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內六入處①。云何為六?謂眼內入處,耳、鼻、舌、身、意內入處。於此六法觀察、忍②,名為信行③,超昇離生④,離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⑤,乃至未命終,要得須陀洹果。若ⓐ此諸法增上觀察、忍,名為法行⑥,超昇離生,離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乃至未命ⓑ終,要得須陀洹果。若此諸法如實正智觀察,三結⑦已盡、已知,謂身見⑧、戒取⑨、疑⑩,是名須陀洹。不墮決定惡趣,定趣三菩提⑪,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⑫。此等諸法正智觀察,不起諸漏,離欲解脫,名阿羅漢⑬。諸漏已盡,所作已作,離諸重擔,逮得己利⑭,盡諸有結⑮,正智心善解脫⑯。」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若」,聖本作「願」。
ⓑ 「命」,大正藏原無此字,今依據前後文補上。
[註解]
① 內六入處:眼、耳、鼻、舌、身、意。這六個感官猶如外境進入身心的管道,因此稱為內六入處。也稱為六入處、六內入處、六根。
② 觀察、忍:以智慧徹底觀察並且接受(觀察所得到的洞見)。其中「忍」指「忍可」,也就是接受、安住。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這樣地信與勝解(這些法)」。
③ 信行:隨著對佛法的清淨信心而修行,是「須陀洹向」的階段。又譯為「隨信行」。
④ 超昇離生:超昇入聖道,朝向出離生(死)的方向。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正性決定」。又譯為「正性離生」。
⑤ 須陀洹果:見到真理,而斷身見(執著於有「我」)、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疑(對於真理的懷疑猶豫;對佛法僧戒的疑惑)的聖人,最多於天界與人間往返七次就能涅槃。是四沙門果(解脫的四階段果位)的初果,又稱為預流果。
⑥ 法行:隨著修證佛法而生的智慧修行,是「須陀洹向」的階段。又譯為「隨法行」。
⑦ 三結:身見、戒取、疑。斷除三結,即為初果聖者。
⑧ 身見:執著於五陰有「我」的見解。
⑨ 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
⑩ 疑:對於真理的懷疑猶豫;對佛法僧戒的疑惑。
⑪ 三菩提:為音譯,義譯為「正覺」,另譯作「三佛」,指真正的覺悟。
⑫ 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最多於天界與人間往返七次,就能到達苦的盡頭(涅槃)。
⑬ 阿羅漢:斷盡煩惱、不再輪迴的四果聖人。
⑭ 逮得己利:達到、獲得佛法對自己的利益。「逮」是「達到」的意思。
⑮ 盡諸有結:滅盡所有「生命存在」的束縛,也就是不再有來生。「有」指生命的存在。
⑯ 正智心善解脫:清晰理解(解脫的智慧)並能心徹底地解脫。
⑰ 外六入處:色、聲、香、味、觸、法。因為與眼、耳、鼻、舌、身、意內六入處相對,而稱為外六入處。又稱為六外入處、六境、六塵。
⑱ 六識身:六個識的種類: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邊的「身」是指種類,只是虛擬的比喻,而不是指身體。
⑲ 六觸身:六個觸的種類:眼觸(眼根、影像、視覺,三者接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
⑳ 六受身:六個受的種類:眼觸生受(眼觸緣生的感受)、耳觸生受、鼻觸生受、舌觸生受、身觸生受、意觸生受。
㉑ 六想身:六個想的種類:眼觸生想(眼觸緣生的取相)、耳觸生想、鼻觸生想、舌觸生想、身觸生想、意觸生想。
㉒ 六思身:六個思的種類:眼觸生思(眼觸緣生的思惟)、耳觸生思、鼻觸生思、舌觸生思、身觸生思、意觸生思。
㉓ 六愛身:六個愛的種類:眼觸生愛(眼觸緣生的喜愛)、耳觸生愛、鼻觸生愛、舌觸生愛、身觸生愛、意觸生愛。
㉔ 六界身:六個界的種類:地界(堅固性)、水界(濕潤性、黏結性)、火界(溫熱性)、風界(移動性)、空界(空間)、識界(覺知)。按:古代印度人認為眾生身心乃至世界由這六種特性構成,例如骨、肉屬地界,血、尿屬水界,體溫屬火界,呼吸、移動屬風界,空隙、空間屬空界,種種心識作用屬識界,詳見《中阿含經》卷四十二〈根本分別品2〉第162經分別六界經。 又譯為「六界聚」。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六界」。
㉕ 五陰:色(物質)、受(感受)、想(取相)、行(造作)、識(識知;覺知)。按:古代印度人認為眾生身心乃至世界由這五種積聚所構成。又譯為「五蘊」。
[對應經典]
- 參考 《雜阿含經》卷三第61經。
- 參考 南傳《相應部尼柯耶》〈入相應25〉第1~10經。
[讀經拾得]
本經提到修行的進程和觀察六內入處的能力,關係如下:
- 信行:觀察、忍。
- 法行:增上觀察、忍。
- 須陀洹:正智觀察。
- 阿羅漢:正智觀察,不起諸漏,離欲解脫。
其中「(隨)信行」、「(隨)法行」,是兩種不同根性的人證得初果的路徑:「隨信行」是特別有信心的人,隨著對佛法的清淨信心而修行,基於信心觀察六內入處,體悟並接受真理而證得初果;「隨法行」是天生智慧高的人,隨著修證佛法而生的智慧修行,基於智慧更犀利地觀察六內入處,體悟並接受真理而證得初果。因此「隨法行」是「增上」觀察,有更為犀利的觀察力。至於初果聖者須陀洹已見證真理,清晰理解解脫的智慧,而是「正智」觀察。四果聖者阿羅漢則進一步已修行斷盡一切煩惱,因此「不起諸漏,離欲解脫」。
本經的敘述可和卷三第61經對照,會更加清楚:「比丘!若於此法以智慧思惟、觀察、分別、忍,是名隨信行;超昇離生,越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中間不死,必得須陀洹果。
比丘!若於此法增上智慧思惟、觀察、忍,是名隨法行;超昇離生,越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中間不死,必得須陀洹果。
比丘!於此法如實正慧等見,三結盡斷知,謂身見、戒取、疑。比丘!是名須陀洹果,不墮惡道,必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然後究竟苦邊。
比丘!若於此法如實正慧等見,不起心漏,名阿羅漢,諸漏已盡,所作已作,捨離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智心得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