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弟子中第一優婆塞,恒行慈心,所謂不尼長者是。心恒悲念一切之類,所謂摩訶納釋種是。常行喜心,所謂拔陀釋種是。恒行心,不失善行,所謂毘闍先優婆塞是。堪任行忍,所謂師子大將是。能雜種,所謂毘舍佉優婆塞是。賢聖默然難提婆羅優婆塞是。[*]懃修善行,無有休息,所謂優多羅優婆塞是。諸根寂靜,所謂天摩優婆塞是。我弟子中最後受證,所謂拘夷那竭羅竭摩羅是。」

 不尼.摩訶納  拔陀.優多羅
 師子.毘舍.離  優多.天.摩羅

四十優婆塞盡,當廣說如上。

[校勘]

摩…種~Mahānāma Sakka.

  ???

論+(智慧深廣)【聖】

  「論」,聖本作「論智慧深廣」。
  大正藏無「智慧深廣」四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毘舍佉」,大正藏原為「毘舍御」,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毘舍佉」。

難提婆=難提波【宋】【元】【明】,(所謂)+難【宋】【元】【明】

  ????

大正藏無「竭羅竭」三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優多羅=毘闍先【宋】【元】【明】

  「優多羅」,宋、元、明三本作「毘闍先」。
  「毘闍先」,大正藏原為「優多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毘闍先」。

毘舍離=昆含難【宋】【元】【明】

  「毘舍離」,宋、元、明三本作「昆含難」。
  「昆含難」,大正藏原為「毘舍離」,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昆含難」。

(此)+四十【元】

  「四十」,元本作「此四十」。
  大正藏無「此」字,今依據元本補上。

[註解]

摩訶納釋種:優婆塞名,常布施湯藥、衣食等予僧眾。《雜阿含經》卷三十三《中阿含經》卷二十五記載他與佛陀多次的問答。《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六〈等見品34〉第2經等經律則記載,流離王揮兵入釋迦族的城中時,他請求流離王在他潛入水中的這段時間讓釋迦族人逃生,浮起後才繼續殺戮。流離王答應後,他潛到水底,將頭髮綁在樹根上而溺斃,不再浮起,幫許多釋迦族人爭取到逃命的時間。又譯為「釋氏摩訶男」、「釋摩訶男」、「釋摩男」、「摩呵男釋」。

護:「慈悲喜捨」中「捨」另譯為「護」。

師子大將:優婆塞名,是毘舍離城離車族的將軍,原為外道尼犍子的信徒及最大的施主之一,常行布施。他在佛陀前往毘舍離城時拜訪佛陀,發現尼犍子先前在他面前對佛法的批評都是妄語,因此皈依佛,佛陀此時反而跟他說不須要中斷對外道的供養,而可以平等心布施。他曾向佛陀請教布施的功德,可見《增壹阿含經》卷二十四〈善聚品 32〉第10經、《增壹阿含經》卷五十一〈大愛道般涅槃品 52〉第6經。

能雜種論:能夠以各種偈頌、比喻來演說佛法。

賢聖默然:賢聖的靜默,在《雜阿含經》卷十八第501經中以二禪為例。

最後受證:最後被佛陀所親自證明為弟子(傳授皈依)的。

拘夷那竭羅竭摩羅:拘夷那竭城五百多位被如來度化的大力士,在拘夷那竭城附近試著樹立巨石時巧遇佛陀即將入滅,被佛所度而皈依佛。「拘夷那竭」是古代印度末羅國的城名,在中印度的東北方,佛陀在此城的娑羅園雙樹間圓寂。「羅竭」應為「多羅竭」的簡稱,是「如來」的音譯。「摩羅」是「力士」的音譯。詳見《增壹阿含經》卷三十七〈八難品 42〉第3經。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回到《增壹阿含經》第6品

回到《增壹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