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八難品第四十二第3經

聞如是:

一時,佛在毘舍離㮈祇園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漸漸復在人中遊化

是時,世尊還顧觀毘舍離城,尋時便說此偈:

「今觀毘舍離,  更後不復睹,
 亦復更不入,  於是當別去。」

是時,毘舍離城中人民,聞說此偈,普懷愁憂,從世尊後,各各墮淚,自相謂曰:「如來滅度將在不久,世間當失光明。」

世尊告曰:「止!止!諸人勿懷愁憂,應壞之物欲使不壞者,終無此理。吾先以有四事之教,由此得作證,亦復以四部之眾,說此四事之教。云何為四?一切行無常,是謂一法;一切行苦,是謂二法;一切行無我,是謂三法;涅槃為滅盡,是謂第四法[*]之本。如是不久,如來當取滅度。汝等當知,四法之本,普與一切眾生而說其義。」

爾時,世尊欲使毘舍離城人民還歸,即化作大坑,如來將諸比丘眾在彼岸,國土人民而在此岸。是時,世尊即擲己鉢在虛空中與彼人民,又告之曰:「汝等,好供養此鉢,亦當供養高才法師,長夜之中獲福無量。」是時,世尊與彼鉢已,即時詣拘尸那竭國。

是時,拘尸那竭國人民五百餘力士集在一處,各作此論:「我同共造奇特之事,使後命終之時,名稱遠布,子孫共傳:『昔日拘尸那竭力士勢及。』」斯須,復作是念:「當造立何功德?爾時,去拘尸那竭國不遠有大方石,長百二十步,廣六十步。我等當共豎之。」盡其筋力,欲得豎立,而不剋獲,亦不動搖,何況能舉乎?是時,世尊便往至彼所,而告之曰:「諸童子,欲何所施為?」

時,諸童子白佛言:「我向者各作此論,欲移此石,使世世稱傳其名。施功已來,乃經七日,然不能令此石移轉。」

佛告諸童子:「卿等欲使如來豎此石乎?」

童子報言:「今正是時,唯願世尊當安此石。」

是時,世尊以右手摩此石,舉著左手中,擲著虛空中。是時,彼石乃至梵天上。

是時,拘尸那竭力士不見此石,而白世尊曰:「此石今何所至?我等今日咸共不見。」

世尊告曰:「此石今乃至梵天上。」

童子白佛言:「此石何時當來閻浮利地上。」

世尊告曰:「我今當引譬喻,智者以譬喻自解。設復有人往梵天上,取此石投閻浮地者,十二年乃到;然今如來威神所感,正爾當還。」

如來說此語已,是時彼石尋時還來,虛空之中雨諸天華若干百種。

是時,彼童子五百餘人遙見石來,各各馳散,不安本處。佛告童子:「勿懷恐懼,如來自當知時。」

爾時,世尊舒左手[搖>遙]接彼石,著右手中而豎之。是時,三千大千剎土六變震動,虛空之中神妙之天,散種種憂鉢蓮華。是時,五百童子皆嘆未曾有:「甚奇!甚特!如來威神實不可及,此石今長百二十步,廣六十步,然以一手而安處之。」

是時,五百童子白佛言:「如來以何力移動此石,為神足之力,為用智慧[*]之力安處此石乎?」

佛告童子曰:「吾亦不用神足[*]之力,亦復不用智慧之力,吾今用父母[*]之力安處此石。」

諸童子白佛:「不審如來用父母[*]之力,其事云何?」

世尊告曰:「吾今當與汝引譬,智者以譬喻自解。童子當知,十駱駝[*]之力,不如一凡象[*]力;又復十駱駝及一凡象[*]之力,不如一迦羅勒象力;又復十駱駝及一凡象力并迦羅勒象力,不如一鳩陀延象力也;正使十駱駝、一凡象力,乃至鳩陀延象力,不如一婆摩那象力也;復計此象之力,不如一迦泥留象力也;復計諸象之力,復不如一優鉢象力[*]也;復計爾許象[*]之力,復不如一鉢頭摩象力[*]也;復計爾許象力,復不如一拘牟陀象力[*]也;復取計挍之,復不如一分陀利象力[*]也;復取計挍,復不如一香象之力;復取計挍之,復不如一摩呵那極之力;復計挍之,復不如一那羅延之力;復取計挍之,復不如一轉輪聖王之力;復取計挍之,不如一阿維越致之力;復取計挍之,不如一補處菩薩之力;復取計挍之,復不如一道樹下坐菩薩之力;復取計挍之,復不如一如來父母遺體之力。吾今以父母之力安處此石。」

爾時,五百童子復白世尊言:「如來神足力者,其事云何?」

世尊告曰:「吾昔有弟子名目犍連,神足之中最為第一。爾時,共遊在毘羅若竹園村中。爾時,國土至儉,人民相食,白骨盈路。然出家學士乞求難得,聖眾羸瘦,氣力虛竭;又復村中生民之類,皆懷飢色,無復聊賴。是時,大目[*]犍連來至我所,而白我言:『今此毘羅若極為飢儉,乞求無處,生民困悴,無復生路。我亦躬從如來受此言教:「今此地下有自然地肥,極為香美。」唯願世尊聽許弟子,反此地肥令在上,使此人民得食噉之,又使聖眾得充氣力。』

顧念眾生而不以神通取食供僧「我爾時告目連曰:『諸地中蠕動之虫,欲安處何所?』目連白言:『當化一手似此地形,又以一手反此地肥,使蠕動之虫各安其所。』我爾時復告目連曰:『汝當有何心識欲反此地?』目連白言:『我今反此地形,猶如力人反一樹葉而無疑難[*]也。』我爾時復語目連曰:『止!止!目連!不須反此地肥。所以然者,眾生睹此當懷恐怖,衣毛皆豎,諸佛神寺亦當毀壞。』是時,目連前白佛言:『唯願世尊聽許聖眾詣鬱單乞食!』

顧念後世比丘而不以神通取食供僧「佛告目連:『此大眾中無神足者,當云何詣彼乞食?』目連白佛言:『其無神足者,我當接詣彼土。』佛告目連:『止!止!目連!何須聖眾詣彼乞食。所以然者,將來之世亦當如是飢儉,乞求難得,人無顏色。爾時,諸長者婆羅門當語比丘言:「汝等何不詣鬱單越乞食?昔日釋種弟子有大神足,遇此饑儉,皆共詣鬱單曰乞食,而自存濟;今日釋迦弟子無有神足,亦無威神沙門之行。」便輕易比丘,使彼長者居士,普懷憍慢之心,受罪無量。目連當知,以此因緣,諸比丘眾不宜盡往詣彼乞食。』

「諸童子當知,目連神足其德如是。計目連神足之力,遍三千大千剎土,無空缺處,不如世尊神足之力,百倍、千倍、巨億萬倍,不可以譬喻為比。如來神足其德不可量也。」

諸童子白佛言:「如來智慧力者,何者是乎?」

世尊告曰:「我昔亦有弟子名舍利弗,智慧之中最為第一,如大海水縱橫八萬四千由旬,水滿其中;又須彌山高八萬四千由旬,入水亦如是。然閻浮里地,南北二萬一千由旬,東西七千由旬,今取較之,以四大海水為墨,以須彌山為樹皮,現閻浮地草木作筆,復使三千大千剎土人民盡能書,欲寫舍利弗比丘智慧之業,然童子當知,四大海水墨、筆、人之漸漸命終,不能使舍利弗比丘智慧竭盡。如是,童子!我弟子之中智慧第一,不出舍利弗智慧之上。計此舍利弗比丘遍滿三千大千剎土,無空缺處,欲比如來之智慧,百倍、千倍、巨億萬倍,不可以譬喻為比。如來智慧力者,其事如是。」

是時,童子復白佛言:「頗更有力出此力者乎?」

無常力強過神通力和智慧力世尊告曰:「亦有此力出諸力之上。何者是?所謂無常力是。今日如來夜半在雙樹間,為無常力所牽,當取滅度。」

爾時,諸童子咸共墮淚:「如來取滅度何其速哉,世喪眼目。」

爾時,君茶羅繫頭比丘尼是婆羅陀長者女,此比丘尼便作是念:「吾聞世尊取滅度不久,然日數已盡,今宜可往至世尊所親覲問訊。」是時,彼比丘尼即出毘舍離城,往至世尊所,遙見如來徑將諸比丘眾及五百童子,欲詣雙樹間。

爾時,比丘尼至世尊所,頭面禮足,白世尊言:「我聞世尊取滅度將在不久。」

世尊告曰:「如來取滅度正在今日夜半耳。」

是時,比丘尼白佛言:「我今所以出家學道,又不果所願。然世尊捨我滅度,唯願說微妙之法,使果其願。」

世尊告曰:「汝今當思惟苦之原本。」

比丘尼復白佛言:「實苦,世尊!實苦,如來!」

世尊告曰:「汝觀何等義而言苦乎?」

比丘尼白佛言:「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憂悲惱苦、怨憎會苦、恩愛別離苦。取要言之,五盛陰苦。如是,世尊!我觀此義已,故言謂苦。」

是時,比丘尼思惟義已,即於座上得三達智。是時,比丘尼白佛言:「我不堪見世尊取滅度,唯願聽許先取滅度。」是時,世尊默然可之。

是時,比丘尼即從[*]座起,禮世尊足,尋於佛前,身飛虛空,作十八變:或行、或坐、或復經行,身放煙火,踊沒自由無所觸礙,或出水火,遍滿空中。是時,比丘尼作無央數之變已,即於無餘涅槃界而取滅度。是時,當取滅度之日,八萬天子得法眼清淨。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聲聞中第一比丘尼,智慧捷疾者。所謂君[*]茶羅比丘尼是也。」

是時,世尊告阿難曰:「汝往雙樹間與如來敷座,使頭北首。」

對曰:「如是,世尊!」即受佛教,往雙樹間,與如來敷座,還至世尊所,頭面禮足,白世尊曰:「敷座已訖,使頭北首,宜知是時。」

即時,世尊往彼樹間,就所敷[*]座。是時,尊者阿難白世尊言:「有何因緣,如來敷[*]座言頭北向?」

佛告阿難:「吾滅度後,佛法當在北天竺,以此因緣故,使敷座北向。」

是時,世尊分別三衣。爾時阿難白佛:「以何等故,如來今日分別三衣?」

佛告阿難:「我以當來之世檀越施主故,分別此衣耳。欲使彼人受其福,故分別衣爾。」

是時,世尊須臾之頃,口出五色光,遍照方域。爾時,阿難復白佛言:「復以何因緣,如來今日口出五色光?」

世尊告曰:「我向作是念:『本未成道時長處地獄,吞熱鐵丸;或食草木,長此四大;或作騾、驢、駱駝、象、馬、豬、羊;或作餓鬼,長四大形,有受胎之厄;或受天福,食自然甘露。我今以成如來,以根力覺道成如來身。』由此因緣故,口出五色光[*]爾。」

是時,須臾之間口出微妙之光,勝於前光。是時,阿難白世尊言:「復以何因緣,如來重出光勝於前者?」

世尊告曰:「我向者作是念:『過去諸佛世尊取滅度,遺法不久存於世。』我復重思惟:『以何方便,使我法得久存在世?如來身者金剛之數,意欲碎此身如芥子許,流布世間,使將來之世,信樂檀越不見如來形像者,取供養之因,緣是福祐,當生四姓家、四天王家、三十三天、豔天、兜術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因此福祐,當生欲界色界無色界;或復有得須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羅漢道、辟支佛道,若成佛道。』由此因緣故,出斯光明[*]爾。」

是時,世尊躬自襞僧伽梨四疊,右脅著地,腳腳相累。是時,尊者阿難悲泣涕零,不能自勝,又自考責:「既未成道,為結所縛,然今世尊捨我滅度,當何恃怙?」

是時,世尊知而告諸比丘曰:「阿難比丘今為所在?」

諸比丘對曰:「阿難比丘今在如來床後,悲號墮淚,不能自勝,又自考責:『既不成道,又不斷結使,然今世尊捨我涅槃。』」

爾時,世尊告阿難曰:「止!止!阿難!無為愁憂。夫物處世,應當壞敗,欲使不變易者,此事不然。勤加精進,念修正法,如是不久亦當盡苦際,成無漏行。過去世時,多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亦有如此侍者。正使將來恒沙諸佛,亦當有此侍者如阿難比。轉輪聖王有四未曾有法。云何為四?於是,轉輪聖王欲出國界時,人民見者,莫不喜悅。爾時,轉輪聖王有所言教,其有聞者,靡不喜悅。聞其言教,乃無厭足。爾時,轉輪聖王默然,正使人民見王默然,亦復歡喜。是謂,比丘!轉輪聖王有此四未曾有之法。

「比丘當知,阿難今日亦有四未曾有法。云何為四?正使阿難比丘默然至大眾中,其有見者,莫不喜悅。正使阿難比丘有所說者,其聞語者,皆共歡喜,假使默然亦復如是。正使阿難比丘至四部眾中,剎利、婆羅門眾中,入國王、居士眾中,皆悉歡悅,興恭敬心,視無厭足。正使阿難比丘有所說者,其聞法教,受無厭足。是謂,比丘!有此四未曾有之法。」

是時,阿難白世尊曰:「當云何與女人從事?然今比丘到時,著衣持鉢,家家乞食,福度眾生。」

佛告阿難:「莫與相見,設相見莫與共語,設共語者,當專心意。」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莫與女交通,  亦莫共言語,
 有能遠離者,  則離於八難。」

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六

[校勘]

cf. D. 18. Mahāparinibbāna. IVV.,[Nos. 135, 136. cf. No. 1(2)].

  ????

㮈祇=柰氏【宋】【元】【明】【聖】

  「㮈祇」,宋、元、明、聖四本作「柰氏」。
  「柰氏」,大正藏原為「㮈祇」,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柰氏」。

(此)+四【宋】【元】【明】

  「四」,宋、元、明三本作「此四」。
  大正藏無「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以=與【宋】【元】【明】【聖】

  「以」,宋、元、明、聖四本作「與」。
  「與」,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與」。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諸〕-【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諸」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於)+彼【宋】【元】【明】

  「彼」,宋、元、明三本作「於彼」。
  大正藏無「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力〕-【聖】

  聖本無「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力」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士〕-【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士」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士」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之)+乎【宋】【元】【明】

  「乎」,宋、元、明三本作「之乎」。
  大正藏無「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即)+白【宋】【元】【明】

  「白」,宋、元、明三本作「即白」。
  大正藏無「即」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我+(等)【宋】【元】【明】

  「我」,宋、元、明三本作「我等」。
  大正藏無「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已=以【聖】

  「已」,聖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聖本改作「以」。

令=使【宋】【元】【明】

  「令」,宋、元、明三本作「使」。
  「使」,大正藏原為「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使」。

右=左【明】

  「右」,明本作「左」。
  「左」,大正藏原為「右」,今依據明本改作「左」。

抆=提【宋】,=捫【元】【明】

  ????

左=右【宋】【元】【明】

  「左」,宋、元、明三本作「右」。
  「右」,大正藏原為「左」,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右」。

利=里【宋】【元】【明】

  「利」,宋、元、明三本作「里」。
  「里」,大正藏原為「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里」。

干=千【宋】【元】【明】

  「干」,宋、元、明三本作「千」。
  「千」,大正藏原為「干」,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千」。

豎+(立)【宋】【元】【明】

  「豎」,宋、元、明三本作「豎立」。
  大正藏無「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變=反【宋】【元】【明】

  「變」,宋、元、明三本作「反」。
  「反」,大正藏原為「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反」。

神妙之=諸神妙【宋】【元】【明】,(諸)+神【聖】

  ????

憂=優【宋】【元】【明】

  「憂」,宋、元、明三本作「優」。
  「優」,大正藏原為「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優」。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佛+(言)【宋】【元】【明】

  「佛」,宋、元、明三本作「佛言」。
  大正藏無「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譬+(喻)【宋】【元】【明】

  「譬」,宋、元、明三本作「譬喻」。
  大正藏無「喻」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又=有【聖】

  「又」,聖本作「有」。
  「有」,大正藏原為「又」,今依據聖本改作「有」。

迦=加【聖】

  「迦」,聖本作「加」。
  「加」,大正藏原為「迦」,今依據聖本改作「加」。

〔也〕-【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也」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力〕-【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優=憂【聖】

  「優」,聖本作「憂」。
  「憂」,大正藏原為「優」,今依據聖本改作「憂」。

〔挍〕-【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挍」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挍+(之)【宋】【元】【明】

  「挍」,宋、元、明三本作「挍之」。
  大正藏無「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香=雪【宋】【元】【明】

  「香」,宋、元、明三本作「雪」。
  「雪」,大正藏原為「香」,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雪」。

之+(復不如一香象之力復取計校之)十三字【宋】【元】【明】

  「」,本作「」。
  大正藏無「」字,今依據本補上。

(取)+計【宋】【元】【明】

  「計」,宋、元、明三本作「取計」。
  大正藏無「取」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復)+不【宋】*【元】*【明】*

  「不」,宋、元、明三本作「復不」。
  大正藏無「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昔+(日)【宋】【元】【明】

  「昔」,宋、元、明三本作「昔日」。
  大正藏無「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名+(曰)【宋】【元】【明】

  「名」,宋、元、明三本作「名曰」。
  大正藏無「曰」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犍=揵【宋】【元】【明】【聖】*

  「犍」,宋、元、明、聖四本作「揵」。
  「揵」,大正藏原為「犍」,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揵」。

中=力【宋】【元】【明】

  「中」,宋、元、明三本作「力」。
  「力」,大正藏原為「中」,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力」。

士=道【宋】【元】【明】

  「士」,宋、元、明三本作「道」。
  「道」,大正藏原為「士」,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道」。

使=復【聖】

  「使」,聖本作「復」。
  「復」,大正藏原為「使」,今依據聖本改作「復」。

識=議【聖】

  「識」,聖本作「議」。
  「議」,大正藏原為「識」,今依據聖本改作「議」。

〔復〕-【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復」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曰=越【宋】【元】【明】

  「曰」,宋、元、明三本作「越」。
  「越」,大正藏原為「曰」,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越」。

饑=飢【聖】

  「饑」,聖本作「飢」。
  「飢」,大正藏原為「饑」,今依據聖本改作「飢」。

曰=越【宋】【元】【明】【聖】

  「曰」,宋、元、明、聖四本作「越」。
  「越」,大正藏原為「曰」,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越」。

昔+(日)【宋】【元】【明】【聖】

  「昔」,宋、元、明、聖四本作「昔日」。
  大正藏無「日」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橫=廣【宋】【元】【明】【聖】

  「橫」,宋、元、明、聖四本作「廣」。
  「廣」,大正藏原為「橫」,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廣」。

浮+(里)【宋】【元】【明】

  「浮」,宋、元、明三本作「浮里」。
  大正藏無「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復〕-【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復」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以〕-【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以」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茶=荼【宋】*【元】*【明】*【聖】

  「茶」,宋、元、明、聖四本作「荼」。
  「荼」,大正藏原為「茶」,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荼」。

〔羅〕-【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羅」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已=以【聖】

  「已」,聖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聖本改作「以」。

〔所〕-【聖】

  聖本無「所」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所」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徑〕-【宋】【元】【明】,徑=經【聖】

  ????

〔離〕-【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離」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離」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座=坐【聖】*

  「座」,聖本作「坐」。
  「坐」,大正藏原為「座」,今依據聖本改作「坐」。

飛+(在)【宋】【元】【明】

  「飛」,宋、元、明三本作「飛在」。
  大正藏無「在」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踊=俑【明】

  「踊」,明本作「俑」。
  「俑」,大正藏原為「踊」,今依據明本改作「俑」。

(彼)+比【宋】【元】【明】

  「比」,宋、元、明三本作「彼比」。
  大正藏無「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央=鞅【宋】,=殃【聖】

  ????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清〕-【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清」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使頭北首〕-【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使頭北首」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使頭北首」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曰=言【宋】【元】【明】【聖】

  「曰」,宋、元、明、聖四本作「言」。
  「言」,大正藏原為「曰」,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言」。

首=向【宋】【元】【明】

  「首」,宋、元、明三本作「向」。
  「向」,大正藏原為「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向」。

故+(故)【宋】【元】【明】【聖】

  「故」,宋、元、明、聖四本作「故故」。
  大正藏無「故」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爾=耳【宋】【元】【明】【聖】*

  「爾」,宋、元、明、聖四本作「耳」。
  「耳」,大正藏原為「爾」,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耳」。

騾驢=驢騾【明】

  「騾驢」,明本作「驢騾」。
  「驢騾」,大正藏原為「騾驢」,今依據明本改作「驢騾」。

四大=此四大或作人【宋】【元】【明】

  「四大」,宋、元、明三本作「此四大或作人」。
  「此四大或作人」,大正藏原為「四大」,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此四大或作人」。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妙)+光【宋】【元】【明】

  「光」,宋、元、明三本作「妙光」。
  大正藏無「妙」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度+(時)【宋】【元】【明】

  「度」,宋、元、明三本作「度時」。
  大正藏無「時」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緣〕-【聖】

  聖本無「緣」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緣」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豔=炎【宋】,=燄【元】【明】

  ????

故+(故)【聖】

  「故」,聖本作「故故」。
  大正藏無「故」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襞=擗【聖】

  「襞」,聖本作「擗」。
  「擗」,大正藏原為「襞」,今依據聖本改作「擗」。

今=復【宋】【元】【明】

  「今」,宋、元、明三本作「復」。
  「復」,大正藏原為「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復」。

〔世〕-【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世」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世」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人民=民人【宋】【元】【明】

  「人民」,宋、元、明三本作「民人」。
  「民人」,大正藏原為「人民」,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民人」。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喜=歡【宋】【元】【明】

  「喜」,宋、元、明三本作「歡」。
  「歡」,大正藏原為「喜」,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歡」。

〔之〕-【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曰=言【宋】【元】【明】

  「曰」,宋、元、明三本作「言」。
  「言」,大正藏原為「曰」,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言」。

設+(與)【宋】【元】【明】

  「設」,宋、元、明三本作「設與」。
  大正藏無「與」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便=更【元】

  「便」,元本作「更」。
  「更」,大正藏原為「便」,今依據元本改作「更」。

+(光明皇后願文)【聖】

  聖本在「??」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大正藏無「光明皇后願文」六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註解]

毘舍離: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當今印度東北部,在恆河北岸,是十六大國之一的跋耆國的首都,這個城內主要的種族叫離車,是跋祇族的一部。另譯為「毘耶離」、「鞞舍離」、「廣嚴城」。

遊化:到處遊行教化。

拘尸那竭:古代印度末羅國的城名,在中印度的東北方,佛陀在此城的娑羅園雙樹間圓寂。又作拘尸、拘夷那竭、鳩尸那竭、俱夷那竭、俱尸那竭。按:拘尸那竭城是末羅國末羅種族的發源地,在這裡是以發源地代國名。

叵:「不可」二字的合音。讀音同「頗」。

抆:擦拭。音同「問」。

閻浮利地:此世界的四大洲之一,我們居住於此。另譯為「南贍部洲」、「閻浮洲」、「閻浮提」。

神足:能依意念飛行、前往不論遠近的地方、或轉變物質的神通。又譯為「神足通」、「如意足」。

父母之力:天生的(父母給的)力氣。這段是說佛陀天生力氣就很大,不必神通就能將石頭以肌肉的力量拋至梵天。

挍:「校」的異體字,指比較、估量。

轉輪聖王:以正法統治世界的君主,具三十二相,即位時由善業感召天空中飛來輪寶,四方國家看到輪寶就自行歸服,因此稱作轉輪王。又譯為「轉輪王」。

阿維越致:又作阿鞞跋致,譯為不退轉,指不退轉於成佛之進路。菩薩階位名。

鬱單曰:此世界的四大洲之一,人壽千歲,是四大洲中果報最殊勝的大同世界,但沒有佛法。另譯為「北俱盧洲」、「欝單越」、「欝多羅提舍」。

三達智:三明,宿命明(宿命神通)、天眼明(天眼神通)、漏盡明(漏盡神通)。

無餘涅槃:完全斷絕煩惱、生死,指解脫者的去世。

北首:頭在北,腳朝南。

兜術天:欲界六天的第四天。又譯為「兜率天」、「兜率陀天」,義譯為「知足天」。

欲界:有淫欲和食欲的有情眾生居住的地方。依照三界六道的分類,天道的欲界諸天以下統稱為欲界,欲天的最高天是魔天,以下包含人道、阿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

色界:離於淫欲和食欲,身體及宮殿等物質(色)相當殊勝精緻的有情眾生居住的地方。依照三界六道的分類,包含天道的色界十八天。

無色界:超越物質的世界,是沒有感官之欲的渴愛、沒有物質的渴愛,但還有精神的渴愛的有情眾生所處的境界。依照三界六道的分類,包含天道的無色界四天。

辟支佛:沒有老師教導而自己覺悟解脫,且不為大眾說法的聖者。又譯為「獨覺」、「緣覺」。

[] 未曾有法:希有而值得讚嘆的事。

多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佛陀。「多薩阿竭」為「如來」的音譯,「阿羅呵」為「應供」的音譯,「三耶三佛」為「等正覺」的音譯,是如來十號的前三個,這裡以這三個稱號來代表佛陀。

剎利: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王族及武士階級,掌管政治及軍事。又譯為「剎帝利」。

[對應經典]

 

[進階辨正]

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八難品第四十二之二

「當云何與比丘從事?」

世尊告曰:「當以梵法罰之。」

阿難白佛:「云何梵法罰之?」

默擯惡性比丘世尊告曰:「不應與車[*]那比丘有所說,亦莫言善,復莫言惡,然此比丘亦復不向汝當有所說。」

阿難白佛言:「設不究事者,此則犯罪不重乎?」

世尊告曰:「但不與語,即是梵法之罰;然由不改者,當將詣眾中諸人共彈使出,莫與說戒,亦莫與法會從事。」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欲與彼怨家,  而報其怨者,
 恒念莫與語,  此惡無過者。」

是時,拘尸那竭人民聞如來當取滅度,剋在夜半。是時,國土人民往至雙樹間。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人民白世尊言:「今聞如來當取滅度,我等當云何興敬?」

是時,世尊顧視阿難。是時,阿難即作是念:「如來今日身體疲倦,欲使我旨授彼義。」是時,阿難右膝著地,長跪叉手,白世尊言:「今有二種之姓,一名婆阿陀,二名須拔陀,今來自歸如來聖眾:『唯願世尊聽為優婆塞,自今已後不復殺生!』復有名帝奢,二名優波帝奢,復有名佛舍,二名雞頭,如是之比皆來歸如來:『唯願世尊聽為[*]優婆塞,自今之後不復殺生,奉持五戒!』」

是時,世尊廣為說法,發遣使歸。是時,五百摩羅眾即從座起,繞佛三匝,便退而去。爾時,世尊告阿難曰:「吾最後受證弟子,所謂拘尸那竭五百摩羅是也。」

爾時,須拔梵志從彼國來至拘尸那竭國,遙見五百人來,即問之曰:「汝等為從何來?」

五百人報曰:「須拔當知,如來今日當取滅度,在雙樹間。」

是時,須拔便作是念:「如來出現於世甚為難遇,如來出世時時乃有,如優曇鉢華億劫乃出。我今少多有疑不解諸法,唯彼瞿曇沙門能解我狐疑。我今可往至彼瞿曇所,而問此義。」

是時,須拔梵志至雙樹間,到阿難所,白阿難曰:「吾聞世尊今日當取滅度,為審爾不?」

阿難報曰:「審有其事。」

須拔白言:「然我今日猶有狐疑,唯願聽許白世尊此言:『餘人不解六師所說,為得見沙門瞿曇所說乎?』」

阿難白言:「止!止!須拔!勿嬈如來。」

如是再三,復白阿難曰:「如來出世甚不可遇,如優曇鉢華時時乃有,如來亦復如是,時時乃出,然我今觀如來足能解我狐疑,我今所問義者蓋不足言。又今,阿難!不與我往白世尊。又聞如來卻觀無窮,前睹無極,然今日獨不見接納。」

是時,世尊以天耳遇聞須拔向阿難作如是論。爾時,世尊告阿難曰:「止!止!阿難!勿遮須拔梵志。所以然者,此來問義多所饒益,若我說法者即得度脫。」

是時,阿難語須拔言:「善哉!善哉!如來今聽在內問法。」是時,須拔聞此語已,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又復須拔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爾時,須拔白世尊言:「我今欲有所問,唯願聽許!」

是時,世尊告須拔曰:「今正是時,宜可時問。」

是時,須拔白佛言:「諸異沙門,瞿曇!知諸算術,多所過度。所謂不蘭迦葉、阿夷耑、瞿耶樓、胝休迦旃、先毘盧持、尼揵子等,如此之比,知三世事乎?為不解耶?其六師之中復有勝如來乎?」

爾時,世尊告曰:「止!止!須拔,勿問此義,何煩問此勝如來乎?然我今日在此座上,當與汝說法,善思念之。」

須拔白佛言:「今當為問深義,唯願世尊以時說之。」

爾時,世尊告曰:「我初學道時年二十九,欲度人民故,三十五年在外道中學,自是[*]已來更不見沙門、婆羅門,其大眾中無八賢聖道者,則無沙門四果。是謂,須拔,世間空虛,更無真人得道者也。以其賢聖法中有賢聖法者,則有沙門四果之報。所以然者,因有沙門四果之報,皆由賢聖八品道也。若須拔!若我不得無上正真之道,皆由不得賢聖八品道;以其得賢聖八品道,故成佛道。是故,須拔,當求方便,成賢聖道。」

然須拔復白佛言:「我亦樂聞賢聖八品道,唯願演說!」

世尊告曰:「所謂八道者,等見、等治、等語、等命、等業、等方便、等念、等三昧。是謂,須拔,賢聖八品道。」

是時,須拔即於座上得法眼淨。爾時,須拔語阿難言:「爾我今快得善利,唯願世尊聽為沙門。」

阿難報言:「汝今自往至世尊所,求作沙門。」

是時,須拔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白世尊言:「唯願世尊聽作沙門。」爾時,須拔即成沙門身,著三法衣。時須拔仰觀世尊顏,即於座上有漏心得解脫。

爾時,世尊告阿難曰:「我最後弟子之中,所謂須拔是也。」

爾時,須拔白佛言:「我今聞世尊夜半當取般涅槃,唯願世尊先聽我取涅槃,我不堪見如來先取滅度。」

爾時,世尊默然可之。所以然者,過去恒沙諸佛世尊,最後取證弟子先取[*]般涅槃,如來後取滅度。此是諸佛世尊常法,非適今日也!

是時,須拔見世尊[*]已可之,即在如來前,正身正意繫念在前,於無餘涅槃界而取滅度。是時,此地六變振動。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一切行無常,  生者必有死,
 不生則不死,  此滅為最樂。」

是時,世尊告阿難曰:「自今[*]已後敕諸比丘!不得卿僕相向,大稱尊,小稱賢,相視當如兄弟,自今已後不得稱父母所作字。」

是時,阿難白世尊言:「如今諸比丘當云何自稱名號?」

世尊告曰:「若小比丘向大比丘稱長老,大比丘向小比丘稱姓字,又諸比丘欲立字者,當依三尊。此是我之教誡。」

是時,阿難聞世尊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車那:悉達多太子出家修道時,駕馬車載太子出城的僕從。佛陀成道六年後,隨佛出家,但自恃出身貴族而輕賤諸比丘,愛罵人,是結黨不守戒律的六位惡比丘之一。佛滅度後從阿難學道,終證阿羅漢,參見《雜阿含經》卷十第262經。又譯為「車匿」、「闡陀」。

欲與彼怨家,而報其怨者,恒念莫與語,此惡無過者:要應對可惡的(破戒)比丘,就不要跟他說話,沒有比這更大的懲罰了。

摩羅:為音譯,義譯是「力士」,也是拘尸那竭城當地人的族名,後來也作國名。又譯為「末羅」。

須拔:比丘名,是佛陀滅度前最後一位親自教導而證得阿羅漢果的弟子。又譯為「須跋陀羅」。

時時:在這裡特指「是時」,指特定的時間。

正身正意:挺直身體,端正心念。

繫念在前:專注於當下。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回到《增壹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