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
【新講】子張說:「一個讀書人,看見危就奉獻生命,看見利益就想到是否合義,祭祀時想到恭敬,喪事時想到悲哀,那也就可以了。」
這是夫子對士所定的標準,我們心中十分嚮往,願能作為目標,努力追求。
3.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子張曰:「子夏云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
」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新講】子夏的門徒向子張問交友之道。子張說:「子夏怎什麼說呢?」
回答:「子夏說:『好的就結交,不好的就拒絕。』」子張說:「這跟我所知道的不同:君子尊重賢而容那群眾,嘉勉做得好的而同情那做不到的。我是大賢嗎,什麼樣的人不能包容?我是不賢嗎,別人將拒絕我,又怎能拒絕別人呢?」
選擇朋友,當然要找益友,可是也要掂掂自己的份量,不要只挑別人。
4.子夏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
【新講】子夏說:「雖是小道,一定有可觀的地方呢;但是要達到遙遠的地方恐怕會受限制,所以君子不做這些呢。」
不可忽視小道,但是也不可在小道上過份浪費精神。
5.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新講】子夏說:「每天要知道自己原來不知的東西,每月要檢討不忘自己所已經懂得的,可說得上是好學了吧。」
好學,一方面要追求新知,一方面要不忘舊知。
8.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
【新講】子夏說:「小人的過失,一定會設法掩飾。」
君子有過失,不會掩飾,而能及時改過。
9.子夏曰:「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新講】子夏說:「君子有三變:遠望莊嚴的樣子,接觸是很溫和,聽他說話卻很厲害。」
君子律己嚴,要求他人也嚴,所以說話很厲害。
11.子夏曰:「大德不踰閑,小德出入可也。」
【新講】子夏說:「大德不越過一定的範圍,小德有些出入也可以的。」
大德就是大節、小德就是小節。本章有大節不虧、小節不拘的意思。
13.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新講】子夏曰:「做官好了還要學習,學習好了才能做官。」
學習與做官,同是讀書人的大事。
15.子游曰:「吾友張也,為難能也。然而未仁。」
【新講】子游曰:「我的朋友子張,能做極難的事。然而尚未達到仁的境界。」
仁是最高的境界,所以不輕許。
19.孟氏使陽膚為士師,問於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
【新講】孟氏使陽膚做士師(軍官),問曾子可否。曾子說:「上位失去了道,人民離散很久了。如果得到他們做錯事的實情,
應該悲哀同情,卻不要歡喜。」
人民會做錯事,也許是執政者的責任,應該自我檢討。
20.子貢曰:「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新講】子貢說:「紂的可惡,沒有那麼厲害呀。所以君子厭處在壞的狀況,天下的惡都歸向他了。」
越是位高的人越要潔身自愛。