間宗教均以寶卷作為奉持之經卷,故寶卷之流傳經常遭受政治力量之禁壓。現存之作品不多,據近人之搜集,總數約僅百本而已。〔中國俗文學史(鄭振鐸)、寶卷の研究(澤田瑞穗)〕 p67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