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完讀雜阿含經0001~正觀正見解脫行
#1
@Facebook


完讀雜阿含經0001~正觀正見解脫行

??經文語譯 :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我這麼聽聞:有一次,佛陀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見。正見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應當觀察色蘊的生命經驗是無常的,這樣觀察到色蘊的生命經驗是無常的,就是正確地知見。這樣正確地知見色蘊的生命經驗是無常的人,就會對色蘊的生命經驗產生厭離轉向;對色蘊的生命經驗生起厭離轉向的人,就能開始修道,在六觸入處正確地知見色蘊的生命經驗是無常的,從而離斷過去對於色蘊的生命經驗熏染而成的喜貪煩惱習氣;喜貪煩惱習氣滅盡了,我說是真正的心靈寂靜解脫。 ??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見。正見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同樣地,應當觀察受、想、行、識蘊的生命經驗是無常的,這樣觀察到受、想、行、識蘊的生命經驗是無常的,就是正確地知見。這樣正確地知見受、想、行、識蘊的生命經驗是無常的人,就會對受、想、行、識蘊的生命經驗產生厭離轉向;對受、想、行、識蘊的生命經驗生起厭離轉向的人,就能開始修道,在六觸入處正確地知見受、想、行、識蘊的生命經驗是無常的,從而離斷過去對於受、想、行、識蘊的生命經驗熏染而成的喜貪煩惱習氣;喜貪煩惱習氣滅盡了,我說是真正的心靈寂靜解脫。 ??如是,比丘!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諸比丘!這樣證得真正的心靈寂靜解脫的人,如果他要自證已得解脫的境界,就可以自知作證:我五蘊六入的再生已全部滅盡了,清淨的身、口、意行已經建立了,修道該修的都已經完成了,自己確知不會再有未來的輪迴。」 ??如觀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 如同觀察五蘊的生命經驗是無常的那樣,你們也應當觀察五蘊的生命經驗是苦、空、非我的。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當時,諸比丘聽聞佛陀所說的法,都感到歡喜悅意,依教奉行! ??經旨: 本經敘述『正確地觀察五蘊的生命經驗是無常、苦、空、非我的,這樣才是正確地知見』,正確地知見就會厭離,能厭離就能離斷喜貪習氣,喜貪習氣滅盡了就叫做真正的心解脫,心解脫就能究竟解脫生死輪迴。 這短短的經文,實際上標出了整個原始佛法修證的六個重要特質或歷程次第: ヾ觀察生命經驗:想要得正見(見道、見法),就一定要正確地觀察自己身心的生命經驗。 ゝ正觀得正見:藉由正確地觀察身心生命經驗,才能正確地知見生命如實的本質,而得正見。 ゞ正見而厭離轉向:修行一定要先「得正見(見道、見法)」;沒有得正見,生命不可能真正對於五取蘊厭離轉向,也不可能展開真正的修道歷程。 々有正見才有道可修可成:沒有依於正見展開修道,不能像截多羅樹頭那樣,真正徹底離斷過去熏染而成的喜貪煩惱習氣,當然也就不可能解脫成道。 ぁ斷於因緣而非斷於果:所謂解脫,不是直接去斷除或捨棄五蘊的生命經驗(果),而是藉由見道與修道,將對於五取蘊薰染而成的喜貪煩惱習氣(因緣)滅盡,才能真正斷除五取蘊的繫縛,從五取蘊超脫出來,證得真正的心靈寂靜解脫。 あ解脫是自知自證:佛法是自己內心淨化的一個歷程,自己內心有沒有解脫煩惱、有沒有到家是自知自證的。 從這些特質與歷程來看,說明了佛法的解脫是要依智慧為根本,而智慧必須修習禪觀才能開啟,所以修行重心是要觀察五取蘊的生命經驗,正確如實地觀察五取蘊是無常、苦、空、非我的而『見道』??,從而真正走在解脫道上。見道後就能依正見而厭離五取蘊,厭離就是不再趣向五取蘊而背向五取蘊,生命開始徹底轉向(這是生命的一個重大轉變,所以也是自己自知的);進而展開『修道』??,離斷喜貪習氣;最後滅盡喜貪習氣而解脫『成道』??。 簡單說,原始佛法的修證歷程就是~~ ??ヾ見道:四聖諦初轉成就。 ??ゝ修道:四聖諦二轉成就。 ??ゞ成道:四聖諦三轉成就。 ??讀經分享: 1.「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見」:這裡包含本經的兩個重點。第一個重點、當觀五蘊:觀察對象是五蘊,想要見道就一定要對五蘊生命經驗做觀察。 第二個重點、觀五蘊無常、苦、空、非我: 藉由正確的觀察五蘊生命經驗,如實的知見它是緣生、無常的本質,這樣才是正見。 2.「正見者,則生厭離」:這包含本經的第三個重點、修行一定要先「得正見(見道、見法、開悟)」:沒有正見,生命不可能轉向,也不可能展開真正的修道。因為有了如實知見,自然就會厭離五取蘊,也就是轉向、入流的意思,生命會有脫胎換骨的轉向,從此正向於菩提,不會再喜樂抓取世間,只有這樣的知見和生命品質,才能展開真正離喜離貪離慢的修道路程。 3.「厭離者,喜貪盡」:這包含本經的第四個重點、沒有依於正見展開修道,不能真正離斷過去熏染的喜貪我慢煩惱習氣,當然也不可能解脫成道:因為見道而生起厭離之後,才能真正轉身上路,開始見道而後修道──依正見離斷過去所熏染的喜貪我慢煩惱習氣。 4.「喜貪盡者,說心解脫」:這包含本經的第五個重點、解脫不是直接去斷除或捨棄五蘊的生命經驗:解脫是要藉由見道與修道,將對於五取蘊的喜貪我慢煩惱習氣滅盡,才能真正斷除五取蘊的繫縛 (解脫欲貪就解脫五蘊),從中超脫出來,証得心靈寂靜解脫。也就是說,所謂的修行或成道解脫並不是去得到什麼,反而是去減除些什麼,也就是滅盡自己內心的欲貪染污,恢復當下本來的清淨解脫。 5.「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亦即所謂『不由他知,不由他度,於正法中心得無畏』。 這包含本經的第六個重點、佛法是自己內心淨化的一個歷程:所謂『少年一段風流事,只許佳人獨自知』, 自己內心有沒有解脫煩惱,這件事也只有自己獨自能知,而且真的到了,就不會想要再去哪兒了(所作已辦),所以有沒有到家是自知自証的。 6.「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我生已盡』就是該斷盡的無明觸已滅盡(苦集聖諦第三轉已知已斷出),『梵行已立』就是該證的已證(苦滅聖諦第三轉已知已證出),『所作已作』就是該修的已修(苦滅道跡聖諦第三轉已知已修出),現前當下自知作證未來不會再有輪迴(『苦聖諦』第三轉已知已知出)。 重點在『我生已盡』,也就是說,阿羅漢現前當下已經不再有六根(六觸入處的無明觸)再生或驅動,所以也就不再有十二因緣(即五陰業報)的再生,因此不必等到死後,他現前當下便能自己確知:不會再有未來的輪迴。 這是佛法不思議的地方,我們說這個緣生無常的世間,別說下一年,就連下一秒都不知道會怎樣,何況下一世,而佛法的解脫卻是緣自覺知──現前當下便可自知自證的。

Tue Dec 26 11:54:07 2017
回覆 | 轉寄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