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_*_-_1_-梵志品傷歌羅-_2_-經(第143經)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傷歌羅[*]ⓓ摩納①中後彷徉,往詣佛所,共相問訊,卻坐一面,白曰:「瞿曇!我欲有所問,聽乃敢陳。」
世尊告曰:「摩納!若有疑者,恣汝所問。」
傷歌羅[*]摩納即便問曰:「瞿曇!梵志如法行乞財物,或自作齋②,或教作齋③。瞿曇!若自作齋,教作齋者,彼一切行無量福跡④ⓔ,以因齋故。沙門瞿曇弟子隨族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自調御,自息止,自滅訖。如是沙門瞿曇弟子隨族行一福跡[*],不行無量福跡⑤[*],因學道故。」
爾時,尊者阿難執拂侍佛。於是,尊者阿難問曰:「摩納!此二ⓕ道跡[*],何者最上、最妙、最勝耶?」
傷歌羅[*]摩納語曰:「阿難!沙門瞿曇及阿難,我俱恭敬、尊重、奉祠。」
尊者阿難復語曰:「摩納!我不問汝恭敬、尊重、奉祠誰;我但問汝此二道跡[*],何者最上、最妙、最勝耶?」
尊者阿難至再三問曰:「摩納!此二道跡[*],何者最上、最妙、最勝耶?」
傷歌羅[*]摩納亦再三語曰:「阿難!沙門瞿曇及阿難,我俱恭敬、尊重、奉祠。」
尊者阿難復語曰:「摩納!我不問汝恭敬、尊重、奉祠誰;我但問汝此二道跡,何者最上、最妙、最勝耶?」
於是,世尊便作是念:「此傷歌羅[*]摩納為阿難所屈,我寧可救彼。」
世尊知已,告曰:「摩納!昔日王及群臣普集大會,共論何事?以何事故共集會耶?」
傷歌羅[*]摩納答曰:「瞿曇!昔日王及群臣普集大會,共論如此事:『何因何緣,昔沙門瞿曇施設少戒,然諸比丘多得道者?何因何緣,今沙門瞿曇施設多戒,然諸比丘少得道耶?』瞿曇!昔日王及群臣普集大會,共論此事,以此事故共集會耳。」
爾時,世尊告曰:「摩納!我今問汝,隨所解答。於意云何?若使有一沙門梵志自行如是道、如是跡[*],行此道、行此跡[*]已,諸漏已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彼為他說,我自行如是道、如是跡[*],行此道、行此跡[*]已,諸漏已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汝等共來亦自行如是道、如是跡[*],行此道、行此跡[*]已,諸漏已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彼亦自行如是道、如是跡[*],行此道、行此跡[*]已,諸漏已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彼為他說,他為彼ⓖ說,如是展轉無量百千。於摩納意云何?我弟子隨族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行一福跡[*],不行無量福跡[*],因學道故耶?」
傷歌羅[*]摩納答曰:「瞿曇!如我解沙門瞿曇所說義,彼沙門瞿曇弟子隨族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行無量福跡[*],不行一福跡[*],因學道故。」
世尊復告傷歌羅[*]曰:「有三示現:如意足示現⑥、占念示現⑦、教訓示現⑧。摩納!云何如意足示現?有一沙門梵志,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於如意足心得自在,行無量如意足之ⓗ功德,謂分一為眾,合眾為一,一則住一,有知有見,不礙石壁,猶如行空。沒地如水,履ⓘ水如地,結跏ⓙ趺坐,上昇虛空,猶如鳥翔。今此日月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以手捫摸⑨,身至梵天。摩納!是謂如意足示現。
「摩納!云何占念示現?有一沙門梵志,以他相占他意⑩,有是意、如是意、實有是意,無量占不少占,彼一切真諦而無有虛設。不以他相占他意者,但以聞天聲及非人聲而占他意⑪,有是意、如是意、實有是意,無量占不少占,彼一切真諦而無有虛設。不以他相占他意,亦不聞天聲及非人聲占他意者,但以他念、他思、他說,聞聲已,占他意⑫,有是意、如是意、實有是意,無量占不少占,彼一切真諦而無有虛設。不以他相占他意,亦不以聞天聲及非人聲占他意,亦不以他念、他思、他說,聞聲已占他意者,但以見他入無覺無觀定,見已,作是念:『如此賢者不念不思,如意所願。』彼賢者從此定覺ⓚ,如是念。彼從此定覺[*]即如是如是念,彼亦占過去,亦占未來,亦占現在⑬,久所作、久所說,亦占安靜處、住安靜處,亦占至心、心所有法。摩納!是謂占念示現。
「摩納!云何教訓示現?有一沙門梵志自行如是道、如是跡[*],行此道、行此跡[*]已,諸漏已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彼為他說:『我自行如是道、如是跡[*],行此道、行此跡[*]已,諸漏已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汝等共來,亦自行如是道、如是跡[*],行此道、行此跡[*]已,諸漏已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彼亦自行如是道、如是跡[*],行此道、行此跡[*]已,諸漏已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彼為他說,他為彼[*]說,如是展轉無量百千。摩納!是謂教訓示現。此三示現,何者示現最上、最妙、最勝耶?」
傷歌羅[*]摩納答曰:「瞿曇!若有沙門、梵志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於如意足心得自在,乃及身至梵天者,瞿曇!此自作自有,自受其報。瞿曇!於諸示現,此示現大法。瞿曇!若有沙門、梵志以他相占他意,乃至占心、心所有法者。瞿曇!此亦自作自有,自受其報。瞿曇!於諸示現,此亦示現大法。瞿曇!若有沙門、梵志自行如是道、如是跡[*],行此道、行此跡[*]已,諸漏已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彼為他說,他為彼[*]說,如是展轉無量百千者。瞿曇!於三示現,此示現最上、最妙、最勝。」
世尊復問傷歌羅[*]曰:「於三示現,稱歎何示現?」
傷歌羅[*]摩納答曰:「瞿曇!於三示現,我稱說沙門瞿曇。所以者何?沙門瞿曇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心得自在,乃及身至梵天;沙門瞿曇以他相占他意,乃至占心、心所有法;沙門瞿曇示現如是道、如是跡[*],行此道、行此跡[*]已,諸漏已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沙門瞿曇為他說,他為彼[*]說,如是展轉無量百千。瞿曇!是故於三示現,我稱歎沙門瞿曇!」
於是,世尊告曰:「摩納!汝善達此ⓜ論。所以者何?我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於如意足心得自在,乃及身至梵天。摩納!我以他相占他意,乃至占心、心所有法。摩納!我自行如是道、如是跡[*],行此道、行此跡[*]已,諸漏已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我為他說,他為彼[*]說,如是展轉無量百千。摩納!是故汝善達此論,汝當ⓝ如是善受善持ⓞ。所以者何?此所說義,應當如是。」
於是,傷歌羅[*]摩納白曰:「世尊!我已知。善逝!我已解。世尊!我今自歸於佛、法及比丘眾,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從今日始,終身自歸,乃至命盡。」
佛說如是。傷歌羅[*]摩納、尊者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傷歌羅[*]經第二竟ⓡ(二千二百五十二字)ⓢ
[校勘]
ⓐ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羅」,大正藏原為「邏」,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羅」。[*]
ⓒ 明本無「第三念誦」四字。
ⓓ 「傷歌羅」,巴利本作 Saṅgārava。
ⓔ 「跡」,聖本作「迹」。[*]
ⓕ 「二」,元本作「一」。
ⓖ 「彼」,大正藏原為「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彼」。[*]
ⓗ 「之」,宋本作「心」。
ⓘ 「履」,大正藏原為「覆」,今依據高麗藏改作「履」。
ⓙ 「跏」,大正藏原為「加」,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跏」。
ⓚ 「覺」,大正藏原為「寤」,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覺」。[*]
ⓛ 「真」,聖本作「汝等共來亦自行如是道如是跡行此道行此跡已諸漏已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辨不更受有知如真彼亦自行如是道如是跡行此道行此跡已諸漏已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自知自覺自作盡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辨不更受有知如真」共一百十九字。
ⓜ 聖本無「此」字。
ⓝ 「當」,宋本作「常」。
ⓞ 「持」,宋、元、明三本作「受」。
ⓟ 「唯」,宋、元、明三本作「惟」。
ⓠ 「說」,大正藏原為「設」,今依據前後文改作「說」。
ⓡ 明本無「傷歌羅經第二竟」四字。
ⓢ 宋、元、明、聖四本無「二千二百五十二字」八字。
[註解]
① 摩那:「青年」的音譯。又譯為「摩那婆」、「摩納磨」。
② 作齋:在這裡特指祭祀。按:「齋」原指婆羅門教在祭祀前一天的齋戒沐浴,引申指「祭祀」,在佛教則取其「清淨」的意思。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祭祀」。
③ 教作齋:教他人祭祀。
④ 彼一切行無量福跡:那些(自己祭祀以及被教祭祀的)所有人都造作了無邊無際的福報。
⑤ 行一福跡,不行無量福跡:造作了一個福報,沒有造作無邊無際的福報。
⑥ 如意足示現:展示神足通。神足通是能依意念飛行、前往不論遠近的地方、或轉變物質的神通。又譯為「神足變化示現」。
⑦ 占念示現:展示他心通。他心通是能知道他人心中在想什麼的神通。又譯為「他心示現」。
⑧ 教訓示現:開示說法教誨弟子。又譯為「教誡示現」。
⑨ 捫摸:抓取。「捫」讀音同「門」。
⑩ 以他相占他意:藉由察言觀色,而知道他人心中在想什麼。
⑪ 以聞天聲及非人聲而占他意:藉由天人告知或鬼神告知,而知道他人心中在想什麼。
⑫ 以他念、他思、他說,聞聲已,占他意:藉由與他人的互動,(將心比心)感知他人的念頭、思考、訴說,聽到聲音了,而知道他人心中在想什麼。按:他念、他思、他說是由內心念頭向外發聲的過程,修行人也可聞聲後由外向內回溯至他人的心念。
⑬ 見他入無覺無觀定,見已,作是念:『如此賢者不念不思,如意所願。』彼賢者從此定覺,如是念。彼從此定覺即如是如是念,彼亦占過去,亦占未來,亦占現在:(旁人)見到修行者入無覺無觀定(第二禪),見到後,(旁人)想著:「這位賢者不起念頭、不思考,只照著他的意願(入定)。」那位賢者出定後,就(知道旁人)這麼想。那位賢者出定後,就(知道旁人)這麼想、這麼想,他能夠知道(旁人)過去的想法、以及未來的想法、以及現在的想法。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年輕人傷歌羅說:「婆羅門教中自己祭祀且教他人祭祀,大家都能有福報,因此有無邊無際的福報。佛弟子出家修道,則只讓自己有福報。」
阿難尊者反問他:「祭祀與修道,哪一個最殊勝?」傷歌羅或許是沒把握、或許不敢正面衝突,就答非所問,說釋迦牟尼佛和阿難都好。
佛陀知道他答不出來,而幫他解圍,藉由國王及大臣剛好討論的議題:「為什麼以前戒少時,得道的佛弟子多;現在戒多了,得道的佛弟子反而少了?」來向他開示:修行解脫道,比起祭祀這些表相來得更為重要。再者,修行解脫道,是治本之道,又可帶領更多人解脫,比起自己一人因為祭祀得福,自然來得更好。
佛陀也藉由詢問傷歌羅:「神足教誡、他心教誡、教訓教誡哪個最好?」以作進一步地分析。神足教誡和他心教誡都只能使當事人得益,況且對方也可能覺得只是巧合或是外道的法術,而教訓教誡能使所有輾轉聽聞法義的人通通得益,因此教訓教誡是最好的。
藉由這樣的討論,傷歌羅領會到修道比祭祀更重要,也皈依三寶,成為佛弟子。
現世仍常見某些不講究修行的宗教,宣稱該宗教對於慈善甚至政治都有很多貢獻,不像佛教只顧自己修行。本經的問答則破除了這種謬見,從自心下手,才能由根本上由內而外利益眾生。
《雜阿含經》卷三十二第906經記載大迦葉尊者也問過佛陀這個問題:「為何以前制的戒少而樂於清淨修行的人多,現在制的戒多但樂於清淨修行的人少?」佛陀回答是因為眾生身口意惡業多、善法退減。根據戒律「隨犯隨制」的原則,這時制定的戒條自然會較多。
另外,《雜阿含經》卷八第197經也有解說本經提到的三種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