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本為菩薩時,未成佛道中有此念:『此世間極為勤苦;有生、有老、有病、有死,然此五盛陰不得盡本原。』是時,我復作是念:『由何因緣有生、老、病、死?復由何因緣致此災患?』當思惟此時,復生此念:『有生則有老、病、死。』爾時,當思惟是時,復更生念:『由何因緣有生?』此由有而生。復生此念:『有者,何由而有?』當思惟是時,便生此念:『此有由受而有。』復念:『此受何由而有?』爾時,以智觀之,由愛而有受。復更思惟:『此愛何由而生?』重觀察之,由痛而有愛。復更思惟:『此痛何由而生?』當作是觀察時,由更樂而有此痛。復重思惟:『此更樂何由而有?』我生此念時,緣六入而有此更樂。時我重思惟:『此六入何由而有?』觀察是時,由名色而有六入。時我復作是念:『名色何由而有?』觀察是時,復由識而有名色。『此識何由而有?』觀察是時,由行生識。時我復作是念:『行何由而生?』觀察是時,行由癡而生。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更樂,更樂緣痛,痛緣愛,愛緣受,受緣有,有緣生,生緣死,死緣愁、憂、苦、惱,不可稱計。如是名為苦盛陰所習。

「我爾時復作是念:『由何因緣滅生、老、病、死?』我觀察是時,生滅,老、病、死滅。時復生此念:『由何而無生?』觀此生原,有滅,生則滅。復念:『由何而無有?』時生此念:『無[*]受則無有。』時我生此念:『由何滅受?』觀察是時,愛滅,[*]受則滅。復生此念:『由何而滅愛?』重更觀察,痛滅,愛則滅。復思惟:『由何而滅痛?』觀察是時,更樂滅,則痛滅。復思惟:『更樂何由而滅?』觀察是時,六入滅,則更樂滅。復觀此六入何由而滅?當觀察時,名色滅,則六入滅。復觀名色何由而滅?識滅,則名色滅。復觀察此識何由而滅?行滅,則識滅。復觀此行何由而滅?癡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更樂滅;更樂滅,則痛滅;痛滅,則愛滅;愛滅,則受滅;受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滅,老、病滅,則死滅,是謂名為五盛陰滅。

「時我復生此念:『此識最為原首,令人致此生、老、病、死;然不能知此生、老、病、死生之原本。』猶如有人在山林中行,逐小徑道。小復前行,見舊大道,古昔諸人在中行處。是時,彼人便復此道,小復前進,見舊城郭、園觀、浴池,皆悉茂盛,但彼城中無有居民。此人見已,還歸本國,前白王言:『昨遊山林見好城[*]郭,樹木繁茂,但彼城中無有人民。大王!可使人民在彼城止住。』是時,國王聞此人語,即居止人民;然此城郭還復如故,人民熾盛,快樂無比。

諸比丘當知,我昔未成菩薩時,在山中學道,見古昔諸佛所遊行處,便從彼道,即知生、老、病、死所起原本,有生有滅,皆悉分別,知生苦、生習、生盡、生道,皆悉了知,有、受、愛、痛、更樂、六入、名色、識、行、癡,亦復如是。無明起則行起,行所造者復由於識,我今[*]以明於識,今與四部之眾而說此本;皆當知此原本所起,知苦、知[*]習、知盡、知道,念使分明,[*]以知六入,則知生、老、病、死,六入滅則生、老、病、死滅。是故,比丘!當求方便,滅於六入。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S. 12. 65. Nagara.

  ???

菩薩~Bodhisatta.

  ???

〔有病〕-【聖】

  聖本無「有病」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有病」二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生此=此生【宋】【元】【明】

  「生此」,宋、元、明三本作「此生」。
  「此生」,大正藏原為「生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此生」。

(我)+當【宋】【元】【明】【聖】

  「當」,宋、元、明、聖四本作「我當」。
  大正藏無「我」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受=取【聖】*

  「受」,聖本作「取」。
  「取」,大正藏原為「受」,今依據聖本改作「取」。

〔受〕-【聖】

  聖本無「受」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受」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觀察=察觀【宋】【元】【明】【聖】

  「觀察」,宋、元、明、聖四本作「察觀」。
  「察觀」,大正藏原為「觀察」,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察觀」。

〔復〕-【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復」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緣痛…愛〕六字-【聖】

  聖本無「緣痛…愛」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緣痛…愛」四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緣+(愛愛緣取取緣)【聖】

  「緣」,聖本作「緣愛愛緣取取緣」。
  大正藏無「愛愛緣取取緣」六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習=集【聖】

  「習」,聖本作「集」。
  「集」,大正藏原為「習」,今依據聖本改作「集」。

此念由何=念由何而【宋】【元】【明】,〔此〕-【聖】

  ????

復+(更)【宋】【元】【明】【聖】

  「復」,宋、元、明、聖四本作「復更」。
  大正藏無「更」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察〕-【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察」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病+(死)【宋】【元】【明】

  「病」,宋、元、明三本作「病死」。
  大正藏無「死」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老病滅則死滅〕-【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老病滅則死滅」六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老病滅則死滅」六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生〕-【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生」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行)+此【宋】【元】【明】

  「此」,宋、元、明三本作「行此」。
  大正藏無「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郭=墎【聖】*

  「郭」,聖本作「墎」。
  「墎」,大正藏原為「郭」,今依據聖本改作「墎」。

〔城〕-【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城」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城」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諸〕-【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諸」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習=集【元】,【明】【聖】*

  ????

有受=受有【宋】【元】【明】,=有取【聖】

  ????

愛=受【宋】

  「愛」,宋本作「受」。
  「受」,大正藏原為「愛」,今依據宋本改作「受」。

〔知苦〕-【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知苦」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知苦」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生〕-【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生」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

此識最為原首:在相當的《雜阿含經》經文中,也提到佛陀從老死往前追溯因緣時,曾經「齊識而還,不能過彼」,可用來解釋「此識最為原首」的現象,詳見《雜阿含經》卷十二第287經。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佛陀在未成佛前,靜坐觀察什麼是老、病、死的原因?

佛陀洞察到有「生」(出生),才會有老、病、死。

什麼是「生」的原因?「有」(生命的存在、積集的善惡業)。

什麼是「有」的原因?「取」(執取)。

什麼是「取」的原因?「愛」(貪愛)。

什麼是「愛」的原因?「受」(感受)。

什麼是「受」的原因?「觸」(感官、外境、識的接觸)。

什麼是「觸」的原因?要有「六入處」(眼、耳、鼻、舌、身、意,六個可對外境反應的感官)。

什麼是「六入處」的原因?有「名色」(五陰,包含認知的對象)則六入處才能起作用。

什麼是「名色」的原因?「識」(識知、覺知)能引起後續的身心運作。

什麼是「識」的原因?「行」(造作、造業)而有後續所有的這些業報。

什麼是「行」的原因?「無明」(沒有智慧)因此而造業。

更深入的經文及分析,可參考《雜阿含經》卷十二及卷十四。

[進階辨正]

回到《增壹阿含經》第38品

回到《增壹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