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今當說因緣之法,善思念之,修習其行。」
諸比丘白佛言:「唯然,世尊!」爾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世尊告曰:「彼云何名為因緣之法?所謂無明①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②,名色緣六入③,六入緣更樂④,更樂緣痛⑤,痛緣愛,愛緣受⑥,受緣有⑦,有緣生,生緣ⓐ死,死ⓑ緣憂、ⓒ悲、苦、惱、不可稱計。如是成此五陰之身。
「彼云何名為無明?所謂不知苦,不知ⓓ習,不知盡,不知道,此名為無明。
「彼云何名為行?所謂行者有三種。云何為三?所謂身行、口行、意行,是謂為行。
「彼云何名為識?所謂六識身是也。云何為六?所謂眼、耳、鼻、舌、身、意識,是謂為ⓔ識。
「云何ⓕ名為名?所謂名者,痛、想、念、更樂、思惟,是為名。彼云何為色?所謂四大身及四大身所造色,是謂名為色。色異、名異、故曰名色⑧。
「彼云何ⓖ六入?內六入。云何為六?所謂眼、耳、鼻、舌、身、意入,是謂六入。
「彼云何名為更樂?所謂六更樂身。云何為六?所謂眼、耳、鼻、舌、身、意更樂,是謂名為更樂。
「彼云何為痛?所謂三痛。云何為三?所謂樂痛、苦痛、不苦不樂痛,是謂名為痛。
「彼云何名為愛?所謂三愛身是也。欲愛、有愛、無有愛⑨。
「ⓗ云何為受?所謂四受是。云何為四?所謂欲受、見受、戒受、我受,是謂四受。
「彼云何為有?所謂三有。云何為三?欲有、色有、無色有⑩,是名為有。
「彼云何為生?所謂生者,等具出ⓘ家⑪,受諸有,得五陰,受諸入,是謂為生。
「彼云何為老?所謂彼彼眾生,於此身分,齒落髮白,氣力劣竭,諸根純熟,壽命日衰,無復本識,是謂為老。
「云何為死?所謂彼彼眾生,展轉受形,身體無溫ⓙ⑫,無常變易,五親分張,捨五陰身,命根斷壞,是謂為死。比丘當知,故名為老、病、死。此名為因緣之法,廣分別其義。諸佛如來所應施行起大慈哀,吾今已辦。當念在樹下露坐,若在塚間,當念坐禪,勿懷恐難。今不精勤,後悔無益。」
爾時,阿難白世尊言:「如來與諸比丘說甚深緣本,然我觀察無甚ⓚ深之義。」
世尊告曰:「止!止!阿難!勿興此意。所以然者,十二因緣者極為甚深,非是常人所能明曉。我昔未覺此因緣法時,流浪生死,無有出期。又復,阿難!不但今日汝言因緣不甚ⓛ深,昔日ⓜ已來言不甚深也。所以然者,乃昔過去世時,有須焰阿須倫王竊生此ⓝ念,欲捉日月,出大海水,化身ⓞ極大,海水齊腰。
「爾時,彼阿須倫王有兒名拘那羅,自白其父:『我今欲於海水沐浴。』ⓟ須焰阿須倫報曰:『莫樂海水中浴。所以然者,海水極深且廣,終不堪[住>任]海水中浴。』時,拘那羅白言:『我今觀水齊大王腰,何以故復言甚深?』是時,阿須倫王即取兒著大海水中。爾時,阿須倫兒足不至水底,極懷恐怖。爾時,須焰告其子曰:『我先敕汝,海水甚深,汝言無苦。唯我能在大海水洗浴,非ⓠ汝所能ⓡ欲洗。』
「爾時須焰阿須倫者,豈異人乎?莫作是觀。所以然者,須焰者即我身是也。爾時阿須倫兒,即汝身是也。爾時海水甚深,汝言無苦;今復言十二因緣甚深之法,汝復言無是甚深。其有眾生不解十二緣法,流轉生死,無有出期,皆悉迷惑,不識行本,於今世至後世,從後世至今世,永在五惱之中,求出甚難。ⓢ我初成佛道,思惟十二因緣,降伏魔官屬,以除無明而得慧明,諸闇永除,無ⓣ塵垢,又我,阿難!三轉十二說此緣本時,即成覺道⑬。以此方便,知十二緣法極為甚深,非常人所能宣暢。如是,阿難!當ⓤ念甚深,奉持此十二因緣之法,當念作是學。」
爾時,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死=老【宋】【元】【明】
「死」,宋、元、明三本作「老」。 「老」,大正藏原為「死」,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老」。
ⓑ 〔緣〕-【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緣」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緣」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悲=愁【明】
「悲」,明本作「愁」。 「愁」,大正藏原為「悲」,今依據明本改作「愁」。
ⓓ 習=集【元】【明】
「習」,元、明二本作「集」。 「集」,大正藏原為「習」,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集」。
ⓔ 識=六【聖】
「識」,聖本作「六」。 「六」,大正藏原為「識」,今依據聖本改作「六」。
ⓕ 〔名〕-【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名」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名)+六【宋】【元】【明】
「六」,宋、元、明三本作「名六」。 大正藏無「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是謂為愛)+云【元】【明】
「云」,元、明二本作「是謂為愛云」。 大正藏無「是謂為愛」四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 家=處【宋】【元】【明】
「家」,宋、元、明三本作「處」。 「處」,大正藏原為「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處」。
ⓙ 「溫」,大正藏原為「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溫」。
ⓚ 〔深〕-【聖】
聖本無「深」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深」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 深+(也)【元】【明】【聖】
「深」,元、明、聖三本作「深也」。 大正藏無「也」字,今依據元、明、聖三本補上。
ⓜ 已=以【宋】【元】【明】【聖】
「已」,宋、元、明、聖四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以」。
ⓝ 念=於【宋】
「念」,宋本作「於」。 「於」,大正藏原為「念」,今依據宋本改作「於」。
ⓞ 極=及【明】
「極」,明本作「及」。 「及」,大正藏原為「極」,今依據明本改作「及」。
ⓟ 〔須〕-【聖】
聖本無「須」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須」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 〔汝〕-【聖】
聖本無「汝」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汝」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 欲洗=洗欲【聖】
「欲洗」,聖本作「洗欲」。 「洗欲」,大正藏原為「欲洗」,今依據聖本改作「洗欲」。
ⓢ (如)+我【宋】【元】【明】
「我」,宋、元、明三本作「如我」。 大正藏無「如」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復)+塵【宋】【元】【明】
「塵」,宋、元、明三本作「復塵」。 大正藏無「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念〕-【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念」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念」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
① 無明:無智;不徹底明白佛法。也是「癡」的異名。
② 名色:即色、受、想、行、識五陰。其中「名」是「受、想、行、識」四陰,即所有心理的運作,沒有形體而只能用名字來詮釋,因此稱作「名」;「色」即色陰,也就是物質及物理世界的現象。另外也有解釋「名色」為「分別色」,分別四大及其變化。
③ 六入:眼、耳、鼻、舌、身、意。
④ 更樂:即十二因緣中「觸」的另譯,感官、外境、識,三者接觸。舉例而言,眼根、光線、眼識,三者接觸而生「眼觸」,依著眼觸而生起受、想、行等心理運作。
⑤ 痛:即「受」的古譯,例如可區分為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三種。
⑥ 受:此指「取」。即四種執取,包括:1.欲取(執取於五欲:色、聲、香、味、觸)。2.見取(也就是「見取見」,固執己見)。3.戒禁取:(執取「戒禁取見」。執取與解脫無關的禁戒)。4.我取(執取「身見」,自我意識太重)。詳見《增壹阿含經》卷十九〈等趣四諦品27〉第2經
⑦ 有:有了執取,就會受後「有」,在欲界、色界、無色界裡長夜生死流轉。
⑧ 色異、名異、故曰名色:色和名各自不同,因此分別說為名、色。
⑨ 無有愛:(斷除淫欲與物質欲的)無色界眾生的渴愛,即不想存在的渴愛。
⑩ 欲有、色有、無色有:欲界的存在、色界的存在、無色界的存在。「有」指生命的存在、積集的善惡業。
⑪ 等具出家:另作「等具出處」,具足出生的因緣條件。
⑫ 身體無溫:身體沒有了溫度,即已成為冰冷的屍體。
⑬ 三轉十二說此緣本時,即成覺道:佛陀當年三次循序地解說四聖諦,即初轉法輪,成就了覺悟之道。詳見《增壹阿含經》卷十四〈高幢品 24〉第5經、《雜阿含經》卷十五第379經。
[對應經典]
- 參考《長阿含經》卷十第13經
- 參考《雜阿含經》卷十二第298經。
- 參考南傳《相應部尼柯耶》〈因緣相應12〉第1經法說經。
- 參考南傳《相應部尼柯耶》〈因緣相應12〉第2經分別經。
- 參考南傳《中部尼柯耶》〈根本法門品1〉第9經正見經。
[讀經拾得]
- 十二因緣的詳細說明可見《雜阿含經》卷十二:[導讀:十二因緣]
- 逆觀十二因緣:
佛陀悟到十二因緣時,是從憂悲惱苦往前回溯的(參見雜阿含經相關記錄或《增一阿含經》卷三十一〈力品38〉4)。因此若從第十二個一一往前去推,會更加順暢合理。
- 十二因緣可以解釋當下身心的因緣,也可以解釋三世的輪迴。
用十二因緣解釋當下身心的因緣,詳見《雜阿含經》卷二、三相關各經。以經中所說「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為例,在根緣境生識而觸的當下,就已經完成了一次的十二因緣,但由於我們誤認其中有我、我所,起了貪愛,造下了業,而讓這些心識不斷地相互攀緣、增長擴大。
每一次的十二因緣雖然當下就已經完成,但這不表示未來就不會有作用。這就好像在推骨牌,從微觀的角度,每一個骨牌撞擊下一個骨牌都是在一剎那間發生;從巨觀的角度來看,就會看到骨牌的推動與相疊持續不斷地發生,延續成為過去、現在、未來三世。
用十二因緣解釋三世的輪迴,則有如下的說法:
第幾支 | 分類 | 名稱 | 意義 |
---|---|---|---|
1 | 過去因 | 無明 | (過去世的)沒有智慧 |
2 | 過去因 | 行 | (過去世的)身行、口行、意行所造的業 |
3 | 現在果 | 識 | 投胎而有新的一生的識 |
4 | 現在果 | 名色 | 有胎形,初步的身心,但尚未長出六入處 |
5 | 現在果 | 六入處 | 眼、耳、鼻、舌、身、意等感官長成 |
6 | 現在果 | 觸 | 出胎與外境接觸;六觸 |
7 | 現在果 | 受 | (接觸後產生)感受 |
8 | 現在因 | 愛 | (對於感受產生)貪愛 |
9 | 現在因 | 取 | (由於貪愛,因此)執取 |
10 | 現在因 | 有 | (因為執取,所以有)積集的善惡業,能感招未來的果報 |
11 | 未來果 | 生 | (未來世的)出生 |
12 | 未來果 | 老病死憂悲惱苦 | (未來世的)衰滅及苦果 |
一念之起,當下輪迴,每天的生活中都充斥了十二因緣,這些因緣累積起來,也造就了人的一生,乃至三世的輪迴。
數學或物理造詣較深的同學,也可用「碎形」或「複雜系統」的「自相似性」來理解這樣的現象:鸚鵡螺切中間一小塊來看,其數學構成符合黃金比例,累積起來的大塊也符合黃金比例,整個螺形也是黃金比例,這就是「自相似性」。在數學上,具有自相似性的碎形的生成是基於一個不斷疊代的方程式,即一種基於遞迴的反饋系統。類似地,人們當下的身心運作符合十二因緣的模式,而當下的因緣長久累積之後,造就了宏觀的輪迴生死,也具有自相似性而符合十二因緣的模式。
阿羅漢破除無明、有智慧,則在根緣境生識而觸的當下,生起明觸,觸生受、想但不造業,也不見我、我所,而能不受後有,解脫當下的因緣及三世的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