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船筏譬喻,汝等善思念之,在心懷。」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諸比丘從佛受教。

世尊告曰:「彼云何名為船筏譬喻?對惡人不要起惡心若汝等行路為賊所擒,當執心意,無起惡情;當起護心,遍滿諸方所,無量無限不可稱計,持心當如地,猶如此地亦受於淨,亦受於不淨,屎尿穢惡皆悉受之,然地不起增減之心,不言此好、此醜。汝今所行亦當如是,設為賊所擒獲,莫生惡念,起增減心。亦如地、水、火、風,亦受於惡,亦受於好,都無增減之心;起慈、悲、喜、護[*]之心,向一切眾生

筏喻所以然者,行善之法猶可捨之,何況惡法而可翫習如有人遭恐難[*]之處,欲度難處至安隱[*]之處,隨意馳走,求其安處。彼見大河極為深廣,亦無船、橋而可得渡至彼岸者;然所立[*]之處極為恐難,彼岸無為。爾時,彼人思惟方計:『此河水極深且廣,今可收拾材木草葉,縛筏求渡,依此筏已,從此岸得至彼岸。』爾時,彼人即收拾材木草葉,縛筏渡,從此岸至彼岸。彼人已渡岸,復作是念:『此筏於我,多所饒益,由此筏得厄難,從有恐之地,得至無為之處。我今不捨此筏,持用自隨。』云何,比丘!彼人所至到處,能用此筏自隨乎?為不能耶?」

諸比丘對曰:「不也。世尊!彼人所願,今已果獲,復用筏自隨乎?」

佛告比丘:「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善法猶可捨,何況非法。

爾時,有一比丘白世尊言:「云何當捨於法,而況非法?我等豈非由法學道乎?」

世尊告曰:「依慢斷慢憍慢滅憍慢——慢慢增上慢自慢邪見慢慢中慢增上慢,以無慢滅,慢慢滅;無慢、正慢滅邪慢、增上之慢,盡滅四慢。」

「我昔未成佛道,坐樹王下時,便生此念:『欲界之中誰最豪貴,我當降伏?』此欲界之中,天及人民,皆悉靡伏。時,我復重作是念:『聞有弊魔波旬,今當與彼戰。』以降波旬,一切憍慢豪貴之天,一切靡伏。時我,比丘!於座上笑,使魔波旬境界皆悉震動。」

虛空之中聞說偈聲:

「『捨真淨王法,  出家學甘露
  設剋廣願者,  空此三惡趣
  我今集兵眾,  瞻彼沙門顏,
  設不用我計,  執腳擲海表。』

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八

[校勘]

行路=路行【宋】【元】【明】

  「行路」,宋、元、明三本作「路行」。
  「路行」,大正藏原為「行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路行」。

起+(慈悲喜)【宋】【元】【明】

  「起」,宋、元、明三本作「起慈悲喜」。
  大正藏無「慈悲喜」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所〕-【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所」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猶)+如【宋】【元】【明】

  「如」,宋、元、明三本作「猶如」。
  大正藏無「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欲+(求)【宋】【元】【明】

  「欲」,宋、元、明三本作「欲求」。
  大正藏無「求」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今)+此【宋】【元】【明】

  「此」,宋、元、明三本作「今此」。
  大正藏無「今」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廣+(無由得渡)【宋】【元】【明】

  「廣」,宋、元、明三本作「廣無由得渡」。
  大正藏無「無由得渡」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而=求【宋】【元】【明】

  「而」,宋、元、明三本作「求」。
  「求」,大正藏原為「而」,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求」。

渡+(依此栰已)【宋】【元】【明】

  「渡」,宋、元、明三本作「渡依此栰已」。
  大正藏無「依此栰已」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得)+至【宋】【元】【明】

  「至」,宋、元、明三本作「得至」。
  大正藏無「得」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伏+(已降伏)【宋】【元】【明】

  「伏」,宋、元、明三本作「伏已降伏」。
  大正藏無「已降伏」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廣=賓【宋】

  「廣」,宋本作「賓」。
  「賓」,大正藏原為「廣」,今依據宋本改作「賓」。

[註解]

戢:集;收藏。

起慈、悲、喜、護之心,向一切眾生:對一切眾生,要有慈、悲、喜、捨的心。

翫習:反覆研習。「翫」讀音同「萬」,研習。

所立之處極為恐難,彼岸無為:目前所站的地方極為恐怖艱難,對岸則沒事。

濟:渡河;救助。

憍慢:驕傲、傲慢。

慢慢:對勝過自己的人,起相反的看法,認為自己勝過對方。又譯為「慢中慢增上慢」、「慢中慢」、「慢過慢」。

增上慢:未得未證而自認為已得已證。

自慢:因為認為五陰有我而有的傲慢。又譯為「我慢」。

邪見慢:無德卻自認為有德,而起的傲慢。

慢中慢增上慢:即「慢慢」。

無慢:沒有傲慢。

正慢:向於正道的驕傲,例如鼓勵自己要做到更好,或砥勵自己「有為者亦若是」。

四慢:即慢慢、增上慢、自慢、邪見慢。

依憍慢滅憍慢……盡滅四慢:依驕傲滅驕傲,以滅除:「慢慢」(自認為勝過優於自己的人)、「增上慢」(自認為已得已證其實未得未證)、「自慢」(因為認為五陰有我而有的傲慢)、「邪見慢」(自認為有德其實無德)。「慢慢」可以用「沒有驕傲」來滅,因此就滅了「慢慢」;「沒有驕傲」或是「向於正道的驕傲」都可以滅除「邪見慢」、「增上慢」,(直到)滅盡了四種慢。

甘露:印度傳說中的不死藥,譬喻佛所教授的解脫法門。

設剋廣願者,空此三惡趣:如果成功達成這個大願,會讓三惡道空虛。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筏喻

本經中佛陀所說的「船筏譬喻」在許多經中都有提到,例如《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CBETA, T08, no. 235, p. 749, b7-11)

所以像經中說連「捨」也不執著,才能真正證涅槃,如《中阿含經》卷18〈2 長壽王品 淨不動道經〉說:「若比丘如是行:無我、無我所、我當不有、我所當不有,若本有者,便盡得捨。阿難,若比丘樂彼捨、著彼捨、住彼捨者,阿難,比丘行如是,必不得般涅槃。」(CBETA, T01, no. 26, p. 543, a16-20)

  • 依慢斷慢

本經所說的「依憍慢滅憍慢」,在《雜阿含經》卷二十一第564經也有實例:「云何依慢斷慢?謂聖弟子聞某尊者、某尊者弟子盡諸有漏,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聞已,作是念:『彼聖弟子盡諸有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我今何故不盡諸有漏,何故不自知不受後有。』當於爾時則能斷諸有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CBETA, T02, no. 99, p. 148, b12-19)

[進階辨正]

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馬血天子品第四十三之

「是時,弊魔波旬瞋恚熾盛,即告師子大將曰:『速集四部之眾,欲往攻伐沙門!又當觀察為有何力勢,堪任與我共戰鬥耶?』我爾時復更思惟:『與凡人交戰猶不默然,何況欲界豪貴者乎?要當與彼少多爭競。』時我,比丘!著仁慈之鎧,手執三昧之弓、智慧之箭,俟彼大眾。是時,弊魔、大將兵眾十八億數,顏貌各異,猿猴、師子來至我所。

「爾時,羅剎之眾,或一身若干頭,或有數十身而共一頭,或兩肩有頸,當心有口,或有一手;或有兩手者;或復四手;或兩手擎頭,口銜死蛇,或頭上火然,口出火光;或兩手擘口,欲前噉之;或披腹相向,手執刀劍,擔持戈矛;或執舂杵;或擔山、負石、擔持大樹者;或兩腳在上,頭在下;或乘象、師子、虎、狼、毒虫;或步來者;或空中飛。是時,弊魔將爾許之眾,圍遶道樹

「時,魔波旬在我左側而語我曰:『沙門速起。』時我,比丘!默然不對。如是再三。魔語我曰:『沙門畏我不乎?』我告之曰:『我今執心無所畏懼。』時波旬曰:『沙門!頗見我四部之眾耶?然汝一己,無有器杖兵刃,禿頭露形,著此三衣,復言:「吾無所畏。」』

「爾時,我向波旬,便說此偈:

「『仁鎧三昧弓,  手執智慧箭,
  福業為兵眾,  今當壞汝軍。』

「時,魔波旬復語我曰:『我於沙門多所饒益。設不從我語者,正爾取汝,灰滅其形。又復沙門!顏貌端政,年壯可美,出處剎利轉輪王種,速起此處,習於五樂,我當將和使汝得作轉輪聖王。』時,我復報波旬曰:『汝所說者,無常變易,不得久住。亦當捨離,非吾所貪。』時,弊魔波旬復語我曰:『沙門!今日為何所求?志願何物?』時我報曰:『吾所願者,無憂畏處,安隱泊,涅槃城中;使此眾生流浪生死,沈翳苦惱者,導引正路。』

「魔報我曰:『設今沙門不速起坐者,當執汝腳,擲著海表。』時我報波旬曰:『我自觀察天上、人中,魔、若魔天、人、若非人,及汝四部之眾,不能使吾一毛動。』魔報我曰:『沙門!今日欲與吾戰乎?』我報之曰:『思得交戰。』魔報我曰:『汝怨是誰?』我復報曰:『憍慢者是。增上慢、自慢、邪慢、慢中慢增上慢。』魔語我曰:『汝以何義滅此諸慢?』時我報曰:『波旬當知,有慈仁三昧、悲三昧、憙三昧、護三昧、空三昧、無願三昧、無相三昧,由慈三昧,辦悲三昧;緣悲三昧,得喜三昧;緣喜三昧,得護三昧。由空三昧,得無願三昧;因無願三昧,得無相三昧。以此三三昧之力,與汝共戰。行盡則苦盡,苦盡則結盡,結盡則至涅槃。』

「魔語我曰:『沙門!頗以法滅法乎?』時我報曰:『可以法滅法。』魔問我言:『云何以法滅法?』時我告曰:『以正見滅邪見,以邪見滅正見;正治滅邪治,邪治滅正治;正語滅邪語,邪語滅正語;[*]正業滅邪業,邪業滅正業;正命滅邪命,邪命滅正命;正方便滅邪方便,邪方便滅正方便;正念滅邪念,邪念滅正念;正定滅邪定,邪定滅正定。』魔語我曰:『沙門!今日雖有斯語,此處難剋也。汝今速起,無令吾擲著海表。』

「時,我復語波旬曰:『汝作福,唯有一施,今得作欲界魔王;我昔所造功德,無能稱計。汝今所說,方言甚難耶!』波旬報曰:『今所作福,汝今證知;汝自稱說造無數福,誰為證知?』時我,比丘!即伸右手以指案地,語波旬:『我所造功德,地證知之。』我當說此語,是時地神從地涌出,叉手白言:『世尊!我當證知。』地神語適訖,時魔波旬愁憂苦惱,即退不現。

「比丘!當以此方便知之,法猶尚滅,何況非法。我長夜與汝說一覺喻經,不錄其文,況解其義。所以然者,此法玄邃,聲聞、辟支佛所修此法者,獲大功德,得甘露無為之處。彼云何名為乘筏之喻?所謂依慢滅慢,慢已滅盡,無復諸惱亂想之念。猶如野狸之皮極修治之,以手拳加之,亦無聲響,無堅䩕處。此亦如是,若比丘慢盡,都無增減。是故,我今告汝等曰:『設為賊所擒獲者,勿興惡念,當以慈心遍滿諸方,猶如彼極柔之皮,長夜便獲無為之處。』如是,比丘!當作是念。」

當說此法時,於彼[*]坐上,三千天子諸塵垢盡,得法眼淨;六十餘比丘還捨法服,習白衣行;六十餘比丘漏盡意解,得法眼淨。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道樹:即菩提樹,桑科榕屬的大喬木,株高二十公尺以上,因為釋迦牟尼佛在此樹下打坐時悟道,而稱為菩提樹、道樹、覺樹、道場樹,原名鉢多樹、義譯吉祥樹。

思得:想要。

由慈三昧,辦悲三昧;緣悲三昧,得喜三昧;緣喜三昧,得護三昧。由空三昧,得無願三昧;因無願三昧,得無相三昧:基於慈三昧,修悲三昧;基於悲三昧,修得喜三昧;基於喜三昧,修得捨三昧。基於空三昧,修得無願三昧;基於無願三昧,修得無相三昧。按:這是說四無量心三昧中,修成的次第可以為慈、悲、喜、捨;三三昧中,修成的次第可以為空、無相、無願。

行盡則苦盡,苦盡則結盡,結盡則至涅槃:不再造業則能止息苦,止息苦也沒有執著,沒有執著而最終能滅除煩惱、生死。按:這只是簡化的例子,詳細的因緣生滅次第可見《雜阿含經》卷十二。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說:「汝作福,唯有一施,今得作欲界魔王」,這是指天魔波旬之所以能為欲界最高的天主之一,是因為過去世曾施辟支佛一缽食物的福報,參見《雜寶藏經》卷七:「佛言:『我觀世間,無能擲我著海外者。汝於前身,但曾作一寺,受一日八戒,施辟支佛一鉢之食,故生六天,為大魔王。而我乃於三阿僧祇劫,廣修功德,一阿僧祇劫,我曾供養無量諸佛,第二第三阿僧祇劫,亦復如是,供養聲聞緣覺之人,不可計數,一切大地,無有針許非我身骨。』」

本經提到佛陀在和天魔波旬對談時「伸右手以指案地」而降魔,這手印因此稱為降魔印、觸地印,早期佛像常採用這個造型。

[進階辨正]

回到《增壹阿含經》第43品

回到《增壹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