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_1_-舍梨子相應品象跡喻經(第30經)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舍梨子告諸比丘:「諸賢!若有無量善法,彼一切法皆四聖諦所攝,來入四聖諦中,謂四聖諦於一切法最為第一。所以者何?攝受一切眾善法故。諸賢!猶如諸畜之跡,象跡為第一。所以者何?彼象跡者最廣大故。如是,諸賢!無量善法,彼一切法皆四聖諦所攝,來入四聖諦中,謂四聖諦於一切法最為第一。云何為四?謂苦聖諦,苦習ⓒ、苦滅、苦滅道聖諦。諸賢!云何苦聖諦?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所求不得苦、略五盛陰ⓓ苦。
「諸賢!云何五盛陰ⓔ?謂色盛陰,覺、想、行、識盛陰。諸賢!云何色盛陰?謂有色,彼一切四大ⓕ①及四大造②。諸賢!云何四大?謂地界ⓖ,水ⓗ、火ⓘ、風界ⓙ。諸賢!云何地界?諸賢!謂地界有二,有內ⓚ地界,有外ⓛ地界。諸賢!云何內地界?謂內身中在,內所攝堅,堅ⓜ性住,內之所受。此為云何?謂髮、毛、爪ⓝ、齒、麤細皮膚、肌肉、筋、骨、心、腎、肝、肺、脾ⓞ、腸、胃ⓟ、糞,如是比此身中餘在,內所攝,堅ⓠ性住,內之所受,諸賢!是謂內地界。諸賢!外地界者,謂大是,淨是,不憎惡是。諸賢!有時水災,是時滅外地界。
「諸賢!此外地界極大,極淨,極不憎惡,是無常法、盡法、衰法、變易之法,況復此身暫住,為愛所受③?謂不多聞愚癡凡夫而作此念:『是我,是我所,我是彼所。』多聞聖弟子不作此念:『是我,是我所,我是彼所。』彼云何作是念?若有他人罵詈、捶打、瞋恚責數者,彼作是念:『我生此苦,從因緣生,非無因緣。云何為緣?緣苦更樂。』彼觀此更樂無常,觀覺、想、行、識無常,彼心緣界住止、合一、心定、不移動④。彼於後時他人來語柔辭軟言者,彼作是念:『我生此樂,從因緣生,非無因緣。云何為緣?緣樂更樂。』彼觀此更樂無常,觀覺、想、行、識、無常,彼心緣界住,止合一心,定不移動。彼於後時,若幼少、中年、長老來行不可事,或以拳扠⑤,或以石擲,或刀杖加,彼作是念:『我受此身,色法麤質,四大之種,從父母生,飲食長養,常衣被覆,坐臥按摩,澡浴強忍,是破壞法,是滅盡法,離散之法,我因此身致拳扠、石擲及刀杖加。』由是之故,彼極精勤而不懈怠,正身正念,不恚ⓡ不癡,安定一心,彼作是念:『我極精勤而不懈怠,正身正念,不恚[*]不癡,安定一心,我受此身,應致拳扠、石擲及刀杖加,但當精勤學世尊法。』
「諸賢!世尊亦如是說:『若有賊來,以利刀鋸,節節解身。若汝為賊以利刀鋸節節解身時,或心變易,或惡語言者,汝則衰退。汝當作是念:「若有賊來,以利刀鋸節節解我身者,因此令我心不變易,不惡語言,當為彼節節解我身者起哀愍心,為彼人故,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諸賢!彼比丘若因佛、法、眾,不住善相應捨⑥者,諸賢!彼比丘應慚愧羞厭,我於利無利,於德無德,謂我因佛、法、眾,不住善相應捨。諸賢!猶如初迎新婦,見其姑嫜⑦,若見夫主,則慚愧羞厭。諸賢!當知比丘亦復如是,應慚愧羞厭,我於利無利,於德無德,謂我因佛、法、眾,不住善相應捨,彼因慚愧羞厭故,便住善相應捨,是妙息寂,謂捨一切有,離愛ⓢ、無欲、滅盡無餘。諸賢!是謂比丘一切大學。
「諸賢!云何水界?諸賢!謂水界有二,有內水界,有外水界。諸賢!云何內水界?謂內身中在,內所攝水,水性潤,內之所受。此為云何?謂腦、腦根ⓣ,淚、汗、涕、唾、膿、血、肪、髓、涎、膽、小便,如是比此身中餘在,內所攝水,水性潤,內之所受,諸賢!是謂內水界。諸賢!外水界者,謂大是,淨是,不憎惡是ⓤ,諸賢!有時火災,是時滅外水界。
「諸賢!此外水界極大,極淨,極不憎惡,是無常法、盡法、衰法、變易之法,況復此身暫住,為愛所受?謂不多聞愚癡凡夫而作此念:『是我,是我所,我是彼所。』多聞聖弟子不作此念:『是我,是我所,我是彼所。』彼云何作是念?若有他人罵詈、捶打、瞋恚責數者,便作是念:『我生此苦,從因緣生,非無因緣。云何為緣?緣苦更樂。』彼觀此更樂無常,觀覺、想、行、識無常,彼心緣界住,止合一心,定不移動。彼於後時,他人來語柔辭軟言者,彼作是念:『我生此樂,從因緣生,非無因緣。云何為緣?緣樂更樂。』彼觀此更樂無常,觀覺、想、行、識無常,彼心緣界住,止合一心,定不移動。彼於後時,若幼少、中ⓥ年、長老來行不可事,或以拳扠,或以石擲,或刀杖加,彼作是念:『我受此身,色法麤質,四大之種,從父母生,飲食長養,常衣被覆,坐臥按摩,澡浴強忍,是破壞法,是滅盡法,離散之法,我因此身致拳扠、石擲及刀杖加。』由是之故,彼極精勤而不懈怠,正身正念,不恚[*]不癡,安定一心,彼作是念:『我極精勤而不懈怠,正身正念,不恚[*]不癡,安定一心,我受此身應致拳扠、石擲及刀杖加,但當精勤學世尊法。』
「諸賢!世尊亦如是說:『若有賊來,以利刀鋸,節節解身。若汝為賊以利刀鋸節節解身時,或心變易,或惡語言者,汝則衰退。汝當作是念:「若有賊來,以利刀鋸節節解我身者,因此令我心不變易,不惡語言,當為彼節節解我身者起哀愍心,為彼人故,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諸賢!彼比丘若因佛、法、眾,不住善相應捨者,諸賢!彼比丘應慚愧羞厭,我於利無利,於德無德,謂我因佛、法、眾,不住善相應捨。諸賢!猶如初迎新婦,見其姑嫜,若見夫主,則慚愧羞厭。諸賢!當知比丘亦復如是,應慚愧羞厭,我於利無利,於德無德,謂我因佛、法、眾,不住善相應捨,彼因慚愧羞厭故,便住善相應捨,是妙息寂,謂捨一切有,離愛、無欲,滅盡無餘。諸賢!是謂比丘一切大學。
「諸賢!云何火界?諸賢!謂火界有二,有內火界,有外火界。諸賢!云何內火界?謂內身中在,內所攝火,火性熱,內之所受。此為云何?謂暖身、熱身、煩悶、溫壯、消化飲食,如是比此身中餘在,內所攝火,火性熱,內之所受,諸賢!是謂內火界。諸賢!外火界者,謂大是,淨是,不憎惡是。諸賢!有時外火界起,起已燒村邑、城郭、山林、曠野,燒彼已,或至道、至水,無受而滅。諸賢!外火界滅後,人民求火,或鑽木截竹,或以珠燧。
「諸賢!此外火界極大,極淨,極不憎惡,是無常法、盡法、衰法、變易之法,況復此身暫住,為愛所受?謂不多聞愚癡凡夫而作此念:『是我,是我所,我是彼所。』多聞聖弟子不作此念:『是我,是我所,我是彼所。』彼云何作是念?若有他人罵詈、捶打、瞋恚責數者,便作是念:『我生此苦,從因緣生,非無因緣。云何為緣?緣苦更樂。』彼觀此更樂無常,觀覺、想、行、識無常,彼心緣界住,止合一心,定不移動。彼於後時,他人來語柔辭軟言者,彼作是念:『我生此樂,從因緣生,非無因緣。云何為緣?緣樂更樂。』彼觀此更樂無常,觀覺、想、行、識無常,彼心緣界住,止合一心,定不移動。彼於後時,若幼少、中年、長老來行不可事,或以拳扠,或以石擲,或刀杖加,彼作是念:『我受此身,色法麤質,四大之種,從父母生,飲食長養,常衣被覆,坐臥按摩,澡浴強忍,是破壞法,是滅盡法,離散之法,我因此身致拳扠、石擲及刀杖加。』由是之故,彼極精勤而不懈怠,正身正念,不恚[*]不癡,安定一心,彼作是念:『我極精勤而不懈怠,正身正念,不恚[*]不癡,安定一心,我受此身應致拳扠、石擲及刀杖加,但當精勤學世尊法。』
「諸賢!世尊亦如是說:『若有賊來,以利刀鋸,節節解身。若汝為賊以利刀鋸節節解身時,或心變易,或惡語言者,汝則衰退。汝當作是念:「若有賊來,以利刀鋸節節解我身者,因此令我心不變易,不惡語言,當為彼節節解我身者起哀愍心,為彼人故,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諸賢!彼比丘若因佛、法、眾,不住善相應捨者,諸賢!彼比丘應慚愧羞厭,我於利無利,於德無德,謂我因佛、法、眾,不住善相應捨。諸賢!猶如初迎新婦,見其姑嫜,若見夫主,則慚愧羞厭。諸賢!當知比丘亦復如是,應慚愧羞厭,我於利無利,於德無德,謂我因佛、法、眾,不住善相應捨,彼因慚愧羞厭故,便住善相應捨,是妙息寂,謂捨一切有,離愛、無欲,滅盡無餘。諸賢!是謂比丘一切大學。
「諸賢!云何風界?諸賢!謂風界有二,有內風界,有外風界。諸賢!云何內風界?謂內身中在,內所攝風,風性動,內之所受。此為云何?謂上風、下風、腹風、行風、掣縮風、刀風、躋ⓦ風、非道風、節節行風⑧、息出風、息入風⑨,如是比此身中餘在,內所攝風,風性動,內之所受,諸賢!是謂內風界。諸賢!外風界者,謂大是,淨是,不憎惡是。諸賢!有時外風界起,風界起時撥ⓧ,屋拔樹,崩山,山巖撥[*]已便止,纖毫不動。諸賢!外風界止後,人民求風,或以其扇,或以哆邏ⓨ葉,或以衣求風。
「諸賢!此風界極大,極淨,極不憎惡,是無常法、盡法、衰法、變易之法,況復此身暫住,為愛所受?謂不多聞愚癡凡夫而作此念:『是我,是我所,我是彼所。』多聞聖弟子不作此念:『是我,是我所,我是彼所。』彼云何作是念?若有他人罵詈、捶打、瞋恚責數者,便作是念:『我生此苦,從因緣生,非無因緣。云何為緣?緣苦更樂。』彼觀此更樂無常,觀覺、想、行、識無常,彼心緣界住,止合一心,定不移動。彼於後時,他人來語柔辭軟言者,彼作是念:『我生此樂,從因緣生,非無因緣。云何為緣?緣樂更樂。』彼觀此更樂無常,觀覺、想、行、識無常,彼心緣界住,止合一心,定不移動;彼於後時,若幼少、中年、長老來行不可事,或以拳扠,或以石擲,或刀杖加,彼作是念:『我受此身,色法麤質,四大之種,從父母生,飲食長養,常衣被覆,坐臥按摩,澡浴強忍,是破壞法,是滅盡法,離散之法,我因此身致拳扠、石擲及刀杖加。』由是之故,彼極精勤而不懈怠,正身正念,不恚[*]不癡,安定一心,彼作是念:『我極精勤而不懈怠,正身正念,不恚[*]不癡,安定一心,我受此身應致拳扠、石擲及刀杖加,但當精勤學世尊法。』
「諸賢!世尊亦如是說:『若有賊來,以利刀鋸,節節解身。若汝為賊以利刀鋸節節解身時,或心變易,或惡語言者,汝則衰退。汝當作是念:「若有賊來,以利刀鋸節節解我身者,因此令我心不變易,不惡語言,當為彼節節解我身者起哀愍心,為彼人故,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諸賢!彼比丘若因佛、法、眾,不住善相應捨者,諸賢!彼比丘應慚愧羞厭,我於利無利,於德無德,謂我因佛、法、眾,不住善相應捨。諸賢!猶如初迎新婦,見其姑嫜,若見夫主,則慚愧羞厭。諸賢!當知比丘亦復如是,應慚愧羞厭,我於利無利,於德無德,謂我因佛、法、眾,不住善相應捨,彼因慚愧羞厭故,便住善相應捨,是妙息寂,謂捨一切有,離愛、無欲,滅盡無餘。諸賢!是謂比丘一切大學。
「諸賢!猶如因材木,因泥土,因水草,覆裹於空,便生屋名。諸賢!當知此身亦復如是,因筋骨,因皮膚,因肉血,纏裹於空,便生身名。諸賢!若內眼處⑩壞者,外色便不為光明所照,則無有念⑪,眼識不得生。諸賢!若內眼處不壞者,外色便為光明所照,而便有念,眼識得生。諸賢!內眼處及色,眼識知外色,是屬色陰。若有覺是覺陰,若有想是想陰,若有思是思陰,若有識是識陰,如是觀陰合會。
「諸賢!世尊亦如是說:『若見緣起便見法,若見法便見緣起。』所以者何?諸賢!世尊說五盛陰從因緣生,色盛陰,覺、想、行、識盛陰。諸賢!若內耳、鼻、舌、身、意處壞者,外法便不為光明所照,則無有念,意識不得生。諸賢!若內意處⑫不壞者,外法便為光明所照而便有念,意識得生。諸賢!內意處及法,意識知外色法,是屬色陰。若有覺是覺陰,若有想是想陰,若有思是思陰,若有識是識陰,如是觀陰合會。諸賢!世尊亦如是說:『若見緣起便見法,若見法便見緣起。』所以者何?諸賢!世尊說五盛陰從因緣生,色盛陰,覺、想、行、識盛陰,彼厭此過去、未來、現在五盛陰,厭已便無欲,無欲已便解脫,解脫已便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諸賢!是謂比丘一切大學。」
尊者舍梨子所說如是。彼諸比丘聞尊者舍梨子所說,歡喜奉行。
象跡喻經第十竟ⓩ(三千八百六十七字)Ⓐ
[校勘]
ⓐ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明本無「初一日誦」四字。
ⓒ 「習」,元、明二本作「集」。
ⓓ 「五盛陰」,巴利本作 Pañca upādānakkhandā。
ⓔ 大正藏在「陰」字之後有一「苦」字,今依據高麗藏刪去。
ⓕ 「四大」,巴利本作 Cattāri mahābhūtāni。
ⓖ 「地界」,巴利本作 Paṭhavīdhātu。
ⓗ 「水界」,巴利本作 āpodh。
ⓘ 「火界」,巴利本作 tejodh。
ⓙ 「風界」,巴利本作 vāyodh。
ⓚ 「內」,巴利本作 Ajjhattikā。
ⓛ 「外」,巴利本作 bāhirā。
ⓜ 「堅」,宋、元、明三本作「豎」。
ⓝ 「爪」,宋、元二本作「脾」。
ⓞ 「肺脾」,宋、元、明三本作「脾肺」。
ⓟ 「胃」,大正藏原為「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胃」。
ⓠ 「堅」,宋、元、明三本作「堅豎」。
ⓡ 「恚」,大正藏原為「忘」,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恚」。
ⓢ 「愛」,宋、元、明三本作「受」。
ⓣ 「腦根」,元、明二本作「脂眼」。
ⓤ 「是」,宋、元、明三本作「是謂」。
ⓥ 「少中」,明本作「中少」。
ⓦ 「躋」,宋本作「𮛣」,元、明二本作「𨄯」。
ⓧ 「撥」,宋、元、明三本作「發」。[*]
ⓨ 「哆邏」,宋本作「多羅」。
ⓩ 明本無「象跡喻經第十竟」七字。
Ⓐ 宋、元、明三本無「三千八百六十七字」八字。
[註解]
① 四大:古代印度人認為一切物質及物理現象,有四種組成:地大(堅固性)、水大(濕潤性)、火大(溫熱性)、風大(移動性)。
② 四大造:由「四大」所造成的各種物質及物理現象。
③ 為愛所受:因為貪愛而執著(身體)。
④ 心緣界住止、合一、心定、不移動:保持正念在觀察四大的因緣變化上。??
⑤ 拳扠:用拳頭打。「扠」讀音同「叉」,打、交手的意思。
⑥ 善相應捨:善所依止的捨,即六根對六境時既不貪著也不嫌惡的平靜。
⑦ 姑嫜:丈夫的父母。
⑧ 上風、下風、腹風、行風、掣縮風、刀風、躋風、非道風、節節行風:往上移動(例如形成聲音)的風、往下移動的風、腹部(例如消化系統蠕動)的風、走遍全身的風、收縮(例如貶眼)的風、支解體內組織(例如人將死時)的風、跳躍伸展(移動關節)的風、不正常的風、行走於四肢的風。「風」代表移動性。「掣」讀音同「撤」,牽制的意思。「躋」讀音同「機」,登上、升上的意思。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上行風、下行風、腹部中的風、腹腔中的風、隨行於四肢的風」。
⑨ 息出風、息入風:呼氣、吸氣。
⑩ 內眼處:內在的眼入處,即「眼根」。
⑪ 則無有念:則沒有對應的起心動念。又譯為「作意」。
⑫ 內意處:內在的意入處,即「意根」。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本經所說的實修重點
- 正觀色身(四界分別觀):
- 人有五陰;
- 色陰可分為四大:地、水、火、風;
- 地界可分為內、外;
- 內地界有種種器官,外地界是廣大乾淨的、不會憎惡的,也會受到大水而滅去;
- 連外界的地界都是無常的,何況是我這無常的的色身呢?
- 修行到一定程度:
- 修行者因此不再愛著身體;
- 如果自己的身體被攻擊/有人奉承,會發現自己的感受都是由觸而來,觸是無常的,受想行識是無常的,以這樣的觀察,心便是:「心緣界住止、合一、心定、不移動。」
- 後續修行者如果被攻擊:
- 自己的身體如果被攻擊,修行者會想:我的身體是四大組成,從父母生,需要飲食、洗澡來維持,但身體卻不斷地壞滅,我也因為有這身體才會遭到攻擊。
- 修行者因為有上述想法,而更勤修行正念,思考:「我因為有此身體導致攻擊,我要更加努力修行佛法」。
- 對攻擊自己身體的人修慈無量心。
- 如果修行者見到佛法僧沒有起善相應捨的心,應該要自己慚愧,慚愧後便住善相應捨,這樣便能離愛、無欲、滅盡。
- 正觀色身(四界分別觀):
- 「四界分別觀」和「慈無量心」
本經提到「四界分別觀」及「慈無量心」這兩種修行方法。
「四界分別觀」是以智慧分別觀察身體的構成成分如地大(堅固性)、水大(濕潤性)、火大(溫熱性)、風大(移動性),和構成外在物質的成分並沒有不同,其實身體中無我。
「慈無量心」的修法要發起慈心(願給眾生安樂的心),讓慈心沒有限制、沒有邊際,以無邊無際的慈心遍滿十方,最終超越人、我的界限,平等沒有分別,所以稱為「無量」。
修行人受到惡人攻擊時,先從理智分析身體如同外物,由「四界分別觀」而轉念不起瞋恨心。另一方面,一般人不會因為理智分析就不起瞋恨心,因此也可修「慈無量心」來對治瞋恨心,讓情感能夠平衡。
- 善相應捨
本經說到:「便住善相應捨,是妙息寂,謂:捨一切有,離愛、無欲、滅盡無餘,諸賢!是謂:比丘一切大學。」
「善相應捨」即是修「捨覺支」的平等捨,在六根觸對六境時,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嚐味、身覺觸、意知法時,或是可意的,或是不可意的,起平等捨的純然覺知,如實諦觀生滅,不為外境所動,不會因此起貪、起瞋,這就是「善相應捨」。如《雜阿含經》卷九第254經所說:「六入處常對,不能動其心。心常住堅固,諦觀法生滅。」
「善相應捨」修行成就時,即是阿羅漢的「六常行」,如《雜阿含經》卷十三第342經:「有六常行。云何為六?若比丘眼見色,不苦、不樂,捨心住正念正智。」如實知見一切法,於順逆境不動貪瞋的生死自在,即是正念正智住「善相應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