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明曉地獄,亦知趣地獄之徑,亦復知彼地獄眾生之本。設復眾生造諸惡不善之行,身壞命終,入地獄中,我亦知之。又復,比丘!我亦知明曉畜生,亦知趣畜生之道,亦復知畜生之本,作諸惡ⓐ元生彼者亦悉曉了。我今亦知餓鬼之道,其有作惡根ⓑ元者,生餓鬼中,我亦知之。我今亦知人道向人之趣,其有眾生得人身者,我亦知之。我亦知趣天之道,其有眾生作諸德本,生彼天上,我亦知之。我亦知涅槃之趣,其有眾生有漏盡成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於現法中而取ⓒ證果,我亦知之。
「比丘當知,我知地獄之趣,以何因緣而說斯言乎?」
佛告諸比丘:「我今觀察眾生心意,所謂此人身壞命終,應入地獄中,ⓓ然後時觀此人ⓔ以入地獄中,受苦酸酷ⓕ考掠無數,愁憂苦惱不可稱ⓖ記。猶如一大火坑無有塵煙,設有人來逕趣斯處,又且有目之士觀此人所趣,必當墜火終不虛也。然復後時觀此人[*]以墮火坑,吾所謂人者[*]以墮火坑。ⓗ今觀察眾生心意所念,必入地獄不疑,如我後時觀察此人,[*]以定入地獄,受苦酸酷不可稱[*]記。云何斯人[*]以入地獄?是謂我觀趣地獄眾生作諸惡行不善之業,身壞命終,入地獄中,我悉知之。吾所說者,正謂此耳。
「我知畜生之道,亦知趣畜生者,以何緣本而說此乎?於是,比丘!我觀察眾生心中所念,此人身壞命終,生畜生中。ⓘ有我後時觀察此人,[*]以生畜生中,愁憂苦惱不可稱計。云何斯人[*]以墮畜生中乎?猶如村落有大圊①廁,屎滿其中。設有斯人徑趣斯處,有目之士,見斯人來徑趣斯處,此人不久徑墮于廁。ⓙ然後時觀此人已墮ⓚ于廁,受厄窮困不可稱[*]記。云何斯人已墮[*]于廁?我今觀眾生類亦復如是,斯人命終應生畜生中。又ⓛ復時觀已生畜生中,受苦無量。我今觀畜生眾生皆悉明了。我所說ⓜ者,正謂此耳。
「我亦知餓鬼眾生,餓鬼之道,ⓝ其身壞命終,生餓鬼者,我亦知之。其有眾生身壞命終,趣餓鬼之道,我悉知之。我復ⓞ於後時觀見此眾生,[*]以入餓鬼受苦痛、樂痛。云何斯人以入餓鬼中乎?猶如大村落側有一大樹,生危嶮②之處,枝葉ⓟ凋落。設有人來,ⓠ往趣斯處,有目之士遙觀此人,必趣ⓡ樹不疑。ⓢ復後時觀此ⓣ人,或坐、或臥,受其苦樂之報。云何斯人[*]以至樹下坐臥乎?ⓤ今我觀眾生之類亦復如是,身壞命終,必趣餓鬼不疑,受其苦樂之報不可稱[*]記。我知餓鬼趣,餓鬼之道,皆悉分明,我所說者,正謂此耳。
「我知人道,亦知趣人道,[亦>]其有造行,身壞命終,生人中者,我亦知之。於是,比丘!我觀眾生類心中所念,此人ⓥ必當身壞命終,應生人中。我復於後時觀此人已生人中。云何斯人已生人中?猶如村落側有一大樹,在平正ⓦ處,多諸ⓧ陰涼。若有人直從一道來,有目之士見已便知之,斯人所趣向,定至此樹不疑。我復於後時觀此人,已至此樹,受樂無量。云何斯人得至斯處?此亦如是,我觀眾生心意所念[*]亦如是,身壞命終,必生人中不疑。我復於後時,觀此人已生人中受樂無量。我知人趣,亦知趣人之道,今生人中者,我亦知之,我所說者,正謂此耳。
「我亦知天,亦知趣天之道,其有眾生作諸功業生ⓨ天者,我亦知之。以何因緣而說此乎?我今觀眾生之類心中所念,此人必當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上,然ⓩ後時觀此人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上,於彼受自然之福,快樂無比。是謂斯人已生天上,於彼受自然之福,快樂無比。猶如村落Ⓐ側有好高廣講堂,Ⓑ彫文刻鏤,懸繒③幡蓋,香汁灑地,敷好坐具,氍Ⓒ毹④毾㲪⑤,文繡綩綖⑥。若有人直從一道來,有目之士直從一道來,此人所趣向,定至高廣講堂Ⓓ必不疑,復於後時觀見此人,已到講堂上,或坐、或臥,於中受福快樂無比。此亦如是,吾今觀眾生類身壞命終,應生善處天上,於彼受樂快不可計。云何斯人[*]以生善處天上乎?我知天道,趣天之路乎?我所說者,正謂此耳。
「我今知涅槃,亦知涅槃之道,亦知眾生應般涅槃者。或有眾生盡有漏成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現身取證而自遊化,我悉知之。由何因緣而說此乎?於是,比丘!我觀眾生類心中所念,此人盡有漏成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是謂斯人[*]以盡有漏成無漏。猶如去村落不遠有大池,Ⓔ水極清徹。若有人直從一道來,有目之士遙見斯人來,知此人必至池水不疑,又[*]後時Ⓕ觀此人已至池水,沐浴澡洗,除諸穢污,去諸垢坋⑦Ⓖ,在側而坐,亦不與人共相諍競。我今觀眾生類亦復如是,盡有漏成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名Ⓗ色知如真。是謂斯人已至此處,我知涅槃ⓐ之道,亦知眾生般涅槃者,皆悉知之。如來.至真.等正覺有此之智、無畏、力具,皆悉成就。如來智無有量,如來能觀過去無限無量不可計事,皆悉知之。將來現在無限無量皆悉分別。是故,比丘!當求方便,ⓑ具足十力⑧、無畏⑨。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元=行來【宋】【元】【明】
「元」,宋、元、明三本作「行來」。 「行來」,大正藏原為「元」,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行來」。
ⓑ 元=源【宋】【元】【明】
「元」,宋、元、明三本作「源」。 「源」,大正藏原為「元」,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源」。
ⓒ 證果=果證【宋】【元】【明】
「證果」,宋、元、明三本作「果證」。 「果證」,大正藏原為「證果」,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果證」。
ⓓ 然+(彼)【宋】【元】【明】
「然」,宋、元、明三本作「然彼」。 大正藏無「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 考=拷【宋】【元】【明】
「考」,宋、元、明三本作「拷」。 「拷」,大正藏原為「考」,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拷」。
ⓖ 記=計【宋】*【元】*【明】*
「記」,宋、元、明三本作「計」。 「計」,大正藏原為「記」,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計」。
ⓗ (我)+今【宋】【元】【明】
「今」,宋、元、明三本作「我今」。 大正藏無「我」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有=又【宋】【元】【明】
「有」,宋、元、明三本作「又」。 「又」,大正藏原為「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又」。
ⓙ 然+(彼)【宋】【元】【明】
「然」,宋、元、明三本作「然彼」。 大正藏無「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于=乎【宋】*
「于」,宋本作「乎」。 「乎」,大正藏原為「于」,今依據宋本改作「乎」。
ⓛ 復+(後)【宋】【元】【明】
「復」,宋、元、明三本作「復後」。 大正藏無「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者=生【明】
「者」,明本作「生」。 「生」,大正藏原為「者」,今依據明本改作「生」。
ⓝ 〔其〕-【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其」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於=如【明】
「於」,明本作「如」。 「如」,大正藏原為「於」,今依據明本改作「如」。
ⓟ 凋=彫【宋】【元】【明】
「凋」,宋、元、明三本作「彫」。 「彫」,大正藏原為「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彫」。
ⓠ [往>往]=徑【宋】【元】【明】
「[往>往]」,宋、元、明三本作「徑」。 「徑」,大正藏原為「[往>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徑」。
ⓡ 樹+(下)【宋】【元】【明】
「樹」,宋、元、明三本作「樹下」。 大正藏無「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復+(於)【宋】【元】【明】
「復」,宋、元、明三本作「復於」。 大正藏無「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人=入【宋】
「人」,宋本作「入」。 「入」,大正藏原為「人」,今依據宋本改作「入」。
ⓤ 今我=我今【宋】【元】【明】
「今我」,宋、元、明三本作「我今」。 「我今」,大正藏原為「今我」,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我今」。
ⓥ 必=應【宋】【元】【明】
「必」,宋、元、明三本作「應」。 「應」,大正藏原為「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應」。
ⓦ (之)+處【宋】【元】【明】
「處」,宋、元、明三本作「之處」。 大正藏無「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陰=蔭【宋】【元】【明】
「陰」,宋、元、明三本作「蔭」。 「蔭」,大正藏原為「陰」,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蔭」。
ⓨ 天+(上)【宋】【元】【明】
「天」,宋、元、明三本作「天上」。 大正藏無「上」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於)+後【宋】*【元】*【明】*
「後」,宋、元、明三本作「於後」。 大正藏無「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之)+側【宋】【元】【明】
「側」,宋、元、明三本作「之側」。 大正藏無「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彫=雕【明】
「彫」,明本作「雕」。 「雕」,大正藏原為「彫」,今依據明本改作「雕」。
Ⓒ 毹=氀【宋】【元】【明】
「毹」,宋、元、明三本作「氀」。 「氀」,大正藏原為「毹」,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氀」。
Ⓓ 必+(至)【宋】【元】【明】
「必」,宋、元、明三本作「必至」。 大正藏無「至」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水+(水)【宋】【元】【明】
「水」,宋、元、明三本作「水水」。 大正藏無「水」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觀=見【宋】【元】【明】
「觀」,宋、元、明三本作「見」。 「見」,大正藏原為「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見」。
Ⓖ 「坋」,元、明二本作「圿」。
Ⓗ 色知如真=為真人【宋】【元】【明】
「色知如真」,宋、元、明三本作「為真人」。 「為真人」,大正藏原為「色知如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為真人」。
ⓐ (趣涅槃)+之【宋】【元】【明】
「之」,宋、元、明三本作「趣涅槃之」。 大正藏無「趣涅槃」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當)+具【宋】【元】【明】
「具」,宋、元、明三本作「當具」。 大正藏無「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① 圊:音同「青」,廁所。
② 嶮:音同「險」,地勢險惡、高峻。
③ 繒:絲織品。
④ 氍毹:讀音同「渠於」,毛織的地毯。
⑤ 毾㲪:讀音同「踏登」,細緻的毛被與毛蓆。
⑥ 綩綖:讀音同「晚延」,古代垂覆在帽子前後的飾物。
⑦ 坋:灰塵。讀音同「笨」。
⑧ 十力:只有佛才具足的十種智力:(1)處、非處智力:完全了知什麼是有道理、可能的(「斯有是處」),什麼是沒道理、不可能的(「無有是處」)。(2)業異熟智力:完全了知過去、未來、現在三世的因果業報。(3)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完全了知各種禪定境界,這些定境要怎麼入手、有哪些深淺的層次、有哪些因緣能阻礙或成就這些定境。(4)根上下智力:完全了知眾生的根器好壞。(5)種種意解智力:完全了知眾生的各種意向。(6)種種界智力:完全了知世間與眾生的各種差別、分類。(7)遍趣行智力:完全了知有什麼途徑能通往什麼結果。(8)宿住隨念智力:完全了知而能憶念自己及眾生的過去世。(9)死生智力:完全了知眾生未來世的往生去處,以及導致往生這些去處的善惡因緣。(10)漏盡智力:完全自知自證得漏盡,斷盡煩惱。詳見《雜阿含經》卷二十六第684經。
⑨ 無畏:佛說法時具有四種無所畏懼的自信,而勇猛安穩:(1)正等覺無畏、(2)障道無畏、(3)漏盡無畏、(4)出苦道無畏。又譯為「四無畏」、「四無所畏」。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中對於五趣的譬喻表列如下:
五趣 | 譬喻 |
---|---|
地獄者 | 掉大火坑 |
畜生 | 掉大糞坑 |
惡鬼 | 靠近危險處的枯樹 |
人 | 到大樹下乘涼 |
天 | 到莊嚴的講堂 |
涅槃 | 到池中洗淨 |
依本經對涅槃的譬喻,學佛的終極目標不只是得到庇蔭或良好的環境,而是要將自己洗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