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阿那邠祁長者身抱重患。時,舍利弗以天眼觀清淨無ⓒ瑕穢,見阿那邠祁長者身抱重患,尋告阿難曰:「汝來共至阿那邠祁長者所問訊。」
時,阿難報曰:「宜知是時。」
爾時,阿難到時ⓓ持鉢,入舍衛城乞食,以次漸漸至阿那邠祁長者家,即便就座。時舍利弗即於座上,語阿那邠祁長者曰:「汝今所疾有增有損乎?覺知苦痛漸漸除,ⓔ不至增劇耶?」
長者報曰:「我今所患極為少賴,覺增不覺減。」
舍利弗報曰:「如今,長者當憶佛,是謂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亦當追憶念法,如來法者,極為甚深,可尊可貴,無與等者,賢聖之所修行;亦當念僧,如來ⓕ眾者,上下和順無有諍訟,法法成就。聖眾者,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見慧成就。所謂僧者,四雙八輩,此名如來聖眾,可尊可貴,是世間無上福田。長者!若修行念佛、念法、念比丘僧者,ⓗ其德不可稱計,獲甘露、ⓘ滅盡之處。
「若善男子、善女人念三尊已:佛、法、聖眾,ⓙ墮三惡趣者,終無此事!若彼善男子、善女人修念三尊,必至ⓚ善處天上、人中。然ⓛ後,長者!不起於色,亦不依色而起於識;不起於聲,不依聲而起於識;不起香,不依香而起於識;不起於味,不依味而起於識;不起細滑,不依細滑而起於識;不起意,不依意而起於識;不起今世、後世,不依今世、後世而起於識;不起於愛,莫依愛而起於識。所以然者,緣愛有受,緣受有有,緣有有生,緣生有ⓜ死、愁、憂、苦、惱,不可稱計。是謂有此五苦盛陰,無有我、人、壽、命、士夫、萌兆①、有形之類。若眼起時則起ⓝ,亦不知來處;若眼滅時則滅,亦不知去處。無有而眼生,已有而眼滅②,皆由合會諸法因緣。所謂因緣法者,緣是有是,無是則無。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更樂,更樂緣痛,痛緣愛,愛緣ⓞ受,受緣有,有緣生,生緣死,死緣愁、憂、苦、ⓟ惱、不可稱計。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無有而生,[*]已有而滅,亦復不知來處,亦不知去處,皆由合會諸法因緣。是謂,長者!名為空行第一之ⓠ法。」
是時,阿那邠祁長者悲泣涕零不能自止。
時,舍利弗語阿那邠祁曰:「以何因緣悲感乃爾乎?」
長者報曰:「我不悲感。所以然者,我昔日來數承事佛,亦復尊敬諸長ⓡ老比丘,亦不聞如斯尊重之法,如舍利弗之所演說。」
是時,阿難語阿那邠祁曰:「長者當知,世間有二種之人,如來之所說。云何為二?一者知樂,二者知苦。彼習樂之人,所謂尊者耶輸提③族姓子是。彼習苦之人,婆伽梨④比丘是。又復,長者!耶輸提比丘空行ⓢ第一;信解脫者,婆伽梨比丘。又復,長者!知苦之人、知樂之人,二人心俱解脫,二俱如來弟子無與等者,由其不沒不生,二人勤受佛教,亦無懈廢,但心有增減故。人有知者,有不知者,如長者之所說:『我昔ⓣ已來承事諸佛,恭敬長老比丘,初不聞⑤如斯尊重之法,如舍利弗之所說。』耶輸提比丘觀ⓤ視於地,而心得解脫;婆伽梨比丘觀視ⓥ於刀,即時心得解脫。是故,長者!當作如婆伽梨比丘之比。」
是時,舍利弗廣與說法,勸令歡喜,使發無上之心,即從坐起而去。
舍利弗、阿難去未久,須臾之頃阿那邠祁長者命終,便生三十三天。爾時,阿那邠祁天子有五事功德,勝彼諸天。云何為五?所謂天壽、天色、天ⓦ樂、天威神、天光明。爾時,阿那邠祁天子便作是念:「我今獲此天身,皆由如來之恩。今我不宜於五欲自娛樂,先應至世尊所,拜跪問訊。」
時,阿那邠祁天子將諸天ⓧ人,前後圍繞,持諸天花散如來身上。時如來在舍衛祇樹給孤獨園。時,彼天子在虛空中,叉手向世尊,便說斯偈:
「此是ⓨ祇ⓩ洹界, 仙人眾娛戲,
法王所治處, 當發歡悅心。」
爾時,阿那邠祁天子說斯偈已,如來默然可Ⓐ之。時,彼天子即生此念:「如來Ⓑ已然可我。」即捨神足,在一面立。
時,阿那邠祁天子白世尊言:「我是須達,又名阿那邠祁,人所明了,亦是如來弟子受聖尊教。今取命終,生三十三天。」
世尊告曰:「汝由何恩今獲此天身?」
天子白佛:「蒙世尊之力,得受天身。」時,阿那邠祁天子復以天華散如來身上,亦散阿難及舍利弗身上,遍遶祇[*]洹七匝還沒不現。
是時,世尊告阿難曰:「昨夜有天Ⓒ子來至我所,Ⓓ便說斯偈:
「『此是祇[*]洹界, 仙人眾娛Ⓔ戲,
法王所治處, 當發歡Ⓕ悅心。』
「是時,彼天子繞祇[*]洹七匝便退而去。汝今阿難!汝頗識彼天子乎?」
阿難白佛言:「必當是阿那邠祁長者也。」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善哉!乃能以未知智⑥而識彼天子。所以然者,彼是阿那邠祁天子。」
阿難白佛言:「阿那邠祁!今生天上為名何等?」
世尊告曰:「即名阿那邠祁。所以然者,彼天即生之日,諸天各各有此言:『此天子在人中時,是如來弟子,恒等心普施一切,周窮濟乏,作此功德已,此是三十三天,Ⓖ今故續名阿那邠祁。』」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大功德智慧成就,阿難比丘今在學地,Ⓘ智慧無與等者。所以然者,阿羅漢所應ⓐ知者,阿難便知之。過去諸佛世尊所應學者,阿難皆明了知。過去時亦有斯人,聞便了[*]知,如我今日阿難比丘瞻望方知之:『如來須是;如來不須是。』過去諸佛弟子入三昧方知未然之事,如我今日阿難比丘睹便曉了。」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聲聞中博有所知,有勇猛精進,念不錯亂,多聞第一,堪任執事,所謂阿難比丘ⓑ是。」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M. 143. Anāthapiṇḍikovāda.,[No. 26(28)].
????
ⓑ 阿那[>邠]祁~Anāthapiṇḍika.
???
ⓒ 瑕=斑【聖】
「瑕」,聖本作「斑」。 「斑」,大正藏原為「瑕」,今依據聖本改作「斑」。
ⓓ (著衣)+持【宋】【元】【明】
「持」,宋、元、明三本作「著衣持」。 大正藏無「著衣」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不+(不)【元】【明】【聖】
「不」,元、明、聖三本作「不不」。 大正藏無「不」字,今依據元、明、聖三本補上。
ⓕ 眾=僧【宋】【元】【明】
「眾」,宋、元、明三本作「僧」。 「僧」,大正藏原為「眾」,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僧」。
ⓖ (解脫)+見【宋】【元】【明】
「見」,宋、元、明三本作「解脫見」。 大正藏無「解脫」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其德=及得【聖】
「其德」,聖本作「及得」。 「及得」,大正藏原為「其德」,今依據聖本改作「及得」。
ⓘ (味)+滅【宋】【元】【明】
「滅」,宋、元、明三本作「味滅」。 大正藏無「味」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墮=入【宋】【元】【明】
「墮」,宋、元、明三本作「入」。 「入」,大正藏原為「墮」,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入」。
ⓚ 善=三【宋】
「善」,宋本作「三」。 「三」,大正藏原為「善」,今依據宋本改作「三」。
ⓛ 後=復【宋】【元】【明】
「後」,宋、元、明三本作「復」。 「復」,大正藏原為「後」,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復」。
ⓜ 大正藏無「緣生有」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大正藏無「則起」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受=取【聖】
「受」,聖本作「取」。 「取」,大正藏原為「受」,今依據聖本改作「取」。
ⓟ 惱=樂【宋】【元】【明】【聖】
「惱」,宋、元、明、聖四本作「樂」。 「樂」,大正藏原為「惱」,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樂」。
ⓠ 法+(也)【宋】【元】【明】
「法」,宋、元、明三本作「法也」。 大正藏無「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老=者【聖】
「老」,聖本作「者」。 「者」,大正藏原為「老」,今依據聖本改作「者」。
ⓢ 「空行」,大正藏原為「解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空行」。
ⓣ 已=以【聖】
「已」,聖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聖本改作「以」。
ⓤ 大正藏無「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於=如【聖】
「於」,聖本作「如」。 「如」,大正藏原為「於」,今依據聖本改作「如」。
ⓦ 樂=顏【宋】,=額【聖】
????
ⓧ 人=子【聖】
「人」,聖本作「子」。 「子」,大正藏原為「人」,今依據聖本改作「子」。
ⓨ 祇洹界~Jetavanam.
???
ⓩ 洹=桓【宋】【元】*
「洹」,宋、元二本作「桓」。 「桓」,大正藏原為「洹」,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桓」。
Ⓐ 〔之〕-【聖】
聖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 已=以【聖】*
「已」,聖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聖本改作「以」。
Ⓒ 〔子〕-【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子」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子」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便說斯=而說此【宋】【元】【明】,〔便〕-【聖】
????
Ⓔ 戲=樂【聖】
「戲」,聖本作「樂」。 「樂」,大正藏原為「戲」,今依據聖本改作「樂」。
Ⓕ 悅=喜【宋】【元】【明】
「悅」,宋、元、明三本作「喜」。 「喜」,大正藏原為「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喜」。
Ⓖ 今=令【聖】
「今」,聖本作「令」。 「令」,大正藏原為「今」,今依據聖本改作「令」。
Ⓗ (阿難比丘)+有【宋】【元】【明】
「有」,宋、元、明三本作「阿難比丘有」。 大正藏無「阿難比丘」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智〕-【聖】
聖本無「智」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智」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 知=智【聖】*
「知」,聖本作「智」。 「智」,大正藏原為「知」,今依據聖本改作「智」。
ⓑ 是+(爾)【宋】【元】【明】
「是」,宋、元、明三本作「是爾」。 大正藏無「爾」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① 萌兆:預兆,指無益解脫的吉凶禁忌。又譯為「世間吉凶」、「忌諱吉慶」。or 眾生。「萌」是以草木剛發芽來比喻眾生智慧還未開,「兆」即「眾」,許多。又作「兆萌」。
② 若眼起時則起,亦不知來處;若眼滅時則滅,亦不知去處。無有而眼生,已有而眼滅:眼生起的時候就生起了,並不是從別的地方過來;眼滅去的時候就滅去了,並不是到別的地方去了。眼並不是永恆實存的,是因緣和合而生起的,生起之後滅去。
③ 耶輸提:疑為「尊者須菩提」在傳抄時的訛誤,比丘名,以「解空第一」聞名,他曾在乞食時專找富人家而不找窮人家,以免造成窮人家的負擔,後來佛陀指正他應次第乞食,不挑貧富。也有解為優婆塞名,是毘舍離城內的大將,帶領五百童子學佛,曾承辦大愛道比丘尼及五百比丘尼的火化,參見《增壹阿含經》卷五十〈大愛道般涅槃品 52〉第1經。
④ 婆伽梨:比丘名,佛陀稱讚他「得信解脫,意無猶豫」第一,後來他身患重病,久病厭世,舉刀自殺時以四聖諦思惟五受陰而得涅槃,詳見《增壹阿含經》卷十九〈四意斷品 26〉、《雜阿含經》卷四十七第1265經。又譯作「婆迦梨」、「婆迦利」、「薄迦梨」、「跋迦梨」、「跋迦利」。
⑤ 初不聞:從來沒聽過。「初」指從來、始終,這種用法用於否定句,
⑥ 未知智:由推論類比而得的智慧。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不應住色生心
本經教導:「不起於色,亦不依色而起於識;不起於聲,不依聲而起於識;不起香,不依香而起於識;不起於味,不依味而起於識;不起細滑,不依細滑而起於識;不起意,不依意而起於識;不起今世、後世,不依今世、後世而起於識;不起於愛,莫依愛而起於識。」簡化來說,就是不因六境而起心動念。
這段經文能讓人聯想到《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CBETA, T08, no. 235, p. 749, c20-22)
本經記載給孤獨長者聽到這樣的教導後「悲泣涕零不能自止」,《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則記載須菩提尊者聽到教導後「深解義趣,涕淚悲泣」。
《雜阿含經》卷十三第312經還有南傳《小部尼柯耶.優陀那》〈覺品1〉第10經巴希亞經中,佛陀也都曾開示過:「
每當你看到影像的時候,只看到就好了;
每當你聽到聲音的時候,只聽到就好了;
每當你五官感知的時候,只感知就好了……
每當你腦中認知的時候,只認知就好了。
那麼,巴希亞,在這當中沒有『我』的存在。這當中沒有『我』的時候,你既不在這裡、也不在遠處、也不在中間。這就是苦的熄滅。」
- 若眼起時則起,亦不知來處;若眼滅時則滅,亦不知去處
視網膜、光線等條件都具足,我們才有視覺、才能看到東西;當條件不具足時,例如沒有光線,自然就沒有視覺、看不到東西。(為簡化討論,姑且不將沒有光線時看到一片漆黑的情況稱為有視覺。)
那沒有視覺、看不到東西時,視覺跑去哪兒了?視覺沒有跑去哪邊,單純就是因為條件不具足,視覺就滅去了。
同理,有視覺、看得到東西時,視覺也不是從哪個地方跑過來,單純就是因為條件具足,視覺就升起了。
這個道理,在本經中描述為:(視覺升起時不是從哪個地方跑過來),(視覺沒有跑去哪邊)[……])
這個道理,在本經中描述為:
經文 | 白話舉例 |
---|---|
若眼起時則起,亦不知來處 | 視覺升起時不是從哪個地方跑過來。 |
若眼滅時則滅,亦不知去處 | 視覺滅去時沒有跑去哪邊。 |
皆由合會諸法因緣 | 視覺只是由於各項條件具足而發生。 |
(「眼」通常指「眼根」,不過在六入處相關的進階經文中,也會把眼所緣生的身心運作都用「眼」一言以蔽之。以上為了方便理解,以視覺作為例子來說明,但若要用「眼根」說明也可。)
- 「空行第一之法」對應經文
舍利弗尊者教阿那邠祁長者的「空行第一之法」,佛陀也曾教導比丘們,若在文字上仍有疑義,可以對讀參考:
《雜阿含經》卷十三第335經:「云何為第一義空經?諸比丘!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如是眼不實而生,生已盡滅,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除俗數法。」(CBETA, T02, no. 99, p. 92, c16-19)
《增壹阿含經》卷三十〈六重品37〉第7經:「云何名為第一最空之法?若眼起時則起,亦不見來處,滅時則滅,亦不見滅處;除假號法、因緣法。」(CBETA, T02, no. 125, p. 713, c15-18)
《佛說勝義空經》:「云何名勝義空?謂:眼生時而無少法有所從來;又眼滅時亦無少法離散可去。諸苾芻!其眼無實,離於實法。以要而言:有業有報,作者不可得,此蘊既終,復他蘊攝;別法合集,因緣所生。」(CBETA, T15, no. 655, p. 807, a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