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 卷35 第991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釋氏彌城留利邑夏安居,有餘比丘於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夏安居。時,彼比丘於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次第至鹿住優婆夷舍,鹿住優婆夷遙見比丘來,疾敷床座,請比丘令坐,如上阿難修多羅說。

時[*],彼比丘語鹿住優婆夷:「姊妹且停,汝那得知眾生根之優劣。姊妹!唯有如來能知眾生根之優劣。」如是說已,從坐[*]起去。

時,彼比丘三月夏安居訖,作衣竟,持衣鉢,往詣彌城留利釋氏邑。到已,舉衣鉢,洗足已,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以共鹿住優婆夷所論說事向佛廣說。

佛告比丘:「鹿住優婆夷云何能知世間眾生諸根優劣?唯有如來能知世間眾生諸根優劣耳。不離瞋恨、憍慢,時起貪法,不聽受法,不學多聞於法,不調伏見,不能時時起解脫心法比丘!若復有一不離瞋、慢,時起貪法,然彼聞法,修學多聞,於善調伏見,時時能起解脫心法。若思量彼,此有是法,彼有是法,此則同一趣、同一受生、同一後世;如是思量者,長得非義不饒益苦。比丘!若復彼人不離瞋、慢,時時起貪法,亦不聽法,不習多聞,不調伏見,亦不時時得解脫心法,我說此人卑鄙下賤。比丘!若復彼人不離瞋、慢,時時起貪法,然彼聞法,樂多聞,調伏諸見,時時能得解脫心法,我說是人第一勝妙。彼二有間,自非如來,誰能別知?是故,比丘!莫量人人……」乃至「如來能知優劣。」

「比丘!復次,有一不離瞋、慢,時時起口惡行……」餘如上說。

「比丘!復次,有一賢善安樂同止欣樂明智修梵行者,樂與同止,而彼不樂聞法,乃至不時時得心法解脫,當知彼人住賢善地,不能轉進。賢善地者,謂人、天趣。復次,有一其性賢善,同止安樂,欣樂梵行,以為伴侶,樂聞正法,學習多聞,善調伏見,時時能得解脫心法,當知彼人於賢善地能轉勝進,當知此人於正法流有所堪能此二有間,自非如來,誰能別知?是故,比丘!莫量人人,量人人者,自招其患。唯有如來能知人耳。比丘!鹿住優婆夷愚癡少智……」如上修多羅廣說。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城」,宋、元、明三本作「國」。

宋、元、明三本無「衣」字。

「城」,聖本作「成」。

「起」,宋、聖二本作「趣」。

宋、元、明、聖四本無「時」字。

[註解]

夏安居:在印度夏季三個月的雨季中,出家眾禁止外出而聚居一處以致力修行。又譯為「結夏安居」、「結夏坐」、「夏坐」。

餘比丘:其他出家人,指前一經提到的阿難尊者外的出家人。

憍慢:傲慢。

不調伏見,不能時時起解脫心法:不能調伏邪見而通達正見,不能時常生起解脫的心。按:「起解脫心法」指當下生起的心(暫時)沒有貪、瞋、癡等煩惱的狀態,例如入定時。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有見未通達,沒得到暫時的解脫」。

賢善:賢明善良的人,即好人。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溫雅者」。

安樂同止:樂於和諧地與他人居住或停留於同一處。按:佛世的出家人許多是暫住石窟、僧舍一類的地方以修行,不一定有固定的居住處。

欣樂明智修梵行者,樂與同止:喜歡與有智慧的清淨修行人學習,樂於與他們居住或停留於同一處。

於正法流有所堪能:具有悟入正法的資質。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多聞正法、調伏諸見、起解脫心法

本經表示不宜評斷別人的優劣,能否樂於多聞正法、調伏諸見、起解脫心法才是優劣的關鍵。具體上:

沒有斷除瞋心和我慢,時常起貪心或惡口的人當中:

  • 有的不聽正法,仍有邪見,無法時常心中不起煩惱;
  • 有的樂於多聞正法,具足正見,時常心中暫時沒有煩惱。

佛陀說前者下劣,後者勝妙。

合群又樂於親近善知識的好人當中:

  • 有的不聽正法,仍有邪見,無法時常心中不起煩惱;
  • 有的樂於多聞正法,具足正見,時常心中暫時沒有煩惱。

佛陀說前者能往生人天善道,後者則進一步有悟入正法的資質。後者的行為顯然符合「四預流支」(四個入解脫之流、證得初果的因素):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

  • 善調伏見

本經提到有的人時常起貪心或惡口,但藉由多聞正法、善調伏見之後的修學,能時常心中暫時沒有煩惱(「起解脫心法」)。入定就是一種暫時沒有煩惱的狀態。

很多人都會問道:「時常起貪心或惡口的人,怎麼可能時常心中暫時沒有煩惱甚至入定?」

首要的前提是這個人多聞佛法、善調伏見,知道如何善巧地調伏自心。藉由四念住的基礎,在日常生活中常能覺知心的狀態,如《中阿含經》卷二十二〈穢品3〉第87經穢品經提到,如實知心中是否有污穢的人,遠勝於不能如實知心中是否有污穢的人。當起貪心或惡口後,如實知自己起了惡念甚至犯了戒,而不是為惡念或犯戒找藉口,這時看到惡念或犯戒的過患而真心懺悔,才有可能清淨內心,清淨內心後才可能暫時沒有煩惱。惡業重的人,容易由於習氣而時常再起貪心或惡口,因此時常得反省自心,有如衣服髒了就洗,卻又弄髒,於是再洗。然而在鍥而不捨地修學下,藉由深切見到惡念的過患,起惡念的頻率將能漸漸降低,煩惱也將愈來愈輕。

回到《雜阿含經》卷35

回到《雜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