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_*_-_1_-大品福經(第138經)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莫畏於福,愛樂意所念。所以者何?福者是說樂①。畏於福,不愛樂意所念。所以者何?非福者,是說苦。何以故?我憶往昔長夜作福,長夜受報,愛樂意所念。我往昔時七年行慈②,七反ⓒ成敗,不來此世,世敗壞時,生晃昱天③ⓓ,世成立時,來下生空梵宮殿ⓔ中④,於彼梵中,作大梵天,餘處千反[*]作自在天王,三十六反[*]作天帝釋⑤,復無量反[*]作剎利頂生王⑥。
「比丘!我作剎利頂生王時,有八萬四千大象,被好乘具,眾寶校ⓕ飾,白珠珞覆,于ⓖ娑賀象王為首。比丘!我作剎利頂生王時,有八萬四千馬,被好乘具,眾寶嚴飾,金銀交ⓗ絡ⓘ,䭷馬王為首。比丘!我作剎利頂生王時,有八萬四千車,四種校ⓙ飾,莊以眾好,師子、虎豹斑ⓚ文之皮織成雜色,種種校[*]飾,極利疾,名樂聲車為首。比丘!我作剎利頂生王時,有八萬四千大城,極大富樂,多有人民,拘舍和[*]提王城為首。比丘!我作剎利頂生王時,有八萬四千樓,四種寶樓,金、銀、琉璃[*]及水精,正法殿為首。
「比丘!我作剎利頂生王時,有八萬四千御座,四種寶座,金、銀、琉璃[*]及水精,敷以氍氀、毾ⓛ𣰆,覆以錦綺羅縠,有襯ⓜ體被,兩頭安枕,加陵伽波和[*]羅、波遮悉哆羅那。比丘!我作剎利頂生王時,有八萬四千雙衣,有芻ⓝ摩衣,有錦繒衣,有劫貝衣,有加ⓞ陵伽波和羅衣。比丘!我作剎利頂生王時,有八萬四千女,身體光澤,皦潔明淨,美色過人,小不及天,姿ⓟ容端正,睹者歡悅,眾寶瓔珞嚴飾具足,盡剎利種女,餘族無量。
「比丘!我作剎利頂生王時,有八萬四千種食,晝夜常供,為我故設,欲令我食。比丘!彼八萬四千種食中,有一種食,極美淨潔,無量種味,是我常所食。比丘!彼八萬四千女中,有一剎利女,最端正[*]姝好ⓠ,常奉侍我。比丘!彼八萬四千雙衣中,有一雙衣,或芻[*]摩衣,或錦繒衣,或劫貝衣,或加[*]陵伽波和羅ⓡ衣,是我常所著。比丘!彼八萬四千御座中,有一御座,或金或銀,或琉璃,或水精,敷以氍氀、毾[*]𣰆,覆以錦綺羅縠,有襯[*]體被,兩頭安枕,加陵伽波和羅[*]、波遮悉哆羅[*]那,是我常所臥。
「比丘!彼八萬四千樓觀⑦中,有一樓觀,或金或銀,或琉璃[*],或水精,名正法殿,是我常所住。比丘!彼八萬四千大城中,有一城極大富樂,多有人民,名拘舍和[*]提,是我常所居。比丘!彼八萬四千車中而有一車,莊以眾好,師子、虎豹斑[*]文之皮織成雜色,種種莊飾,極利疾,名樂聲車,是我常所載,至觀望園觀。比丘!彼八萬四千馬中而有一馬,體紺青色,頭像如烏,名䭷馬王,是我常所騎,至觀望園觀。比丘!彼八萬四千大象中而有一象,舉體極白,七支盡正ⓢ,名于娑賀象王,是我常所乘,至觀望園觀。
「比丘!我作此念:『是何業果,為何業報,令我今日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比丘!我復作此念:『是三業果,為三業報,令我今日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一者布施,二者調御⑧,三者守護⑨。』」
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觀此福之報, 妙善多饒益,
比丘我在昔, 七年修慈心。
七反[*]成敗劫, 不來還此世,
世間敗壞時, 生於晃昱天。
世間轉成時, 生於梵天中,
在梵為大梵, 千生自在天。
三ⓣ十六為釋, 無量百頂王,
剎利頂生王, 為人之最尊。
如法非刀杖, 政御於天下,
如法不如ⓤ抂ⓥ, 正安樂教授。
如法轉相傳, 遍一切大地,
大富多錢財ⓦ, 生於如是族。
財穀具ⓧ滿足, 成就七寶珍,
因此大福祐, 所生得自在。
諸佛御於世, 彼佛之所說,
知此甚奇特, 見神通不少。
誰知而不信, 如是生於冥,
是故當自為, 欲求大福祐,
當恭敬於法, 常念佛法律。」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福經第二十二竟ⓨ(一千一百五十四字)ⓩ
[校勘]
ⓐ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明本無「第三念誦」四字。
ⓒ 「反」,大正藏原為「返」,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反」。[*]
ⓓ 「晃昱天」,巴利本作 Ābhassara。
ⓔ 「空梵宮殿」,巴利本作 Suñña-Brahmavimāna。
ⓕ 「校」,大正藏原為「珓」,宋、元、明三本作「校」,聖本作「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校」。
ⓖ 「于」,聖本作「珓」。
ⓗ 「銀交」,宋、聖二本作「鏡珓」。
ⓘ 「絡」,聖本作「珞」。
ⓙ 「校」,大正藏原為「珓」,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校」。[*]
ⓚ 「斑」,宋本作「班」。[*]
ⓛ 「毾」,聖本作「𣰅」。[*]
ⓜ 「襯」,大正藏原為「儭」,宋、元、明三本作「襯」,聖本作「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襯」。
ⓝ 「芻」,大正藏原為「初」,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芻」。[*]
ⓞ 「加」,聖本作「伽」。[*]
ⓟ 「姿」,大正藏原為「恣」,今依據宋、明二本改作「姿」。
ⓠ 「好」,大正藏原為「妙」,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好」。
ⓡ 「羅」,大正藏原為「邏」,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羅」。[*]
ⓢ 「正」,宋、聖二本作「政」。
ⓣ 「三」,明本作「二」。
ⓤ 「如」,大正藏原為「加」,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如」。
ⓥ 「抂」,明本作「枉」,聖本作「狂」。
ⓦ 「錢財」,聖本作「財錢」。
ⓧ 「滿足」,大正藏原為「足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滿足」。
ⓨ 明本無「福經第二十二竟」七字。
ⓩ 宋、元、明、聖四本無「一千一百五十四字」八字。
[註解]
① 莫畏於福,愛樂意所念。所以者何?福者是說樂:不須要害怕福德,福德是意念所愛樂的。為什麼?福德相當於安樂。
② 七年行慈:修行慈心七年。
③ 晃昱天:即「光音天」,色界第二禪天中的最高一層。光音天人不用口語溝通,而以光互通心意,所以稱為「光音」。
④ 世成立時,來下生空梵宮殿中:這個世界剛生成時,來出生在還沒有眾生的梵天天界中。按:大梵天是第一位在梵天出生的天眾,因此被後來往生梵天的天眾尊為天主。
⑤ 天帝釋:欲界六天當中,忉利天(又稱三十三天)的天主。
⑥ 頂生王:遠古以前的一位轉輪聖王,極有福報,財寶無數,統一人間四大洲後拜訪忉利天,天帝釋分一半的座位給他坐,以示尊重。然而頂生王還不滿足,起了篡天帝釋位的念頭,此時卻墜落回人間,重病而死。他是釋迦牟尼佛的前世之一。詳見卷十一〈王相應品 6〉第60經四洲經、《增壹阿含經》卷八〈安般品 17〉第7經。
⑦ 樓觀:泛指樓殿之類的高大建築物。
⑧ 調御:調整駕御。這邊指對心的掌控,即修定。
⑨ 守護:守衛保護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在應對外境時不貪著,即持戒。
[對應經典]
待加上:
- 增壹阿含10品7經
- 南傳:增支部7集62經
[讀經拾得]
佛陀曾修行慈心七年不間斷,因此獲得殊勝的福報。本經後段則表示這些福報是布施、調御(修定)、守護(持戒)三者的果報。
有同學提問:「那到底這些殊勝的福報是由於修行慈心七年,還是由於布施、修定、持戒三者?」
是基於慈心,布施以給眾生安樂;基於慈心,修定成就慈無量心三昧;基於慈心,持戒以不惱害眾生。身口意都貫徹慈心,因此而能獲得殊勝的福報。
要能往生到色界天,必須具備有相對應的禪定能力,佛陀前世能往生到光音天,生前必須具備最少第二禪的定力。可見佛陀所修行的慈心不只是一般人偶爾發起的慈心,而應是心量無邊無際的慈無量心三昧。
《中阿含經》卷十一〈王相應品 6〉第61經牛糞喻經則表示佛陀前世修行七年慈心這麼巨大、持續那麼久的福德,因為無常,最終還是一丁點都不剩,可見無常的厲害。
* * * *
待整合佛陀表示比丘不需畏福的經:「讀經拾得」。印度有苦行的風氣,或許因此某些修行人有畏福的想法。
對於有正見的佛弟子,福報能協助修行 c.f. 增壹阿含10品7經:「快哉福報,所願者得,速至滅盡,到無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