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第1148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波斯匿王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時,有尼乾子ⓐ七人、闍祇羅ⓑ七人、一舍羅ⓒ七人,身皆麁大,彷徉行住祇洹門外。
時,波斯匿王遙見斯等彷徉門外,即從座起,往至其前,合掌問訊,三ⓓ自稱名言:「我是波斯匿王、拘薩羅①王。」
爾時,世尊告波斯匿王:「汝今何故恭敬斯等,三稱姓名,合掌問訊?」
王白佛言:「我作是念:『世間若有阿羅漢者,斯等則是。』」
應謹慎辨別是否為阿羅漢佛告波斯匿王:「汝今且止。汝亦不知是阿羅漢、非阿羅漢,不得他心智故。且當親近觀其戒行,久而可知,勿速自決;審諦②觀察,勿但終ⓔ慕ⓕ③;當用智慧,不以不智。經諸苦難,堪能自辨ⓖ。交契④計挍⑤,真偽則分,見說知明,久而則知,非可卒識,須自ⓗ思惟,智慧觀察。」
王白佛言:「奇哉!世尊!善說斯理,言:『久相習,觀其戒行,乃至見說知明。』我有家人,亦復出家,作斯等形相,周流他國,而復來還,捨其被服,還受五欲。是故當知世尊善說,應與同止,觀其戒行,乃至言說知ⓘ有智慧。」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不以見形相, 知人之善惡,
不應暫相見, 而與同心志,
有現ⓙ身口密, 俗心不斂攝。
猶如鍮石銅⑥, 塗以真金色,
內懷鄙雜心, 外現聖威儀,
遊行諸國土, 欺誑於世人。」
佛說此經ⓚ已,波斯匿王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 「尼乾子」,巴利本作 Nigaṇṭha。
ⓑ 「闍祇羅」,巴利本作 Jaṭila。
ⓒ 「一舍羅」,巴利本作 Ekasāṭaka。
ⓓ 「三」,元、明二本作「王」。
ⓔ 「終」,大正藏原為「洛」,元本作「絡」,明、聖二本作「終」,今依據明、聖二本改作「終」。
ⓕ 「慕」,大正藏原為「莫」,今依據元、明、聖三本改作「慕」。
ⓖ 「辨」,大正藏原為「辯」,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辨」。聖本作「能辯」。
ⓗ 「須自」,大正藏原為「當須」,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須自」。
ⓘ 「知」,大正藏原為「如」,今依據聖本、高麗藏二本改作「知」。
ⓙ 「現」,聖本作「見」。
ⓚ 「經」,宋、元、明三本作「語」。
[註解]
① 拘薩羅: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當今印度北部,其首都為舍衛城,佛陀晚年常在此國。另譯為「憍薩羅」。
② 審諦:仔細考察。
③ 終慕:「終天之慕」,指終身的思慕、敬仰。此處指須細察對方,不可僅有終身的敬仰。
④ 交契:交情。
⑤ 計挍:即「計較」。
⑥ 鍮石銅:「鍮石」即「黃銅」,是紅銅及鋅的合金,顏色似黃金。「鍮」讀音同「偷」。
[對應經典]
- 《別譯雜阿含經》卷四第71經。
- 南傳《相應部尼柯耶》〈拘薩羅相應3〉第11經結髮行者經。
- 南傳《增支部尼柯耶》集4〈大品20〉第192經。
- Udāna VI.2。
[讀經拾得]
- 如何辨別真修行人?
波斯匿王見到幾位行苦行的外道就拜,認為他們是阿羅漢。
佛陀則告誡他:「你又沒有他心智,怎麼知道他們是阿羅漢?」
佛陀教導波斯匿王,要觀察對方的戒行,觀察他是否清淨;看他遭遇苦難時的反應;並和他交談以知他的智慧。這些都要在長時間、用心、以智慧觀察的前提下。
本經的各對應經典中所教的方法,整理於下表:
譯本 | 《雜阿含經》第1148經 | 《別譯雜阿含經》第71經 | 南傳《相應部尼柯耶》〈拘薩羅相應3〉第11經結髮行者經 |
---|---|---|---|
觀察一 | 親近觀其戒行。 | 持戒破戒;淨行不淨。 | 共住而知其戒、知其清淨。 |
觀察二 | 經諸苦難,堪能自辨。 | 若其父母,親里眷屬,有死亡者;若遭厄難,為人強逼,令行殺害,或為女人私處逼迫,而不犯戒。 | 災禍能知其剛毅。 |
觀察三 | 交契計挍,真偽則分,見說知明。 | 欲試其智,聽其所說。 | 交談能知其慧。 |
樣本數 | 久而可知,勿速自決;審諦觀察,勿但終慕;當用智慧,不以不智。 | 如共久處,用意觀察,爾乃可知。 | 長時間而非暫時,以作意而非不作意,以有慧者而非劣慧者。 |
也可說是觀察對方是否沒有貪、瞋、癡,是否相應於戒、定、慧。
縱使沒有他心智,善於觀察的人還是能辨別來人的善惡,如孔子也說:「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 不要隨便相信人
本經偈頌:「不以見形相,知人之善惡;不應暫相見,而與同心志」,不只能作為拜師求法的提醒,也可作日常生活識人的參考。
許多信仰宗教的人心性單純,容易相信人,但佛陀反而告誡弟子,縱使是大師,也不要隨便相信,要以智慧作判斷。
- 默認仍是大妄語
讓人以為自己已證聖果聖法,未得言得、未證言證,是大妄語,必墮地獄。
如果有人傳說某人是聖人,某人其實未證聖果卻不澄清,而默認了,是否仍犯大妄語戒呢?
答案是肯定的,如《十誦律》卷五十九:「有人問比丘言:「汝是阿羅漢不?[……]」若默然受,得偷蘭遮(大罪)。」(CBETA, T23, no. 1435, p. 439, b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