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王舍城,在竹林迦蘭陀ⓒⓓ園。
爾時,沙彌阿夷那和提ⓔ亦遊王舍城,在無事處,住禪屋中。彼時王童子耆婆先那ⓕ中後仿佯,至沙彌阿夷那和提所,共相問訊,卻坐一面,語曰:「賢者阿奇舍那ⓖ!欲有所問,聽我問耶?」
沙彌阿夷那和提告曰:「賢王童子!欲問便問,我聞當思。」
王童子問曰:「阿奇舍那!實比丘此法、律中不放逸,行精勤ⓗ,得一心耶?」
沙彌答曰:「賢王童子!實比丘此法、律中不放逸,行精勤[*],得一心。」
王童子復問曰:「賢者阿奇舍那!汝當隨所聞,汝隨所誦習者,盡向我說,如比丘此法、律中不放逸,行精勤[*],得一心。」
沙彌答曰:「賢王童子!我不ⓘ堪任ⓙ隨所聞法,隨所誦習,廣向汝說,如比丘此法、律中不放逸,行精勤[*],得一心也。賢王童子!若我隨所聞法,隨所誦習,向賢王童子說,如比丘此法、律中不放逸,行精勤[*],得一心者,或賢王童子不知也,如是我唐煩勞。」
王童子語沙彌曰:「賢者阿奇舍那!汝未ⓚ為他所伏,以何意故而自退耶?賢者阿奇舍那!如隨所聞法,隨所誦習,可向我說,如比丘此法、律中不放逸,行精勤[*],得一心。若我知者為善,若我不知者,我便不復更問諸法。」
於是,沙彌阿夷那和提隨所聞法,隨所誦習,向王童子耆婆先那說,如比丘此法、律中不放逸,行精勤[*],得一心。
於是,王童子耆婆先那語曰:「賢者阿奇舍那!若比丘此法、律中不放逸,行精勤[*],得一心者,終無是處。」說無是處已,即從座ⓛ起,不辭而去。
王童子耆婆先那去後不久。於是,沙彌阿夷那和提往詣佛所,稽首作禮,卻ⓜ坐一面,與王童子耆婆先那所共論者,盡向佛說。
世尊聞已,告沙彌曰:「阿奇舍那ⓝ!止!王童子耆婆先那云何得?行欲①著欲,為欲愛所食,為欲所燒。若地斷欲、斷欲愛、斷欲煩ⓞ熱,無欲知、無欲見、無欲覺,此地王童子知者、見者,終無是處。所以者何?阿奇舍那!王童子耆婆先那常行欲也。
「阿奇舍那!猶四調御,象調御、馬調御、牛調御、人調御,於中二調御不可調御,二調御可調御。阿奇舍那!於意云何?若此二調御不可調御,此未調、未調地②、未調ⓟ御受御事者,終無是處。若此二調御可調御,善調善ⓠ御,此調、未調地,御受御事者,必有是處。如是,此阿奇舍那!止!王童子耆婆先那云何得?行欲著欲,為欲愛所食,為欲所燒,若地斷欲、斷欲愛、斷欲煩熱,無欲知、無欲見、無欲覺,此地王童子知者、見者,終無是處。所以者何?阿奇舍那!王童子耆婆先那常行欲也。
「阿奇舍那!猶去村不遠,有大石山,無缺無穿,實而不虛,堅固不動,都合為一。或有二人正ⓡ欲見者,彼中一人速疾上山,第二人者依住山下。石山上人見石山邊有好平地、園觀、林木、清泉、華池、長流、河水,山上人見已,語山下人:『汝見山邊有好平地、園觀、林木、清泉、華池、長流、河水耶?』山ⓢ下人答曰:『若我見山,彼邊有好平地、園觀、林木、清泉、華池、長流、河水者,終無是處。』於是,石山上人疾疾來下,捉山下人速疾將上,於石山上,到已問曰:『汝見山邊有好平地、園觀、林木、清泉、華池、長流、河水耶?』彼人答曰:『今始見也。』復問彼人曰:『汝本言見者,終無是處。今復言見,為何謂耶?』彼人答曰:『我本為山之所障礙,故不見耳。』如是,阿奇舍那!止!王童子耆婆先那云何得?行欲著欲,為欲愛所食,為欲所燒,若地斷欲、斷欲愛、斷欲煩熱,無欲知、無欲見、無欲覺,此地王童子知者、見者,終無是處。
「阿奇舍那!昔者剎利頂生王③有捕象師,王告之曰:『汝捕象師,為我捕取野象將來,得已白我。』時,捕象師受王教已,即乘王象至ⓣ野林中。彼捕象師在野林中見大野象,見已捉繫,著王象頂ⓤ。彼時王象將野象出在於露地,彼捕象師還詣剎利頂生王所,白曰:『大ⓥ王!已得野象,繫在露地,隨大[*]王意。』剎利頂生王聞已告曰:『善調象師!汝今可速調此野象,伏令善調象,善調已,還來白我。』於是善調象師受王教已,持極大杖,著右肩上,往野象所,以杖著地,繫野象頸ⓦ,制樂野意,除野欲念,止野疲勞,令樂村邑,習愛人間,善調象師先與飲食。
「阿奇舍那!若彼野象從調象師初受飲食,善調象師便作是念:『今此野象必得生活。所以者何?此野大象初受飲食。』若彼野象從調象師初受飲食者,善調象師則以柔軟可愛言向,臥起、去來、取捨、屈申。若彼野象從調象師,則以柔軟可愛言向,臥起、去來、取捨、屈申者,如是野象隨調象師教。阿奇舍那!若彼野象從調象師隨受教者,善調象師則縛前兩腳、後腳、兩髀ⓧ、兩脅、尾脊、頭額、耳ⓨ、牙,及縛其鼻,使人捉鉤,騎其頭上,令眾多人持刀、楯④、槊ⓩ⑤、鉾⑥、戟、斧、鉞⑦而在前立,善調象師手執鋒鉾,在野象前而作是語:『我今治汝,令不移動,治汝勿動搖。』若彼野象從調象師治不移動時,不舉前腳,亦不動後腳,兩髀[*]、兩脅、尾脊、頭額、耳、牙及鼻皆不動搖,如是野象隨調象師住不移動。
「阿奇舍那!若彼野象隨調象師不移動者,彼於爾時忍刀Ⓐ、楯、槊[*]、鉾、戟、斧、鉞、喚呼高聲,若嘯吹螺、擊鼓、椎Ⓑ鐘,皆能堪忍。若彼野象能堪忍者,彼於爾時調御、善調御,得上調御、得最上調御,上速疾、無上速疾,可中王乘,受食王廩Ⓒ⑧,稱說王象。
「如是。阿奇舍那!若時如來出世,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於此世,天及魔、梵、沙門、梵志,從人至天,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彼說法初妙、中妙、竟亦妙,有義有文,具足清淨,顯現梵行。彼所說法,居士子聞,居士子聞已,得信如來所說法。彼得信已,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阿奇舍那!爾時聖弟子出在露地,猶王野象,如是野象貪欲樂著Ⓓ,謂在林中。阿奇舍那!如是天及人貪欲樂著,謂在五欲,色、聲、香、味、觸。如來初始Ⓔ調Ⓕ御彼比丘:『汝當護身及命清淨⑨,當護口、意及命清淨。』
「若聖弟子護身及命清淨,護口、意及命清淨者,如來復調御比丘:『汝當觀內身如身,乃至觀覺、心、法如法。』若聖弟子觀內身如身,乃至觀覺、心、法如法者,此四念處,謂在賢聖弟子心中,繫縛其心,制樂家意,除家欲念,止家疲勞,令樂正法,修習聖戒。阿奇舍那!猶調象師受剎利頂生王教已,持極大杖,著右肩上,往野象所,以杖著地,繫野象頸,制樂野意,除野欲念,止野疲勞,令樂村邑,習愛人間。如是,阿奇舍那!此四念處,謂在賢聖弟子心中,繫縛其心,制樂家意,除家欲念,止家疲勞,令樂正法,修習聖戒。
「若聖弟子觀內身如身,乃至觀覺、心、法如法。彼如來復更調御比丘:『汝當觀內身如身,莫念欲相應念,乃至觀覺、心、法如法,莫念非法相應念。』若聖弟子觀內身如身,不念欲相應念,乃至觀覺、心、法如法,不念非法相應念者,如是聖弟子隨如來教。阿奇舍那!猶如野象從調象師,則以柔軟可愛言向,臥起、去來、取捨、屈伸Ⓖ者,如是野象隨調象師教。如是,阿奇舍那!若聖弟子觀內身如身,不念欲相應念,乃至觀覺、心、法如法,不念非法相應念,如是聖弟子隨如來教。
「若聖弟子隨如來教者,如來復更調御比丘:『汝當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若聖弟子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者,如是聖弟子則隨如來住不移動。阿奇舍那!猶如野象從調象師治法Ⓗ不移動時,不舉前腳,亦不動後腳,兩髀[*]、兩脅、尾脊、頭Ⓘ額、耳、牙及鼻皆不動搖,如是野象隨調象師住不移動。如是,阿奇舍那!若聖弟子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者,如是聖弟子則隨如來住不移動。
「若聖弟子隨如來住不移動者,彼於爾時則能堪忍飢渴、寒熱、蚊虻、蠅蚤、虱Ⓙ日所逼,惡聲Ⓚ、捶杖亦能忍之,身遇諸疾極為苦痛,至命欲絕,諸不可樂皆能堪耐。阿奇舍那!猶如野象隨調象師住不移動,彼於爾時忍刀、楯、槊[*]、鉾、戟、斧、鉞、喚呼高聲,若嘯吹螺、擊鼓、椎[*]鐘,皆能堪忍。如是,阿奇舍那!若聖弟子隨如來住不移動者,彼於爾時則能堪忍飢渴、寒熱、蚊虻、蠅蚤、虱[*]日所逼,惡聲、捶杖亦能忍之,身遇諸疾極為苦痛,至命欲絕,諸不可樂皆能堪耐。
「阿奇舍那!若聖弟子隨如來能堪忍者,彼於爾時調御、善調御,得上調御、最上調御,得上息、最上息,除諸曲惡、恐怖、愚癡及諛Ⓛ諂,清淨止塵,無垢無穢,可呼可請,可敬可重,實可供養,為一切天人良福田也。阿奇舍那!猶如野象能堪忍者,彼於爾時調御、善調御,得上調御、得最上調御,上速疾、無上速疾,可中王乘,受食王廩,稱說王象。如是,阿奇舍那!若聖弟子隨如來能堪忍者,彼於爾時調御、善調御,得上調御、最上調御,得上息,最上息,除諸曲惡、恐怖、愚癡及諛[*]諂,清淨止塵,無垢無穢,可呼可請,可敬可Ⓜ重,實可供養,為一切天人良福田也。
「阿奇舍那!少野象不調御死者,說不調御死,中、老野象不Ⓝ調御死者,說不調御死。阿奇舍那!少聖弟子不調御命終者,說不調御命終,中、老聖弟子不調御命終者,說不調御命終。阿奇舍那!少野象善調御死者,說善調御死,中、老野象善調御Ⓞ死者,說善調御死。阿奇舍那!少聖弟子善調御命終者,說善調御命終,中、老聖弟子善調御命終者,說善調御命終。」
佛說如是。沙彌阿夷那和提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調御地經第七竟Ⓟ(二千八百九十一字)Ⓠ
中阿含[*]經卷第五十二(八千六百八十二字)Ⓡ(第五後誦)ⓈⓉ
[校勘]
ⓐ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明本無「第五後誦」四字。
ⓒ 「迦蘭陀」,聖本作「加蘭哆」。
ⓓ 「迦蘭陀」,巴利本作 Kalandaka。
ⓔ 「阿夷那和提」,巴利本作 Aciravata。
ⓕ 「耆婆先那」,巴利本作 Jīvasena(Jayasena)。
ⓖ 「阿奇舍那」,巴利本作 Aggivessana。
ⓗ 「勤」,聖本作「懃」。
ⓘ 「不」,聖本作「所」。
ⓙ 「任」,聖本作「行」。
ⓚ 「未」,聖本作「來」。
ⓛ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 「卻」,聖本作「去」。
ⓝ 「舍那」,宋、元二本作「那舍」。
ⓞ 「煩」,大正藏原為「燒」,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煩」。
ⓟ 宋、元、明、聖四本無「調」字。
ⓠ 大正藏無「善」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 「正」,宋、元、明、聖四本作「王」。
ⓢ 宋、元、明、聖四本無「山」字。
ⓣ 「至」,大正藏原為「往」,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至」。
ⓤ 「頂」,大正藏原為「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頂」。
ⓥ 「大」,大正藏原為「天」,今依據明本改作「大」。[*]
ⓦ 「頸」,大正藏原為「項」,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頸」。
ⓧ 「髀」,大正藏原為「䏶」,今依據聖本改作「髀」。[*]
ⓨ 「耳」,聖本作「身」。[*]
ⓩ 「槊」,聖本作「銷」。[*]
Ⓐ 「刀」,大正藏原為「刃」,今依據高麗藏改作「刀」。
Ⓑ 「椎」,宋、元二本作「飢」,明本作「搥」,聖本作「推」。[*]
Ⓒ 「王廩」,元本作「廩王」。
Ⓓ 大正藏在「著」字之後有一「者」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 「始」,聖本作「如」。
Ⓕ 大正藏無「調」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伸」,宋、元、明、聖四本作「申」。
Ⓗ 大正藏無「法」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 「頭」,聖本作「項」。
Ⓙ 「虱」,大正藏原為「風」,今依據元本改作「虱」。[*]
Ⓚ 「聲」,元、明二本作「心」。
Ⓛ 「諛」,聖本作「諭」。[*]
Ⓜ 元本無「可」字。
Ⓝ 宋本無「成就遊者,如是聖弟子則隨如來住不移動……少野象不調御死者,說不調御死,中、老野象不」共五百十一字。
Ⓞ 大正藏無「御」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 明本無「調御地經第七竟」七字。
Ⓠ 宋、元、明、聖四本無「二千八百九十一字」八字。
Ⓡ 宋、元、明、聖四本無「八千六百八十二字」八字。
Ⓢ 明本無「第五後誦」四字。
Ⓣ 聖本在「誦」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註解]
① 行欲:享受感官快樂。
② 調地: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已調御階位」。
③ 頂生王:遠古以前的一位轉輪聖王,極有福報,財寶無數,統一人間四大洲後拜訪忉利天,天帝釋分一半的座位給他坐,以示尊重。然而頂生王還不滿足,起了篡天帝釋位的念頭,此時卻墜落回人間,重病而死。他是釋迦牟尼佛的前世之一。詳見卷十一〈王相應品 6〉第60經四洲經、《增壹阿含經》卷八〈安般品 17〉第7經。
④ 楯:古代用來抵禦敵人兵刃及保護自己的兵器。通「盾」。
⑤ 槊:一種長矛。讀音同「碩」。
⑥ 鉾:「矛」的異體字。讀音同「矛」。
⑦ 鉞:形狀和斧相似,尺寸較大。讀音同「越」。
⑧ 廩:糧食。讀音同「凜」。
⑨ 命清淨:諸生活清淨,即正命。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提到的四個階段:
- 當護身及命清淨,當護口、意及命清淨。
- 修四念處達到「繫縛其心,制樂家意,除家欲念,止家疲勞,令樂正法,修習聖戒」。
- 再修四念處達到「莫念欲相應念,莫念非法相應念」。
- 修禪定達到住不移動。
相同於各經中所說的次第:持戒後修四念處,四念處成就正念而為正定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