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第975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補縷低迦外道出家來詣佛所,與世尊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曇!先日眾多種種異道出家沙門、婆羅門集於未曾有講堂,作如是論議:『沙門瞿曇智慧猶如空舍①,不能於大眾中建立論議,此應此不應,此合此不合②。譬如盲牛,偏行邊畔③,不入中田;沙門瞿曇亦復如是,無應不應,無合不合。』」
佛告補縷低迦:「此諸外道論議ⓐ,說應不應,合不合,於聖法、律,如小兒戲。譬如士夫,年ⓑ八、九十,髮白齒落,作小兒戲,團治泥土④,作象作馬,種種形類,眾人皆言:『此老小兒。』如是。火種!種種諸論,謂應不應,合不合,於聖法、律,如小兒戲,然於彼中,無有比丘方便所應⑤。」
補縷低迦白佛言ⓒ:「瞿曇!於何處有比丘方便所應?」
佛告外道:「不清淨者令其清淨,是名比丘方便所應。不調令調,是名比丘方便所應。諸不定者令得正受⑥,是名比丘方便所應。不解脫者令得解脫,是名比丘方便所應。不斷令斷、不知令知、不修令修、不得令得,是名比丘方便所應。
「戒云何不淨令淨?謂戒不淨者,令其清淨。守護根門云何不調伏令其調伏?謂眼根。耳、鼻、舌、身、意根不調伏,令其ⓓ調伏,是名不調伏者令其調伏。定云何不定令其正受,謂心不正定,令得正受。慧云何不解脫者令得解脫?謂心不解脫貪欲、恚、癡,令得解脫。集諦云何不斷令斷?謂無明、有愛,不斷令斷。苦諦云何不知令知?謂其名色⑦,不知令知。道諦云何不修令修?謂止ⓔ、觀,不修令修。滅諦云何不得令得?謂般涅槃,不得令得,是名比丘方便所應。」
補縷低迦白佛言:「瞿曇!是義比丘方便所應,是堅固比丘方便所應,所謂盡諸有漏。」
時,補縷低迦外道出家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坐起而去。
[校勘]
ⓐ 宋、元、明、聖四本無「議」字。
ⓑ 宋、元、明三本無「年」字。
ⓒ 大正藏無「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其」,明本作「具」。
ⓔ 「止」,聖本作「正」。
[註解]
① 空舍:空屋。
② 此應此不應,此合此不合:這點契合真理,那點不契合真理。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此相應,此不相應」。
③ 邊畔:田的邊界。
④ 團治泥土:捏泥巴。
⑤ 方便所應:所應該努力的。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應懃修集」。
⑥ 正受:字面的意思是「正確地獲得」,指正確地到達定境。又譯為「等至」,音譯為「三摩鉢底」。
⑦ 名色:即色、受、想、行、識五陰。按:「不知令知」指讓不知道五陰本質的人,能知道五陰的本質,即無常、苦、空、非我的本質。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第一段提到外道認為佛陀「智慧猶如空舍,不能於大眾中建立論議」,可能是指對於外道熱衷論議的十四無記問題,佛陀不加以討論或回答,如上一卷第965、967等經所載。由於佛陀不討論十四無記的問題,外道便主張佛陀沒有足夠的智慧論議這些問題。
然而佛陀之所以不討論十四無記的問題,並不是因為沒有智慧,而是因為有大智慧,知道這些問題猶如兒戲,修行人不應該在這些問題上浪費時間。
至於什麼是修行人應該努力的主題呢?佛陀舉例如下:
- 令其清淨:戒
- 令調:六根
- 令得正受:(正)定
- 令得解脫:貪瞋癡
- 令斷:無明、有愛
- 令知:名色
- 令修:止、觀
- 令得:般涅槃
前四個即持戒而守護根門,並進一步修定、慧而解脫貪瞋癡,也就是基於三增上學的實修。
後四個可分別對應到四聖諦的集諦、苦諦、道諦、滅諦,也就是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