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五王品第三十三第1經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五大國王波斯匿為首,集在園觀之中,各作此論。云何為五王?所謂波斯匿王、毘沙王、優填王、惡生王、優陀延王。

爾時,五王集在一處,各作此論:「諸賢當知,如來說此五欲。云何為五?若眼見色甚愛敬念,世人所希望;若耳聞聲、鼻嗅香、舌知味、身知細滑,如來說此五欲。此五欲中何者最妙?為眼見色妙耶?為耳聞聲妙耶?為鼻嗅香妙耶?為舌知味妙耶?為身知細滑妙耶?此五事何者為最妙?」

其中或有國王而作是說:「色最為妙。」或有作是論:「聲最為妙。」或有作是論:「香最為勝。」或有作是論:「味最為妙。」或有作是論:「細滑為最勝。」是時,言色妙者,優陀延王之所說也。言聲妙者,優填王之所論也。言香妙者,惡生王之所論也。言味妙者,波斯匿王之所論也。言細滑妙者,毘沙王之所論也。是時,五王各相謂言:「我等共論此五欲,然復不知何者為妙?」

是時,波斯匿王語四王曰:「今如來近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我等盡共至世尊所,問斯義。若世尊有所教敕,當共奉行。」

是時,諸王聞波斯匿王語已,便共相將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是時,波斯匿王以所共論五欲者,具白如來。

爾時,世尊告諸五王曰:「諸王所論各隨時宜。所以然者,夫人性行深著色者,睹無厭足,此人於色最妙、最上,無復過者。爾時,彼人不著聲、香、味、細滑之法,五欲之中色為最妙。若復有人性行著聲,彼聞聲已,極懷歡喜而無厭足,此人於聲最妙、最上,五欲之中聲最為妙。若復有人性行著香,彼聞香已,極懷歡喜而無厭足,此人於香最妙、最上,五欲之中香最為妙。若復有人性行著味,彼知味已,極懷歡喜而無厭足,此人於味最妙、最上,五欲之中味最為妙。若復有人性行著細滑,彼得細滑已,極懷歡喜而無厭足,此人於細滑最上、最妙,五欲之中細滑最為妙。

「若復彼人心以著色,爾時彼人不著聲、香、味、細滑之法;若復彼人性行著聲,爾時彼人不著色、香、味、細滑之法;若復彼人性行著香,爾時彼人不著色、聲、味、細滑之法;若復彼人性行著味,爾時彼人不著色、聲、香、細滑之法;若復彼人性行著細滑,爾時彼人不著色、聲、香、味之法。」

是時,世尊便說此偈:

「欲意熾盛時,  所欲必可克,
 得已倍歡喜,  所願無有疑。
 彼以得此欲,  貪欲意不解,
 以此為歡喜,  緣之最為妙。
 若復聽聲時,  所欲必可[*]克,
 聞已倍歡喜,  所願無有疑。
 彼[*]以得此聲,  貪之意不解,
 以此為歡喜,  從之最為妙。
 若復嗅香時,  所欲必可[*]克,
 嗅已倍歡喜,  所欲無有疑。
 彼以得此香,  貪之意不解,
 以此為歡喜,  從之最為妙。
 若復得味時,  所欲必可[*]克,
 得已倍歡喜,  所欲無有疑。
 彼[*]以得此味,  貪之意不解,
 以此為歡喜,  從之最為妙。
 若得細滑時,  所欲必可[*]克,
 得已倍歡喜,  所欲無疑難。
 彼以得細滑,  貪之意不解,
 以此為歡喜,  從之最為妙。

「是故,大王!若言色妙者,當平等論之。所以然者,於色有氣味。若色無味者,眾生終不染著,以其有味故,五欲之中色為最妙。然色有過失。若當色無過失,眾生則無厭患,以其有過失故,眾生厭患之。然色有出要。若當色無出要者,此眾生類不得出生死之海;以其出要故,眾生得至無畏涅槃城中。五欲之中色為最妙。

「然復,大王!若言聲妙者,當平等論之。所以然者,於聲有氣味故。若聲無味者,眾生終不染著;以其有味故,五欲之中聲為最妙。然聲有過失。若當聲無過失,眾生則[*]無厭患;以其有過失故,眾生厭患之。然聲有出要。若當聲無出要者,此眾生類不得出生死之海;以其出要故,眾生得至無畏涅槃城中。五欲之中聲為最妙。

「大王當知,若言香妙者,當平等論之。所以然者,於香有氣味故。若香無氣味者,眾生之類終不染著;以其有味故,五欲之中香為最妙。然香有過失。若香無過失者,眾生則不厭患;以其有過失故,眾生厭患之。然香有出要。若當香無出要者,此眾生類不得出生死之海;以其出要故,眾生得至無畏涅槃城中。五欲之中香為最妙。

「然復,大王!若言味妙者,當平等論之。所以然者,於味有氣味故。若味無氣味者,眾生之類終不染著;以其有氣味故,五欲之中味為最妙。然味有過失。若當味無過失者,眾生則不厭患;以其有過失故,眾生厭患之。然味有出要。若當味無出要者,此眾生類不得出生死之海;以其出要故,眾生得至無畏涅槃城中。味為最妙。

「然復,大王當知,言細滑妙者,當平等論之。所以然者,於細滑無氣味者,眾生終不染著,以其有味故,五欲之中細滑為最妙。然細滑有過失。若細滑無過失者,眾生之類則不厭患之;以其有過失故,眾生厭患之。然細滑有出要。若當細滑無出要者,此眾生類不得出生死之海;以其出要故,眾生得至無畏涅槃城中。五欲之中細滑為最妙。是故,大王!所樂之處,心即染著。如是,大王!當作是知。」

爾時,五王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含=鋡【聖】*

  「含」,聖本作「鋡」。
  「鋡」,大正藏原為「含」,今依據聖本改作「鋡」。

五=四【聖】*

  「五」,聖本作「四」。
  「四」,大正藏原為「五」,今依據聖本改作「四」。

(東晉…譯)=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聖】

  ????

三=二【聖】

  「三」,聖本作「二」。
  「二」,大正藏原為「三」,今依據聖本改作「二」。

~S. 3. 2. 2. Pañcarājāno.

  ???

波斯匿~Pasenadi

  ???

勝=妙【明】

  「勝」,明本作「妙」。
  「妙」,大正藏原為「勝」,今依據明本改作「妙」。

是=此【宋】【元】【明】

  「是」,宋、元、明三本作「此」。
  「此」,大正藏原為「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此」。

為最勝=最為勝【宋】【元】,=最為妙【明】

  ????

論=說【聖】

  「論」,聖本作「說」。
  「說」,大正藏原為「論」,今依據聖本改作「說」。

共=離共【宋】,=雖共【元】【明】

  ????

〔以〕-【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以」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以」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深=染【宋】【元】【明】【聖】

  「深」,宋、元、明、聖四本作「染」。
  「染」,大正藏原為「深」,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染」。

上最妙=妙最上【宋】【元】【明】

  「上最妙」,宋、元、明三本作「妙最上」。
  「妙最上」,大正藏原為「上最妙」,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妙最上」。

〔彼人〕-【聖】

  聖本無「彼人」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彼人」二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若復人彼不著色香味細滑之法)+若【聖】

  「若」,聖本作「若復人彼不著色香味細滑之法若」。
  大正藏無「若復人彼不著色香味細滑之法」十三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聲+(香)【聖】

  「聲」,聖本作「聲香」。
  大正藏無「香」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彼人〕-【聖】

  聖本無「彼人」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彼人」二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香+(味)【聖】

  「香」,聖本作「香味」。
  大正藏無「味」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彼人〕-【聖】

  聖本無「彼人」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彼人」二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克=剋【宋】*【元】*【明】*【聖】

  「克」,宋、元、明、聖四本作「剋」。
  「剋」,大正藏原為「克」,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剋」。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復=欲【元】【明】

  「復」,元、明二本作「欲」。
  「欲」,大正藏原為「復」,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欲」。

最為妙=為最妙【聖】

  「最為妙」,聖本作「為最妙」。
  「為最妙」,大正藏原為「最為妙」,今依據聖本改作「為最妙」。

欲=願【宋】【元】【明】【聖】

  「欲」,宋、元、明、聖四本作「願」。
  「願」,大正藏原為「欲」,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願」。

彼=從【元】

  「彼」,元本作「從」。
  「從」,大正藏原為「彼」,今依據元本改作「從」。

味+(故)【明】

  「味」,明本作「味故」。
  大正藏無「故」字,今依據明本補上。

無=不【宋】*【元】*【明】*

  「無」,宋、元、明三本作「不」。
  「不」,大正藏原為「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不」。

中+(五欲之中)【宋】【元】【明】

  「中」,宋、元、明三本作「中五欲之中」。
  大正藏無「五欲之中」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若)+言【宋】【元】【明】

  「言」,宋、元、明三本作「若言」。
  大正藏無「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滑+(有氣味若細滑)【宋】【元】【明】

  「滑」,宋、元、明三本作「滑有氣味若細滑」。
  大正藏無「有氣味若細滑」六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生+(之類)【宋】【元】【明】

  「生」,宋、元、明三本作「生之類」。
  大正藏無「之類」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為最=最為【宋】【元】【明】

  「為最」,宋、元、明三本作「最為」。
  「最為」,大正藏原為「為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最為」。

[註解]

波斯匿:優婆塞名,是舍衛城的城主、拘薩羅國的國王,相傳與佛陀同年紀。年長後繼承王位,早年暴惡無信,後來因末利夫人的引導,篤信佛法,治理拘薩羅國及迦尸國,國威強盛。他將妹妹為韋提希夫人嫁給摩竭提國頻婆娑羅王,女兒勝鬘夫人嫁給阿踰闍國友稱王。又譯為「勝軍」。

毘沙:毘舍(毘沙)離城的城主,佛陀稱讚他「好喜惠施」第一。毘舍離城是古印度十六大國之一的跋耆國的首都,這個城內主要的種族叫離車,佛世時此種族實施共和制,頗為富強。

優填:優婆塞名,憍賞彌國的國王,受王后舍彌的接引而皈依三寶,成為佛教的大護法。佛陀稱讚他「至心向佛,意不變易」第一。依《增壹阿含經》卷二十八〈聽法品 36〉第5經所載,佛陀曾至三十三天為母說法,為時甚久,優填王以未能禮佛而憂苦成疾,群臣因此造一尊五尺佛像供王瞻禮,國王就痊癒了,相傳此為造佛像的起源。又譯為「優陀延那」。

惡生:國王名。波斯匿王之子,末利夫人所生。弒父王而嗣王位,又以舊怨滅迦毘羅城之釋種。惡生王出生時,因為宿世的福報,帶著琉璃寶俱一起出生,所以又叫他琉璃王。

優陀延王:

性行:習性。

深著:深度染著。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五欲沒有哪項是最妙的,而是對於哪項有偏好的人,那項就最妙。所謂「色不迷人人自迷」,同樣一個東西,某些人就迷,某些人就不迷。為什麼會迷,而無法放下?《雜阿含經》卷九第250經說:「非眼繫色,非色繫眼」,人不一定就會被物所綁住,物也不一定就會被人所綁住;「於其中間,若彼欲貪,是其繫也」,由於有欲貪的關係,才讓人沉迷其中,無法自拔。
  • 《雜阿含經》卷二第41、42、58等經有定義味、患、離:「緣色生喜樂,是名色味;若色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色患;若於色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色離。」(CBETA, T02, no. 99, p. 14, c21-23)

【以下待改為五欲的味、患、離的例子。】

  • 《中阿含經》卷二十五〈因品4〉第99經苦陰經 (CBETA, T01, no. 26, p. 585, c17-p. 586, a28) 有舉出色及受的味、患、離的實例。《增壹阿含經》卷十二〈三寶品21〉第9經則以通俗的例子說明五欲及五陰的味、患、離。
  • 色、受、想、行、識之「味」有什麼生活上的例子?
  色味:漂亮的東西讓人愛著於其滋味。
  受味:舒服的感受讓人愛著於其滋味。
  想味:取相清晰,讓人愛著於其滋味。
  行味:造作而成功,讓人愛著於其滋味。
  識味:正確的識別,讓人愛著於其滋味。

什麼是愛著於「識味」?以打坐時來舉例,明明是要練習專注在打坐的方法上、放下其它一切,但是腦袋一直轉、停不下來,也算是因為染著於識,無法放下。

  • 色、受、想、行、識之「患」有什麼生活上的例子?
  色患:漂亮的東西會毀壞。
  受患:舒服的感受會消逝。
  想患:取相不一定清晰。
  行患:造作可能失敗。
  識患:識別可能錯誤。
  • 色、受、想、行、識之「離」有什麼生活上的例子?
  色離:見美不貪著,見醜不嫌惡。
  受離:受苦不生瞋,受樂不忘形。
  想離:心中不管浮現什麼相,都不貪著。
  行離:自己的意志是否能貫徹、都不起煩惱。
  識離:不管識別正確或錯誤,都不執著。

在禪修中觀照的實例,在卷八將有更細部的討論,屆時可參見卷八第198209經的「讀經拾得」。

回到《增壹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