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_1_-舍梨子相應品象跡喻經(第30經)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舍梨子告諸比丘:「諸賢!若有無量善法,彼一切法皆四聖諦所攝,來入四聖諦中,謂四聖諦於一切法最為第一。所以者何?攝受一切眾善法故。諸賢!猶如諸畜之跡,象跡為第一。所以者何?彼象跡者最廣大故。如是,諸賢!無量善法,彼一切法皆四聖諦所攝,來入四聖諦中,謂四聖諦於一切法最為第一。云何為四?謂苦聖諦,苦習、苦滅、苦滅道聖諦。諸賢!云何苦聖諦?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所求不得苦、略五盛陰苦。

「諸賢!云何五盛陰?謂色盛陰,覺、想、行、識盛陰。諸賢!云何色盛陰?謂有色,彼一切四大四大造。諸賢!云何四大?謂地界,水、火、風界。諸賢!云何地界?諸賢!謂地界有二,有內地界,有外地界。諸賢!云何內地界?謂內身中在,內所攝堅,堅性住,內之所受。此為云何?謂髮、毛、爪、齒、麤細皮膚、肌肉、筋、骨、心、腎、肝、肺、脾、腸、胃、糞,如是比此身中餘在,內所攝,堅性住,內之所受,諸賢!是謂內地界。諸賢!外地界者,謂大是,淨是,不憎惡是。諸賢!有時水災,是時滅外地界。

「諸賢!此外地界極大,極淨,極不憎惡,是無常法、盡法、衰法、變易之法,況復此身暫住,為愛所受?謂不多聞愚癡凡夫而作此念:『是我,是我所,我是彼所。』多聞聖弟子不作此念:『是我,是我所,我是彼所。』彼云何作是念?若有他人罵詈、捶打、瞋恚責數者,彼作是念:『我生此苦,從因緣生,非無因緣。云何為緣?緣苦更樂。』彼觀此更樂無常,觀覺、想、行、識無常,彼心緣界住止、合一、心定、不移動。彼於後時他人來語柔辭軟言者,彼作是念:『我生此樂,從因緣生,非無因緣。云何為緣?緣樂更樂。』彼觀此更樂無常,觀覺、想、行、識、無常,彼心緣界住,止合一心,定不移動。彼於後時,若幼少、中年、長老來行不可事,或以拳扠,或以石擲,或刀杖加,彼作是念:『我受此身,色法麤質,四大之種,從父母生,飲食長養,常衣被覆,坐臥按摩,澡浴強忍,是破壞法,是滅盡法,離散之法,我因此身致拳扠、石擲及刀杖加。』由是之故,彼極精勤而不懈怠,正身正念,不恚不癡,安定一心,彼作是念:『我極精勤而不懈怠,正身正念,不恚[*]不癡,安定一心,我受此身,應致拳扠、石擲及刀杖加,但當精勤學世尊法。』

「諸賢!世尊亦如是說:『若有賊來,以利刀鋸,節節解身。若汝為賊以利刀鋸節節解身時,或心變易,或惡語言者,汝則衰退。汝當作是念:「若有賊來,以利刀鋸節節解我身者,因此令我心不變易,不惡語言,當為彼節節解我身者起哀愍心,為彼人故,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諸賢!彼比丘若因佛、法、眾,不住善相應捨者,諸賢!彼比丘應慚愧羞厭,我於利無利,於德無德,謂我因佛、法、眾,不住善相應捨。諸賢!猶如初迎新婦,見其姑嫜,若見夫主,則慚愧羞厭。諸賢!當知比丘亦復如是,應慚愧羞厭,我於利無利,於德無德,謂我因佛、法、眾,不住善相應捨,彼因慚愧羞厭故,便住善相應捨,是妙息寂,謂捨一切有,離愛、無欲、滅盡無餘。諸賢!是謂比丘一切大學。

「諸賢!云何水界?諸賢!謂水界有二,有內水界,有外水界。諸賢!云何內水界?謂內身中在,內所攝水,水性潤,內之所受。此為云何?謂腦、腦根,淚、汗、涕、唾、膿、血、肪、髓、涎、膽、小便,如是比此身中餘在,內所攝水,水性潤,內之所受,諸賢!是謂內水界。諸賢!外水界者,謂大是,淨是,不憎惡是,諸賢!有時火災,是時滅外水界。

「諸賢!此外水界極大,極淨,極不憎惡,是無常法、盡法、衰法、變易之法,況復此身暫住,為愛所受?謂不多聞愚癡凡夫而作此念:『是我,是我所,我是彼所。』多聞聖弟子不作此念:『是我,是我所,我是彼所。』彼云何作是念?若有他人罵詈、捶打、瞋恚責數者,便作是念:『我生此苦,從因緣生,非無因緣。云何為緣?緣苦更樂。』彼觀此更樂無常,觀覺、想、行、識無常,彼心緣界住,止合一心,定不移動。彼於後時,他人來語柔辭軟言者,彼作是念:『我生此樂,從因緣生,非無因緣。云何為緣?緣樂更樂。』彼觀此更樂無常,觀覺、想、行、識無常,彼心緣界住,止合一心,定不移動。彼於後時,若幼少、中年、長老來行不可事,或以拳扠,或以石擲,或刀杖加,彼作是念:『我受此身,色法麤質,四大之種,從父母生,飲食長養,常衣被覆,坐臥按摩,澡浴強忍,是破壞法,是滅盡法,離散之法,我因此身致拳扠、石擲及刀杖加。』由是之故,彼極精勤而不懈怠,正身正念,不恚[*]不癡,安定一心,彼作是念:『我極精勤而不懈怠,正身正念,不恚[*]不癡,安定一心,我受此身應致拳扠、石擲及刀杖加,但當精勤學世尊法。』

「諸賢!世尊亦如是說:『若有賊來,以利刀鋸,節節解身。若汝為賊以利刀鋸節節解身時,或心變易,或惡語言者,汝則衰退。汝當作是念:「若有賊來,以利刀鋸節節解我身者,因此令我心不變易,不惡語言,當為彼節節解我身者起哀愍心,為彼人故,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諸賢!彼比丘若因佛、法、眾,不住善相應捨者,諸賢!彼比丘應慚愧羞厭,我於利無利,於德無德,謂我因佛、法、眾,不住善相應捨。諸賢!猶如初迎新婦,見其姑嫜,若見夫主,則慚愧羞厭。諸賢!當知比丘亦復如是,應慚愧羞厭,我於利無利,於德無德,謂我因佛、法、眾,不住善相應捨,彼因慚愧羞厭故,便住善相應捨,是妙息寂,謂捨一切有,離愛、無欲,滅盡無餘。諸賢!是謂比丘一切大學。

「諸賢!云何火界?諸賢!謂火界有二,有內火界,有外火界。諸賢!云何內火界?謂內身中在,內所攝火,火性熱,內之所受。此為云何?謂暖身、熱身、煩悶、溫壯、消化飲食,如是比此身中餘在,內所攝火,火性熱,內之所受,諸賢!是謂內火界。諸賢!外火界者,謂大是,淨是,不憎惡是。諸賢!有時外火界起,起已燒村邑、城郭、山林、曠野,燒彼已,或至道、至水,無受而滅。諸賢!外火界滅後,人民求火,或鑽木截竹,或以珠燧。

「諸賢!此外火界極大,極淨,極不憎惡,是無常法、盡法、衰法、變易之法,況復此身暫住,為愛所受?謂不多聞愚癡凡夫而作此念:『是我,是我所,我是彼所。』多聞聖弟子不作此念:『是我,是我所,我是彼所。』彼云何作是念?若有他人罵詈、捶打、瞋恚責數者,便作是念:『我生此苦,從因緣生,非無因緣。云何為緣?緣苦更樂。』彼觀此更樂無常,觀覺、想、行、識無常,彼心緣界住,止合一心,定不移動。彼於後時,他人來語柔辭軟言者,彼作是念:『我生此樂,從因緣生,非無因緣。云何為緣?緣樂更樂。』彼觀此更樂無常,觀覺、想、行、識無常,彼心緣界住,止合一心,定不移動。彼於後時,若幼少、中年、長老來行不可事,或以拳扠,或以石擲,或刀杖加,彼作是念:『我受此身,色法麤質,四大之種,從父母生,飲食長養,常衣被覆,坐臥按摩,澡浴強忍,是破壞法,是滅盡法,離散之法,我因此身致拳扠、石擲及刀杖加。』由是之故,彼極精勤而不懈怠,正身正念,不恚[*]不癡,安定一心,彼作是念:『我極精勤而不懈怠,正身正念,不恚[*]不癡,安定一心,我受此身應致拳扠、石擲及刀杖加,但當精勤學世尊法。』

「諸賢!世尊亦如是說:『若有賊來,以利刀鋸,節節解身。若汝為賊以利刀鋸節節解身時,或心變易,或惡語言者,汝則衰退。汝當作是念:「若有賊來,以利刀鋸節節解我身者,因此令我心不變易,不惡語言,當為彼節節解我身者起哀愍心,為彼人故,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諸賢!彼比丘若因佛、法、眾,不住善相應捨者,諸賢!彼比丘應慚愧羞厭,我於利無利,於德無德,謂我因佛、法、眾,不住善相應捨。諸賢!猶如初迎新婦,見其姑嫜,若見夫主,則慚愧羞厭。諸賢!當知比丘亦復如是,應慚愧羞厭,我於利無利,於德無德,謂我因佛、法、眾,不住善相應捨,彼因慚愧羞厭故,便住善相應捨,是妙息寂,謂捨一切有,離愛、無欲,滅盡無餘。諸賢!是謂比丘一切大學。

「諸賢!云何風界?諸賢!謂風界有二,有內風界,有外風界。諸賢!云何內風界?謂內身中在,內所攝風,風性動,內之所受。此為云何?謂上風、下風、腹風、行風、掣縮風、刀風、躋風、非道風、節節行風息出風、息入風,如是比此身中餘在,內所攝風,風性動,內之所受,諸賢!是謂內風界。諸賢!外風界者,謂大是,淨是,不憎惡是。諸賢!有時外風界起,風界起時撥,屋拔樹,崩山,山巖撥[*]已便止,纖毫不動。諸賢!外風界止後,人民求風,或以其扇,或以哆邏葉,或以衣求風。

「諸賢!此風界極大,極淨,極不憎惡,是無常法、盡法、衰法、變易之法,況復此身暫住,為愛所受?謂不多聞愚癡凡夫而作此念:『是我,是我所,我是彼所。』多聞聖弟子不作此念:『是我,是我所,我是彼所。』彼云何作是念?若有他人罵詈、捶打、瞋恚責數者,便作是念:『我生此苦,從因緣生,非無因緣。云何為緣?緣苦更樂。』彼觀此更樂無常,觀覺、想、行、識無常,彼心緣界住,止合一心,定不移動。彼於後時,他人來語柔辭軟言者,彼作是念:『我生此樂,從因緣生,非無因緣。云何為緣?緣樂更樂。』彼觀此更樂無常,觀覺、想、行、識無常,彼心緣界住,止合一心,定不移動;彼於後時,若幼少、中年、長老來行不可事,或以拳扠,或以石擲,或刀杖加,彼作是念:『我受此身,色法麤質,四大之種,從父母生,飲食長養,常衣被覆,坐臥按摩,澡浴強忍,是破壞法,是滅盡法,離散之法,我因此身致拳扠、石擲及刀杖加。』由是之故,彼極精勤而不懈怠,正身正念,不恚[*]不癡,安定一心,彼作是念:『我極精勤而不懈怠,正身正念,不恚[*]不癡,安定一心,我受此身應致拳扠、石擲及刀杖加,但當精勤學世尊法。』

「諸賢!世尊亦如是說:『若有賊來,以利刀鋸,節節解身。若汝為賊以利刀鋸節節解身時,或心變易,或惡語言者,汝則衰退。汝當作是念:「若有賊來,以利刀鋸節節解我身者,因此令我心不變易,不惡語言,當為彼節節解我身者起哀愍心,為彼人故,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諸賢!彼比丘若因佛、法、眾,不住善相應捨者,諸賢!彼比丘應慚愧羞厭,我於利無利,於德無德,謂我因佛、法、眾,不住善相應捨。諸賢!猶如初迎新婦,見其姑嫜,若見夫主,則慚愧羞厭。諸賢!當知比丘亦復如是,應慚愧羞厭,我於利無利,於德無德,謂我因佛、法、眾,不住善相應捨,彼因慚愧羞厭故,便住善相應捨,是妙息寂,謂捨一切有,離愛、無欲,滅盡無餘。諸賢!是謂比丘一切大學。

「諸賢!猶如因材木,因泥土,因水草,覆裹於空,便生屋名。諸賢!當知此身亦復如是,因筋骨,因皮膚,因肉血,纏裹於空,便生身名。諸賢!若內眼處壞者,外色便不為光明所照,則無有念,眼識不得生。諸賢!若內眼處不壞者,外色便為光明所照,而便有念,眼識得生。諸賢!內眼處及色,眼識知外色,是屬色陰。若有覺是覺陰,若有想是想陰,若有思是思陰,若有識是識陰,如是觀陰合會。

「諸賢!世尊亦如是說:『若見緣起便見法,若見法便見緣起。』所以者何?諸賢!世尊說五盛陰從因緣生,色盛陰,覺、想、行、識盛陰。諸賢!若內耳、鼻、舌、身、意處壞者,外法便不為光明所照,則無有念,意識不得生。諸賢!若內意處不壞者,外法便為光明所照而便有念,意識得生。諸賢!內意處及法,意識知外色法,是屬色陰。若有覺是覺陰,若有想是想陰,若有思是思陰,若有識是識陰,如是觀陰合會。諸賢!世尊亦如是說:『若見緣起便見法,若見法便見緣起。』所以者何?諸賢!世尊說五盛陰從因緣生,色盛陰,覺、想、行、識盛陰,彼厭此過去、未來、現在五盛陰,厭已便無欲,無欲已便解脫,解脫已便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諸賢!是謂比丘一切大學。」

尊者舍梨子所說如是。彼諸比丘聞尊者舍梨子所說,歡喜奉行。

象跡喻經第十竟(三千八百六十七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明本無「初一日誦」四字。

「習」,元、明二本作「集」。

「五盛陰」,巴利本作 Pañca upādānakkhandā。

大正藏在「陰」字之後有一「苦」字,今依據高麗藏刪去。

「四大」,巴利本作 Cattāri mahābhūtāni。

「地界」,巴利本作 Paṭhavīdhātu。

「水界」,巴利本作 āpodh。

「火界」,巴利本作 tejodh。

「風界」,巴利本作 vāyodh。

「內」,巴利本作 Ajjhattikā。

「外」,巴利本作 bāhirā。

「堅」,宋、元、明三本作「豎」。

「爪」,宋、元二本作「脾」。

「肺脾」,宋、元、明三本作「脾肺」。

「胃」,大正藏原為「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胃」。

「堅」,宋、元、明三本作「堅豎」。

「恚」,大正藏原為「忘」,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恚」。

「愛」,宋、元、明三本作「受」。

「腦根」,元、明二本作「脂眼」。

「是」,宋、元、明三本作「是謂」。

「少中」,明本作「中少」。

「躋」,宋本作「𮛣」,元、明二本作「𨄯」。

「撥」,宋、元、明三本作「發」。[*]

「哆邏」,宋本作「多羅」。

明本無「象跡喻經第十竟」七字。

宋、元、明三本無「三千八百六十七字」八字。

[註解]

四大:古代印度人認為一切物質及物理現象,有四種組成:地大(堅固性)、水大(濕潤性)、火大(溫熱性)、風大(移動性)。

四大造:由「四大」所造成的各種物質及物理現象。

為愛所受:因為貪愛而執著(身體)。

心緣界住止、合一、心定、不移動:保持正念在觀察四大的因緣變化上。??

拳扠:用拳頭打。「扠」讀音同「叉」,打、交手的意思。

善相應捨:善所依止的捨,即六根對六境時既不貪著也不嫌惡的平靜。

姑嫜:丈夫的父母。

上風、下風、腹風、行風、掣縮風、刀風、躋風、非道風、節節行風:往上移動(例如形成聲音)的風、往下移動的風、腹部(例如消化系統蠕動)的風、走遍全身的風、收縮(例如貶眼)的風、支解體內組織(例如人將死時)的風、跳躍伸展(移動關節)的風、不正常的風、行走於四肢的風。「風」代表移動性。「掣」讀音同「撤」,牽制的意思。「躋」讀音同「機」,登上、升上的意思。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上行風、下行風、腹部中的風、腹腔中的風、隨行於四肢的風」。

息出風、息入風:呼氣、吸氣。

內眼處:內在的眼入處,即「眼根」。

則無有念:則沒有對應的起心動念。又譯為「作意」。

內意處:內在的意入處,即「意根」。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本經所說的實修重點
    • 正觀色身(四界分別觀):
      • 人有五陰;
      • 色陰可分為四大:地、水、火、風;
      • 地界可分為內、外;
      • 內地界有種種器官,外地界是廣大乾淨的、不會憎惡的,也會受到大水而滅去;
      • 連外界的地界都是無常的,何況是我這無常的的色身呢?
    • 修行到一定程度:
      • 修行者因此不再愛著身體;
      • 如果自己的身體被攻擊/有人奉承,會發現自己的感受都是由觸而來,觸是無常的,受想行識是無常的,以這樣的觀察,心便是:「心緣界住止、合一、心定、不移動。」
    • 後續修行者如果被攻擊:
      • 自己的身體如果被攻擊,修行者會想:我的身體是四大組成,從父母生,需要飲食、洗澡來維持,但身體卻不斷地壞滅,我也因為有這身體才會遭到攻擊。
      • 修行者因為有上述想法,而更勤修行正念,思考:「我因為有此身體導致攻擊,我要更加努力修行佛法」。
      • 對攻擊自己身體的人修慈無量心。
      • 如果修行者見到佛法僧沒有起善相應捨的心,應該要自己慚愧,慚愧後便住善相應捨,這樣便能離愛、無欲、滅盡。
  • 「四界分別觀」和「慈無量心」

本經提到「四界分別觀」及「慈無量心」這兩種修行方法。

「四界分別觀」是以智慧分別觀察身體的構成成分如地大(堅固性)、水大(濕潤性)、火大(溫熱性)、風大(移動性),和構成外在物質的成分並沒有不同,其實身體中無我。

「慈無量心」的修法要發起慈心(願給眾生安樂的心),讓慈心沒有限制、沒有邊際,以無邊無際的慈心遍滿十方,最終超越人、我的界限,平等沒有分別,所以稱為「無量」。

修行人受到惡人攻擊時,先從理智分析身體如同外物,由「四界分別觀」而轉念不起瞋恨心。另一方面,一般人不會因為理智分析就不起瞋恨心,因此也可修「慈無量心」來對治瞋恨心,讓情感能夠平衡。

  • 善相應捨

本經說到:「便住善相應捨,是妙息寂,謂:捨一切有,離愛、無欲、滅盡無餘,諸賢!是謂:比丘一切大學。」

「善相應捨」即是修「捨覺支」的平等捨,在六根觸對六境時,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嚐味、身覺觸、意知法時,或是可意的,或是不可意的,起平等捨的純然覺知,如實諦觀生滅,不為外境所動,不會因此起貪、起瞋,這就是「善相應捨」。如《雜阿含經》卷九第254經所說:「六入處常對,不能動其心。心常住堅固,諦觀法生滅。」

「善相應捨」修行成就時,即是阿羅漢的「六常行」,如《雜阿含經》卷十三第342經:「有六常行。云何為六?若比丘眼見色,不苦、不樂,捨心住正念正智。」如實知見一切法,於順逆境不動貪瞋的生死自在,即是正念正智住「善相應捨」。

[進階辨正]

回到《中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