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第261經
如是我聞:
時,尊者阿難告諸比丘:「尊者富留那彌多羅尼子ⓐ③年少初出家時,常說深法④,作如是言:『阿難!生法計是我,非不生ⓑ⑤。阿難!云何於生法計是我,非不生?色生,生是我,非不生。受、想、行、識生,生是我,非不生。譬如士夫手執明鏡及淨水鏡,自見面生,生故見,非不生⑥。是故,阿難,色生,生故計是我,非不生。如是受、想、行、識生,生故計是我,非不生。
「云何?阿難!色是常耶?為無常耶?』答曰:『無常。』
「又問:『無常者,是苦耶?』答曰:『是苦。』又問:『若無常、苦者,是變易法,聖弟子於中復計我、異我、相在不?』答曰:『不也。』『如是受、想、行、識為是常耶?為無常耶?』答曰:『無常。』『若無常,是苦耶?』答曰:『是苦。』又問:『若無常、苦者,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於中寧復計我、異我、相在不?』答曰:『不也。』
「『阿難!是故,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是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實知,如實觀察不⑦?如是觀者,聖弟子於色生厭、離欲、解脫:「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如是受、想、行、識,生厭、離欲、解脫:「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諸比丘當知,彼尊者於我有大饒益,我從彼尊者所聞法已,遠塵離垢⑧,得法眼淨⑨。我從是來,常以此法為四眾⑩說,非餘外道沙門、婆羅門出家者說。」
[校勘]
ⓐ 「富留那彌多羅尼子」,巴利本作 Puṇṇa Mantāṇiputta。
ⓑ 「生法計是我非不生」,巴利本作 Upādāya asm-ti hoti no anupādāya。
[註解]
① 拘睒彌:古代印度都市名,是十六大國之一的跋蹉國(拔沙國)的首都,相當於現今的 Kosam,位於恒河支流 Yamunā 河沿岸。當時有以首都名作為國號的習慣,因此跋蹉國又稱為拘睒彌國。另譯為「俱睒彌」、「拘舍彌」、「拘深」。
② 瞿師羅園:佛陀的道場之一,由瞿師羅長者所佈施。另譯為「瞿沙羅園」、「瞿師園」。
③ 富留那彌多羅尼子:比丘名,以「說法第一」聞名,佛陀稱讚他「能廣說法,分別義理」。又譯為「富樓那」、「滿慈子」、「滿願子」。
④ 年少初出家時,常說深法: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在我們剛出家時對我們多所饒益」。漢譯疑為「常為年少初出家說深法」之誤。
⑤ 生法計是我,非不生:由於有「生法」便會思量認為有我,如果「不生」的話便不會思量認為有我。其中「生法」指由於執著、因緣而「生」,例如十二因緣最後為「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本經中則特指因緣生起五陰。「不生」即沒有執著、沒有生起的因緣。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有執著才有我見」,其中巴利文「執著」也有「依靠」的意涵,而用雙關語作後文的「依靠鏡子才能見到自己的臉」的比喻。
⑥ 自見面生,生故見,非不生:自己見到臉在鏡子中出現,(依靠鏡子)所以才見得到(我);如果沒(依靠鏡子)出現自己的臉,就見不到(我)了。
⑦ 如實觀察不:是否如實觀察?印順法師則認為此處「不」是誤衍,可刪除,那麼就不是問句。
⑧ 遠塵離垢:遠離塵垢。塵垢在此特指「見惑」(見道所斷的惑),斷了見惑而得正見,稱作「得法眼淨」,證得初果。
⑨ 法眼淨:清楚明白地見到真理(四聖諦)。初果聖者即有法眼淨。
⑩ 四眾:比丘(受完整出家戒律的男子)、比丘尼(受完整出家戒律的女子)、優婆塞(在家的男性佛教徒)、優婆夷(在家的女性佛教徒)。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執著而陷入因緣生起五陰而有「我見」,如同有鏡子而可在鏡中看到自己。
如實觀五陰無常、無我,斷除因緣的鎖鏈,就不會有「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