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
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
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
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
焉,不為不多矣;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
後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新講】孟子見了梁惠王。梁惠王說,「老先生,不怕千里的遠而來來到我國
,也將要對我國有什麼利益嗎?」孟子回答說,「王何必說利呢?我也只有
仁義罷了。假如王說:『對我國有什麼利益?』大夫曰:『對我的封邑有什
麼利益?』士庶人說:『對我的自身有什麼利益?』上下互相爭取利益,那
國家就危險了!那有一萬輛兵車的國家,殺害他君主的,一定是有一千輛兵
車的封邑;有一千輛兵車的封邑,殺害他君主的,一定是有一百輛兵車的封
邑。一萬中取出一千,一千中取出一百,這比例不算不多了;假如總是把義
放在後面,把利放在前面,則不奪取就不會滿足。沒有仁愛而遺棄他父母的
,沒有講義理而把君主放在後面的。王只要說仁義罷了,何必說利?」
仁義與利益可能不衝突,但是如果衝突的話,就應該強調仁義。因為違反仁義,是大亂的原因。受苦更大。孟子一番救世苦心,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