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 卷26 第103經 一〇三_因品師子吼經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拘樓瘦,在劍磨瑟曇拘樓都邑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此中有第一沙門,第二、第三、第四沙門,此外更無沙門、梵志,異道一切空無沙門、梵志。汝等隨在眾中,作如是正師子吼。比丘!或有異學來問汝等:『諸賢!汝有何行,有何力,有何智,令汝等作如是說:「此有第一沙門,第二、第三、第四沙門,此外更無沙門、梵志,異道一切空無沙門、梵志。汝等隨在眾中,作如是正師子吼。」』

「比丘!汝等應如是答異學:『諸賢!我世尊有知有見,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說四法,因此四法故,令我等作如是說:「此有第一沙門,第二、第三、第四沙門,此外更無沙門、梵志,異道一切空無沙門、梵志,我等隨在眾中,作如是正師子吼。」云何為四?諸賢!我等四不壞淨(佛法僧戒)信尊師、信法、信戒德具足,愛敬同道,恭恪奉事。諸賢!我世尊有知有見,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說此四法,因此四法故,令我等作如是說:「此有第一沙門,第二、第三、第四沙門,此外更無沙門、梵志,異道一切空無沙門、梵志,我等隨在眾中,作如是正師子吼。」』

「比丘!異學或復作是說:『諸賢!我等亦信尊師,謂我尊師也。信法,謂我法也。戒德具足,謂我戒也。愛敬同道,恭恪奉事,謂我同道出家及在家者也。諸賢!沙門瞿曇及我等此二種說,有何勝,有何意,有何差別耶?』比丘!汝等應如是問異學:『諸賢!為一究竟,為眾多究竟耶?』比丘!若異學如是答:『諸賢!有一究竟,無眾多究竟。』比丘!汝等復問異學:『諸賢!為有欲者得究竟是耶?為無欲者得究竟是耶?』比丘!若異學如是答:『無欲者得究竟是,非有欲者得究竟是。』比丘!汝等復問異學:『諸賢!為有恚者得究竟是耶?為無恚者得究竟是耶?』比丘!若異學如是答:『無恚者得究竟是,非有恚者得究竟是。』比丘!汝等復問異學:『諸賢!為有癡者得究竟是耶?為無癡者得究竟是耶?』比丘,若異學如是答:『諸賢!無癡者得究竟是,非有癡者得究竟是。』

「比丘!汝等復問異學:『諸賢!為有愛、有受者得究竟是耶?為無愛、無受者得究竟是耶?』比丘!若異學如是答:『諸賢!無愛、無受者得究竟是,非有愛、有受者得究竟是。』比丘!汝等復問異學:『諸賢!為無慧、不說慧者得究竟是耶?為有慧、說慧者得究竟是耶?』比丘!若異學如是答:『諸賢!有慧、說慧者得究竟是,非無慧、不說慧者得究竟是。』比丘!汝等復問異學:『諸賢!為有憎、有者得究竟是耶?為無憎、無諍者得究竟是耶?』比丘!若異學如是答:『諸賢!無憎、無諍者得究竟是,非有憎、有諍者得究竟是。』

「比丘!汝等為異學應如是說:『諸賢!是為如汝等說有一究竟是,非眾多究竟是;無欲者得究竟是,非有欲者得究竟是;無恚者得究竟是,非有恚者得究竟是;無癡者得究竟是,非有癡者得究竟是;無愛、無受者得究竟是,非有愛、有受者得究竟是;有慧、說慧者得究竟是,非無慧、不說慧者得究竟是;無憎、無諍者得究竟是,非有憎、有諍者得究竟是。若有沙門、梵志依無量見,彼一切依倚二見,有見無見也。若依有見者,彼便著有見,依倚[*]有見,倚[*]住有見,憎諍無見。若依無見者,彼便著無見,依倚[*]無見,倚[*]住無見,憎諍有見。

「『若有沙門、梵志不知因、不知習、不知滅、不知盡、不知味、不知患、不知出要如真者,彼一切有欲、有恚、有癡、有愛、有受、無慧、非說慧、有憎、有諍,彼則不離生老病死,亦不能脫愁慼啼哭、憂苦懊惱,不得苦邊。若有沙門、梵志於此二見知因、知習[*]、知滅、知盡、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者,彼一切無欲、無恚、無癡、無愛、無受、有慧、說慧、無憎、無諍,彼則得離生老病死,亦能得脫愁慼啼哭、憂苦懊惱,則得苦邊。

「『或有沙門、梵志施設斷受,然不施設斷一切受,施設斷欲受,不施設斷戒受見受我受。所以者何?彼沙門、梵志不知三處如真。是故彼雖施設斷受,然不施設斷一切受。復有沙門、梵志施設斷受,然不施設斷一切受,施設斷欲受、戒受,不施設斷見受、我受。所以者何?彼沙門、梵志不知二處如真,是故彼雖施設斷受,然不施設斷一切受。復有沙門、梵志施設斷受,然不施設斷一切受,施設斷欲受、戒受、見受,不施設斷我受,所以者何?彼沙門、梵志不知一處如真,是故彼雖施設斷受,然不施設斷一切受。如是法、律,若信尊師者,彼非正、非第一,若信法者,亦非正、非第一,若具足戒德者,亦非正、非第一,若愛敬同道、恭恪奉事者,亦非正、非第一。

「『若有如來出世,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施設斷受,於現法中施設斷一切受,施設斷欲受、戒受、見受、我受。此四受何因、何習,從何而生,以何為本?此四受因無明,習無明,從無明生,以無明為本。若有比丘無明已盡,明已生者,彼便從是不復更受欲受、戒受、見受、我受,彼不受已,則不恐怖,不恐怖已,便斷因緣,必般涅槃,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如是正法、律,若信尊師者,是正、是第一,若信法者,是正、是第一,若戒德具足者,是正、是第一,若愛敬同道、恭恪奉事者,是正、是第一。』

「諸賢!我等有是行,有是力,有是智,因此故令我等作如是說,此有第一沙門,第二、第三、第四沙門,此外更無沙門、梵志,異道一切空無沙門、梵志。以是故,我等隨在眾中,作如是正師子吼。」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師子吼經第七竟(一千六百九十字)

[校勘]

「第二小土城誦」六字,宋、元二本置於「中阿含經卷第二十六」之後,明本無此六字。

「竟」,大正藏原為「意」,今依據前後文改作「竟」。

「倚」,大正藏原為「猗」,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倚」。[*]

「倚」,宋、元、明三本作「依倚」。

「習」,元、明二本作「集」。[*]

「有」,大正藏原無此字,今依據高麗藏補上。

「二」,大正藏原無此字,今依據高麗藏補上。

「辦」,大正藏原為「辨」,今依據前後文改作「辦」。

明本無「師子吼經第七竟」七字。

宋、元、明三本無「一千六百九十字」七字。

[註解]

第一沙門:證初果的修行人。

異道一切空無沙門、梵志:異於這樣的修行正道,就沒有真正清淨的修行人。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其它議論者空無另外的沙門」。

師子吼:以百獸之王獅子的吼聲,形容聖者說法內容真實且具震撼力。

為一究竟,為眾多究竟耶:只有一個至高無上的境界,還是有很多個至高無上的境界呢?

諍:諍論;為了主張自己的看法而與人爭執。

有見:認為身心乃至世界常住不變。例如認為有「真我」或「造物主」永恆不變的見解。又稱為「常見」。

無見:認為身心乃至世界斷滅不存在。例如認為「人死後塵歸塵、土歸土,一無所有」的見解。又稱為「斷滅見」、「斷見」。

苦邊:苦的盡頭。

施設斷受,然不施設斷一切受:主張斷除執著,然而不主張斷除一切執著。「施設」指安立、描述。

欲受:即「欲取」,執著欲貪。「欲取、見取、戒取、我取」合稱為「四取」,可代表一切的執著、煩惱。

戒受:即「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又譯為「戒禁取」。

見受:即「見取」,執著邪見(不合乎正法的外道見解)。

我受:即「我取」,執著認為「有我」。又譯為「我語取」。

明行成為:智慧(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等三明)與行為(戒、定等)皆圓滿具足。又譯為「明行足」。

道法御:能調御一切可以度的人,讓他們修行。又譯為「調御丈夫」。

眾祐:具足眾德,而為世間所尊重的覺者。新譯為「世尊」。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中佛教僧眾所回答:「信尊師、信法、信戒德具足,愛敬同道,恭恪奉事」,對應到初果聖人必備的四不壞淨:對於佛、法、僧、戒的堅固信心。

初果聖人已證法眼淨,自然能在大眾中獅子吼,表達對正法的清晰理解,解說修行證果的正確途徑。

佛陀所教的正法能讓人無貪、瞋、癡,離於一切煩惱執著,任何讓人能證初果乃至四果解脫的正確途徑,自然不出這樣的原則。

外道如果說他們也有對於教主、教法、教團、禁戒的信心,那是否能稱為四不壞淨呢?佛陀教導我們要從其主張教法是否無貪、瞋(恚)、癡來看,佛陀舉例可以比對的項目也都能對應到無貪、瞋、癡的分類中:

  • 無貪:無愛、無受,
  • 無瞋:無憎、無諍,
  • 無癡:有慧、說慧,離於斷見、常見,知因、習、滅、盡、味、患、離。

因此而能斷除所有的執著(欲受、見受、戒受、我受),斷除因緣的鎖鏈而獲得解脫。

外道所主張的教法不正確、不能斷除所有執著,後續對於教主、教法、教團、禁戒的信心就不能導致解脫了。

回到《中阿含經》卷26

回到《中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