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如是:
爾時,三十三天有一天子,身形有五死ⓑ瑞應①。云何為五?一者華冠自萎,二者衣裳垢ⓒ坋②,三者腋下流汗,四者不樂本位③,五者玉女違ⓓ叛。爾時,彼天子愁憂苦惱,ⓔ搥胸歎息。時,釋提桓因聞此天子愁憂苦惱,[*]搥胸歎息,便敕一天子:「此何等音聲,乃徹此間?」
彼天子報言:「天ⓕ子當知,今有一天子,命ⓖ將欲終,有五死[*]瑞應:一者華冠自萎,二者衣裳垢[*]坋,三者腋下流ⓗ汗,四者不樂本位,五者玉女違[*]叛。」
爾時,釋提桓因往至彼欲終天子所,語彼天子言:「汝今何故愁憂苦惱,乃至於斯?」
天子報言:「尊者因提,那得不愁憂苦惱,命將欲終,有五死怪④,ⓘ華萎,衣裳垢膩,腋下流[*]汗,不樂本處,玉女違ⓙ叛,今此七寶宮殿悉當ⓚ忘失⑤,及五百玉女亦當星散,我所食甘露者今無氣味。」
是時,釋提桓因語彼天子言:「汝豈不聞如來說偈乎?
「一切行無常, 生者必有死,
不生則不死, 此滅為最樂。
「汝今何故愁憂乃至於斯,一切行無常之物,欲使有常者,此事不然。」
天子報言:「云何,天帝!我那得不愁憂,我今天身清淨無瑕穢,光喻日月,靡所不照;捨此身已,當生羅[*]閱城中豬腹中生,生恒食屎,死時為刀所割。」
是時,釋提ⓛ桓因語彼天子言:「汝今可自歸佛、法、眾,若當爾時,便不墮三惡趣。」
是時,天子報言:「豈當以歸三尊⑥,不墮三惡趣乎?」
釋提[*]桓因曰:「如是,天子!其有自歸三尊者,終不墮三惡趣也。如來亦說此偈:
「『諸有自歸佛, 不墮三惡趣,
盡漏處天人, 便當至涅槃。』」
爾時,彼天問釋提[*]桓因:「今如來竟為所在?」
釋提[*]桓因曰:「今如來在摩竭國羅[*]閱城中,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天子報言:「我今無有此力,可得至彼覲省如來。」
釋提[*]桓因報言:「天子當知,右膝著地,長跪叉手,向下方界,而作是說:『唯願世尊善觀察之,今在垂窮之地,願矜愍⑦之!ⓜ今自歸三尊,如來無所著⑧。』」
是時,彼天子隨釋提[*]桓因言,即便長跪向下方,自稱姓名,自歸佛、法、眾,盡其形壽為真佛子,非用天子。如是,至三說此語已,不復處豬胎,乃當更生長者家。
是時,彼天見此緣已,即向釋提[*]桓因而說此偈:
「善緣非惡緣, 為法非為財,
導引以正道, 此者尊所歎。
蒙尊不墮惡, 豬胎甚難因,
自察生長者, 因彼當見佛。」
是時,天子隨時壽長短⑨,生羅[*]閱城中大長者家。是時,長者婦自知有ⓝ娠,十月欲滿,生一男兒,端[*]正無雙,世之希有。是時,釋提[*]桓因ⓞ以知此兒向十歲,數數⑩往告:「汝可ⓟ憶本所作⑪緣本⑫,自言:『我當因彼見佛。』今正是時,可見世尊;若不往者,後必有悔。」
是時,尊者舍利弗到時,著衣持鉢,入羅[*]閱城乞食,漸漸往至彼長者家,在門外靜然而住。
爾時,長者子見舍利弗著衣持鉢,容貌殊特,見已,便往至舍利弗前,而作是說:「汝今是誰?為誰弟子?為行何法?」
舍利弗言:「我師出釋種,於中出家學道,師名如來.至真.等正覺,ⓠ恒從彼受法。」
是時,小兒即向舍利弗,而說此偈:
「尊今靜然立, 持鉢容貌整,
今欲求何等? 與誰在此住?」
是時,舍利弗復以偈報曰:
「我今不求財, 非食非服飾,
故來為汝故, 善察聽我語。
憶汝本所說, 天上言誓時,
人中當見佛, 故來相告耳。
諸佛出興難, 說法亦復然,
人身不可獲, 亦如優曇花。
汝今隨我來, ⓡ俱覲如來容,
必當為汝說, 至要之善ⓢ趣。」
是時,長者子聞舍利弗語已,即往至父母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是時,長者子白父母言:「唯願聽許,至世尊所,承事禮敬,問訊康ⓣ強。」
父母報曰:「今正是時。」
長者子即集香花及好白ⓤ㲲⑬,共尊者舍利弗,相隨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住。
爾時,舍利弗白世尊言:「此長者子居此羅[*]閱城中,不識三尊,唯願世尊善與說法,令得度脫。」
是時,長者子遙見世尊ⓥ威容端正,諸根寂靜,有三十二相⑭、八十種好,莊嚴其身,亦如須彌山ⓦ王,面如日月,視之無厭。前進禮足,在一面住。爾時,長者子即以香華散如來上,復以新白[*]㲲奉上如來,頭面禮足,在一面住。
是時,世尊漸與說法,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不淨,漏為是大患,出家為要。是時,世尊[*]以知小兒心開意解,諸佛世尊常所說法:苦、ⓨ習、盡、道⑮,是時世尊盡與彼長者子說。
是時,長者子即於[*]坐上,諸塵垢盡,得法眼淨⑯,無復瑕穢。是時,長者子即從[*]坐起,頭面禮足,白世尊言:「唯願世尊聽ⓐ使出家,得作沙門。」
世尊告曰:「夫為道者,不辭父母,不得作沙門。」
是時,長者子白世尊言:「要當使父母聽許⑰。」
世尊告曰:「今正是時。」
爾時,長者子即從[*]坐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還至所在,白父母言:「唯願聽許,得作沙門。」
父母報言:「我等今日唯有一子,然家中生業饒財多寶,行沙門法,甚為不易。」
長者子報言:「如來出世,億劫乃有,甚不可遇,時時乃出耳。亦如優曇鉢華時時乃有耳。如來亦復如是,億劫乃出耳。」
是時,長者子父母各共嘆息而作是言:「今正是時,隨汝所宜。」
是時,長者子頭面禮足,便辭而去。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爾時,彼長者子白世尊言:「父母見聽,唯願世尊聽使作道。」
爾時,世尊告舍利弗:「汝今度此長者子使作沙門。」
舍利弗對曰:「如是。世尊!」爾時,舍利弗從佛受教。度作沙彌,日日教誨。
是時,彼沙彌在閑靜處而自剋修,所以族姓子出家學道,剃除鬚髮,修無上梵行者,欲得離苦。是時,沙彌即成阿羅漢,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白世尊言:「我今已見佛聞法,都無有疑。」
世尊告曰:「汝今云何見佛聞法而無狐疑?」
沙彌白佛言:「色者無常,無常者即是苦,苦者是無我,無我者即是空,空者非有、非不有,亦復無我。如是智者所覺知;痛、想、行、識無常,無常者是苦,苦者無我,無我者是空,空者非有、非不有,此智者所覺知,此ⓜ五盛陰無常、苦、空、無我、非有,多諸苦惱,不可療治,恒ⓝ臭處,不可久保,悉觀無有我,今日觀察此法,便為見如來已。」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沙彌!即聽汝為大沙門。」
爾時,彼沙彌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閱=越【明】*
「閱」,明本作「越」。 「越」,大正藏原為「閱」,今依據明本改作「越」。
ⓑ (相)+瑞【聖】*
「瑞」,聖本作「相瑞」。 大正藏無「相」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 坋=圿【元】【明】*
「坋」,元、明二本作「圿」。 「圿」,大正藏原為「坋」,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圿」。
ⓓ 叛=畔【聖】*
「叛」,聖本作「畔」。 「畔」,大正藏原為「叛」,今依據聖本改作「畔」。
ⓔ 搥=推【聖】*
「搥」,聖本作「推」。 「推」,大正藏原為「搥」,今依據聖本改作「推」。
ⓕ 子=王【宋】【元】【明】
「子」,宋、元、明三本作「王」。 「王」,大正藏原為「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王」。
ⓖ 〔將〕-【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將」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將」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汗=污【元】*
「汗」,元本作「污」。 「污」,大正藏原為「汗」,今依據元本改作「污」。
ⓘ 華+(冠自)【宋】【元】【明】
「華」,宋、元、明三本作「華冠自」。 大正藏無「冠自」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叛=離【宋】【元】【明】【聖】
「叛」,宋、元、明、聖四本作「離」。 「離」,大正藏原為「叛」,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離」。
ⓚ 忘=已【元】【明】
「忘」,元、明二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忘」,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已」。
ⓛ 桓=洹【聖】*
「桓」,聖本作「洹」。 「洹」,大正藏原為「桓」,今依據聖本改作「洹」。
ⓜ (我)+今【聖】
「今」,聖本作「我今」。 大正藏無「我」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 娠=身【宋】【元】【明】【聖】
「娠」,宋、元、明、聖四本作「身」。 「身」,大正藏原為「娠」,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身」。
ⓞ 以=已【元】【明】*
「以」,元、明二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已」。
ⓟ 憶=億【聖】
「憶」,聖本作「億」。 「億」,大正藏原為「憶」,今依據聖本改作「億」。
ⓠ 恒=正【宋】
「恒」,宋本作「正」。 「正」,大正藏原為「恒」,今依據宋本改作「正」。
ⓡ 俱=但【宋】【元】【明】
「俱」,宋、元、明三本作「但」。 「但」,大正藏原為「俱」,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但」。
ⓢ 趣=處【宋】【元】【明】
「趣」,宋、元、明三本作「處」。 「處」,大正藏原為「趣」,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處」。
ⓣ 強=彊【聖】
「強」,聖本作「彊」。 「彊」,大正藏原為「強」,今依據聖本改作「彊」。
ⓤ 㲲=疊【聖】*
「㲲」,聖本作「疊」。 「疊」,大正藏原為「㲲」,今依據聖本改作「疊」。
ⓥ 威容=容儀【聖】
「威容」,聖本作「容儀」。 「容儀」,大正藏原為「威容」,今依據聖本改作「容儀」。
ⓦ 王=上【宋】【聖】,=出眾山上【元】【明】
????
ⓧ (為)+不【元】【明】
「不」,元、明二本作「為不」。 大正藏無「為」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 習=集【元】【明】
「習」,元、明二本作「集」。 「集」,大正藏原為「習」,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集」。
ⓐ 使=受【宋】【元】【明】
「使」,宋、元、明三本作「受」。 「受」,大正藏原為「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受」。
ⓜ 大正藏無「五」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 (在)+臭【元】【明】
「臭」,元、明二本作「在臭」。 大正藏無「在」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註解]
① 五死瑞應:天人命終前的五個現象,又譯為「五衰」。「瑞應」指徵兆的應驗。
② 坋:塵土撒落在物體上。讀音同「笨」。
③ 不樂本位:不能安坐於自己的座位上,而焦慮踱步。又譯為「不樂本座」。
④ 五死怪:即五死瑞應。
⑤ 悉當忘失:全部都將消逝。
⑥ 三尊:即佛、法、僧三寶。
⑦ 矜愍:哀憐、同情。
⑧ 如來無所著:即如來十號的前兩個,這裡以如來十號的前兩個來稱呼佛陀。「無所著」為「阿羅漢」的另譯。
⑨ 時壽長短:(隨著)壽命長短(自然死亡)。
⑩ 數數:頻繁地。
⑪ 本所作:過去的造作,又作「本行所作」。
⑫ 緣本:原因。
⑬ 㲲:細緻的棉布。讀音同「疊」。
⑭ 三十二相:古印度相術認為最有福報的人的三十二個形體相貌特徵,相傳有這三十二相的人在家可成為轉輪聖王,出家可成佛。
⑮ 苦習盡道:即「苦集滅道」。
⑯ 法眼淨:清楚明白地見到真理(四聖諦)。初果聖者即有法眼淨。
⑰ 聽許:允許。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皈依佛不墮惡道
有同學提問:「本經中為何帝釋天跟天子說皈依佛即不墮惡道?不是要證初果才能不墮惡道嗎?」
證初果後永不墮惡道,不再有墮惡道的可能性,但在證初果前仍可修行而往生善道,如《增壹阿含經》〈廣演品 3〉所載的十念(包含念佛)。
決定命終去向的因素有三種:隨念、隨習、隨業。天子在臨終時念佛,持著念佛的善念,而「隨念」避開一世的惡道。但若天人在下一世沒有善用人身修行,則命終之後還是很可能會依其過往的業力墮入畜牲道。本經中藉由帝釋天的提醒及舍利弗尊者的教化,天子轉生的小兒精進修行,因此不只避開了惡道,更證得涅槃。
- 無常、苦、無我、空
沙彌說:「色者無常,無常者即是苦,苦者是無我,無我者即是空,空者非有、非不有,亦復無我。」為什麼無常者即是苦?為什麼苦者是無我?為什麼無我者即是空?
- 色者無常,無常者即是苦:身體及物理世界都是會變的、無常的,會衰老甚至死亡,因此有逼迫性、是苦的。
- 苦者是無我:既然無常、苦,自然沒有恆常、自在、能主宰的「真我」或永生的「靈魂」。
- 無我者即是空:連「我」都不是恆常實在的,我所擁有的事物也不是恆常實在的,都只是因緣生滅、具有空的特性,不須執著。
- 空者非有、非不有:體會空性,即不會執著於有(常見),也不會執著於無(斷滅見),詳見《雜阿含經》卷十第262經:「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CBETA, T02, no. 99, p. 67, a2-4)
- 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沙彌說:「此五盛陰無常、苦、空、無我、非有,多諸苦惱,不可療治,恒臭處,不可久保,悉觀無有我,今日觀察此法,便為見如來已。」也可說有些「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