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與數千萬眾,前後圍遶而為說法。爾時,江側ⓐ婆羅門①身負重擔,便往ⓑ至世尊所。到已捨擔,一面在世尊所,默然而住。爾時,彼ⓒ婆羅門作是思惟:「今日沙門瞿曇與數千萬眾,前後圍遶而為說法。我今清淨,與沙門瞿曇等無有異。所以然者,沙門瞿曇食好粳②糧,種種餚ⓓ饌,今我食果ⓔ蓏③以自濟命。」
爾時,世尊[*]以知婆羅門心中所念,告諸比丘:「其有眾生以二十一結染著心者,當觀彼人必墮惡趣,不生善處。二十一心結讓人墮惡趣云何為二十一結?瞋心結、恚害心結、睡眠心結、調戲心結、疑是心結、怒為心結、忌為心結、惱為心結、嫉ⓕ為心結、憎為心結、無慚心結、無愧心結、幻為心結、姦為心結、偽為心結、諍為心結、憍為心結、慢為心結,妬為心結、增ⓖ上慢為心結、貪為心結。諸比丘!若有人有此二十一結染著心者,當觀其人必墮惡趣,不生善處。猶如白㲲ⓗ④新衣,久久朽故,多諸塵垢,意欲染成其色,青、黃、赤、黑終不得成。何以故?以有塵垢ⓘ故。如是,比丘!若有人以此二十一結染著心者,當觀其人必墮惡趣,不生善處。
「設復有人無此二十一結染著心者,當知斯人必生天上,不墮地獄中。猶如新淨白㲲[*],隨意欲作何色,青、黃、赤、黑,必成其色,終不敗壞。所以然者,以其淨故。此亦如是,其有無此二十一結染著心者,當觀其人必生天上,不墮惡趣。
「若彼賢聖弟子起瞋ⓙ心結,觀已,便能息之。起恚害心結、起睡眠心結、起調戲心結、起疑心結、起怒心結、起忌心結、起惱心結、起嫉[*]心結、起憎心結、起無慚心結、起無愧心結、起幻心結、起姦心結、起偽心結、起諍心結、起憍心結、起慢心結、起妬心結、起增上慢心結、起貪心結。
「若彼賢聖弟子無瞋、無恚、無有愚惑,心意和悅,以慈心普滿一方而自娛樂,二方、三方、四方亦爾。四維上下,於一切中ⓚ、亦ⓛ一切ⓜ世間,以無量無限ⓝ、不可稱計,心無恚怒而自遊戲。以此慈心,遍滿其中,得歡喜已,心意便正。
「復以悲心普滿一方而自娛樂,二方、三方、四方亦爾,四維上下,於一切中ⓞ,亦一切[*]世間,以無量無限、不可稱計,心無恚怒而自遊戲。以此悲心,遍滿其中,得歡喜已,心意便正。
「復以喜心普滿一方而自娛樂,二方、三方、四方亦爾,四維上下,於一切中ⓟ,亦一切[*]世間,以無量無限、不可稱計,心無恚怒而自遊戲。以此喜心,遍滿其中,得歡喜已,心意便正。
「復以護心普滿一方而自娛樂,二方、三方、四方亦爾,四維上下,於一切中ⓠ,亦一切[*]世間,以無量無限、不可稱計,心無恚怒而自遊戲。以此護心,遍滿其中,得歡喜已,心意便正。
「便於如來所成於信ⓡ,根本不移,豎ⓢ高顯幢,不可移動。諸天、龍、神、阿須倫、沙門、婆羅門,或世人民,於中得歡喜,心意便正。此是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於中得歡喜,心意便正,亦復成就於法。如來法者,甚為清淨,不可移動,人所愛敬。如是ⓤ智者當作是觀,便於中而得歡喜,亦復成ⓥ就於眾。如來聖眾甚為清淨,性行純和,法法成就⑤:ⓦ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見慧成就。聖眾者,四雙八輩,此是如來聖眾,可ⓧ愛可貴,實可承事。於中得歡喜,心意便正。
「彼復以此三昧,心清淨無瑕穢⑥,諸結ⓨ便盡,亦無ⓩ沾污,性行柔軟,逮於神通,便得自識無量宿命事,所從來處,靡不知之。若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成敗劫、不成敗劫、成敗不成敗劫、無數成敗劫、無數不成敗劫,我曾在彼,字某、名某、Ⓐ姓某,如是生、如是食、受如是苦樂,Ⓑ受命長短,從彼終生彼間,從彼終生此間。如是自識無數宿命事。
「復以此三昧,心清淨無瑕穢,知眾生心所念之事。彼復以天眼觀眾生類,有生者、有終者,善色、醜色,善趣、惡趣,若好、若醜,隨眾生行所作果報,皆悉知之。或有眾生,身行惡、口行惡、心行惡,誹謗賢聖,造Ⓒ邪見行,身壞命終,生三惡道,趣Ⓓ泥黎中。或復有眾生,身行善、口行善、Ⓔ意行善,不誹謗賢聖,正見、無有邪見,身壞命終,生天上善處。是謂清淨天眼觀眾生類:有生者、有終者,善色、醜色,善趣、惡趣,若好、若醜,隨眾生行所作果報,皆悉知之。
「彼復以此三昧,心清淨無瑕穢,無有結使,心性柔軟,逮於神通。復以漏盡通而自娛樂。彼觀此苦,如實知之;復觀苦Ⓕ習⑦,復觀苦盡⑧,復觀苦出要,如實知之。彼作是觀已,欲漏心得解脫,有漏心、無明漏心得解脫。已得解脫,便得解脫智: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如是,比丘!賢聖弟子心得解脫,雖復Ⓖ食粳糧、善美種種餚饍,Ⓗ摶若須彌,終無有罪。所以然者,以Ⓘ無欲、盡愛故,以Ⓙ無瞋、盡恚故,以無愚癡、盡愚癡故,是謂比丘中比丘!則內極沐浴已。」
爾時,江側婆羅門白世尊曰:「瞿曇沙門!可往至孫陀羅江⑨側沐浴。」
世尊告曰:「云何,婆羅門!名之為孫陀羅江水?」
婆羅門Ⓚ曰:「孫陀羅江水是福之深淵,世之光明,其有人物在彼河水浴者,一切諸惡皆悉除盡。」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此身無數劫, ⓐ經歷彼河浴;
及諸小陂⑩池, 靡不悉周遍。
愚者常樂彼, 闇⑪行不清淨;
宿罪內充軀, 彼河焉能ⓑ救?
淨者常快樂, 禁戒清亦快;
清者作清行, 彼願必果成。
設護不與取, 行慈不殺生;
守誠不妄語, 心等無增減。
汝今於此浴, 必獲安隱處;
彼河何所至, 猶盲投ⓒ乎冥。」
爾時,婆羅門白世尊曰:「止!止!瞿曇!猶如ⓓ軁⑫者得伸,闇者見明,迷者ⓔ示道,於闇室然明,無目者為作眼目。如是,沙門瞿曇!無數方便說此妙法,願聽為道。」
爾時,江側婆羅門即得ⓕ作道,受具足戒。所以族姓子⑬,出家學道,修無上梵行: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是時,尊者孫陀羅諦利即成阿羅漢。
爾時,尊者孫陀羅諦利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側」,聖本作「測」。
ⓑ 大正藏無「往」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 宋、元、明三本無「彼」字。
ⓓ 「餚」,聖本作「豪」。
ⓔ 「果」,大正藏原為「菓」,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果」。*
ⓕ 「嫉」,大正藏原為「疾」,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嫉」。*
ⓖ 「增」,宋、元、明三本作「憎」。
ⓗ 「㲲」,聖本作「疊」。*
ⓘ 宋、元、明三本無「垢」字。
ⓙ 大正藏在「瞋」字之後有一「恚」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大正藏在「中」字之後有「一切」二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 「亦」,宋、明二本作「亦爾」。
ⓜ 大正藏在「切」字之後有「一切」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無量無限」,大正藏原為「無限無量」,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無量無限」。
ⓞ 大正藏在「中」字之後有「一切」二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 大正藏在「中」字之後有「一切」二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 大正藏在「中」字之後有「一切」二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 大正藏在「信」字之後有一「根」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豎」,宋本作「堅」,聖本作「竪」。
ⓣ 「成」,大正藏原為「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成」。
ⓤ 智=知【宋】【元】【明】
「智」,宋、元、明三本作「知」。 「知」,大正藏原為「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知」。
ⓥ 〔就〕-【宋】
宋本無「就」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就」字,今依據宋本刪去。
ⓦ 戒+(戒)【宋】【元】【明】
「戒」,宋、元、明三本作「戒戒」。 大正藏無「戒」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愛=敬【宋】【元】【明】
「愛」,宋、元、明三本作「敬」。 「敬」,大正藏原為「愛」,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敬」。
ⓨ 便=使【宋】【元】【明】
「便」,宋、元、明三本作「使」。 「使」,大正藏原為「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使」。
ⓩ 沾=玷【元】【明】
「沾」,元、明二本作「玷」。 「玷」,大正藏原為「沾」,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玷」。
Ⓐ 姓=性【聖】
「姓」,聖本作「性」。 「性」,大正藏原為「姓」,今依據聖本改作「性」。
Ⓑ 受命=壽命【宋】【元】【明】
「受命」,宋、元、明三本作「壽命」。 「壽命」,大正藏原為「受命」,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壽命」。
Ⓒ 大正藏在「造」字之前有「邪見」二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 泥黎=泥犁【明】
「泥黎」,明本作「泥犁」。 「泥犁」,大正藏原為「泥黎」,今依據明本改作「泥犁」。
Ⓔ 意=心【宋】【元】【明】
「意」,宋、元、明三本作「心」。 「心」,大正藏原為「意」,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心」。
Ⓕ 習=集【聖】
「習」,聖本作「集」。 「集」,大正藏原為「習」,今依據聖本改作「集」。
Ⓖ 〔食〕-【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食」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摶=椯【聖】
「摶」,聖本作「椯」。 「椯」,大正藏原為「摶」,今依據聖本改作「椯」。
Ⓘ 無欲盡愛=無欲愛盡欲愛【宋】【元】【明】
「無欲盡愛」,宋、元、明三本作「無欲愛盡欲愛」。 「無欲愛盡欲愛」,大正藏原為「無欲盡愛」,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無欲愛盡欲愛」。
Ⓙ 無瞋盡恚=無瞋恚盡瞋恚【宋】【元】【明】
「無瞋盡恚」,宋、元、明三本作「無瞋恚盡瞋恚」。 「無瞋恚盡瞋恚」,大正藏原為「無瞋盡恚」,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無瞋恚盡瞋恚」。
Ⓚ (白世尊)+曰【宋】【元】【明】
「曰」,宋、元、明三本作「白世尊曰」。 大正藏無「白世尊」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經=逕【聖】
「經」,聖本作「逕」。 「逕」,大正藏原為「經」,今依據聖本改作「逕」。
ⓑ 救=沐【宋】【元】【明】
「救」,宋、元、明三本作「沐」。 「沐」,大正藏原為「救」,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沐」。
ⓒ 乎=于【宋】【元】【明】
「乎」,宋、元、明三本作「于」。 「于」,大正藏原為「乎」,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于」。
ⓓ 軁=僂【宋】【元】【明】,=膢【聖】
????
ⓔ 示=視【聖】
「示」,聖本作「視」。 「視」,大正藏原為「示」,今依據聖本改作「視」。
ⓕ 作=為【宋】【元】【明】
「作」,宋、元、明三本作「為」。 「為」,大正藏原為「作」,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為」。
[註解]
① 江側婆羅門:也譯作「孫陀羅諦利」,見此經末。
② 粳:稻米。讀音同「庚」。
③ 果蓏:瓜果。「蓏」讀音同「裸」,草本或蔓生植物所結的果實。
④ 㲲:細緻的棉布。讀音同「疊」。
⑤ 法法成就:每一法都達成。
⑥ 瑕穢:瑕疵。原指玉的斑痕、雜質,比喻事物的缺點或人的過失、惡行。
⑦ 苦習:「苦集」的另譯,指苦的集起,即四聖諦(四項聖者所證的真理):「苦、集、滅、道」中的集諦。
⑧ 苦盡:「苦滅」的另譯,指苦的止息,也就是「涅槃」,即四聖諦中的滅諦。
⑨ 孫陀羅江:河名,流經拘薩羅國。「孫陀羅」是音譯,義譯為好、可愛。相當的《中阿含經》經文為「多水河」。
⑩ 陂:池塘、湖泊。讀音同「皮」。
⑪ 闇:即「暗」。
⑫ 軁:(背脊)彎曲。讀音同「樓」。
⑬ 族姓子:原義為婆羅門大族的子弟,引申為信佛行善的男子。另譯為「善男子」。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煩惱的脈絡
人生在世有林林總總的煩惱,這些煩惱有多少種呢?
經中常提到三毒、五蓋、本經中則提出二十一心結。是怎麼將煩惱區分為這麼多種呢?
其實這些數字並不神秘,而有其背後的脈絡可循:
佛陀表示所有煩惱都是由無明(無智)而來,由於無明而執著於自我,因此有種種的煩惱,若能覺悟就沒煩惱了。
若要再分類,凡夫因為無明、沒有智慧(也就是「癡」),以自我為中心,對於我所喜愛的,就起貪;我所喜愛的得不到、有違逆我的,就生瞋。就這樣區分出貪、瞋、癡這「三毒」。
除此之外,經中對煩惱也有更多種類的列舉,像是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這五種覆蓋心識、阻礙善法發生的「五蓋」,是要在禪坐時訓練去除的。五蓋是怎麼數出來的呢?
就感官接觸外境時的應對來看,追逐為貪欲蓋,排斥為瞋恚蓋。就自心狀態的高低來看,沉悶怠惰是睡眠蓋,浮動不安是掉悔蓋。自心猶豫不明則是疑蓋。如下圖所示:
本經則進一步細分出二十一心結,其脈絡如下圖所示:
(以上各心結間的關係,有的見仁見智,在不同的部派分類略有不同。)
在更高的層次,甚至連善心都要能超越,《大日經》中即羅列一百六十種須要超越才能解脫的心。
從一念無明,到三毒、五蓋、二十一心結、百六十相續心,這些列舉或分類不是一成不變的,像本經相當的南傳經文就列出十六個心結(南傳稱作「隨雜染」),而不是二十一個。
無論列舉或區分為多少種的煩惱,都是為了讓我們訓練自己由粗至細能一一認出、如實知每個當下心的狀態,進而解脫煩惱。
- 二十一心結的另譯
本經提到的二十一心結,在不同的譯本中翻譯不同,列舉的項目也不太相同,整理如下表:
經典 | 名稱 | 內涵 |
---|---|---|
《增壹阿含經》13.5 | 二十一心結 | 瞋、恚害、睡眠、調戲、疑、怒、忌、惱、嫉、憎、無慚、無愧、幻、姦、偽、諍、憍、慢,妬、增上慢、貪 |
中部7經/衣服經(根本法門品) | 心的隨雜染 | 貪婪、邪貪;惡意;憤怒;怨恨;藏惡;欺瞞;嫉妒;慳吝;偽詐;狡猾;頑固;激情;慢;極慢;憍慢;放逸 |
《中阿含經》穢品第93經水淨梵志經 | 二十一心穢 | 邪見、非法欲、惡貪、邪法、貪、恚、睡眠、調悔、疑惑、瞋纏、不語結(覆藏罪)、慳、嫉、欺誑、諛諂、無慙、無愧、慢、大慢、憍慠、放逸 |
《佛說梵志計水淨經》 | 二十一意著結 | 邪見意著、非法欲、欺世間、邪法、貪、瞋恚、懈怠睡眠、調戲、無恥、疑、瞋恨恚、慳、嫉、不捨、諛諂、幻、無羞、無恥、妬嫉、增上妬嫉、放逸 |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19:「何謂非法欲染?若母師妻等作欲染行,是名非法欲染。」(大正28,651a5-6)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卷9:「云何惡貪?謂於他財物及所攝受,起貪等貪,執藏、防護、堅著、愛染,是名惡貪。」(大正26,497a13-15)。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19:「何謂惡貪?若於他物財賂、妻子等,欲令我有貪欲染貪著,是名惡貪。」(大正28,651a3-5)。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19:「何謂貪?若於自物財賂妻子等,貪欲染貪著,是名貪。」(大正28,651 a2-3)。
- 本經中的修行次第
本經提到了一個極為簡化的修行次第:
四念處的心念處 → 四念處的法念處(去除二十一心結) → 四無量心 → 四不壞信 → 三明。
本經並非細說修行次第的經文,而著重在以佛法的合理對比外道的無智,因此這個次第只是一個例子,並非唯一的標準。
- 心念處的修習
四念處中的心念處,即覺知當下的心念是有貪、無貪、有瞋、無瞋、有癡、無癡等等狀態,客觀地覺知心念的變化。熟練後,可以擴展到覺知心的更多種類狀態,例如本經提到的二十一心結。自己從日常生活中主觀地、涉入地生起各種心,改為客觀地覺察各種心,看著心念的起滅,而能漸漸地不被念頭帶著走,乃至覺察心念無常的本質。
[進階辨正]
明行成為.善逝 or 明行成、為善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