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第501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尊者大目揵連ⓐ①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
爾時,尊者大目揵連告諸比丘:「一時,世尊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我於此耆闍崛山中住,我獨一靜處,作如是念:『云何為聖默然②?』復作是念:『若有比丘息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三昧生喜樂,第二禪具足住,是名聖默然。』復作是念:『我今亦當聖默然,息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三昧生喜樂,具足住、多住③。』多住已,復有覺有觀心起。爾時,世尊知我心念,於竹園精舍④沒,於耆闍崛山中現於我前,語我言:『目揵連!汝當聖默然,莫生放逸。』我聞世尊說已,即復離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三昧生喜樂,第二禪具足住。如是再三,佛亦再三教我:『汝當聖默然,莫放逸。』我即復息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三昧生喜樂,第二ⓑ禪具足住。
「若正說佛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者,則我身是也。所以者何?我是佛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以少方便⑤,得禪、解脫、三昧、正受。譬如轉輪聖王⑥長太子,雖未灌頂⑦,已得王法,不勤方便⑧,能得五欲功德。我亦如是,為佛之子,不勤方便,得禪、解脫、三昧、正受,於一日中,世尊以神通力三至我所,三教授我,以大人處所建立於我⑨。」
尊者大目揵連說此經已,諸比丘聞其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大目揵連」,巴利本作 Mahā-Moggallāna。
ⓑ 「二」,大正藏原為「三」,今依據前後文及相當的南傳經文改作「二」。
[註解]
① 大目揵連:比丘名,以「神通第一」聞名。又譯為「大目犍連」。
② 聖默然:賢聖的靜默。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聖默」。
③ 多住:多加修習保持(入定的狀態)。
④ 竹園精舍:即「迦蘭陀竹園」。
⑤ 少方便:一些努力;不太費力。
⑥ 轉輪聖王:以正法統治世界的君主,具三十二相,即位時由善業感召天空中飛來輪寶,四方國家看到輪寶就自行歸服,因此稱作轉輪王。又譯為「轉輪王」。
⑦ 灌頂:古印度國王即位時的登基儀式,以海與河的水澆淋頭頂,來表示祝福。
⑧ 不勤方便:不需特別勤奮努力。
⑨ 以大人處所建立於我:將我培育為修行有成的人。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他是被大師資助已達到大通智的弟子」。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有同學提問:「卷十七第474經說『初禪正受時,言語寂滅』,為何本經卻說第二禪才叫「聖默然」?」
「言語寂滅」與「聖默然」在層次上仍有不同。「言語寂滅」是指在「有覺(尋)有觀(伺)」的初禪狀態時,尋、伺完全專注在禪定的所緣上,沒有分心的念頭可說話,所以言語寂滅。
本經所說的「聖默然」不僅言語寂滅,更捨離了言語的源頭:尋、伺。《雜阿含經》卷二十一第568經:「有覺、有觀名為口行」,由此可知必須到了「無覺無觀」的第二禪才真正捨離了口行,成就「聖默然」。
- 從佛口生,從法化生
本經中大目揵連尊者說:「我是佛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其餘經中也有說清淨的僧眾是佛真子,如《中阿含經》卷二十九〈大品1〉第121經:「謂汝等輩是我真子,從口而生,法法所化,汝當教化,轉相教訶。」(CBETA, T01, no. 26, p. 610, a17-18)、《雜阿含經》卷四十五第1212經:「汝等為子,從我口生,從法化生,得法餘財。」(CBETA, T02, no. 99, p. 330, a13-14)
後代有些論師以《妙法蓮華經》卷二〈譬喻品3〉:「今日乃知真是佛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CBETA, T09, no. 262, p. 10, c13-14) 衍生主張佛陀的聲聞弟子不是佛子,菩薩才是佛真子,這恐怕是種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