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聞如是:
一時,佛般涅槃後不久,尊者阿難遊王舍城,在竹林迦ⓒ蘭哆ⓓ園。
於是,有一異學梵志,是尊者阿難未出家時友ⓔ,中後彷徉,往詣尊者阿難所,共相問訊,卻坐一面,語尊者阿難:「欲有所問,聽我問耶?」
尊者阿難答曰:「梵志!欲問便問,我聞已當思。」
異學梵志即便問曰:「所謂此見捨置除卻,不盡通說①,謂世有常②,世無有常③,世有底④,世無底⑤,命即是身⑥,為命異身異⑦,如來終⑧,如來不終⑨,如來終不終⑩,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⑪耶?沙門瞿曇知此諸見如應知耶⑫?」
尊者阿難答曰:「梵志!所謂此見,世尊、如來、無所著、正盡覺捨置除卻,不盡通說,謂世有常,世無有常,世有底,世無底,命即是身,為命異身異,如來終,如來不終,如來終不終,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耶?世尊、如來、無所著、正盡覺知此諸見如應也。」
異學梵志又復問曰:「所謂此見,沙門瞿曇捨置除卻,不盡通說,謂世有常,世無有常,世有底,世無ⓕ底,命即是身,為命異身異,如來終,如來不終,如來終不終,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耶?沙門瞿曇云何知此諸見如應耶?」
尊者阿難答曰:「梵志!所謂此見,世尊、如來、無所著、正盡覺捨置除卻,不盡通說,謂世有常,世無有常,世有底,世無底,命即是身,為命異身異,如來終,如來不終,如來終不終,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耶?異學梵志如是具ⓖ、如是受、如是趣、如是生、如是至後世⑬;所謂此是世尊、如來、無所著、正盡覺捨置除卻,不盡通說,謂世有常,世無有常,世有底,世無底,命即是身,為命異身異,如來終,如來不終,如來終不終,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耶?如是知此諸見,此諸見應如是知。」
異學梵志白曰:「我今自歸於阿難。」
尊者阿難告曰:「梵志!皈依於佛而非只一師汝莫自歸於我,如我自歸於佛,汝亦應自歸於佛ⓗ。」
異學梵志白曰:「阿難!我今自歸於佛、法及比丘眾,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從今日始,終身自ⓘ歸,乃至命盡。」
尊者阿難所說如是。彼異學梵志聞尊者阿難所說,歡喜奉行。
見經第九竟ⓙ(六百二十五字)ⓚ
[校勘]
ⓐ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明本無「第五後誦」四字。
ⓒ 「迦」,宋、元二本作「加」。
ⓓ 「哆」,宋、元、明三本作「陀」。
ⓔ 「友」,聖本作「往反」。
ⓕ 「無」,宋、元、明三本作「無有」。
ⓖ 「具」,聖本作「見」。
ⓗ 大正藏無「於佛」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身自」,宋本作「自身」。
ⓙ 明本無「見經第九竟」五字。
ⓚ 宋、元、明、聖四本無「六百二十五字」六字。
[註解]
① 此見捨置除卻,不盡通說:(佛陀)對這樣的見解捨棄、擱置、排除、推卻,不加以詳細解釋。
② 世有常:宇宙的主體是永恆不變的。
③ 世無有常:宇宙的主體是無常的,會消失而一了百了(斷滅論)。
④ 世有底:宇宙有邊界。另譯為「世有邊」。
⑤ 世無底:宇宙沒有邊界。另譯為「世無邊」。
⑥ 命即是身:生命(靈魂)即是肉體,兩者不可以分離。另譯為「彼命彼身」、「是命是身」。
⑦ 命異身異:生命(靈魂)是一回事,肉體是另一回事,兩者可以分離。
⑧ 如來終:如來死後就沒了。另譯為「如來死後無」、「如來無後生死」。
⑨ 如來不終:如來死後常存。另譯為「如來死後有」、「如來有後生死」。
⑩ 如來終不終:如來死後既存在又不存在。另譯為「如來死後有無」、「如來有後生死、無後生死」。
⑪ 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如來死後既不存在又不是不存在。另譯為「如來死後非有非無」、「如來非有後生死、非無後生死」。
⑫ 知此諸見如應知耶:知道這些事情的真相嗎?
⑬ 異學梵志如是具、如是受、如是趣、如是生、如是至後世:外道出家人這樣的契合、這樣的領受、這樣的趣向、這樣的出生、這樣的輪迴到下一生。(也就是說外道沉迷於戲論,而無法出離輪迴。)相當的《佛說邪見經》經文為:「此邪見者,相應、等相應、如是趣、如是生及後世。」
[對應經典]
- 《佛說邪見經》
[讀經拾得]
「十四無記」是佛陀不予回答的問題,此經所記載即當中的十個無記,省略的四個無記是:「世常無常」,「世非常非無常」,「世有底無底」,「世非有底非無底」。是更玄虛的文字遊戲了。
外道們是根據他們的「常見」或「斷見」而提出這十四個問題:
- 「常見」:認為身心乃至世界常住不變的見解,例如認為有「真我」或「造物主」永恆不變的見解,又稱為「有見」。
- 「斷見」:斷滅的見解,例如認為「人死後塵歸塵,土歸土,一無所有」的見解,又稱為「無見」。
要如何正確的看待「十四無記」的問題?可參見《雜阿含經》卷十第262經:「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CBETA, T02, no. 99, p. 67, a2-4) 佛陀離於有、無的二邊,離於斷、常的二邊,以因緣法講說世間完整的面貌。
有同學會問說:「十四無記有『世無有常』,佛教也認為『世間無常』呀?」其實兩者雖然中文字面看似相同,實際的意義卻不一樣。十四無記所說的「世無有常」是將宇宙(世間)視為一個主體、大我,認為這個主體是無常,會消失而一了百了,屬於斷滅論。佛教所說的「世間無常」則是基於因緣的分析,描述人世間的遷流變化,而非有一個主體、大我。
也有同學會問說:「十四無記有『如來死後無』,但佛教也認為『如來死後涅槃』呀?」如果如來仍自認是一個輪迴的主體,那就是「我見」,若說命終後什麼都沒有了,那就是「斷見」。這些問題是根基於「有一個生死輪迴的主體」來問的,而在究竟的角度來看,如來已經徹底解脫於五陰了,只有因緣的生滅,而沒有「我」的主體,那又怎麼能說如來死後有、如來死後沒有呢?問題就錯了,因此不予回答。
證悟了「無我」,就沒有了煩惱,但不是人就突然不見了。在世間的角度來看,證悟的聖者還是隨緣處世,但他的所作所為已都不再基於「我見」而有執著了,因此聖者死後也不再被輪迴給綁住,已超越凡夫所能想像的,超越有或無地徹底解脫了。
有這樣的認知,般若經典的許多內容才能正確地理解,例如《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
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CBETA, T08, no. 235, p. 749, c7-10)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CBETA, T08, no. 235, p. 749, a21-25)
關於佛陀應對「十四無記」的記載,多數收錄於《雜阿含經》卷三十四「婆蹉種出家相應」和「外道出家相應」中,也可參考《雜阿含經》卷三十二第905經、《長阿含經》卷十二第18經歡喜經。
本經最後阿難強調佛弟子皈依是皈依於三寶,而不只是皈依於一位師父。廣大的三寶都是佛弟子可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