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茂羅破群比丘與諸比丘尼共相遊處,然諸比丘尼亦復好樂共相遊處。[共>其]有人民稱譏茂羅破群比丘者,是時諸比丘尼極懷瞋恚,愁憂不悅。若復有人毀呰諸比丘尼者,是時破群比丘亦復愁憂不悅。是時,眾多比丘告破群比丘曰:「汝今云何親近諸比丘尼?諸比丘尼亦復與汝交接?」

破群報曰:「我今解如來所說教誡,其有犯婬者,罪不足言。」

眾多比丘復告曰:「止!止!比丘!勿作斯言。莫誹謗如來言教,其誹謗如來言教者,罪咎不少。又復世尊無數方便說婬之穢,其有習婬,使無罪者,終無此理。汝今可捨此惡見,備於長夜受苦無量。」然此破群比丘故與交通,而不改其行。

爾時,眾多比丘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而白世尊言:「舍衛城中有一比丘,名曰破群,與諸比丘尼共相交接,然諸比丘尼亦與破群比丘交接往來。我等往彼勸喻使改其行,然彼二人遂更增益,不捨此顛倒之見,亦不順正法之業。」

爾時,世尊告一比丘:「汝往至彼破群比丘所,云:『如來喚。』」

爾時,比丘受如來教,即往到破群比丘所:「汝當知之,如來喚卿。」

破群比丘聞彼比丘語,即往到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世尊問彼比丘曰:「汝審親近諸比丘尼耶?」

彼比丘對曰:「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汝為比丘,云何與比丘尼共相交接?汝今是族姓子,剃除鬚髮,著三法衣,以信堅固,出家學道?」

破群比丘白佛言:「唯然,世尊!我是族姓子,以信堅固,出家學道。」

佛告比丘:「非汝之法。云何與比丘尼共相交接?」

破群比丘白佛言:「我聞如來所說,其習婬者,其罪蓋不足言。」

佛告比丘:「汝愚人!云何說如來習婬無罪?我無數方便說婬之穢污,汝今云何作是語:『如來說婬無罪』?汝好守護口過,無令長夜恒受其罪。」

佛告之曰:「汝今且止!須吾更問諸比丘。」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曰:「汝等頗聞吾與諸比丘說婬無罪乎?」

諸比丘對曰:「唯然,世尊!不聞如來說婬無罪。所以然者,如來無數方便說婬之穢污。設言無罪,此義不然。」

佛告諸比丘:「善哉!善哉!諸比丘!如汝所言,我無數方便說婬之穢污。」

爾時,世尊重告諸比丘曰:「汝等當知,不應以經文作為競諍的工具若有愚人習於法行,所謂契經、祇夜、偈、授決、因緣、本末、譬喻、生、方等、未曾有、說、廣普;雖誦斯法,不解其義;以不觀察其義,亦不順從其法,所應順法終不從其行。所以誦斯法者,從欲與人共競諍,意計勝負,亦不自為己有所濟及,彼誦法已,則犯制限猶如有人出彼村落欲求惡蛇,彼若見極大之蛇,到已,以左手其尾,然彼蛇迴頭螫其手,由此緣報,便致命終,此亦如是,若有愚人翫習其法,十二部經靡不斟酌,亦不觀察其義。所以然者,由不究竟正法義故。

「於是,若有善男子將護翫習其法,契經、祇[*]夜、偈、授決、因緣、本末、譬喻、生、方等、未曾有、說、廣普;彼人誦此法已,深解其義;[*]以解彼深義之法,順從其教,無所違失,所以誦法者,不以勝負之心,與彼競諍;所以誦習法者,欲自纂修有所濟;所以誦法者,果其所願,由此因緣,漸至涅槃。猶如有人出彼村落,求覓惡蛇。彼見蛇已,手執鐵鉗,先鑷其頭,後便捉項,不令動搖;設彼惡蛇迴尾欲害彼人,終無所至。所以然者,比丘!由其捉[*]項故!此善男子亦復如是,誦習、誦讀,靡不周遍,觀察其義,順從其法,終無違失,漸漸由此因緣,得至涅槃。所以然者,由其執正法故。是故,諸比丘!其有解吾義者,當念奉行;其不解者,重來問我。如來方今現在,後悔無益。」

爾時,佛告諸比丘:「設有比丘在大眾中而作是說:『如來所說禁戒,我悉解了,其習婬者,罪蓋不足言。』彼比丘當語斯比丘:『止!止!莫作斯言!莫誹謗如來言說斯語,如來終不說此言。』若此比丘改其所犯者善;若不改其行者,復當再三諫之。設當改者善,設不改者。若復[*]比丘隱匿其事,不使露現者,諸人皆墮。是謂,比丘!我之禁戒。」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M. 21. Kakacūpama.,[No. 26(193)]

  ????

茂…群~Moliyaphagguna.

  ???

呰=訾【明】

  「呰」,明本作「訾」。
  「訾」,大正藏原為「呰」,今依據明本改作「訾」。

「眾多」,大正藏原為「多眾」,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眾多」。

誡=戒【宋】【元】【明】

  「誡」,宋、元、明三本作「戒」。
  「戒」,大正藏原為「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戒」。

〔彼〕-【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彼」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喚+(卿)【元】【明】

  「喚」,元、明二本作「喚卿」。
  大正藏無「卿」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到=至【宋】【元】【明】

  「到」,宋、元、明三本作「至」。
  「至」,大正藏原為「到」,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至」。

〔其〕-【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其」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汝〕-【宋】

  宋本無「汝」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汝」字,今依據宋本刪去。

〔夜〕-【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夜」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夜」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抆=捫【元】【明】

  「抆」,元、明二本作「捫」。
  「捫」,大正藏原為「抆」,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捫」。

「所濟」,大正藏原為「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所濟」。

「其」,大正藏原為「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其」。

鑷=鍱【宋】,=鉗【元】【明】

  ????

項=頸【宋】*【元】*【明】*

  「項」,宋、元、明三本作「頸」。
  「頸」,大正藏原為「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頸」。

(諸)+比【宋】*【元】*【明】*

  「比」,宋、元、明三本作「諸比」。
  大正藏無「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誦=諷【宋】【元】【明】

  「誦」,宋、元、明三本作「諷」。
  「諷」,大正藏原為「誦」,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諷」。

無=不【宋】【元】【明】

  「無」,宋、元、明三本作「不」。
  「不」,大正藏原為「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不」。

〔是〕-【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是」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方=曼【宋】,=謾【元】【明】

  ????

[註解]

茂羅破群:比丘名,是以印度曆第十二月的名稱為名。又譯為「破群」、「頗求那」。

交接:往來。

罪不足言:惡業不值一提;惡業微乎其微。

亦不自為己有所濟及:對自己也沒有實際幫助。

制限:規定。

摩抆:觸摸。「抆」讀音同「問」,擦拭。

蜇:毒蟲叮咬。讀音同「哲」。

斟酌:在這裡指考慮、思索。

所以誦習法者,欲自纂修有所濟及:這樣讀誦修習佛法的人,是想要親自修習而能有所利益。

墮:墮落。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不應以經文作為競諍的工具

本經中破群比丘為了合理化自己犯戒的行為,曲解了佛說,表示出家人可以隨便和異性接觸,縱使犯淫戒,惡業也不值一提。佛陀則喝斥他縱使背了很多經典,不瞭解意義而依之修正自己的行為,卻用經文掩護自己、以經文來和他人競諍的話,不管讀多少經都沒有用,反而犯戒和造惡業。

這樣的狀況到現代更常見到,讀過一些佛經而看似能圓融說法的人,對佛經斷章取義,主張由於自己智慧高超,隨心所欲都不算犯戒,順應弟子而詐財騙色乃至犯戒,惡業都不值一提。佛陀則表示這種人從佛經得不到什麼好處,反而自致墮落。

大迦葉尊者看不下去,而反映給佛陀。佛陀於是找來這兩位比丘,問他們是否有拿經文想要一較高下?兩位比丘承認了。

佛陀接著問他們在諍論時,是在受持十二部經當中所說的教誨嗎?也就是說十二部經有教過他們該諍論誰背經文比較厲害嗎?

當然沒有。

佛陀所說的法都是為了讓人「自調伏,自止息,自求涅槃」的,而不是讓人比勝負的。

佛弟子在引用經文而議論佛法時,也要思考:是否放下自我,以經文來修正自己、而不是為自己臉上貼金?是否如實客觀地引用經文、而不是斷章取義?是否以經、律為師,而自調伏、自止息、自求涅槃?

文字可以是指月指,讓我們知道什麼是佛法;但也可以成為文字障,讓人沉迷文字遊戲而忘了月亮。因此本經中將玩弄、曲解經文比喻為捉蛇,不照次第從頭夾住蛇,而去玩弄蛇的尾巴的話,則會被蛇咬。

  • 有同學提問:「本經提到契經、祇夜、偈、授決、因緣等十二部經,佛陀說法時就分類為十二部經嗎?」

佛陀說法四十多年,在一開始當然沒有分為不同部的經典,在佛陀說法多年後,經典越來越多,流傳越來越廣,傳誦的弟子們為了方便記憶,而區分為十二部經或九部經。這十二部或九部並不是唯一的分類或絕對的真理,只是方便整理而作的分類。

[進階辨正]

回到《增壹阿含經》第50品

回到《增壹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