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第474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尊者阿難獨一靜處禪思,念言:「世尊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又復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此有何義?」作是念已,從禪起,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無常故諸受皆苦、漸次寂滅故諸受皆苦世尊!我獨一靜處禪思,念言:『如世尊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又說一切諸受悉皆是苦,此有何義?』」
佛告阿難:「我以一切行無常故ⓐ,一切行變易法故,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又復,阿難!我以諸行漸次寂滅故說,以諸行漸次止息故說,一切諸受悉皆是苦。」
阿難白佛言:「云何?世尊!以諸受漸次寂滅故說?」
諸受漸次寂滅佛告阿難:「初禪①正受時,言語寂滅;第二禪②正受時,覺觀寂滅;第三禪③正受時,喜心寂滅;第四禪④正受時,出入息寂滅⑤;空入處正受時,色想寂滅;識入處正受時,空入處想寂滅;無所有入處正受時,識入處想寂滅;非想非非想入處正受時,無所有入處想寂滅;想受滅正受⑥時,想、受寂滅;是名漸次諸行寂滅。」
阿難白佛言:「世尊!云何漸次諸行止息?」
諸行漸次止息佛告阿難:「初禪正受時,言語止息;二禪正受時,覺觀止息;三禪正受時,喜心止息;四禪正受時,出入息止息⑦;空入處正受時,色想止息;識入處正受時,空入處想ⓑ止息;無所有入處正受時,識入處想止息;非想非非想入處正受時,無所有入處想止息;想受滅正受時,想、受止息;是名漸次諸行止息。」
阿難白佛:「世尊!是名漸次諸行止息。」
佛告阿難:「復有勝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無上止息。如是止息,於餘止息無過上者。」
阿難白佛:「何等為勝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無上止息,諸餘止息無過上者?」
佛告阿難:「於貪欲心不樂、解脫,恚、癡心不樂、解脫,是名勝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無上止息,諸餘止息無過上者。」
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宋、元、明三本無「故」字。
ⓑ 宋、元、明三本無「想」字。
[註解]
① 初禪:離於感官欲樂,離於惡的、不善的事情,覺與觀兩者皆有,由捨離而生起喜與樂,而達到的禪定境界。
② 第二禪:離於覺與觀,內心澄淨、專注,覺與觀兩者皆無,由定而生起喜與樂,而達到的禪定境界。
③ 第三禪:離於喜,安住在捨心、安住在正念、正知中,體驗到樂,安住於這聖者所說的捨中,而達到的禪定境界。
④ 第四禪:離於苦、樂,先前憂、喜已斷了,不苦不樂,只有因捨而生的清淨之念,心專注純一,而達到的禪定境界。
⑤ 出入息寂滅:呼吸停止了。
⑥ 想受滅正受:滅了想陰、受陰的禪定境界。又譯為「滅盡定」、「滅受想定」。
⑦ 出入息止息:呼吸停止了。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諸受皆苦
在修行四念處時,要如實了知當下的身心狀態,例如:清楚明白地覺知當下的受是苦受、樂受還是不苦不樂受。既然有苦受也有樂受,但佛陀卻又表示所有受都是苦,阿難尊者覺得有點矛盾,因而向佛陀請問。
佛陀則向阿難尊者說明,因為諸行無常所以說諸受都是苦;也因為諸行漸次寂滅、止息,所以說諸受都是苦。
- 為什麼諸行漸次寂滅、止息,可以說諸受都是苦?
因為禪定的過程是放下粗重煩惱、讓心念昇華的過程,如果要進階到更高層次的禪定,遲早要放下前一層次的禪定境界(尋、伺、喜心甚至呼吸等等),才不會成為提升層次的障礙。所以即使是禪定境界也會一一寂滅、也是無常的,何況是世俗的各種受。(既然是無常,便呼應了前面所說「諸行無常所以說諸受都是苦」。)
通俗地說,禪定層次愈高,感受愈是輕安快樂,每提升一個層次的禪定境界,都會發現前一層次的境界是較粗糙、較苦的。
修行人最終證得涅槃,以寂滅為樂,相較之下一切諸受當然都是苦的。
- 九次第定由初禪至滅受想定的定義和所寂滅的諸行,整理於下表中:
界 | 正受 | 定義 | 漸次寂滅的諸行 |
---|---|---|---|
滅界 | 滅受想 | 一切諸行一切思想滅界 | 想受寂滅 |
無色界 | 非想非非想入處 | 度一切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 | 無所有入處想寂滅 |
無所有入處 | 度一切無量識處,無所有處 | 識入處想寂滅 | |
識入處 | 度一切無量空處,無量識處 | 空入處想寂滅 | |
空入處 | 度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念若干想,無量空處 | 色想寂滅 | |
色界 | 第四禪 | 離苦息樂,憂喜先斷,不苦不樂,捨淨念,一心 | 出入息寂滅 |
第三禪 | 離喜,捨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樂 | 喜心寂滅 | |
第二禪 | 離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 | 覺觀寂滅 | |
初禪 | 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 | 言語寂滅 |
本表整理自本經、本卷第463經、卷十四第347經、《中阿含經》卷二十四〈因品 4〉第97經大因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