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爾時,世尊欲詣羅閱城①夏坐②,舍利弗亦欲詣羅閱城夏坐,千二百五十弟子皆欲詣羅閱城夏坐,然舍利弗、目揵連夏坐竟,當取ⓐ涅槃。
爾時,世尊將諸比丘、舍利弗、目揵連等,遊羅閱城迦蘭陀竹園③,受夏坐已。爾時,世尊告舍利弗:「今千二百五十弟子,為汝等在此夏坐,然舍利弗、目揵連比丘當取滅度。云何,舍利弗!ⓑ堪任與ⓒ諸比丘說妙法乎?我今脊痛,欲小止息。」
舍利弗對曰:「如是。世尊!」
爾時,世尊躬ⓓ襞ⓔ④僧迦利⑤,右脇⑥著地,脚脚相累,繫意在明ⓕ⑦。
爾時,尊者舍利弗告諸比丘:「我初受戒時,[*]以經半月,得四辯才⑧而作證,義理具足。我今當說之,分別其義,使汝等知,布現分別之。ⓖ諦聽!善思念之。」
諸比丘對曰:「如是。」是時,諸比丘從舍利弗受教。
舍利弗告曰:「何等是四辯才?我得證者所謂義辯;我由此得證所謂法辯;我由此得證所謂應辯;我由此得證所謂ⓗ自辯。我今當廣分別其義。若當四部之眾有狐疑者,我今現在,可問其義。若復,諸賢!於四禪有狐疑者,若復,諸賢!於四等心⑨有狐疑者,可問ⓘ我,今當說之。設復,諸賢!於四意斷有狐疑者,可問我義,我今當說。四神足、四意止、四諦,有狐疑者,便來問我義,我今當說之。今不問者,後悔無益!我今唯有世尊.無所著.等正覺所有深法,所行眾事,亦問我義,我當說之,ⓙ後勿有悔。」
是時,尊者大目揵連到時,著衣持鉢,欲入羅閱城乞食。是時,執ⓚ杖梵志遙見目連來,各各相ⓛ詣謂曰:「此是沙門瞿曇弟子ⓜ中,無有出此人上,我等盡共圍已,而取打殺。」
是時,彼梵志便共圍捉,各以瓦石打殺而ⓝ便捨去,身體無處不遍,骨肉爛盡,酷痛苦惱,不可稱計。
是時,大目揵連而作是念:「此諸梵志圍我取打,骨肉爛盡,捨我而去。我今身體無處不ⓞ痛,極患疼痛,又無氣力ⓟ可還至ⓠ園,我今可以神足還至精舍。」是時,目連即以神足還至精舍,到舍利弗所,在一面坐。
是時,尊者大目揵連語舍利弗言:「此執[*]杖梵志圍我取打,骨肉爛盡,身體疼痛,實不可堪,我今欲取般涅槃,故來辭汝。」
時舍利弗言:「世尊弟子之中,神足第一,有大威力,何故不以神足而避乎?」
目連報言:「我本所造行極為深重,要索受報,終不可ⓡ避,ⓢ非是空中而受此報。然我今日ⓣ身極患疼痛,故來辭汝,取般涅槃。」
舍利弗言:「諸有比丘、比丘尼修四神足,多廣演其義,若彼人意中欲住劫、過劫,乃ⓤ至不滅度⑩,何以不住而滅度乎?」
目連報言:「如是,舍利弗!如來ⓥ言:『若比丘、比丘尼修四神足,欲住壽經劫者,亦可得耳。』但如來住劫住者,我亦住耳。但今日世尊不久當取般涅槃,眾生之類壽命極短,又我不忍見世尊取般涅槃。然我身體極為疼痛,欲取般涅槃。」
爾時,舍利弗語目連言:「汝今小ⓦ停,我當先取滅度。」是時,目連默然不對。
是時,舍利弗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時,舍利弗白世尊言:「我今欲取滅度,唯願聽許。」
是時,世尊默然不對。時舍利弗再三白世尊言:「我今正是時,欲取般涅槃。」
是時,世尊告舍利弗:「汝今何故不住一劫,ⓧ乃過一劫?」
舍利弗白世尊言:「我ⓨ躬從世尊聞,躬自承受,眾生之類ⓩ受命極短,極壽不過百歲,以眾生命短,故如來壽亦短。若當如來住壽一劫者,我Ⓐ當亦住壽一劫。」
世尊告曰:「如舍利弗言,以眾生命短,Ⓑ故如來壽亦短,然復此事亦不可論。所以然者,過去久遠阿僧祇劫,有佛名Ⓒ善念誓願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當於爾時,人壽八萬歲,無有中夭者。彼善念誓願如Ⓓ來當成佛時,即其日便化作無量佛,立無量眾生在三乘行,有在不退轉地住者;復立無量眾生在四姓家;復立無量眾生在四天王宮、艶天、兜術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梵迦夷天、欲天、色天、無色天,亦於其日,於無餘涅槃界而般涅槃。而今舍利弗言:『以眾生壽短,故如來壽命亦短。』云何,舍利弗!而作是說:『如來當住一劫,至一劫,我亦當住一劫,至一劫。』然復眾生,不能知如來壽命長短。舍利弗當知,如來有四不可思議事,非小乘所能知。云何為四?Ⓔ世不可思議,眾生不可思議,龍不可思議,佛土境界不可思議。是謂,舍利弗!有四不可思議。」
舍利弗言:「如是,世尊!有四不可思議,世界、眾生、龍宮、佛土實不可思議。Ⓕ然長夜恒有此Ⓖ念:『釋迦文佛終不住一劫。』又復諸天來至我所,而語我言:『釋迦文佛不久在世,年向八十,然今世尊不久當取涅槃。』我今不堪見世尊取般涅槃。又我躬從如來聞此語:『諸過去、當來、今現在,諸佛上足弟子先取般涅槃,然後佛取般涅槃;又最後弟子亦先取般涅槃,然後世尊不久當取滅度。』唯願世尊聽取滅度。」
世尊告曰:「今正是時。」
舍利弗即ⓐ住如來前坐,正身正意,繫念在前,而入初禪;從初禪起,ⓑ入二禪;從二禪起,復入三禪;從三禪起,復入四禪;從四禪起,復入空處、識處、不用處、有想無想處,從有想ⓒ無想起,入滅盡定;從滅盡定起,入有想無想處;從有想無想起,入不用處、識處、空處;從空ⓓ處起,入第四禪;從第四禪起,入ⓔ三禪;從第三禪起,入第二禪;從第二禪起,入初禪;從初禪起,入第二禪;從第二禪起,入第三禪;從第三禪起,入第四禪。時,尊者舍利弗從四禪起已,告諸比丘:「此名師子奮迅三昧⑪。」
是時,諸比丘歎未曾有:「甚奇!甚特!尊者舍利弗入三昧,速疾乃爾。」
爾時,舍利弗即從[*]坐起,頭面禮世尊足,便退而去。
當於爾時,眾多比丘從舍利弗後。時舍利弗還顧語:「諸賢!各欲所至?」
眾多比丘報曰:「我等欲得供養尊者ⓕ舍利。」
舍利弗言:「止!止!諸賢!此則為供養已。吾自有沙彌⑫,足得供養我耳。汝等各還所在,思惟道化,善修梵行,盡於苦際。如來出世,甚難可遇,時時乃出,猶優曇鉢華時時乃出。如來亦復如是,億劫乃出。人身亦復難剋,有信成就亦復難得,欲求出家學如來法亦復難得。一切諸行欲使ⓖ不滅盡,此亦難得;滅於愛欲永盡無餘,滅盡涅槃。今有四法本末,如來之所說。云何為四?一切諸行無常,是謂初法本末,如來之所說。一切諸行苦,是謂第二法本末,如來之所說。一切諸行無我,是謂第三法本末,如來之所說。涅槃為永寂,是謂第四法本末,如來之所說。是謂,諸賢!四法本末,如來之所說。」
爾時,諸比丘咸共墮淚:「今舍利弗滅度,何速乃爾。」
ⓗ爾時,尊者舍利弗告諸比丘:「止!止!諸賢!慎莫愁憂,變易之法,欲使不變易者,此事不然。ⓘ須彌山王尚有無常之變,況復芥子之體,舍利弗比丘而免此患乎?如來金剛之身,不久亦當取般涅槃,何況我身?然汝等各修其法行,得盡苦際。」
是時,尊者舍利弗往詣精舍。到已,收攝衣鉢,出於竹園,往詣本生ⓙ住處。是時,尊者舍利弗漸漸乞食至摩瘦國。爾時,尊者舍利弗遊於摩瘦本生之處,身遇疾病,極為苦痛。時,唯有均頭⑬沙彌供養,目下除去不淨,供給清淨。
是時,釋提ⓚ桓因知舍利弗心中所念,譬如ⓛ力士ⓜ屈申臂頃,從三十三天沒不現,來至舍利弗精舍中。至已,頭面禮足,復以兩手摩舍利弗足,自稱姓名,而作是說:「我是天王帝釋。」
舍利弗言:「快哉!天帝![*]受命無窮。」
釋提[*]桓因報言:「我今欲供養尊者[*]舍利。」
時舍利弗報言:「止!止!天帝!此則為供養已,諸天清淨,ⓝ阿須輪、龍、鬼及諸天之眾。我今自有沙彌,足堪使令。」
時,釋提[*]桓因再三白舍利弗言:「我今欲作福業,莫見違願,今欲供養尊者舍ⓞ利。」是時,舍利弗默然不對。時,釋提桓因躬自除糞,不辭謙苦。
是時,尊者舍利弗即以其ⓟ夜而般涅槃。是時,此地六ⓠ變ⓡ震動,有大音聲,雨諸天華,作倡伎樂,諸天ⓢ側塞虛空,神妙諸天亦散拘牟頭華,或以栴檀雜碎之香而散其上。時,舍利弗[*]已取滅度,諸天皆在空中,悲號啼哭,不能自勝,虛空之中,欲天、色天、無色天,悉共墮淚,亦如春月細雨和暢。爾時,亦復如是。「今尊者舍利弗取般涅槃,何其速哉。」
是時,釋提[*]桓因集一切眾香,而耶維尊者舍利弗身,種種供養已,而收舍利及衣鉢,而付均頭沙彌,又告之曰:「此是汝師舍利及衣鉢,往奉世尊。到已,以此因緣,具白世尊,ⓣ若有所說者,便奉行之。」
是時,均頭報言:「如是,拘翼!」
是時,均頭沙彌捉衣、持鉢及舍利,往ⓤ至阿難所,白阿難ⓥ曰:「我師[*]已取滅度,今持舍利、衣鉢ⓦ來,用ⓧ上世尊!」
時阿難見已,即墮淚而作是語:「汝亦來共至世尊所,以此因緣,共白世尊。若世尊有所說,我等Ⓔ常奉行之。」
均頭報言:「如是,尊者!」
是時,阿難將均頭沙彌至世尊所,頭面禮足,白世尊曰:「此均頭沙彌來至我所,白我言:『我師[*]已滅度,今持衣鉢來奉上如來。』我今日心意煩惱,志性迷惑,莫知東西,聞尊者舍利弗取般涅槃,悵然傷心。」
世尊告曰:「云何,阿難!舍利弗比丘用戒身般涅槃乎⑭?」
阿難對曰:「非也。世尊!」
世尊告曰:「云何,阿難!用定身、慧身、解Ⓕ脫所見身,而取滅度乎?」
阿難白佛言:「舍利弗比丘不用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所見身,而取滅度,但舍利弗比丘恒喜教化,說法無厭足,與諸比丘ⓐ教誡,亦無厭足。我今憶此舍利弗深恩過多,是以愁悒耳。」
世尊告曰:「止!止!阿難!莫懷愁憂,ⓑ不常之物,欲使恒在者,此事不然。夫生有死。云何,阿難!過去諸佛盡非滅度乎?ⓒ譬如燈炷,ⓓ油盡ⓔ即滅。ⓕ如從寶藏、ⓖ定光至今七佛及弟子眾,盡非般涅槃乎?如是辟支佛審諦、高稱、遠聞、ⓗ尼嗟優尼般嗟伽羅,優般伽羅,爾許辟支佛盡非滅度乎?賢劫之初,大國聖王名曰善悅摩訶提婆,如是轉輪聖王今為所在,豈非盡ⓘ非般涅槃乎?」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一切行無常, 生者當有死,
不生不復滅, 此滅最第一。」
增壹阿ⓙ含經卷第十ⓚ八ⓛ
增壹阿ⓜ含經卷第十ⓝ九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四意斷品ⓟ第二十六之ⓠ餘
世尊告阿難曰:「汝今授舍利弗舍利來。」
阿難對曰:「如是。世尊!」是時,阿難即授舍利在世尊手。
爾時,世尊手執舍利已,告諸比丘:「今此是舍利弗比丘舍利,智慧聰明高才ⓡ之智。若干種智,智不可窮,智無涯底,ⓢ智有速疾之智,有輕便之智,有利機之智,有甚深之智,有審諦之智,少欲知足,樂閑靜ⓣ之處,有ⓤ猛勇意,所為不亂,無怯弱心,能有所忍,除去惡法,體性柔和,不好鬪訟,恒修精進,行ⓥ三昧,習ⓦ智慧,念解脫,修行解脫所ⓧ知見身。比丘當知,猶如大樹而無其枝,然今日比丘僧,如來是大樹,舍利弗比丘而取滅度,似樹無枝。若舍利弗所遊之方,彼方便遇大幸云:『舍利弗在彼方止。』所以然者,舍利弗比丘能與外道異學共ⓨ議論,無不降伏者。」
是時,大目揵連聞舍利弗滅度,即以神足,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住。爾時,大目揵連白世尊曰:「舍利弗比丘今ⓩ已滅度,我今Ⓐ辭世尊,欲取滅度。」
爾時,世尊默然不對。如是再三白世尊曰:「我欲取滅度。」爾時,世尊亦復默然不報。
爾時,目連Ⓑ以見世尊默然不報,即禮世尊足,便退而去。還詣精舍,收攝衣鉢,出羅閱城,自往本生處。爾時,有眾多比丘從尊者Ⓒ目連後。是時,眾多比丘共[*]目連到摩瘦村,在彼遊化,身抱重患。
是時,目連躬自露地⑮敷座而坐,而入初禪;從初禪起,入第二禪;從第二禪起,入第三禪;從第三禪起,入第四禪;從第四禪起,入空處;從空處起,入識處;從識處起,入不用處;從不用處起,入有想無想處;從有想無想處起,入火光三昧;從火光三昧起,入水光三昧;從水光三昧起,入滅盡定;從滅盡定起,入水光三昧;從水光三昧起,入火光三昧;從火光三昧起,入有想無想定;從有想無想Ⓓ定起,入不用處;從不用處起,入識處、空處、四禪、三禪、二禪、初禪。從初禪起,飛在空中,坐臥經行,身上出火,身下出水,或身下出火,身上出水,作十八變,神足變化。
是時,尊者大目揵連還下就座,結跏趺坐,正身正意,繫念在前,復入初禪;從初禪起,入第二禪;從第二禪起,入第三禪;從第三禪起,入第四禪;從第四禪起,入空處;從空處起,入識處;從識處Ⓗ起,入不用處,從不用處起,入有想無想處;從有想無想處起,入火光三昧;從火光三昧起,入水光三昧;從水光三昧起,入滅盡定;從滅盡定起,還入水光、火光、有想無想處、不用處、識處、空處、四禪、三禪、二禪、Ⓘ初禪。復從初禪起,入第二禪;從第二禪起,入第三禪;從第三禪起,入第四禪;從第四禪起,尋時取滅度。爾時,大目揵連已取滅度。
是時,此地極大震動,諸天各各相告來下,Ⓙ省覲大目揵連,持用供養尊德,或以種種香華來供養者,諸天在空中作倡Ⓔ伎樂,彈琴、歌舞用供養尊者目揵連上。
爾時,尊者大目揵連[*]已取滅度。是時,那羅陀村中一Ⓕ由旬內,諸天側滿其中。爾時,復有眾多比丘持種種香華,散尊者目揵連尸上。
爾時,世尊從羅閱城漸漸乞食,將五百比丘,人中遊化,往詣那羅陀村,五百比丘俱。爾時,舍利弗、目連取滅度未久。爾時,世尊在露地而坐,Ⓖ默然察諸比丘已,默然觀諸比丘已,告諸比丘:「我今觀此眾ⓐ人中,大有損ⓑ減。所以然者,今此眾中無有舍利弗、目揵連比丘。若舍利弗、目揵連所遊之方,彼方便為ⓒ不空。聞舍利弗、目揵連今在此ⓓ一方。所以然者,舍利弗、目揵連比丘堪任降此外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諸佛所造甚奇!甚特!有此二ⓔ智慧、神足弟子取般涅槃,然如來無有愁憂。正使過去恒沙如來,亦復有此智慧、神足弟子,正使當來ⓕ諸佛出世,亦當有此智慧、神足弟子。比丘當知,世間有ⓖ二施業。云何為二?所謂財施、法施。比丘當知,若論財施者,當從舍利弗、目連比丘求;若欲求法施者,當從我求之。所以然者,我今如來無有財施,汝等今日可供養舍利弗、目揵連比丘舍利。」
爾時,阿難白佛言:「云何得供養舍利弗、目揵連舍利?」
世尊告曰:「當集種種香華,於四衢道⑯頭,起四寺偷婆⑰。所以然者,ⓗ若有起寺,此人有四種ⓘ應起偷婆。云何為四?轉輪聖王應起偷婆,漏盡阿羅漢應起偷婆,辟支佛應起偷婆,如來應起偷婆。」
是時,阿難ⓙ白世尊ⓚ曰:「有何因緣如來應起偷婆?復有何因緣辟支佛、漏盡阿羅漢、轉輪聖王應起偷婆?」
世尊告曰:「汝今當知,轉輪聖王ⓛ加行十善,修十功德,亦復教人行十善功德。云何為十?己身不殺生,復教他人使不殺生。己身不盜,復教他人使不盜。己身不ⓜ婬,復教他人使不[*]婬。己身不妄語,復教他人使不妄語。己身不綺語,復教他人使不綺語。己身不嫉妬,復教他人使不嫉妬。己身不鬪訟,復教他人使不鬪訟。己身意正,復教他人使不亂意。身自正見,復教他人使行正見。比丘當知,轉輪聖王有此十功德,是故應與起偷婆。」
是時,阿難白世尊曰:「復以何因緣如來弟子應與起偷婆?」
世尊告曰:「阿難當知,漏盡阿羅漢以更不復受有,淨如天金,三毒五使⑱永不復現,以此因緣如來弟子應與起偷婆。」
阿難白佛:「以何因緣辟支佛應與起偷婆?」
世尊告曰:「有辟支佛,無師自悟,去諸結使,ⓝ更不受胎,是故應與起偷婆。」
是時,阿難白世尊曰:「復以何因緣如來應與起偷婆?」
世尊告曰:「於是,阿難!如來有十力⑲、四無所畏⑳,不降者降,不度者度,不得道者令得道,不般涅槃者令般涅槃。眾人見已,極懷歡喜。是謂,阿難!如來應與起偷婆。是謂如來應與起偷婆。」
爾時,阿難聞ⓞ世尊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般)+涅槃【宋】【元】【明】
「涅槃」,宋、元、明三本作「般涅槃」。 大正藏無「般」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而)+堪【宋】【元】【明】
「堪」,宋、元、明三本作「而堪」。 大正藏無「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諸〕-【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諸」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襞=辟【聖】
「襞」,聖本作「辟」。 「辟」,大正藏原為「襞」,今依據聖本改作「辟」。
ⓔ 僧迦利=僧伽梨【宋】【元】【明】
「僧迦利」,宋、元、明三本作「僧伽梨」。 「僧伽梨」,大正藏原為「僧迦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僧伽梨」。
ⓕ 「繫」,大正藏原為「計」,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繫」。
ⓖ 諦聽+(諦聽)【宋】【元】【明】
「諦聽」,宋、元、明三本作「諦聽諦聽」。 大正藏無「諦聽」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自=揵疾【宋】【元】【明】,=疾【聖】
????
ⓘ 我+(義)【宋】【元】【明】
「我」,宋、元、明三本作「我義」。 大正藏無「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今不問者)+後【宋】【元】【明】
「後」,宋、元、明三本作「今不問者後」。 大正藏無「今不問者」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杖=扙【聖】*
「杖」,聖本作「扙」。 「扙」,大正藏原為「杖」,今依據聖本改作「扙」。
ⓛ 詣=謂【宋】,=語【元】【明】,-【聖】
????
ⓜ (欲來乞食諸瞿曇弟子)+中【宋】【元】【明】
「中」,宋、元、明三本作「欲來乞食諸瞿曇弟子中」。 大正藏無「欲來乞食諸瞿曇弟子」九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便〕-【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便」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便」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 痛=破【聖】
「痛」,聖本作「破」。 「破」,大正藏原為「痛」,今依據聖本改作「破」。
ⓟ 可=何【元】【明】
「可」,元、明二本作「何」。 「何」,大正藏原為「可」,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何」。
ⓠ 園=國【宋】【元】【明】【聖】
「園」,宋、元、明、聖四本作「國」。 「國」,大正藏原為「園」,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國」。
ⓡ 〔避非〕-【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避非」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避非」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非〕-【聖】
聖本無「非」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非」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 身+(體)【宋】【元】【明】
「身」,宋、元、明三本作「身體」。 大正藏無「體」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至=可【聖】
「至」,聖本作「可」。 「可」,大正藏原為「至」,今依據聖本改作「可」。
ⓥ 〔言〕-【聖】
聖本無「言」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言」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 停=亭【聖】
「停」,聖本作「亭」。 「亭」,大正藏原為「停」,今依據聖本改作「亭」。
ⓧ 乃=及【宋】【元】【明】
「乃」,宋、元、明三本作「及」。 「及」,大正藏原為「乃」,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及」。
ⓨ 躬+(自)【宋】【元】【明】
「躬」,宋、元、明三本作「躬自」。 大正藏無「自」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受命=壽命【宋】*【元】*【明】*
「受命」,宋、元、明三本作「壽命」。 「壽命」,大正藏原為「受命」,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壽命」。
Ⓐ 當亦=亦當【宋】【元】【明】
「當亦」,宋、元、明三本作「亦當」。 「亦當」,大正藏原為「當亦」,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亦當」。
Ⓑ 〔故如…短〕六字-【聖】
聖本無「故如…短」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故如…短」四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 (德)+善念【宋】【元】【明】
「善念」,宋、元、明三本作「德善念」。 大正藏無「德」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當於爾時人壽八万歲無有中夭者彼善念誓願如來)【聖】
「來」,聖本作「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當於爾時人壽八万歲無有中夭者彼善念誓願如來」。 大正藏無「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當於爾時人壽八万歲無有中夭者彼善念誓願如來」三十十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 世+(界)【宋】【元】【明】【聖】
「世」,宋、元、明、聖四本作「世界」。 大正藏無「界」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 然+(我)【宋】【元】【明】
「然」,宋、元、明三本作「然我」。 大正藏無「我」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四)+念【聖】
「念」,聖本作「四念」。 大正藏無「四」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 住=於【宋】【元】【明】
「住」,宋、元、明三本作「於」。 「於」,大正藏原為「住」,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於」。
ⓑ (復)+入【宋】【元】【明】
「入」,宋、元、明三本作「復入」。 大正藏無「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無想〕-【聖】
聖本無「無想」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無想」二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 〔處〕-【聖】
聖本無「處」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處」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 (第)+三【宋】【元】【明】【聖】
「三」,宋、元、明、聖四本作「第三」。 大正藏無「第」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 舍利+(弗)【元】,【明】【聖】*
????
ⓖ 〔不〕-【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不」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爾〕-【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爾」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爾」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如)+須【宋】【元】【明】
「須」,宋、元、明三本作「如須」。 大正藏無「如」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住〕-【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住」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住」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桓=洹【聖】*
「桓」,聖本作「洹」。 「洹」,大正藏原為「桓」,今依據聖本改作「洹」。
ⓛ 力士=力人【宋】【元】【明】
「力士」,宋、元、明三本作「力人」。 「力人」,大正藏原為「力士」,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力人」。
ⓜ 屈申=屈伸【宋】【元】【明】
「屈申」,宋、元、明三本作「屈伸」。 「屈伸」,大正藏原為「屈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屈伸」。
ⓝ 阿須輪=阿須倫【宋】【元】【明】
「阿須輪」,宋、元、明三本作「阿須倫」。 「阿須倫」,大正藏原為「阿須輪」,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阿須倫」。
ⓞ 利+(弗)【聖】
「利」,聖本作「利弗」。 大正藏無「弗」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 夜=疾【宋】【元】【明】
「夜」,宋、元、明三本作「疾」。 「疾」,大正藏原為「夜」,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疾」。
ⓠ 變=反【宋】【元】【明】
「變」,宋、元、明三本作「反」。 「反」,大正藏原為「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反」。
ⓡ 震=振【聖】
「震」,聖本作「振」。 「振」,大正藏原為「震」,今依據聖本改作「振」。
ⓢ 側=[土*則]【元】【明】
「側」,元、明二本作「[土*則]」。 「[土*則]」,大正藏原為「側」,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土*則]」。
ⓣ 若+(世尊)【宋】【元】【明】【聖】
「若」,宋、元、明、聖四本作「若世尊」。 大正藏無「世尊」二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 〔至〕-【聖】
聖本無「至」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至」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 曰=白【元】
「曰」,元本作「白」。 「白」,大正藏原為「曰」,今依據元本改作「白」。
ⓦ 來用=用奉【宋】【元】【明】
「來用」,宋、元、明三本作「用奉」。 「用奉」,大正藏原為「來用」,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用奉」。
ⓧ (奉)+上【聖】
「上」,聖本作「奉上」。 大正藏無「奉」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 常=當【宋】【元】【明】【聖】
「常」,宋、元、明、聖四本作「當」。 「當」,大正藏原為「常」,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當」。
Ⓕ 脫+(身解脫)【聖】
「脫」,聖本作「脫身解脫」。 大正藏無「身解脫」三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 〔身解脫〕-【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身解脫」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身解脫」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教誡=教戒【宋】【元】【明】【聖】
「教誡」,宋、元、明、聖四本作「教戒」。 「教戒」,大正藏原為「教誡」,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教戒」。
ⓑ 不常=無常【宋】【元】【明】【聖】
「不常」,宋、元、明、聖四本作「無常」。 「無常」,大正藏原為「不常」,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無常」。
ⓒ 〔譬〕-【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譬」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譬」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油盡即=消息【宋】【元】【明】
「油盡即」,宋、元、明三本作「消息」。 「消息」,大正藏原為「油盡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消息」。
ⓔ 即=則【聖】
「即」,聖本作「則」。 「則」,大正藏原為「即」,今依據聖本改作「則」。
ⓕ 如=於油【宋】【元】【明】
「如」,宋、元、明三本作「於油」。 「於油」,大正藏原為「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於油」。
ⓖ 定光=錠光【元】【明】
「定光」,元、明二本作「錠光」。 「錠光」,大正藏原為「定光」,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錠光」。
ⓗ 尼嗟優尼般嗟伽羅=尼蹉優般尼嗟伽羅【宋】【元】【明】
「尼嗟優尼般嗟伽羅」,宋、元、明三本作「尼蹉優般尼嗟伽羅」。 「尼蹉優般尼嗟伽羅」,大正藏原為「尼嗟優尼般嗟伽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尼蹉優般尼嗟伽羅」。
ⓘ 〔非〕-【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非」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非」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 含=鋡【聖】
「含」,聖本作「鋡」。 「鋡」,大正藏原為「含」,今依據聖本改作「鋡」。
ⓚ 八=七【聖】
「八」,聖本作「七」。 「七」,大正藏原為「八」,今依據聖本改作「七」。
ⓛ +(光明皇后願文)【聖】
聖本在「??」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大正藏無「光明皇后願文」六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 含=鋡【聖】*
「含」,聖本作「鋡」。 「鋡」,大正藏原為「含」,今依據聖本改作「鋡」。
ⓝ 九=八【聖】*
「九」,聖本作「八」。 「八」,大正藏原為「九」,今依據聖本改作「八」。
ⓞ (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
????
ⓟ 第二十六=分【聖】
「第二十六」,聖本作「分」。 「分」,大正藏原為「第二十六」,今依據聖本改作「分」。
ⓠ 餘=二【明】
「餘」,明本作「二」。 「二」,大正藏原為「餘」,今依據明本改作「二」。
ⓡ 之=大【宋】【元】【明】
「之」,宋、元、明三本作「大」。 「大」,大正藏原為「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大」。
ⓢ 〔智〕-【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智」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猛勇=勇猛之【宋】【元】【明】,=勇猛【聖】
????
ⓥ (於)+三【宋】【元】【明】
「三」,宋、元、明三本作「於三」。 大正藏無「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智慧=慧智【聖】
「智慧」,聖本作「慧智」。 「慧智」,大正藏原為「智慧」,今依據聖本改作「慧智」。
ⓧ 〔知〕-【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知」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議論=論議【宋】【元】【明】
「議論」,宋、元、明三本作「論議」。 「論議」,大正藏原為「議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論議」。
ⓩ 已=以【聖】*
「已」,聖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聖本改作「以」。
Ⓐ 〔辭〕-【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辭」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辭」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 目連=目揵連【宋】*【元】*【明】*
「目連」,宋、元、明三本作「目揵連」。 「目揵連」,大正藏原為「目連」,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目揵連」。
Ⓓ 〔定〕-【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定」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定」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起入…處〕九字-【聖】
聖本無「起入…處」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起入…處」四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 初禪=一禪【宋】【元】【明】
「初禪」,宋、元、明三本作「一禪」。 「一禪」,大正藏原為「初禪」,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一禪」。
Ⓙ 省覲=覲省【宋】【元】【明】
「省覲」,宋、元、明三本作「覲省」。 「覲省」,大正藏原為「省覲」,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覲省」。
Ⓔ 伎樂=妓樂【宋】【元】【明】【聖】
「伎樂」,宋、元、明、聖四本作「妓樂」。 「妓樂」,大正藏原為「伎樂」,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妓樂」。
Ⓕ 由旬=由延【宋】【元】【明】
「由旬」,宋、元、明三本作「由延」。 「由延」,大正藏原為「由旬」,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由延」。
Ⓖ 〔默然察諸比丘已〕-【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默然察諸比丘已」七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默然察諸比丘已」七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人〕-【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人」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人」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 減=滅【聖】
「減」,聖本作「滅」。 「滅」,大正藏原為「減」,今依據聖本改作「滅」。
ⓒ 〔不〕-【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不」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一〕-【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一」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智慧〕-【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智慧」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智慧」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諸〕-【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諸」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二施=此二財【宋】【元】【明】,=施二財【聖】
????
ⓗ 〔若有起寺此人〕-【聖】
聖本無「若有起寺此人」六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若有起寺此人」六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 〔應起偷婆〕-【宋】【元】【明】,(人)+應【聖】
????
ⓙ 〔白世尊〕-【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白世尊」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白世尊」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曰=言【聖】
「曰」,聖本作「言」。 「言」,大正藏原為「曰」,今依據聖本改作「言」。
ⓛ 加=自【元】【明】
「加」,元、明二本作「自」。 「自」,大正藏原為「加」,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自」。
ⓜ 婬=淫【聖】*
「婬」,聖本作「淫」。 「淫」,大正藏原為「婬」,今依據聖本改作「淫」。
ⓝ (有)+更【宋】【元】【明】
「更」,宋、元、明三本作「有更」。 大正藏無「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世尊=佛【宋】【元】【明】
「世尊」,宋、元、明三本作「佛」。 「佛」,大正藏原為「世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佛」。
[註解]
① 羅閱城:「王舍城」的音譯,中印度摩羯陀國的首都。
② 夏坐:在印度夏季三個月的雨季中,出家眾禁止外出而聚居一處以致力修行。又譯為「結夏安居」、「結夏坐」、「夏安居」。
③ 迦蘭陀竹園:佛陀的道場之一,為迦蘭陀長者所擁有的竹林中所建立的道場,是佛教最早蓋的寺院。又譯為「竹林加蘭哆園」、「竹林精舍」。
④ 躬襞:親自動手摺衣,「襞」讀作「必」,動手摺衣的意思。
⑤ 僧迦利:大衣,是出家人的三衣中最大的。入王宮、聚落、乞食、說法時所必須穿著。
⑥ 脇:胸部兩側,由腋下至肋骨盡處的部位。
⑦ 繫意在明:「計意在明」可能相當於《雜阿含經》的「繫念明相」或「繫念明想」:做光明的觀想,譬如觀心中有月輪([獅子吼站阿含經簡註])。另作「繫想在明」,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正念正知」。(←抄字典的??)
⑧ 四辯才:善於說法的四種才智,包含義辯(分別義理)、法辯(明白諸法)、辭辯(通達方言)、應辯(不畏懼說法)。又譯為「四辯」。
⑨ 四等心:慈、悲、喜、護(捨)四無量心。
⑩ 乃至不滅度:在這期間是有能力不滅度的。(而不是永遠不滅度)
⑪ 師子奮迅三昧:如獅子振奮猛撲的迅捷,比喻能自在快速地入定、出定、切換定境的定力。
⑫ 沙彌:受十戒而未受具足戒的男子。
⑬ 均頭:沙彌名,七歲即出家,是舍利弗尊者出家前的弟弟,也是舍利弗尊者的侍者,在佛陀教他如何滅外道六十二見後證得阿羅漢果,參見《增壹阿含經》卷四十三〈善惡品 47〉第9經。又譯為「大均頭」、「純陀」、「大純陀」、「周那」、「摩訶周那」。
⑭ 舍利弗比丘用戒身般涅槃乎:舍利弗比丘證得的解脫戒消失了嗎?其中「戒身」為五分法身(佛及阿羅漢所具備的五種功德、悟境)之一,諸佛及阿羅漢證得的真理皆相同、皆不會敗壞,自然不會隨著個人滅度而消失。
⑮ 露地:戶外沒有遮蔽物的地方。
⑯ 四衢道:十字路口。「衢」讀音同「渠」。
⑰ 偷婆:供奉舍利(遺骸)的塔,另譯為鍮婆、塔婆、窣睹波、浮屠。
⑱ 五使:1.五種結使,指五下分結:身見、戒禁取見、疑見、貪、瞋。或 2.五天使:生、老、病、死、罪。??
⑲ 十力:只有佛才具足的十種智力:(1)處、非處智力:完全了知什麼是有道理、可能的(「斯有是處」),什麼是沒道理、不可能的(「無有是處」)。(2)業異熟智力:完全了知過去、未來、現在三世的因果業報。(3)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完全了知各種禪定境界,這些定境要怎麼入手、有哪些深淺的層次、有哪些因緣能阻礙或成就這些定境。(4)根上下智力:完全了知眾生的根器好壞。(5)種種意解智力:完全了知眾生的各種意向。(6)種種界智力:完全了知世間與眾生的各種差別、分類。(7)遍趣行智力:完全了知有什麼途徑能通往什麼結果。(8)宿住隨念智力:完全了知而能憶念自己及眾生的過去世。(9)死生智力:完全了知眾生未來世的往生去處,以及導致往生這些去處的善惡因緣。(10)漏盡智力:完全自知自證得漏盡,斷盡煩惱。詳見《雜阿含經》卷二十六第684經。
⑳ 四所無畏:佛說法時具有四種無所畏懼的自信,而勇猛安穩:(1)正等覺無畏、(2)漏永盡無畏、(3)說障法無畏、(4)說出道無畏。又譯為「四無畏」。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舍利弗尊者出家後半個月就證得阿羅漢,這件事的經過可參考:《雜阿含經》卷三十四第969經
- 本經提到目連尊者遭受執杖梵志攻擊是由於尊者過去世的惡業所造成的,不知道是不是指《中阿含經》卷30〈大品 降魔經第5〉,提到目連尊者過去世是他化自在天的魔王,教唆大家去打精進修行的出家人。??
- 目連尊者被打成重傷,阿闍世王知道後大為震怒,本要殺了那些執杖梵志,但目連尊者力阻。然而最後那些執杖梵志還是被目連尊者的弟子馬師等人報仇而殺死了。(出處一時找不到??)(記載於《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十八(T24n1451_p0287b06)、《鼻奈耶》卷二(T24n1464_p0857c26)。 ywliu)
- 本經提到:「若舍利弗、目揵連所遊之方,彼方便為不空」,可對照《雜阿含經》卷二十四第638經:「若彼方有舍利弗住者,於彼方我則無事,然其彼方,我則不空,」(CBETA, T02, no. 99, p. 177, a1-2)
- 本經最後幾段可對照:《雜阿含經》卷二十四第638經
- 有同學提問:「為何舍利弗尊者沒有讓眾多比丘供養植福,但讓天帝釋供養植福?」
舍利弗尊者當時告訴其他出家人,自行證得涅槃才是最重要的,這些和舍利弗一同修行的出家人都有機會當生得證涅槃,供養植福自然就是其次了。而天帝釋並非出家人,無法短期內解脫,供養聖者舍利以植福,即可成為他往後修行的資糧。在經文最後,佛陀讓弟子在十字路口為他們起塔供養,也是一種讓普羅大眾都能植福的方法。
- 本經提到「即其日便化作無量佛,立無量眾生在三乘行,[……]亦於其日,於無餘涅槃界而般涅槃。[……]然復眾生,不能知如來壽命長短。」或為《妙法蓮華經》卷五〈如來壽量品 16〉中如來壽命不可思議甚至時間虛妄概念的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