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第848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種諸天天道。何等為四?念佛謂聖弟子念如來事①,如是: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於此如來事生隨喜心,隨喜已,心歡悅,心歡悅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覺受樂②,覺受樂已,三昧定③,三昧定已,聖弟子作如是學:『何等為諸天天道?』復作是念:『我聞無恚④為上諸天天道。』作是念:『我從今日,於世間若怖若安,不起瞋恚,我但當自受純一滿淨諸天天道。』是名第一諸天天道,未淨眾生令淨,已淨者重令淨。
「復次,比丘!念法聖弟子念於法事,謂如來說正法、律,現法離諸熾然,不待時節,通達涅槃,即身觀察,緣自覺知⑤。如是知法事已,心生隨喜;隨喜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覺受樂,覺受樂已,三昧定,三昧定已,聖弟子作如是學:『何等為諸天天道?』復作是念:『我聞無恚為上諸天天道,我從今日,於此世間若怖若安,不起瞋恚,我當受持純一滿淨諸天天道。』是名第二諸天天道。
「復次,比丘!念僧若於僧事起於正念,謂世尊弟子僧正直等向,所應恭敬、尊重、供養,無上福田。彼如是於諸僧事正憶念已,心生隨喜;心隨喜已,得歡悅,歡悅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覺受樂,覺受樂已,三昧定,三昧定已,彼聖弟子作如是學:『何等諸天天道?』復作是念:『我聞諸天無恚為上諸天天道,我從今日,於諸世間若怖若安,不起瞋恚,我但當受持純一滿淨諸天天道。』是名第三諸天天道。
「復次,比丘!念戒謂聖弟子自念所有戒事,隨憶念言:『我於此不缺戒、不污ⓑ戒、不雜戒、明智所歎戒、智者不厭戒⑥。』於如是等戒事正憶念已,心生隨喜;隨喜已,歡悅,歡悅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覺受樂,覺受樂已,三昧定,三昧定已,聖弟子作是念:『何等為諸天天道?』復作是念:『我聞諸天無恚為上,我從今日,於諸世間若怖若安,不起瞋恚,我當受持純一滿淨諸天天道。』是名第四諸天天道。未淨眾生令淨,已淨者重令淨。」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猗」,聖本作「倚」。[*]
ⓑ 「污」,大正藏原為「汗」,今依據前後文改作「污」。
ⓒ 聖本無「已」字。
[註解]
① 念如來事:憶念佛陀的名號或德性。
② 覺受樂:感受快樂。
③ 三昧定:入定而不散亂。「三昧」是音譯,「定」是義譯。
④ 無恚:沒有忿怒。
⑤ 現法離諸熾然,不待時節,通達涅槃,即身觀察,緣自覺知:當生就能滅除如火燒般逼迫身心的煩惱,即時、不須等待,正確地趣向涅槃,就在這裡馬上可以看到,親自體證。按:這是形容佛法特質的定型句,表示佛法是可當下體證的,詳見本經線上「進階辨正」中的比對。
⑥ 不缺戒、不污戒、不雜戒、明智所歎戒、智者不厭戒:不缺漏戒、不毀壞戒、只為解脫(不夾雜其他世間的目的)而持戒、聰慧智者所讚歎的戒、智者不嫌惡的戒。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對佛、法、僧的淨信以及聖戒成就,是修行的方法(念佛、法、僧、戒),也是修行的成就(初果得四不壞淨)。
- 「諸天天道」的修行次第
本經說的「諸天天道」包括念佛、念法、念僧、念戒。以念佛為例,修行次第是: 念佛(例如憶念如來名號) → 隨喜 → 心歡悅 → 身猗息 → 覺受樂 → 定 → 不起瞋恚。
精進念佛時安住在當下,能離於世俗的心念,並隨著念佛而心生歡喜;這樣自然心中喜悅;心中喜悅後身體輕鬆安穩;身體輕鬆安穩後感受到更高層次的樂;在安樂的狀態下容易得定;基於定力能不起瞋心,如同天人般。
- 「諸天天道」和「念天」
本經所述相當於「六念」或「十念」當中的「念佛、念法、念僧、念戒」的修法,也與「念天」相關。
《增壹阿含經》卷二〈廣演品3〉講述「念天」的重點是念諸天「身、口、意淨,不造穢行,行戒成身」(CBETA, T02, no. 125, p. 555, c11-12),也就是效法其身、口、意清淨、成就淨戒。
諸天離於欲貪、調伏瞋恚,如同本經所說的「諸天天道」。
- 「諸天天道」和「修滿五法」
本經和《雜阿含經》卷十七第842經所說呼應:「若使聖弟子學遠離喜樂,具足身作證,得遠離五法,修滿五法。云何遠離五法?謂斷欲所長養喜、斷欲所長養憂、斷欲所長養捨、斷不善所長養喜、斷不善所長養憂,是名五法遠離。云何修滿五法?謂隨喜、歡喜、猗息、樂、一心。」(CBETA, T02, no. 99, p. 123, a14-19)
修滿「隨喜、歡喜、猗息、樂、一心」五法能得禪定,也就是本經所說「念如來故,心生隨喜……歡悅……身猗息……覺受樂……三昧定」。
- 佛法的特質
佛法是可即身體證的,如佛經中一再出現的句子:「如來說正法、律,現法離諸熾然,不待時節,通達涅槃,即身觀察,緣自覺知」。實證佛法不須要等到死後,而是此生此時此刻就可體驗的。
這定型句是佛經中常見形容佛法的特質的標準說法,在《雜阿含經》中出現多次,義理一致,文句略有不同,細節整理於本經線上的「進階辨正」以方便同學們對照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